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舰队 > 第二章 李定国

大明舰队 第二章 李定国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女孩转头,闪着光彩的眸子盯着王新宇的眼睛,似乎看他会不会撒谎欺骗自己。

王新宇只好老老实实回答:“小生想得是中兴我大明要让我华夏变成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郑芸好奇的仰着小脑袋,瞪大眼睛看着王新宇,“公子所说的日不落帝国,又是什么”

王新宇捡起一根小石头,在岩石上划着:“我们的地球是圆的,十二个时辰,不同的时辰,太阳都照在地球不同的角落。所谓的日不落帝国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疆域遍布全球,太阳永远不会从我大明领土上落下”

郑芸也算是有些见识的女孩,家里本来就是海盗世家,地球是圆的这个道理她隐约知道一点。听到王新宇说起我们的疆域遍布全球时,她十分惊讶:“公子,这得多么伟大的丰功伟绩啊恐怕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能与之相比若是公子能为朝廷创下这分伟业,那我们皇上,不就成为中兴之君那超过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啊”

“想不到小姐见多识广,也知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王新宇笑道。

郑芸低下头:“小女子孤陋寡闻,哪里有公子知道得多。小女子只希望公子能一次次都平安归来,早创大业”

见那郑芸的样子十分娇羞可爱,少女的清香刺激着王新宇的神经。此际一阵风吹来,拂起一缕青丝,飘到王新宇脸上,只觉得一阵酥痒难忍的感觉,王新宇忍不住想要凑上嘴巴去亲那娇嫩的小脸。

“啊”郑芸猛然扭头,却看到那张贼脸就要贴上来。自幼习武的郑芸手上反应比脑子思考都快,她想都没想,就伸手如闪电,“啪”一记耳光打在王新宇脸上。

毕竟是练武之人,这一巴掌打得王新宇眼冒金星,脸上当即留下一道五指印。

王新宇捂住脸,一下站起来,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

这时郑芸才反应过来,毕竟眼前这人是自己未来的夫君。她不再顾羞涩,也站起身来,伸出手轻轻摸着王新宇被打的地方:“公子,都是妾身不好,不知道打疼了公子没有。”说着,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红着脸补充了一句:“公子,你我尚未成亲,等到洞房花烛之后,妾身任君采摘。”

这不是王新宇的前世,这是明末清初,这时候不能和二十一世纪相比,也不能汉唐时的开放相比,就算郑小姐是习武之人,算是比较开放的,但还是容不得还没结婚就对她动手动脚。加上她性格泼辣,以前走在街头,就连出言不逊调戏她的泼皮都被她打了,更不要说有人要动手动脚,当时没考虑就一巴掌打出去。但打了后,郑芸又有点后悔。

王新宇抓住郑芸的手,柔声说:“郑姑娘,没事的。”说着却手中稍微用力,把郑芸揽入怀中。

郑芸半推半就的把脑袋靠在王新宇怀中,轻声说:“望公子莫要负我。”

“不会的我王羽对天发誓,今生今世,对芸儿至死不渝若是负了芸儿,我王羽必遭天谴”王新宇伸出右手指着天。

郑芸连忙捂住王新宇的嘴巴:“公子莫要乱说妾身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公子以后可以纳妾。对了,那柳儿不错,以后公子可以收入。”

“柳儿她太小了吧”

“不小了别人的女儿家到她这个年龄,都有孩子了呢。”

两人相拥了许久,这时候郑芸眼角的余光突然看到,那柳儿出现在不远处的山路上,于是她连忙推开王新宇:“公子,时候不早了妾身若是再不回府,家父会怀疑的。”

“郑小姐”王新宇觉得有点舍不得这俏人儿。

郑芸又突然问:“王公子从舟山回来,是否要去南洋”

“正是”

“从南洋能到西南吗芸儿好想姐姐了希望公子有朝一日能带妾身去见见家姐。”郑芸幽幽道。

王新宇问明了情况,原来在郑芸七岁的时候,十三岁的姐姐就被郑成功派人送去了西南,八年过去了,她都没再见到过姐姐。

“芸儿,我保证,有一天一定能让你见到你姐姐和你小外甥的”王新宇信誓旦旦的说道。他知道,在李定国逝去之后,李嗣兴竟然违背了父亲的遗愿,带着残存的一千二百人马投降了清军,但还有大约三千苗瑶等各族战士不愿意投降,分散归隐山林。在日后吴三桂反清、白莲教起义等各种反清事件中,这些勇敢的战士以及他们的后代,一次次同清政府浴血奋战,甚至后来的太平天国,还有这些苗瑶战士后人的身影。反清的战士们,一代代举着晋王的旗帜,直到清末蔡锷和年轻时的朱d,都以李定国为榜样。民国时期的滇军,到了抗日战争,那些西南的战士仍然视李定国为战神。而李定国部不愿意投降的汉族战士以及南明遗民,因为怕遭到清廷清算,留在缅甸境内,成为果敢族。

郑家大小姐,也就是郑芸的姐姐,好像是不愿意跟着丈夫降清,后来下落不明。有人说是带着儿子去了台湾,也有人说自尽殉国。

王新宇心中有个计划:既然来到这里,一定要见见李定国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到时候,把郑芸的姐姐和李定国的孙子也一起带回来吧,也省得李嗣兴带着妻儿投降满清。

