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奔跑的高跟鞋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家心有余悸

奔跑的高跟鞋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家心有余悸

作者:水景明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7:3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深没脸打电话,回房,给周军发了个消息,表示道歉。

周军电话进来:“你怎么了?没事吧?”

“真是误会,我确实被人当小三揍了,不过跟你没关系。”

“怎么回事?”

“我不方便多讲,等老人冷静些,我再去解释,冤枉你了,实在抱歉。”

周军皱眉,他潜意识觉得,沈深应该有她自己的问题,要不然怎么会惹上误会?这是他第一段婚姻的阴影,红杏先出墙招摇,才会惹来蜜蜂蝴蝶。

“有些人已经有家室的,作为异性,相处要注意保持距离,这样可以避免给自己和他人惹上麻烦。”周军说。

这话就有教育的意思了,沈深想着人家无缘无故被冤枉,心情不好,便没有多说。

沈深不解释,周军愈发坐实了自己的判断:她跟有妇之夫走得太近。

突然,他又想到:沈深三十了还未成家,是不是其实已经有男朋友,只不过对方结婚了,所以瞒着家人,还对自己的追求无动于衷?

当然沈深不知道周军的这些想法,后来,送周瑾上课的人变成家里的保姆,过了一段时间,又变成另一个女性,似乎对自己有些不满,然后课程便结束了。

沈深要把剩下的钱退给周军。

“不用了,也是不好意思,瑾瑾对别的有了兴趣,时间安排不过来。”周军说。

“嗯,小孩子不用太辛苦,做喜欢的事情最重要。”

“这段时间谢谢你。”

“也谢谢你。”

也许是她的拒绝,也许是那场误会,周军不再纠缠,沈深乐得轻松。她没有多问,比如周瑾的新兴趣是什么,再比如那位女子是谁,这些都跟她无关。

专心应付工作,沈深慢慢领悟到,TS的文化跟NZ的不同处。

TS正处于平稳发展时期,团队相对没NZ年轻;工作中讲求稳中求进,对新想法接受比较慢也有些难;团队间非常追求协作,会议很多,用来达成一致意见,还不包括开会前一对一的非正式沟通;TS比NZ规模大,有三个生产部门,对于人力资源、工程等支持部门来讲,取得一致意见就比较困难了。

也难怪丁丁经常很忙,因为一件事情得沟通很多遍,为此,丁丁也跟沈深吐过苦水,觉得效率低,但没办法,这种做法已经成了TS的文化。

从细节上也能看出这个团队的一些喜好,虽说老板是老外,但这边人更喜欢用中文名字,有一个生产部的经理,倒有个英文名字,也叫Martin,以前沈深在总部做招聘的时候还跟他合作过,但这里同事们更喜欢叫他马丁,而不是Martin。照常理说,要不就喊中文名字,要不就用纯英文,把英文名字再转化成另一个中文名字,沈深觉得挺有趣的。

文化是什么,它是员工的行为,是团队的做事方式。在这个团队里的人已经感觉不到了,沈深作为一个新人、外人,很明显有觉察。所以,也有将文化比作重力的,只有离开地面,才能感觉到。

目前工作的阻力,主要在NZ,沈深没有麻烦丁丁,而是决定自己去搞定。

这次,沈深找了Jack,回顾项目进展。

“挺好的,计划中。”Jack说。

“那目前关键能力清单确定了吗?”

“这个还没有。”

那怎么叫计划中呢?沈深看了看Jack,思考应该怎么问比较合适。

“最近有些忙,而且

我这边需要的关键能力太多了。”Jack解释。

“主要的困难是时间问题,还是您说的太多了?”

“太多了,项目期、日常运营期,都不大一样。”

“如果差异很大,可以分开吗?”

“分开就工作量太大了。”

“嗯,您有什么好办法?”沈深把选择权给Jack。

记得教练技巧里面说:告诉他,他会怀疑;问他,他会相信。因为人们都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哪怕同一个办法,只要是自己找到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的,实施起来会意愿度高许多。

“我没办法,这方面你专业啊。”

问题是我的办法你根本听不进去啊。不分开,嫌复杂,建议分开,人家又说工作量大。

沈深不是傻子,明白人家根本不愿意做。

她不明白,这个项目James是支持的,大家也知道,前期计划阶段都好好的,怎么到了这一步,Weir和Jack突然就停下来了?

