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奔跑的高跟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外的点头

奔跑的高跟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外的点头

作者:水景明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7:3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把那些offer没谈拢的,和谈拢但最后还是选择放弃的候选人记录拿出来,结合猎头公司的原因调查,又看了市场数据,沈深陷入思考。

招聘跟薪酬的关系不言而喻,YFA薪酬福利在市场上属于中上水平,本来不至于招聘这么难做,但是在T城,按照三线城市的标准,在原本基础上打了八折,一下子就削弱了薪水的市场竞争力。

当初C&B团队做这个设定,是结合当地城市消费指数水平的,觉得即使八折,在这里也是有足够的竞争力,但实际情况是:当地没有人,准确的说,没有YFA需要的人。

所以,招聘的客观事实是:NZ工厂需要去二线甚至一线城市找人。对于候选人来说,还增加了住宿和交通成本,对薪水的期望反而更高。许多不错的候选人,虽然对YFA很有好感,但最终对薪酬失望而选择放弃。

这得改变,但沈深知道,C&B团队定下的这个政策,是不容易改变的。怎么办呢?

登录公司网站,沈深进入人力资源政策平台,从全球性的指导性文件,一层层的看下来,一来想寻找改变NZ工厂薪酬定位的突破口,二来也是寻找其它可以帮助招聘展开的资源。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凌晨。揉揉眼睛,她合上电脑,爬到床上。

感觉才睡着,闹钟就响了。挣扎着爬起来,伸了一个懒腰,洗了把冷水脸,终于清醒一点。

沈深点开手机日历,看今天的日程安排,上午跟Grace有个例会,正好,趁机会先提一提,看看Grace的态度。

步行上班,经过星巴克的时候顺便买了咖啡和早点,有点累,沈深没有选择打包带走,而是选了个室外的位子,坐下慢慢吃。

旁边的广场上,有老人带着小孩子在玩,老人和小孩儿都是不喜欢睡懒觉的,一个是因为能活的时间不多了,一个是因为已活的时间太少了,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多点时间醒着,看看、体验。

正在发呆的时候,有人坐到旁边,沈深转眼,是Tom。

“早。”Tom放下手里的咖啡和早点。

“早。”沈深冲他一笑,“怎么在这边吃早饭?记得你住市区的酒店的。”

“昨晚加班,不高兴回市区,就在旁边住了一晚。”

“辛苦。”沈深语带双关,她知道,项目团队向来是预算充足,住宿、用车都比较讲究,何况Tom的级别比较高,旁边只是个三星级的酒店,条件肯定跟市区五星级的有差距。

“大家都辛苦。”Tom喝了一口咖啡,“你也辛苦,我听说昨天Tony火气有点大。”

沈深不知说什么,只是一笑,这种事儿总是传得很快。

“别太上心,工作么,总会遇上点困难,下班了就放下,看你眼圈儿黑的,昨晚没睡好吧?”

“还是项目团队好,基本人马固定,不用每次新项目为招人烦恼。”沈深不想跟他谈论自己。

“我们其实人头很紧,想要进个人都不行。对了,听说你团队有个行政和政府事务专员空缺,现在有合适的人选吗?”Tom问。

“还没有,怎么,你有推荐?”

“对,消防那边给了我一份简历,推不掉,得安排一下,哪怕做个面试,你知道的,面子问题。”

“理解,回头把简历给我,我来安排。”这种事儿已经碰上过两次了,面试肯定要安排的,然后给个合适的理由,比如英语不好。

“那太好了。这个小姑娘是本地人,原来在招商那边做接待的,认识不少当地政府人员,就是学历一般。”

“放心,若合适自然会用,我现在分身乏力,巴不得来个人呢。”

“对,好歹多双手。”Tom眼睛一转,“这事儿你就不要跟Tony说了。”

沈深失笑:“流程上而言,他得面试的,除非他觉得这个职位低,没必要,不过以我的理解,政府事务这一块儿他还是挺重视的,应该会面。”还有一个原因,沈深没有明说,那就是Tony目前没那么信任她,肯定会自己亲自把关。

“我的意思是,你不要告诉他是我推荐的,免得麻烦。”

“瞒得住?”沈深一笑,“我们这儿就没有秘密。”

“我推荐人又不拿推荐奖,除了你也没跟别人说,对方我也交代过了,小姑娘自己不知道我,所以你不说就没人知道。”

“行,我按正常面试流程走。”沈深答得模糊,Tony一般不会问简历来源,她也不会主动说,但若真问了,还是得说实话的。

Tom一笑,心想:这是个老实孩子。

沈深开口:“Tony现在对我有不满,我做事愈发得守规矩,您多多理解。”

“理解,也支持。不过你的老板是Grace,也不必太紧张的。”Tom话里有暗示,有些事情该让Grace出面,用不着自己硬抗。

“谢谢您。”沈深喝完最后一口咖啡,“我先走了,早上有个会。”

