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奔跑的高跟鞋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政治手段

奔跑的高跟鞋 第一百六十九章 政治手段

作者:水景明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7:3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在,中国这块热土是工作机会最多的,许多老外都挤破了头要来,马克能争取到这边,肯定是有些能量的;但Tony侧面了解过,这个人长袖善舞,而且野心勃勃;再仔细听他提出的一些方案,都是有个人私欲在里面,希望做点不一样的,短期出成绩,而且是表面成绩;从NZ工厂目前情况来看,并不适合,这才是最麻烦的。

Tony有些头疼,这样的马克,怎么管理?

沟通几次,Tony委婉的告诉马克,当前NZ工厂需要什么,让他不要着急,仔细观察、研究一段时间,然后再提出一些建议。其实,Tony不希望马克做什么,只要他不捣乱就行,等派遣期一到,他会美言几句,帮助他找到下一个位置。

可马克似乎并不明白Tony的意思,也许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马克多次向Tony推荐一款系统,说这款系统能帮助NZ工厂管理流程的可视化和规范化,并且说这系统现在全球都很被看中,以后会全面推广,所以NZ工厂如果走在前面,是有莫大的优势的。

“我们先行,成为第一,其它工厂得向我们学习,我们会是明星工厂。”马克鼓动Tony。

马克太小看Tony了,或者说他并不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人说话做事的方式,Tony看似温和,但骨子里极有主见,绝不是好忽悠的人。

Tony打听了这款系统,它更适合一个成熟的工厂,即便如此,全球许多工厂都不准备使用,说白了,因为用处不大。

“在目前的阶段,我们还不需要这样的系统,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Tony这样答复马克。这个“过一段时间”,没有说得很具体,一般正常的员工,不会再提,除非以后Tony自己提出来,可很明显,这个马克不属于“一般正常的员工”。

过了几个礼拜,马克又来了,还是同样的事情。

Tony暗暗皱眉,便委婉拒绝道:“这款系统,更适合成熟工厂,NZ是个新项目,并不适用。目前,我们需要完成最后的验证,取得试验批次的成功数据,然后开始正式商业化生产,团队所有的精力都在这项主要目标上,时间、精力角度也没办法去兼顾这系统的事情。”当然,他没有直接说这系统没有价值。

“我们可以现在做计划,把启动时间定在商业化生产之后呀。”马克觉得晚几个月没关系,只要做,他就有用武之地。

“之后我们还要面对总部审计,那也是非常重要的,下一个项目需要我们取得欧美市场资质,我希望你把时间花在审计上。”Tony给他布置任务。

“当然,审计我会帮忙的。”但那是质量牵头,他不可能做项目负责人,只会是协助,马克并不甘心,“我可以同时做好的。”

Tony真想踹一脚马克的大脑袋:“要事优先。”他不想再谈。

马克锲而不舍,他花了两周的时间,收集了许多系统运行后的好处,又一次跟Tony讨论。

“我们听听大家的意见吧。”Tony便要马克召集管理层会议,听取大家建议。

会上,马克慷慨陈词,讲述这个系统多么多么的好。

大家一开始不明白他要做什么,便没什么质疑的声音,可等马克提出要上这个系统,而且就是现在的时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老板,便忍不住了。

“我相信这个系统是有益处的,但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团队已经超负荷运转,实在没办法再兼顾这系统的事。”工程部负责人Jack李首先开口,这种华而不实的活儿,他才不要接。

“质量团队今年和明年的计划都很明确。”MO也说,“系统的事儿不在计划内。”

“我们可调整计划嘛,要知道,上了这个系统,对后面事情推进事半功倍。”马克当然不会这么轻易让步。

“马克,我想问一个问题。”生产负责人Weir开口,“这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事情,还是总部强行要求每一个工厂都要做的事情,我指那种没有商量余地的?”

