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异界召唤之武镇天下 > 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位六部尚书——户部尚书!

“叩见陛下,陛下圣寿无疆!”

两万左武卫士卒出世之后,当即全部跪地行礼道。

两万后天后期的武者大军齐声参拜,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动九霄!

楚江双眼之中精光一闪,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肃声道:“诸将士平身!”

“谢陛下!”

随着话音落下,两万士卒同时起身。

楚江满意的点了点头,两万后天七重的武者大军,让大夏的力量再次雄厚了数分。

看着剩下的六十三万召唤点,楚江没有犹豫,话了十万点召唤点召唤了十八个锦衣卫通玄境高手以及锦衣卫的诏狱。

在之前召唤的几支大军之中,锦衣卫里面的高手是最多的一个,光是核心无所的通玄境高手就有十五位。

而北镇抚司下面的十六所之中,每一所都有一位通玄境千户镇守,还有北镇抚司里面看守诏狱之人也是通玄境武者。

以前锦衣卫里面的高手召唤不多,只召唤了纪纲,还有两个通玄境九重的指挥同知,两个通玄境八重的指挥佥事以及一个北镇抚使。

还有核心五所之中的两所,锦衣卫之中尚且还有大量的通玄境武者在。

如今天下初定,在中央对地方形成绝对的控制之前,监管天下的任务,只能交给锦衣卫来完成,这必然需要大量的高手。

索性楚江直接将锦衣卫之中除去核心五所之外的所有通玄境武者全部召唤出来了,十六位千户,再加一个诏狱看守千户和南镇抚使,刚好十八人,再加上价值一万点的诏狱,正好十万召唤点。

紧接着,又是三万召唤点消失,而桌案上放置令箭的地方一阵血光闪过,又多了三个黄阶征召令!

随着令箭落地,血光闪过,三道人影出现在校场之中,而楚江面前的桌案上,也多出了三道竹简。

一为夏元吉,黄阶人杰,明心境九重儒生!

于洪武年间入仕,崛起于永乐年间,是大明鼎鼎有名的清官,身为户部尚书,执掌大明朝所有财富,却做到了真正的家徒四壁,以白粥度日。

极为擅长管理钱粮,执政户部,总理天下开支,撑起了永乐大帝五次北征,撑起了郑和七下西洋,撑起了编撰永乐大典。

其执掌户部,负责整个大明朝的开支,没有让大明朝的财政崩溃,是天下一等一的文臣!

二为丘处机,黄阶人杰,真罡境九重大宗师!

全真教掌教,五绝之首王重阳的首徒,虽不是绝顶高手,但也称得上当世一流,配合几位师弟师妹,依旧能守住重阳宫的基业!

三为王伯当,黄阶人杰,真罡境九重大宗师!

于程咬金同为瓦岗五虎将之一,擅使用弓箭,有箭神之称,不过武艺较低,不是秦琼等人的对手,和程咬金在伯仲之间!

等看清楚三人的资料,楚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选择了夏元吉!

一个王朝是否强盛,无非就是看两个因素,一是武力,二是王朝的收入,户部是六部的核心,掌管国库,总理天下税收,是一个王朝的钱袋子。

有了夏元吉在,大夏的户部尚书算是有人选了!

正好如今大夏刚刚立国,百废待兴,有夏原吉这样的内政人才在,绝对能省很多功夫。

至于剩下的两个人杰,等楚江召唤点充裕了再做考虑。

召唤完成之后,楚江当即离开了点将台,在锦衣卫的护卫之下来到了皇宫的校场之中。

这里原本是燕山卫的驻地,专门负责保护皇宫安危,如今燕山卫被杨业打散编入了新的京营之中,营地暂时空了下来,正好用来召唤大军。

随着楚江意念一动,虚空之中一道血光一闪而逝,刹那间,校场之上便站满了披坚执锐的士卒。

两万左武卫,一百一十名文臣干吏,十八位通玄境锦衣卫,还有召唤出来的三位人杰全部出现在了楚江眼前。

第二天一早!

一众朝臣上殿突然发现大殿之上多出了十几道身影,除了有一名武将之外,其余都是文臣,而且这些文臣周身若有若无的散发着一股宏大的气势。

一众文臣没有丝毫的掩盖,能被陈宫和张沁选出来的朝臣也不是一般人,每一个都是入了文道的人,轻而易举的感受到了眼前众人的修为,清一色的儒生境!

怎么突然间多了这么多儒生境的高手?

一众加入大夏的朝臣再次被震惊到了,在场的儒生怕是有十二个,就算是之前大燕处于巅峰时期,朝廷上能见到五六个儒生已经是极限了。

剩下的要么坐镇其余八大书院,要么坐镇于燕山书院,基本上没有大燕皇帝的诏令和山长命令,他们都不会出燕山书院。

能为朝廷所用的儒生,也就这么五六个,而且那些儒生现在还被陛下关在大牢里面呢,一个都没放出来。

而且听说陛下和燕山书院的山长有些不和,这两天燕山书院大门紧闭,所有到了儒生境的大才全部留在了燕山书院之中,不在外出。

显然是等着陛下登门致歉,原本他们这些臣子还好奇陛下会怎么做。

毕竟大夏十二州的文道传承,都在燕山书院之中,十二州所有的儒生基本上都是出自燕山书院之中。

而且传说中山长可是和两位国师一样,从大虞来的高手,陛下绝对不敢对山长如何。

硬来是不行,要么陛下亲自上门致歉,获得燕山书院的支持,要么只能死撑着,整个大夏一朝放弃文道修士了。

结果今日上朝一看,朝廷上竟然多出了这么多的儒生境修行者,虽然比不上燕山书院的多,但燕山书院的儒生归燕山书院,愿意出仕可没有几个。

这么多的儒生,数量早就超过了大燕一朝的儒生数量,比大燕还要多出一倍来!

一众震惊的同时,想到陛下麾下的三个明心境儒生,心中顿时露出恍然之色,是啊,都有了明心境大儒在,自然有着完整的文道传承,何愁没有修身境儒生出现?

毕竟山长也只是明心境儒生而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