“行,回头见。”Tom微微一笑。他跟沈深接触不多,但多少听说过她做事认真,所以才把简历推荐给她,那个人的面子,他还真不好回绝,希望这姑娘不要让他失望。

到了办公室,又花了一个小时,沈深把片子做了润色,然后发给Grace,这是她一个晚上的成果,希望对方能给点建议,还有支持。

十点缺五分,沈深拨通电话会议,等了两三分钟,Grace也进来了。

“早。”沈深打招呼。

“早,堵车,我还担心会议迟到呢。”

“下次我把会议调到下午吧,如果您日程上方便的话。”沈深知道Grace的家离公司比较远,为了错开高峰,她一般是晚上班迟下班,公司有灵活工时制给到办公室人员,只要保证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即可。

“没事没事,习惯了。咱们抓紧时间开始吧。”

“行,我刚给您发了一张片子,关于NZ工厂这边招聘遇到的挑战,及应对办法,您打开一下,我来讲解。”沈深的片子看起来简单,但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挑战部分也不是笼统的讲地点问题、薪水问题,她结合许多候选人的数据,拒绝offer的原因等各种事实,细致剖析了目前的困难。

“针对问题,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调整,但还是不够,现在招聘进度严重滞后,所以我在薪酬福利方面做了一个建议:把NZ工厂的薪酬定位提高,用一线城市的数据,另外针对关键职位,设置异地津贴。”这是她最想争取的。

“你的建议的确能很好的吸引候选人,但是调整薪酬定位并不容易,异地津贴在YFA也没有过。”Grace回答。

“现在业务的确有需求,人员不到位会影响整个项目进展,这样的情境下,不知能否试一试?我查了程序文件,NZ工厂薪酬定位的调整可以在我们中国自己的C&B团队里处理,顶多到区域审批,不用到全球,都是自己人,沟通会容易许多。”昨晚她仔细研究权限问题,这个发现让她觉得有希望,“关于异地津贴,其实是有一个类似文件的,只不过是针对内部派遣,但我们可以参考使用,针对关键职位,哪怕设置一个时间期限,比如2-3年。”

“小深,你先别急,我们一个一个来。关于薪酬定位,从你的分析来看,目前的设置的确不合适,但还有一个背景你也应该了解,NZ工厂设置在T城,本身就是有成本考虑的,如果在这里还用一线城市的薪酬定位,就违背了当初选址的初衷了。”

“我考虑过成本问题,在开始的3-5年左右,工厂的人力资源成本肯定是高的,但后面就会下降,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外地的同事会慢慢减少,本地化提升;第二,并不是所有职位都得采用高薪酬,管理岗位和工程师岗位,特别是先期的,我们要求高,自然得付出多,但等后面再招聘,我们就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因为团队里面已经有一定积累了;这里是工厂,更多的是工人岗位,这部分绝大多数是本地人,薪水会回复正常区间。所以总体来说,成本提高是有限的,也是短期的。”

Grace听完,愣了一下,看来沈深的确是经过仔细思考的,并没有病急乱投医。想了想:“这样吧,针对这一条,你单独做个proposal,要从业务需求考虑,也要从成本考虑,最好有个测算,然后我们提给C&B团队。”

“好!”沈深很高兴,虽然工作量挺大,但能尝试就有希望。

“还有,你要跟Tony沟通好,他也要运用业务线上的影响力,这样比较有把握。”

提到Tony,沈深微微顿了一下,才开口:“我知道了,听完您的意见,我也会跟他沟通的。”

“Tony脾气有点急,但人还是不错的。”

沈深心里暗暗叹息,看来Grace也知道了,不想多说,转移了话题:“那关于异地津贴呢?”

既然沈深不愿多谈,Grace也不强迫,配合着转移话题:“你既然找到参考,就先用吧,不过每次都要审批,把异地津贴作为补充,只有针对关键岗位,同时我们的薪酬无法吸引对方时才用;而且只对早期招聘。”

“太好了。”这一条上,Grace居然直接点头,沈深有点意外,“要不要我拟个具体规则。”趁热打铁定下来。

“不必了,具体case具体分析的,不适合做文件,在出薪水proposal的时候放进去,一起审批。”这样的先例还是有的,只要得到同意就没问题,后面再提醒沈深注意把控数量吧,Grace对NZ工厂目前的情况也是清楚的,工作得推进,总得做点改变,甚至冒点风险。

沈深也觉出什么,这方法说得好听叫“巧用”,其实是打了个擦边球,模模糊糊的反而比较好,不然被上面细究就是用错政策。

“现在是个困难的时候,工作必然辛苦,团队间磨合,需要借助一些小事儿建立起信任。”Grace还是嘱咐了几句。

这会儿沈深心情好了不少,都听进去了,并开始动脑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