“当然可以选择,但我们都是聪明人,所以应该做一个聪明的选择,这明显是有益的事儿。”马克解释。

Weir暗暗翻了N个白眼:“就是说系统上与不上,是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判断选择的,那从生产的角度,我们暂时看不到需要,当然Mo跟Jack刚说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与团队主要任务不符,人员时间精力安排不过来。”说这话的时候,Weir偷眼观察Tony,见他一副平静,便心中笃定:老板也不想做。

进行到现在,马克终于意识到,这场会议并不是他理解的动员会议,而是Tony借大家的口阻止他,他很生气,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是为工厂好,大家不支持?是,他是有私心,但这系统上面的推行者位高权重,虽未明说,其实挺想看到有工厂运用的,如果NZ工厂做到前面,肯定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当然,马克也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他开口继续说:“首先,我们得确定这事儿是做还是不做?刚才大家说的我总结下来两点:第一,认可系统的作用;第二,目前人手不足。这说明大家还是想做的;然后再看怎么做,人手短缺的问题很好解决,有需要可以招聘,哪怕招聘短期岗位,我可以申请一个项目经理加一个项目助理,大家不用担心,我有信心解决。”

这家伙真会颠倒黑白,根本没有人认可系统的作用,只不过在他开始介绍系统的时候,大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所以没有提问质疑而已,他就认为这是默认!Tony不满意,便开口:“大家是这个意思么?我怎么听到的不一样?”

“我们并不想做,至少短期内。”Weir紧跟老板。

马克看了一眼大家,然后目光落到沈深脸上:“深,你怎么看?作为人力资源部,你认为人手是问题么?”

沈深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愿意,这家伙居然问到她头上!明眼人都看出来了,Tony不愿意,这系统价值存疑,这老外怎么想的,但现场火力值已经很高了,万一说错话就不好了;这是NZ工厂管理层,不能激化内部矛盾。

沈深想了想,谨慎开口:“这是大家第一次听说这系统,应该需要时间消化一下;从刚才的发言,大家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赞成,特别在时间上存在普遍顾虑。至于人手,应该是确定后再考虑的事情。”

马克又看了看其他人,似乎没有愿意站在他这一边的。

“这件事先放下,我们把手头的主要工作完成。”Tony最后出来圆场,“等下次有合适的时机,我们再讨论吧。”

散会了,大家都离开了会议室。

马克很气愤,他觉得Tony在玩政治手段:哼,玩政治,你可比不上我这个英国人,真是给脸不要脸的家伙,自以为是我的经理就了不起,我让你看看我的厉害!他愤愤的想。

马克点开通讯录,想了一想,很快找到办法:你用大家阻拦我,我也能用上面逼你同意!Tony,咱们走着瞧。

会后,沈深找了Tony,她主要谈的是小部分年金转型的事儿,这次她有了初步的方案,Grace觉得可以,所以她想听听业务线上的意见。

仔细听完,Tony看了沈深一眼。

沈深心里一毛,暗想:是不是这事儿Tony不愿意?要知道,在YFA这样的体系下,真的敢提出改变、寻求突破的人不多,自己也是想了许久才下定决心的。

“你在YFA多久了?”Tony转了话题。

沈深一愣,还是回答:“五年多了,我到NZ工厂快两年了。”

“是啊,还记得当初面试的情形,那时候我心存疑虑,不过后来就觉得庆幸,还好选择了你。”Tony笑,“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有疑虑么?”

“我当时只是一个小专员,只熟悉一个模块,接触过两个模块,勉强可以算三个,业务不精,做业务伙伴的底子不够厚。”沈深说。

“有一点,但不是主要原因。我当时最大的担心,是怕你一切按流程,无法突破。我之前的项目经验告诉我,在非常时间需要非常办法,NZ工厂会有许多挑战,我需要我的人力资源业务伙伴真的能站在工厂角度,去帮助工厂成长,必要时甚至需要跳出现有流程框架。”Tony点头,“你做得很好,包括这次年金转型方案。”她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如方案名称用“转型”而不是“改革”,里面许多细节,都透出对YFA文化的熟悉了解,然后温和的寻求突破,Tony觉得很好。

沈深心里松了一口气,Tony是支持的。

“我很赞同,你能想在前面,更加让我高兴。”沈深的确是个好苗子,有眼光、有预判、有勇气,要是有多一点的下属能这样,NZ工厂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沈深便直接提出自己需要的支持,Tony爽快同意,让她放心,业务线上的审批,他会搞定。

“若是方案上您需要更多细节或者数据,就告诉我。”沈深说。

“你讲得清楚,写得明白,我没有什么问题,如果遇上亚太区Shiling的提问我答不出来,到时候再谈,没关系,这样的事情,至少要讨论两三轮的。”

沈深明白,HR这条线上,估计都不止两三轮,哎,流程的负面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