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一寸山河 > 953章 他真的敢杀

一寸山河 953章 他真的敢杀

作者:最爱吃咖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就下一个。”姜宁懒得客套,教给林重的那点本事对于他自己来说只能算是皮毛,但是这些所谓的皮毛,也都是在姜宁进入星极境之后才慢慢领悟完全的,对于一个幻境世界之中的高手而言,足够他终身受用了。若是能够完全领悟,超脱出这一方幻境世界也未尝没有可能。该给林重的,他已经丝毫没有保留的教给了他,更多的,就算是他愿意教,以对方现在的境界,也未必能够领悟得了了。

接下来的过程就十分的简单了,其余三人虽然也是超一流高手,但是比起李木和林重来说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加上他们所使用的兵器也不是姜宁擅长的长剑,故而指点的过程十分简单,没有用多久就结束了,但是那三个人结束之后看向姜宁的目光也开始变得十分尊敬了起来。

原本在李木挑战失败的时候他们几个还觉得要是一拥而上的话还是能够杀死姜宁的,但是切切实实地交过手之后,才知道这个人简直深不可测,若不是李木和林重零时决定要让这个家伙指点他们,而不是直接上去对对方展开刺杀,很可能现在的他们几个已经是地上的尸体了。

请教只是选择,但是却无意中救了他们的命,并且给了他们一段大大的机缘。

对于每一个世界之中的那些在某一方面走在了所有人前面的人来说,他们最希望拥有的,就是一个能够指点他们前进的师傅。

可是走到了他们这个地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尝试,去琢磨,根本没有人可以帮得上忙。

所以,那些江湖之上成名已久的高手之间相互约战,为的其实是从实力相当的对手身上汲取到一些不一样的养分。

那李木选择借着刺杀的机会与一众高手一个个地挑战,却没有一个人反对他的要求,就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兵器的修炼方面都已经没有了可以指导自己的师傅,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互之间的切磋,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尤其在当下,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彼此之间又没有深仇大恨,切磋之间铁定不会下死手,所以大家就都欣然接受了。

结束之后,大家便分道扬镳,各回各家,只不过那小秦和李木,却是凑在一起,嘀咕了半天,最后两个人并肩而行,朝着同一个方向离去了。

“好嘛!”姜宁望着两个人离去的背影,一边摇头一边笑道:“天下有情人尽是在我面前晃悠了,欺负本剑仙见不到鹊儿不是?”

独自一人处在异地的人,最是容易触景生情,身边的人若是不在,碰到了相似的场景,难免会觉得自己十分的孤单。

姜宁如今的心性更加的沉稳了,但是历尽岁月之后,心中对于那几个人的思念却反而像是醇厚的美酒一般,愈发留香。

“好啦!”姜宁摇了摇头,却依旧站在原地,人们常说莫恋逝水,但是美好的回忆就像是慢性剧毒一般,快乐的时候有多快乐,痛苦的时候就会有多痛苦。

姜宁觉得,自己正因为和鹊儿在一起经过了太多快乐的时光,以至于到了当下,在见不到那个女子的时候,一旦触景生情,就会觉得特别的难过,心里就像是绞着的一般疼痛难忍。

只不过,时间让他学会了微笑,就算是眼下这般,他也只是静静地凝望着远处的那一男一女,静静地笑着,只不过那眉梢眼角,尽是些苦涩的弧度。

好在姜宁也清楚,人终归需要活在当下,再多的快乐也是过去,再多的苦闷也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只有埋头走下去,把眼前的每一个今日过好,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转过身去,姜宁化作了一缕青烟,消散在了山谷之中,没有过多久,他就重新回到了天牢之中。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不管在什么时候,一个王朝的矿脉都是属于官方所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即便是普通的平头老百姓发现了一个新的没有被挖掘过的矿脉,都需要上报官府,最后与工部完成对接。

对于这些知法知理的官员来说,若是知法犯法,有矿不上报工部,而是私自采掘,那就是天大的罪过。

原本田康邦和田羽芳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只是为了挖掘出那所谓的赤色鎏金,让那些超一流高手们为他所用,替他杀死尚且在天牢之中的李彦西,却没能够想到,正是因为加大了采掘的力度,而且是请的那些江湖人来做的,并不能够像是对付那些小人物一般说灭口就灭口,所以,赤色鎏金的确是取出来了,但是他田羽芳私自拥有一座黑矿矿脉的消息也跟着从那些嘴巴不牢靠的江湖人口中传了出去。

