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奔跑的高跟鞋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好久不见,有点想念

NZ工厂经历了架构变更,岗位调整结束,大部分是内部转岗,一名去了TS工厂,有五名员工离开,这已经是个很好的结局了。

公司气氛没那么紧张了,但难免还有些低沉,沈深便想着做一次团队建设活动。跟Tony提了一下,见Tony同意,便让袁媛做方案。

“只有两天,不要去太远,汽车能到的地方,最好两小时以内,以免路上花费太长,人会觉得疲累;风景好一些的,然后活动安排好一些。预算按照五百一人,具体后面可再调整。”条件给得很清楚。

袁媛开开心心领了任务,就出去了。

最近沈深对她还是挺满意的,第二部分人员搬迁完成,大家都进了新厂,井井有条。

总结了一下,沈深知道该怎么用这员工了。做过的事情,她基本能复制后独立运作;有新要求的,提清楚,她也能**不离十做到;没做过的事情,就得用心盯着,以防她跑偏。袁媛还是不善于也不喜欢做计划,这一点上沈深要求明确,给予帮助,她七七八八也能做到了。

每一个员工,难免都有缺点,但也一定是有优点的,最大化利用优点,如果缺点不妨碍工作完成,就忽略,这样员工干得开心,管理者也放心。如果用放大镜看人,那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会很痛苦。

这么些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沈深最大的体会就是:用人所长。

有一个理论,叫木桶理论,说一个木桶,决定它能装多少水的,是最矮的那根木条。不少人把这理论用在人员管理上,总想着提高员工的不足,改善缺点,从而让木桶装更多的水。

这实际是有问题的。要改变一个人,很难。

人行为的改变,往往基于两个原因:恐惧和诱惑。

举个例子,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只有一根独木桥可以去掉另一边,这时候如何让这个人过独木桥?

第一个办法,在对面放置诱惑,如果这诱惑足够大,这个人会冒着危险,尝试过去;第二个办法,在这一边放置危险,巨大的危险,比如一只老虎,若这个人不过去,他就会被老虎吃掉,这样的情况下,这人也会尝试过去,因为留下来是死路一条,过去还有生还可能。

在工作场所,没有这么大的恐惧,也没有足够大的诱因。所以想用外力促使员工行为改变,难度极大。

后来又出现另一理论,谈到内驱力,用内心的力量。这其实很看人,大部分人做不到,只有那些优秀的员工,谋求自身发展,愿意跳出舒适区,才比较合适这一理论。

工作场所的大部分人,都是打一份工,为了生活;他们想收入更高,却不一定想承受更多的压力。对于这样的人,逼迫他们跳出舒适区,只会抱怨更多,让领导者和员工的关系僵硬。更糟糕的是,有一些具有俱乐部效应的员工,会把这些负*面信息,在组织内传递,破坏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

所以,企业需要识别关键人才、优秀人才,从绩效和潜力的双角度,挑选出自己愿意发展、企业也愿意培养的人,这样管理的精力花费才有合理回报。

理想和现实难免有差距,人才辨识的标准看似清楚,其实还是很主观的。沈深记得清楚,在年头人才回顾的管理会议上,关于一个一线经理,大家有不少争议。从话语中听得出来,直线经理很喜欢这名下属,因为这员工听话,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忠诚度高,对领导的忠诚度高;其他部门的领导就指出一些不足,认为这员工跨部门沟通上存在问题,专业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直线经理最后还是坚持,将这下属放到公司级人才池内。

团队建设活动准备很快,整个过程不错,大家放松了一把,也加深了感情。

有点美中不足的是一个烧烤环节,对荤菜数量做了限制,本来这也无可厚非,坏就坏在供应商不会说话。员工听说晚上活动是烧烤,很开心,这个时候供应商脑残说了一句:荤菜限量,每一种最多三串儿。这就像在兴奋点上当头一盆冷水,浇灭了一半的热度,许多人开始议论,表示不满。

沈深问袁媛:“供应商为什么这么说?他明明可以婉转的提醒蔬菜不限量供应就好,这里都是同事,不会有人把荤菜取光不顾别人的,许多人取了都是在一个小组内分享;供应商怕不够吃么?最后看原材料,还有两箱没有吃完。”

袁媛也很郁闷:“这人把我们当乡下人,没吃过烧烤。”

“还有分房,其实可以交给每车的车长,名单我们早就有了,比他一个人拿着一百多份,一个一个喊名字快多了。”这里当时也等了许久,员工看到领导们都是优先拿房卡,还有不少人有意见,现场就不阴不阳的说了,故意让人听到。

