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天寻传 > 第十五章 真假使节赴江北

天寻传 第十五章 真假使节赴江北

作者:黄沙故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9: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军卒列阵,战马嘶吼,还让人沉浸在金戈铁马中,却被江边“嘿……嘿,嘿……嘿,”的劳作声音打破,数以万众的纤夫、木匠造起数只偌大的战船,在烈日的灼烧下,他们除了黝黑的皮肤,还有着一道道皮鞭留下的血印。

“王爷,梁国使者已到帐外。”

“带进来吧!”

“诺。”

“传大梁使者。”

“传大梁使者。”

“传大梁使者。”

只见一身材高大,五官分明,身裹锦袍,腰佩玉带,手持折扇的年轻男子,阔步进入大帐。

“大梁使者冉勋见过义阳王。”

男子向大帐正南而坐的男子行礼道。

“哈哈,原来是故人之子啊!”

老者越摸五十多岁,一身金甲,显得格外耀眼,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王爷,您认识这南梁来的使者?”

下首的一将领问道。

“他呢,你们不认识,但他爹你们一定认识,”老者笑着说道。

“哦?还请王爷明示?”

众将领疑惑道。

“武悼天王,冉闵,”老者缓缓说道。

“什么!”

只见下首的众人震惊道,已有几人抽出佩剑,冉勋身旁的几位梁人均被吓的面容惨白,他们虽是为和谈而来,可丢了身家性命却不值当。

使团中,一老者却挺身而出,道:“王爷,你们虽是旧识,可这次我们是为和谈而来,不可将私怨强加于此事吧!”

“你是何人,敢跟我家王爷如此说话!”

石鉴身旁的武士怒道。

“大梁副使,大理寺卿诸葛瑾,”老者不卑不亢地说道。

“哈哈,诸位,不必紧张,既然这位故人之子是为和谈而来,不知诚意在哪里啊!”石鉴对众人安抚道。

冉勋将折扇在手中转了转,走到旁边的几案上切下一片羊肉,兀自吃了起来,道:“此次和谈由诸葛大人负责,我这个有爵无官的二品军侯只负责最后的促成部分。”

“哦?那诸葛大人说说条件,”石鉴将目光从冉勋身上收回。

他虽早已收到关于冉复南渡后改名冉勋等一系列的情报,但却不知对方有如此气魄。

诸葛瑾行礼后,道:“王爷准备发兵江南,攻我梁国,无非求财,我大梁愿每年向赵国供送锦二十万匹,缎五十万匹,黄金三十万两,白银五百万两。”

听得条件后,众人皆哈哈大笑。

石鉴嘴角扬起笑容,道:“我只要拿下梁国,得到的何止十倍,百倍?”

“对啊,拿下梁国,女人,绸缎,哪个不是手到擒来!”

“对,就是!”

下首的将领们笑道。

诸葛瑾提高声音,怒道:“难道义阳王是欺我大梁没人吗?”

“我梁国皇帝已命大都督岳羽率水陆两师十五万众建江南大营,京师安都还有五万驻军与五万天子卫队,洪都有南王驻军十万,各地十大节度使还有驻军二十万,现都已奉命赶赴京师,王爷觉得自己还能打过长江吗?”

诸葛瑾继续讲道:“据我所知赵国军队不过二十万,不久前与北离大战,虽获胜,可自身也疲惫不堪,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劳师远征,而我大梁有军队五十五万,以逸待劳,难道还守不住长江吗?”

石鉴没想到大梁的使者如此刚强,一时语塞,旁边众将与武士见这使者贬低自己,都嚷嚷着要杀了这些南蛮子。

良久,石鉴开口道:“既然你梁国有如此实力,为何还要派你们过江和谈呢?”

“哼!”诸葛瑾甩了一把袖子,道:“这话我也向我梁国皇帝说了,可他不想轻启战端,这才让我们渡江和谈。”

这话倒是不假,在两日前的朝会上,诸葛瑾曾力陈两国军队对比以及赵国军队状况,可满朝大臣依旧一边倒,都向皇帝上奏支持和谈。

遂受冉勋,诸葛瑾担任正副使节,带着几名皇帝的亲随渡江和谈。

“哼,那就开战吧!”石鉴怒道。

“来啊!拉出去全部砍了,”下首的一魁梧中年汉子说道。

大帐瞬间冲进几十名手持利斧的武士,而冉勋继续吃肉喝酒,置若罔闻,诸葛瑾昂首,一副慷慨赴死的神情。

“王爷,小的……身上有我梁国皇帝密旨,请王爷看后,再……再做……做定夺,”跪倒在地的一梁人从怀中拿出帛书。

“哦?怎么,你们梁国皇帝的密旨在你身上?”那魁梧的中年将领说道。

“是,是,我是……,我是皇帝的近侍。”

“好,拿上来吧!”

石鉴开口道。

“近侍?什么是近侍?”

赵国的将领不解道。

“哈哈,就是太监,这位公公也是,就明说嘛!还近侍,哈哈,好笑,”冉勋笑道。

“北侯,你……,等回了安都,咋家不会让你好过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说话阴阳怪气的。”

众人笑道。

梁国的太监有着很大的权力,因萧衍喜欢听戏,宫里养着好多伶人,伶人为讨萧衍之心,好多伶人自宫做了太监。梁国太监也有品级,最有权力的六个太监被称为大监至六监,与正二品的大员同俸禄。

萧衍虽一把年纪,却给自己取艺名‘萧天下’,平常伶人们称萧衍为‘天下’,而不称皇上或者陛下。

各地驻军节度使的监军,地方的监察使,都由皇帝身边的近侍担任,定期向皇帝做出汇报,使得设在建州的监察院形同虚设,官员选任把都由这些伶人说了算,考试院也被伶人制度所取代。

此时,梁地伶人地位崇高,犹如佛国的高僧,学戏者多如牛毛,都望有一日能飞黄腾达。

梁国考试院主司觐见萧衍,提出应废除选伶人做监军和监察的特权,一个堂堂正二品大员,便被杖毙于正安殿门口。

一月后,又将一十三名反对伶人制度的御史杖毙于正安殿,后便无人敢提此事。

此间,有人作诗道,江南古刹何其多,庙宇戏台各一半。

石鉴将帛书丢至桌上,道:“世侄,你可知你的主子都说了些什么?”

冉勋起身走至那近侍身前,用那近侍的衣服擦了擦嘴和满手的油污。

“冉勋,你……你。”

还未说完,已被冉勋一脚踹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