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重生成熊:开局签到雷霆咆哮 > 第114章 只要不与云国打我大雍便不会输

王艮作为上将军,是雍国军方的代表,自然是希望打仗的,因为只有打仗将士们才有军功可拿。

所以,一听魏国叛乱四起,他便代表军方请战。

然而王艮才说完,国相张岭却出言反对。

“大王,臣以为我大雍不可轻动。”

袁天宪似乎对张岭的话来了兴趣,道:“哦,国相为何会这般想?”

张岭道:“此番司马坦并魏入云,看似任性作死,其实却是有云国在后背支持。

故而,我大雍若趁机伐魏,难免会和云国对上,介时若云国再请动灵兽助阵,难免会重演白仇、司马护之败。

那一战,我大雍折损十数万精锐,此前与燕国一战也损失了不少兵力,至今未曾恢复过来。

若是再战再败,我大雍国势恐怕便真的要衰落下去了。”

王艮听了冷笑,道:“照国相这么说,若云国有北上之意,我大雍也不用抵御了。

盖因云国有那灵兽助阵,我大雍逢战必败,完全没有抵御的必要!”

张岭面带微笑地道:“上将军,云国收服故土不过半年多,又得锦地三府,而今更图谋吞并魏国,只要我们不主动招惹,两三年内云国都无暇北上的。”

听见这话,王艮一时气结。

他当然知道云国几年内都无暇北上,他只是拿此事做例子讽刺张岭不敢战的态度而已。

不过话说到这份上,他请战的姿态已经展现出来,没必要再多说,否则就成了故意与张岭斗气了。

于是他脸一黑,站在旁边不吭声了。

其实他心里完全不像表面这么生气。

但他知道,这就是袁天宪希望看到的。

他作为上将军,掌控着大雍最精锐、数量最多的兵马,倘若再和国相、国师相处得其乐融融,袁天宪作为雍王便该坐立不安了。

毕竟魏国左将军司马坦架空元氏的事情才发生不久。

果然,袁天宪见到王艮被张岭气得脸色发黑,也露出了微笑。

他口中却宽言道:“上将军勿恼,国相也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此事国师怎么看?”

说最后一句话时,袁天宪却是看向了太叔晔。

太叔晔反问道:“大王,不知关于司马家老祖解封出世之事,调查得如何了?”

袁天宪道:“黑鹰卫仍不敢肯定司马家老祖出世了,但从其他方面打探来的消息看,这种可能确实很大。

毕竟,仅以司马家的实力,很难令魏国原本终于元氏的各家势力屈服。

唯有如国师所讲,司马家老祖出世,有了灵窍境为倚靠,司马坦才敢行架空元氏之事。

不过,倘若司马家老祖出世,为何又会与云国合作?

按理来讲,此前司马家曾在云国手上吃亏,而今自家老祖既然出世,有着灵窍五阶以上的实力,应该是各国中最不惧云国的才对啊?”

“此事也正是臣所疑惑的。”太叔晔道,“不过,而今司马坦既然要带领魏国并入云国,恐怕司马家老祖已经与那头灵兽达成了什么协议。”

“什么?!”袁天宪听了一惊。

王艮、张岭也都露出动容之色。

云国有一头灵兽就够让人难受了,倘若又与一灵窍五阶以上的高手联合,让其他诸侯国怎么过?

太叔晔则神色不变地道:“所以,此番我大雍决不可亲自参与到伐魏之战中。”

袁天宪多么机敏的一个人,立即抓住了太叔晔话语中的关键词——亲自参与。

于是他道:“国师是说,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动动手脚?”

太叔晔点头,“正是如此。大王可遣使往陈国,告知陈侯,我大雍将欲伐燕,至少会陈兵东境,牵制燕国兵马。

另外,还可遣使往舒国,促使陈、舒联盟,一起伐魏。

若还有可能的话,锦国那边也可联系,使其牵制云国兵马。

而今云国依仗两位灵窍境,武力威胁已成为诸侯国中最高,唯有行此合纵之术,方可压制。”

袁天宪听了微微点头,随即却又一叹道:“说到底,还是因为我大雍没有灵窍境坐镇啊。

国师,你给寡人说句实话,贵宗老祖究竟需要多久才能出世?

那司马家老祖既然能提前解封,为何贵宗老祖不能呢?”

如果说此前袁天宪对星神宗抱着颇强的警惕心理,并不是那么想星神宗老祖出世的话,而今却是期盼着星神宗老祖早点出世了。

因为如今形势已经很明显,诸侯国若是没有灵窍境坐镇,日后只能沦为他国口中食。

事实上,此前白仇、司马护那一战,若非云国有融灵八九阶的异兽相助,雍国绝不会损失那般惨重。

太叔晔脸上古井无波,道:“大王,而今灵潮未至,那司马家老祖提前出世,必然是有所代价的,只不过是何样代价我等不知而已。

至于老祖出世时间,据臣最近观测所得,至多还有两年。”

“还要两年?”袁天宪听了眉头一皱,“看来这两年,我雍国会很难过啊。”

太叔晔、张岭、王艮三人皆不吭声。

···

又过一月。

陈国出十二万大军,舒国出五万大军,于魏国最东南的庐州府会师。

庐州知府与地方魏军原为元氏忠犬,而今元氏被司马坦族诛,庐州知府便拥立一元氏旁支,名为元畴之人为新任魏王。

为了拉拢魏国终于元氏的势力,陈舒两国并没有攻占庐州府,而是邀庐州府元畴伪魏势力加入联盟,号称陈魏舒三国联盟,合大军二十万,一起讨伐司马氏及云国。

魏国作为能占据中原之地的强大诸侯国,在吞并昭国、征伐舒国之后,领地最广时共拥有三十六府,且皆是膏腴之地。

过去一月中,因司马坦与花蓥筹谋,早做了多番布置,再加上有云瑶亲自率领的一万云军精锐相助(实际为聂雪琼统领),已经魏地各府叛乱平定了大半,实际掌控了二十八府之地。

而今听闻陈舒两国联军来攻(伪魏在云国这边自然是不会被提起的),云瑶便与聂雪琼坐镇大梁,令司马坦亲率大军前往迎战。

因为各地仍需兵力镇压,且仍被叛党占据的数府之地也不得不防,所以司马坦所掌控的兵力便被大大牵制了。

原魏国也有二三十万兵马,但一番平叛大战之后,落入司马氏手中的便只剩将近二十万的样子。

而今,镇压各地、防备叛党的兵马有十万。

所以,最终司马坦只带了十万兵马前去迎战陈舒及伪魏的二十万联军···

都陆府,皋城。

都陆府原本也为叛党所占据。

只是都陆府的叛党势力原本并不服庐州知府,可当庐州知府扶持元畴为新任魏王,拉起伪魏的大旗,又引陈、舒两国为外援,都陆府的叛党势力便只能屈服了。

如今,陈、舒及伪魏联军的大营便在城外旷野之上分立三处,互为犄角。

联军的最高指挥,自然出自陈国。

因为此番乃是陈国上将军田先武亲自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