这点袁媛没有想到,供应商说他们有经验,能处理,她就没有多问。

“整体还是提顺利的,这些细节,我们下次改进。”沈深表示肯定。做领导,不能太苛刻,毕竟准备时间短,有不尽周全的地方也能理解,对袁媛的付出,她还是感激的,“谢谢你,给大家办了一个开心的活动。”

沈老先生终于出院了,李女士很高兴,虽然老先生还在生她的气,但谢天谢地,身体好多了。

沈深最近很乖,每周及时回去,陪着父亲。陆可明也过来帮着照顾。

“那个姑娘,有空叫她来家里坐坐吧。”午后,沈老先生开口,是对陆可明说的。

“好,我联系她,问问时间是不是方便。”陆可明回答。

“我哪儿也去不了,就在家,方便得很,那姑娘不是自由职业么,没什么不方便的。”沈老先生不让陆可明推脱,“我想见见她,说两句话,跟你没关系,若是你不自在,就让小深约吧。”

陆可明点点头,他是没准备好怎么跟莫一囡说话。告诉陆远,王淑雅过世了,陆远很平静,回了一句“知道了”,让人心里拔凉的,陆可明愈发同情王淑雅。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陆远这态度,跟仇人似的。他不明白,陆远为何对王家没有感激之情?逝者已矣,他们上一代的恩怨,他不想再纠结其中。

最感叹的倒是李女士,连说可惜,然后便教育沈深:“看男人,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太年轻的,不靠谱儿,你许柔阿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陪着创业,最后有钱了,老公跟年轻小姑娘跑了,嫌弃她人老色衰;太有野心的,也靠不住,王阿姨这就是悲惨的例子,当初那位百依百顺,上位后呢?翻脸比翻书还快,感情薄凉。千说万说,门当户对、年龄相仿、志趣相投,这些都很重要。”

沈深听着,频频点头,不敢插嘴。

李女士话锋一转:“你跟江兆南怎么样了?处得如何?”

沈深早把这人给忘了。后来正式给人家一个答复,便不再交往。江兆南问原因,他不理解沈深为何选择这么难的一条路。他应该是误会了,以为自己跟姚远复合,但沈深没有解释,她现在选择的路,也很难,或者应该说,更难。

面对李女士的追问,沈深便说:“我们不合适,人家是大老板,钻石王老五,我只是个企业打工的小职员,不合适。”

“我们家几代都是读书的,他们家几代经商,正好互补,也很好呀,怎么就不合适了?”李女士不理解。

“妈,婚姻是需要感情的,不是做生意。”

“你不喜欢人家?”

沈深点头。

“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李女士敏感的问。

“我喜欢工作,工作最好了,只要愿意付出,就一定有回报,比感情可靠多了,所以工作就是我男朋友。”

“瞎说!”李女士不高兴了,“你年纪不小了,这两年还能再挑挑,后面就只剩下让别人挑了,可不能耽搁。”

沈深便插科打诨,想要糊弄过去。

李女士叹息:“先这样吧,回头我给你再相看。”什么时候让她回来,这很重要,不能再在外地了,李女士暗暗想。

避开危险的李女士,沈深偷偷问沈老先生:“您要跟一囡姐姐说什么啊?”

“那姑娘心里一定不舒服,我就想告诉她,有人感激她。这世上所有事情都是这样,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让她想开点,不必太在意。”

“爸爸,你真好。”沈深抱着父亲的胳膊。

有点累,请了两天年假,沈深便去看桑靓,年后有阵子没见,挺想她的。

她去了桑靓的公司。前台小姑娘问她找谁,沈深便报了桑靓的名字。

“您有预约么?”小姑娘问。

“没有,你告诉她我的名字就好。”小姑娘摇头,“桑总没空,您下次预约好再来拜访吧。”

沈深摸摸鼻子,认命的打通桑靓的电话:“在哪儿呢?来看看你工作的样子,烦请通报一声,让我进去吧。”

桑靓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什么乱七八糟,等着,我这就来接你!”

看到桑靓,沈深微微一愣,难得见她穿这么职业,也对,这是工作场所,倒是她,穿着发白的牛仔裤,梳着个马尾巴,难怪小姑娘不让她进。

桑靓热情的抱住她,拉着她进门,还不忘嘱咐前台:“下次这人来,直接让她进去。”

小姑娘有点尴尬,沈深连连摆手:“我是没跟她说好,没事,你的工作做得没错。”

“现在真会体贴人。”桑靓夸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