这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消息就传递到了皇帝陛下的耳朵里。

虽然作为言路头子的田康邦为此不再装病,亲自上朝,在朝堂之上为自己的弟弟辩护,称事情乃是子虚乌有,否则的话自己第一个就会知道,但是皇帝陛下终归还是起了疑心,当场就说,既然是空穴来风,自然要为朝廷重臣洗涮冤屈,还给他一个清清白白的名声,故而特意派出了工部侍郎李达康作为凉州巡抚,执圣上谕旨前往凉州去查询事情的真相。

皇帝的原话是,若是事情乃是子虚乌有,那么自然要还朝廷重臣一个青天白日,可若是真有此事,那么天牢之中,也将会有他田羽芳的一席之地。

李达康这人,原本就与李彦西乃是同乡好友,李彦西事发之后,朝廷的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根本就没有人为李彦西说半句好话,皆言此子深藏不露,他们这些年没有看清他的真面目。

只有李达康这个同乡,同窗兼同年进士,竟是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说可以拿自己头顶的那个官帽子担保,李彦西就算是真的出轨在外面有女人,也绝对做不出来这等杀妻之事。

只是这些话,当场就被皇帝陛下给否决掉了。

倒不是因为皇帝觉得他说的话不可信,只是能够说出以自己的官帽子做担保的这种话来,本来就是对王朝官职以及皇帝本人的一种不看重,这种行为,多多少少还是让皇帝的心中有些不舒服的,他当然不会提倡,否则以后若是有了什么冤假错案,或者某个官员对于某个案件的处置方式有些不满,就站出来拿自己头顶的那一定乌纱帽做担保,王朝岂不是要乱掉,所以,这样的事情,皇帝陛下是绝对不会支持的。

只是,他心里更加清楚的是,锦上添花人人都会做,但是雪中送炭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人,如若不是十分的有眼光有智慧,那就说明他是一个有担当有原则,有信念的人。

李达康当然是一个聪明人,否则他也不可能出现在如今的朝堂之上,只是当他站在这个朝堂之上,身边站着的全部都是和他一样聪明的人的时候,他就算不得什么聪明人了。

圣德皇帝自然能够看出来,他之所以会做出这种事情,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他心中的信念,他对于李彦西这个人的认知告诉他,那个人绝对不是李彦西杀的,因为心中又这么一个信念,所以他就站出来了。

李达康从来都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相比于内心虽有理念,但是尚且还懂得一些变通的李彦西来说,他的性格要更加刚正一些,对于那些原本稍微可以变通一下的事情都不愿意通融,对于好友清名被污这种事情,那是更加不会坐视不理了。

所以,当皇帝陛下要他拿着圣旨去凉州处理贪渎案的时候,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别人不清楚李彦西,他李达康是清楚的,因为就在李彦西出事儿的那一日,他还曾与李彦西在京城的酒楼之中喝了一些酒,两人之间谈论的事情,碰巧就是那凉州刺史田羽芳在堤坝垮塌事件之中的责任,李彦西当日还曾与他说,自己已经上书,奏明了灾害发生的时候,死亡的人数,还有凉州旱灾真的救济粮食的发放情况以及灾民的惨状。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天晚上李彦西的妻子就在与他争吵过后自缢而亡,再之后,就又出了一个李彦西预谋杀妻的版本,而那个所谓的弹劾凉州刺史田羽芳的折子到了现在都没有送到皇帝陛下的手上,皇帝更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在朝堂之上提起这件事情。

李达康虽然并不清楚田康邦和田羽芳乃至于宰相李运。之间的关系,但是,出于一种为官多年的本能的直觉,他觉得,李彦西蒙冤获罪的这件事情与那个田羽芳绝对脱不了干系。

否则为什么偏巧李彦西要弹劾田羽芳的时候,他自己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而与此同时,他的折子在后面也没能够递送到皇帝的手里呢?

就算李彦西真的是有罪的,但是他的折子总需也是无罪的,便是呈上去给皇帝陛下看一看原也无妨,若是没关系的话,也不会有人会专门注意到要把他的折子给按下去吧?

既然如此,而现实又是李彦西的折子还真巧就被按下去了,那就说明,第一个拿到李彦西折子的人,也就是左都御史田康邦,与这个田羽芳之间有着勾连。

之前,李达康对于这一点还只不过处于一种自己简单的判断而已,并不能够完全证实,算是处在一种怀疑了别人却没有证据的阶段,但是当他今日一反常态,所有的病似乎都好了过来,专程来到朝堂之上为田羽芳说话的时候,在李达康的眼里,怎么看,都怎么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不单单是他,整个朝廷上下只要稍稍有心的人就能够意识到, 这个田康邦今日有些反常,而他如此反常地护着那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凉州刺史田羽芳,其中必定有着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内情。