中午的时候,沈君君跟她一起吃午饭。

“最近有件事,不确定跟你的项目有没有关系。”沈君君说。

“你说说看。”

沈君君看看周围,确定安全,开口:“近来Tina跟部门经理们活动频繁,特别是Weir和Jack。本来这事儿我们也留意不到,但不知为什么,Tina没有去他们的办公室谈,而是定了会议室,所以我看到了。我猜,可能办公室太显眼了,她定的是一个角落的小会议室,每次聊挺久的,有一次还三人一起。”

行政有权限看到会议室的使用情况,沈深相信沈君君不会乱说。Tina?她做了什么,影响自己的项目?为什么呢?沈深一时理不出头绪。

“当然,Tina也许是谈她的工作,所以我说不确定。”沈君君说。

“谢谢你,我会留意。”

“别说是我告诉你的啊。”虽说相信沈深,但沈君君仍不忘嘱咐。

“放心,心里有数,嘴上不会说什么,我手头的事情还是正常做,有妖作怪,最终会自己露出马脚。”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

下午时候,沈深遇到了仓库的Martin邱,她对他印象不错,之前员工关系事件处理,两人有合作,Martin原则清晰,决策果断,沟通方式也有效;后来工厂层面的工作汇报,Martin参加过两次月度管理层会议,沈深发现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分析总结能力也好;还有一个原因,来自员工的反馈,所有一线经理中,Martin是最受下属好评的,甚至离职员工都夸赞:我就服我们仓库的邱经理。

现在,顾勇也很器重Martin,他不在这边的时候,就经常授权给Martin。沈深的这个项目,NZ这边供应链部门的具体协调人就是他。

Martin早就完成了他这边各个岗位关键能力识别,还有自己的一些建议,在维度的划分上。

“你做下来,感觉怎么样?那些方面觉得有价值?”

“挺好的。我觉得有价值的地方,第一是整个流程,通过梳理,我更清楚了各个岗位的职责,然后是能力要求,虽说以前也知道,但这下就更清晰了;第二,从上至下,理解了每个职位在组织里面的作用,这个完整的架构图,以前真没意识到,这应该是组织结构设计里面的知识、技能吧?”

“是的,组织架构怎么设计,最上面是组织目标,然后一层层下

来,到各个角色,或者说职位。”

“嗯。第三,我借这次机会,把职位之间的灰色地带、冲突地带理了一下,当然结合团队人员的现有能力状况,现在团队间配合更好了。”

“你这是举一反三了。”听得出来,Martin没有把这个项目仅仅当成任务对待,还看做学习的机会。

“咨询公司的许多东西,我觉得也很开眼界,虽说没有完全吸收,但先放着,没事拿出来看看,说不定以后收获更多。”

沈深连连点头:“有什么地方觉得困难的?”

“你别说,还真有需要你帮忙的。我这边做得最顺的就是仓库了,我自己的团队,也比较熟悉,然后是采购,目前这块我兼着,物流和计划进展慢了一些。”

沈深暗想:难道左卫卫和Daniel也不配合吗?

Martin继续说:“我想我应该可以完成,但为了配合时间要求,若是你这边能适当推一推,会更顺利。”

顾勇授权Martin,但他想要指挥左卫卫和Daniel也不容易,事务性方面到还好,但这个能力项目,人家有些防备心理,他又不能太强硬。

“哎,你观察下来,觉得他们那里进展慢的原因是什么?”

Martin看了眼沈深,这个HR很聪明,她没有说“我去找他们”之类,而是先了解原因。

“说是实话,我觉得他们有些抵触心理,可能担心这些东西梳理得太清晰,影响职业安全。”

沈深恍然大悟,NZ刚遭变革,大家心有余悸,为了职业安全,当然想守住些东西,不让别人轻易取代,而她的项目,是清晰能力要求、培养后续力量的。难怪Weir和Jack也是一样,不能简单批评人家说不配合、没远见,人家面临生存危机。

“谢谢你,Martin,我会好好理一下,然后跟James沟通,项目的初衷是发展人,不是取代人,这点可能在当下,被模糊了。”

Martin点头:沈深的选择没错,这个项目上,James的确是最好的资源。

不管Tina扮演了什么角色,但沈深知道大家的担忧是什么,那后面就好做了。

她没有着急,而是好好思考、理顺,然后跟丁丁沟通。

“NZ那边的同事,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常,不过,这也显示出他们觉悟不高。看看TS这边情况,怎么可能有能力完全吸收那边部门经理的所有职位。其实每年人才回顾,下面就那么几个人,已经很多年没有变化了,我想James看中你这个项目,也是有这个原因的,他希望组织里有多一些人才长出来。”

“现在这个时间段,一部分已经完成,一部分在进行中,做个小结,一来是借机让大家放放心,专注在项目对自身的益处上,二来也是借James的力量推动一下后续发展。”

丁丁看了看沈深整理出来的材料:“你已经都准备好了呀。”

“开会要有效率嘛。”

丁丁点头:“是的,小事就随口讲掉,需要讨论的会议一定要出成果,所以提前准备很重要。”

沈深讲解了一下,她用力仓库的例子,Martin本来就做得漂亮,她再一润色,就很专业了。

丁丁觉得没问题:“我们一起约James吧,你比较熟悉,主讲,我补充。”

“好。”是时候跟James汇报一下了。

“对了,要不要叫鸟叔?”丁丁问。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奔跑的高跟鞋》,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