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古墓幽魂人鬼恋 > 正文 中卷_古墓幽魂人鬼恋 第廿一章 苦斗(第1节)

中卷之卷首语

首先,我在这里真诚地感谢诸位亲们对小书的青睐。

话归正题:很长时间,我总想和亲们说几句题外话。

其二,我想说,我的书以电影蒙太奇格式、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撰写,不是太传统,情节跳跃性大,注重画面形象就势必冲淡了心理描写,这对亲们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实在抱歉。

其三,我的小书本来是为出版而写的,因而注明「银河文学版」。出于这个动机,她就不能成为最好的网络小说,且灵异推理类小说是网络文学的冷门,也不是最火的小说类别。可是有人一定要问:那你为啥一直执着地这样写啊?

在这里,我只能告诉热心读此书的亲们,我是因为有一种社会责任感。

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网络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老作家,从1987年刊发《郭尚书轶事》、1991年出版长篇处~女~作《奇侠风流》和相继出版《鬼蜮江湖》、《奇云山传奇》、《鸳女侠剑》、《傲剑悲歌》以来的数十年间,我一直爬格子涂鸦稿纸,写历史演义,写武侠神话,自我陶醉在古代闲情逸致里不可自拔,其间虽然还有几篇获奖的中短篇,但都是“美文”类,没有一篇深入到火辣辣的或者惊心动魄的现实生活里。

然而近几年间,我在社会急剧变革之中,耳闻目睹和切身感受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不知道我是人是鬼,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我写的虽然是灵异推理,但不管鬼神凡人还是外星来客,他们都不能不身不由己地堕入社会的规则里。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我的心灵就开始冲动,而且一直在冲动。

我的灵魂开始颤抖,而且一直在颤抖。

他们是多么有个性,有特异见解,有血有肉的人类啊!

我不能不梦魇常见,幻化出许许多多关于他们的传奇。

这就是《古墓幽魂人鬼恋》的起源,她是虚幻的故事,但她又是最真实的故事。

不再多说什么了,第二卷继续衔接连载,我的故事内容如何,书中自会交代明白。

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产生典型情节。

这一卷的环境主要是在仙侠岭和古墓林,有诗为证:

八仙榭碧拔千阁,五柳泉清舞万蝶。倘携西子来一觑,长居不再思吴越。

《古墓幽魂人鬼恋》上架箴言读者亲们你们好:承蒙各位惠爱,小书《古墓幽魂人鬼恋》现已上架,为答谢亲们的一贯支持,桂轩特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届此之际,桂轩给你们说几句心里话:因《古墓幽魂人鬼恋》一书在写作前已与一家出版社有预约,出版前完全如果公开全部内容很不利于实体书的出版发行,且由于本人以前创作的书稿多有在出版前被盗版的先例(如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奇侠风流》,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鬼蜮江湖》,青年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奇云山传奇》等),因此除了免费章节之外,此书不再无偿提供阅读,不舍得花十元钱通读VIP章节又很想看看十大自然之谜和人鬼恋故事的亲们,只能等到明年5月中旬购买新书了。

有的读者亲们可能会有些失望,但这不要紧。桂轩在此许诺,凡是为本书鲜花3朵的粉丝,以及打赏300逐浪币或赞誉神笔者(请评论言明),均可以得到半价签名新书一本(内文65万字,大32开精装本600页,内有彩图《古墓人物谱》32页)

今天讲两个笑话讽刺那些剽窃者,让我们共同维护我们的古墓家园:

(1)邯郸学步新编《小心尾巴》战国时期,楚国有个青年叫囫囵吞枣。他去邯郸学步,三年不成,回到楚国,竟又忘了楚国人走路的姿势。他问人家怎样走路,人家嘲笑他,指着一条狗说:“调正尾巴朝前走就是了。”

他于是按照人家的话调正“尾巴”,然后跟在一个人屁股后头学人家走路,忸忸怩怩,蹒蹒跚跚,拿捏得汗流浃背,满裤裆是水,小鸟儿磨得直叫唤疼,实在苦不堪言。

前面的人发现后面有人跟踪,十分惊慌,回头问道:“小哥,你有病啊?”

囫囵吞枣道:“我没有病呀!”

前面那人道:“那你跟在我屁股后头干么,想当跟屁虫呀?”

囫囵吞枣道:“我……我想等着捡个东西。”

前面那人见他拉马开腿呻吟不止,更加诧异,道:“你只盯着我的裤裆,除了等我放屁你捡之外,你还有啥东西可捡呀?”

囫囵吞枣情急之下,只好搪塞道:“我的尾巴好像忘在赵国邯郸了,回国后东倒西歪,不会走路,所以想捡一个尾巴安上……”

(2)《保定人上京》说话已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事了,河北保定有个农民到北京去探亲。他那亲戚还是抗战时坐黄包车走的,可到了北京一看,找不到黄包车了,大街上跑的都是电车。他迟迟疑疑最后一个上车,站在车门口不敢进去,怕人家不让他坐电车。电动车门一关,突然夹住了老人家的屁股。他老人家疼得直叫:“哎哟,哎哟,夹住我的腚了!”

开车的司机隔着乘客看不见他,开启电车就走。门口的乘客喊起来:“快停一下车,夹住老人的屁股了!”

女售票员笑得合不拢嘴,把他扶上来,对他说:“老人家,你那是土话,咱北京都说屁股,不说腚,你要是喊‘夹住屁股了’,车就不开了,你老不就上来了吗?”

保定人很感激,连连点头道:“对对,对对,腚就是屁股,屁股就是腚;不过不能说腚,只能说屁股。屁股,屁股,屁股……我记住了。”

满车人哄地一声笑起来,道:“这老人家真逗!”有人问他,“老人家,你家是哪儿的呀?”

保定人想说是保定的,但一想,定就是屁股,不能说定,只能说屁股,于是回答道:“我老人家,家是保……是在保屁股。”

这下车上的人笑得更起劲了,直叫肚子疼。

女售票员强忍住笑,问:“老大爷,你这是上哪儿去呀?”示意让他买票。

保定人想去安定门,这回记熟了,定就是屁股,因而说话很流利,道:“我老人家去安屁股门。”

……

最后赠诸友一首诗,诗云:

笔耕寒窗秋寂廖

情漫三江泪滔滔

焦尾琴折笑我痴

知音自有钟子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