只是,田康邦当然知道自己今日的行为有些欲盖弥彰,但是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若是不上朝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的弟弟说几句话的话,若是真的让那李达康查出来一些什么,到时候不单单是田羽芳,就连他田康邦自己都有些脱不了干系。

要知道,这些年来田羽芳送来京城的财物,一半送到了宰相李运的手里,剩下的那一半,可都是孝敬了自己这个亲爱的哥哥,更不要说,当初借助赤色鎏金招揽超一流高手,让他们杀死李彦西的决定也是自己给出的馊主意,如今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没能够杀掉李彦西不说,连田羽芳拥有的那一座秘密的紫金矿脉的消息都走漏了出来。

王朝不能容忍土地兼并,更不能容忍私自挖掘矿脉。

私自挖掘矿脉性质恶劣,一来是相当于直接偷走了王朝的资源和钱财,二来,工部安排之下的挖掘工作是井井有条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的,是有着自己的章程和规范的,即便是这样,每年参加采矿的矿民都会死伤好些个,这种没有经过朝廷认可就私自进行挖掘的矿脉,因为没有严格的章程限制,参加挖掘的人和主事的人都不够专业,很容易就会破坏周遭的地脉和水脉,对于农耕环境以及进一步的资源采掘都会造成极大的威胁,这些威胁,不论是那一种,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处理和恢复,而且一旦采掘不慎,死亡的人数一般来说会比工部的采掘队伍的死伤多上很多,值此最需要青壮力的王朝盛世,劳动力的死亡是不被皇帝所喜欢的,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私自采矿都有着很多的弊端和不可取之处。

但是,这种事情之所以还是会发生,就是因为一个矿脉能够带给一个人的财富和力量是相当的大的,就算是有人明知道会面临天灾**的危险和被王朝发现的危险这两重生理和心理上的威胁,但是,只是为了那一点的利益,就足够他们铤而走险,因为矿脉能够带给一个人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那些钱几乎多的让他这辈子都花不完,这些,对于爱好广泛,喜欢玩和享受的田羽芳来说,自然是一样也不能少,都需要用大把大把的金钱来支撑,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放弃的理由。

事实上,在王朝初期的时候,为了避免官员因为俸禄不够而不得已做了贪官的事情再次发生,王朝决定发放一部分的养廉银子,顾名思义,就是在基础工资的情况之下再多发一部分的银子给王朝的官员使用,这些银子就算是额外的俸禄,而发这些银子的目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为了帮助官员们培养一个清廉为官的作风!

有了多余的银钱,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还可以用这一部分银子进行一些小小的享受。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心中的**得到了满足,就会止步不前,若是一个官员凭借着朝廷发放的俸禄就可以活的十分的滋润,那他又有什么必要去冒着风险昧着良心去贪污受贿呢?

这个养廉银子的措施一旦施展开来,朝廷之上的舞弊贪渎之风立刻就肃清了不少,在当时也确确实实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但是时间一长,到了几十年过后的当下,就又有些不太起作用了。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过上了好日子,人当然会兴奋一段时间,但是等他适应了这所谓的好日子之后,他的眼光就会落在更加好的日子之上。

他们就会开始想,自己是不是可以过得更好。

所以,贪污,受贿乃至于卖官鬻爵的事情,又死灰复燃,在几十年的时间之中一点一点地重新回到了王朝的庙堂之上。

而那养廉银子的发放原本就加大了国库的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贪渎之风再次兴盛,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对于王朝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圣德皇帝并没有撤掉养廉银子的打算,毕竟给出去的好处若是真的收回来的话,那将会造成极大的动荡,人们都是这样,你额外给我的东西,若是时间长了,我就会把它当做理所当然,若是有一天你不给了,我就会恨你恨到骨髓之中。即便是皇帝,想要把整个王朝上下所有官员的养廉银子再给收回来,即将要面对的压力,那便是他这个天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承受的了的。

养廉银子不能收,那么想要解决问题,就只有清本溯源。

而眼下阻碍王朝继续发展下去的根由,最大的问题依旧在土地兼并这一项之上。

土地兼并的越多,国库的粮食就越少,经济压力就会越大,财政上的压力大了,就只要通过增加赋税来解决,而农民的土地本来就变少了,还要增加赋税,百姓和官府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计划,若是真的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出现叛乱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一朝之所以会出现,本就是因为上一朝土地兼并的问题使得百姓和官府之间的矛盾激化,才有了后来的起义以及如今的天运盛世,圣德皇帝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走上一朝的老路,所以,这一次,他赐尚方宝剑,直接给了李达康事急从权,先斩后奏的权利。

他清楚,这个家伙是真的敢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