西南云缅交界的孟艮城。

李定国刚刚杖杀了犹豫不决,想要投清的贺九义。

经过磨盘山血战,李定国部损失惨重。而永历皇帝又贪生怕死,丢下了正在浴血抗清的将士们,带着一批人进入缅甸。在这种情况下,明军人心不稳,有不少人纷纷向吴三桂和洪承畴投降。为了稳定军心,李定国杀了一批不稳定分子。

此时的明军,处境堪忧,李定国又要练兵,又要稳定军心,已经是身心憔悴。

孟艮城内,经过一场大劫的李定国可以说是赤贫如洗,口袋里已经看不到银子。因为补给困难,明军度日艰难,每天吃的是米糠麦麸,甚至是烂菜叶,野菜,树皮。就连晋王府,日子也不好过,能吃到荞麦黑馍馍,喝到稀得可以照出人影的稀粥,就算是很不错的生活了。

“天子已经弃国,我就不清楚为何父王还要死忠于这个朝廷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李嗣兴对他妻子发泄心中对父亲的不满。

郑家大小姐道:“夫君,公公是孤忠之臣妾身虽是小女子,但忠君爱国的道理还是懂的。”

李嗣兴见说不过妻子,也无话好说。其实李嗣兴也有投降的念头,但是看到那些鼠首两端的人都被父亲杖杀,血淋淋的尸体还摆在城门口,他就不敢再起这样的念头。

就在这时候,外面有人来报:“张尚书和延平王的信使来了”

李嗣兴让亲兵去告诉信使:“父王在城西门外练兵”但想了下,既然是郑成功和张煌言派来的人,不好怠慢,于是又亲自带信使去见父亲。

见到信使之后,李嗣兴亲自带着信使,前往父亲的兵营。

“父王东南信使到”李嗣兴向父亲行礼。

“传”

“传信使”

“你先退下吧”李定国对儿子说。

“诺”李嗣兴退出。

李定国亲自走出大帐门口,请两名信使到他中军大帐中:“两位,里面请”

“王爷,大捷啊东南大捷”进入大帐后,信使向李定国汇报了东南的战况。

李定国激动得站起来,面向西南一拱手:“朝廷洪福啊上天保佑我大明又一次大捷鞑子本来想把厦门当崖山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哈哈杀了那么多鞑子,痛快痛快”

郑成功的信使道:“王爷,延平王爷这次差遣卑职前来,除了报喜,还有一件大事:厦门大捷,鞑子无力再犯我金厦,澎湖安稳如山。延平王爷和张大人都想要接皇上去澎湖。到了那里,四面环海,鞑子失去全部水师,无力来犯,我等可保证皇上的安全”

李定国刚刚兴奋的表情又黯淡下来:“恐怕两位要失望了本王也劝过万岁爷,愿意出精兵保护皇上去东南。可是皇上不听。现在皇上到了阿瓦,缅人收留了他。本王听朝廷派来的使者也说过,皇上宁可留在阿瓦,也不肯回来。既然是延平王和张大人差来的使者,本王再让人去劝劝皇上吧。”

那两人道:“我们也正要去阿瓦见皇上,我们也一起去劝劝。”

李定国这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两名信使的,只好让人上山打了野味。

信使见李定国的军队,虽然衣衫褴褛,但精神还是十分饱满,每一名士兵身上都透露着杀气,这些士兵都是百战老兵。

除了汉人士卒外,李定国的军中还有不少苗人和瑶人士卒,这些兵虽然也穿着明军的红色装束,但头上有代表他们自己民族的颜色,有红色,有蓝色,有深蓝的。仅仅是瑶族的,就有排瑶、过山瑶等,虽然都是瑶族,但颜色不同,过山瑶为青蓝色头饰,排瑶是红色头饰。

“别小看这些瑶兵,每个都是精锐啊”李定国得意的对信使说。

瑶族人自幼在山中长大,山林战是他们的强项,这些瑶兵,他们同汉人,苗人并肩作战,痛杀汉奸和满蒙八旗,曾经打得绿营和八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从南宋末年开始,这些南方的少数民族就和汉人一起并肩作战,一次次抵抗入侵南方的外族。

信使在孟艮只留了一日,次日李定国便派人护送两名信使前往阿瓦,向永历报捷,讨要封赏。

但不到五日,延平王又派了一名信使到来。让李定国吃惊的是,这名信使是为了一个人的封赏专程来的

“王羽本王怎么以前没听过他的名字就为了他一个人,延平王专程派你不远万里来到西南”李定国十分惊讶。

信使回道:“回王爷这王羽可不得了就是他制造的开花炮弹,让鞑子在海上损失惨重而这次他登陆云霄,鞑子用了一年建造的坚城,被他三日就破了更难得的是,守城鞑子有五千多人,他只带了六千多人攻城”

李定国手中的茶杯都差点掉在地上:“六千人攻五千人的坚城,只用了三日这是何等厉害人物难道用计诈开城门”

“非也,是穴攻之术。”

“穴攻穴攻三日可以破坚城吗可是他才六千人,这是怎么做到的”

“好像是火药炸开。”

“火药”李定国摇了摇头,“怎么可能本王也试过用火药炸城墙,但都没有成功。倒是用投石机可以发火药罐,可以在城上爆炸,不过威力太小,只能杀伤城头守兵,无法破城。”

“千真万确确实是用火药破的城”信使很坚定的说。

李定国道:“真有这样的奇人,若是有机会,本王倒想见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