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 > 第二百二十四章 突厥的内乱

孙乾一般将某种信仰,也归于一种精神统治。

戎胥不怎么相信,孙乾也没说服他的必要。戎胥退出了殿中,孙乾继续看他的书。

又过了四五天,李天章正准备对宾城发动再一次攻击时,突厥突然传出消息,拒绝戎狄的臣服!

这一消息直接让天下为之惊愕!

突厥这个决定,透露的消息实在太多了!

孙乾立即召集几个重臣于勤政殿议事,他负手在舆图前踱走,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军机处大臣丁远光上言:

“陛下,依臣看突厥内部怕是发生了大事,才改变了这一决定!”

丁远光这一开口,直接戳中孙乾内心,他赞赏一点头。

另一边柳文也随即赞同:

“突厥可汗一直称病,也不知真假。即便是试探也有了一月,其突厥分部只怕坐不住了,不管真假也要试探下!”

孙乾眼睛一眯,盯着柳文:

“你是说有人代替突厥可汗行权,拒绝了戎狄臣服?”

柳文笑着点点头:

“现在就看可汗如何反应了!戎狄臣服突厥的事可不一般,戎狄称臣就意味着突厥可不费吹灰之力进入戎狄疆土。”

孙乾长长舒了口气,可不是么!

如果突厥占据戎狄领土,共同抵抗突厥和大庆,那可不就是一大劲敌?!

匈奴不提也罢,打不过守着打下的地盘休养生息便是。可羸弱的大庆就不一样了,戎狄加突厥,大庆应付起来真够艰难的!

柳文底下的意思便是,突厥为何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除了内乱,似乎没有别的可能!

吏部尚书陈善疑惑:

“突厥各部会如此糊涂?”

孙乾笑了一声,回忆起往昔,滋味有些复杂:

“魏鹰不也做过类似的事?”

想他刚来之时,魏鹰就有通敌夺位的打算!也许他不是真的想通敌,只是利用这点,想坐上皇位再将敌人驱逐出去。

可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魏鹰这个名字,简直就是臣子们的噩梦,提起来就倒胃口。殿中一时无人说话,赵元江面上沉了一分。

孙乾无奈:

“众卿不必对过往讳莫如深,偶尔提一提,有助于维持清醒。”

柳文对魏鹰的印象倒没那么深刻,毕竟那时他还被扣在戎狄牢里。他顿了顿开口:

“突厥不接受戎狄的臣服,那便只能开战了!”

“这一开战,突厥又会起纷争吧?哪个部族去战,哪个为指挥,若无可汗干预,只怕谁都不会服谁。”

众臣纷纷商议起来,孙乾听着众臣议论后,咳了一声,众臣皆静的看着他。

孙乾踱步说道:

“不管突厥发生何事,战或者不战,大概是不会影响匈奴的计划。虽然他们还据守赫尔则,可春季一来,雨润草肥,必定是他们发动新的攻击时刻!”

现在刚出正月,天气虽还严寒,可昨日孙乾发现,一根干巴巴的枝头上,出了一点灰绿的鼓包。

这是春的气息啊!

京都处于南北中间,所以春风来得要比北面来得早一些。

丁远光立即问道:

“陛下是想速速占领宾城?”

“是,可惜戎狄格外重视宾城,若喳喳草药的戎狄可汗不得不退,宾城就成了防守大庆的重要地界!”

柳文几人细细一想,纷纷赞同:

“陛下所言极是,再加上突厥拒绝了戎狄臣服,戎狄被入绝境,恐怕会调兵支援宾城。”

丁远光嗅闻到其中的关键气息,皱眉:

“看来非常着急啊!臣立即发军函给李总兵?!”

孙乾点点头:

“发吧,不过李总兵知道消息应该比我们早,毕竟他离戎狄更近。想必以他的军事才能,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丁远光虽赞同的他话,仍旧朝他拱手:

“陛下用人不疑自然是好事,臣觉得还是发一封加急过去,以免发生疏漏!”

孙乾一笑看着他:

“跟卿互相夸一夸,卿也是个做事妥帖之人。”

丁远光一笑,连忙退到一边写密函去了。

孙乾目光落到礼部尚书高岩身上:

“你近日可见到了戎胥?”

高岩带着和煦的笑容回答:

“见到了,他近来心烦意乱的很,又常说羡慕臣、羡慕大庆有位明君。说什么戎狄分裂、文化未入骨血、自贬为奴,臣见他难过至此,便常拉着他去吃酒。”

戎狄分裂?

孙乾细细一想,明白了戎胥的意思。戎狄以游牧和农耕两种,游牧继承着草原的风格,而农耕是因为以前被大庆所影响。

这就让游牧对农耕一族看不起,就像突厥看不起大庆一般。

可他们明明都是一族人!这就是戎胥有心无力消除的种族隔阂!

至于文化未入骨血,孙乾呵呵一笑,游牧一族扯文化还真有些好笑。他不是看不起,这些游牧民族崇拜太阳和力量勇猛,从骨子里就看不起大庆的文化。

孙乾现在巴不得他们看不起,让大庆多多休养生息未必不是好事!

孙乾又问高岩:

“你可见了匈奴和突厥两个大使?”

“陛下,未曾见到。匈奴大使据说这几日回去了,高山雪化,他大概是思乡了。至于突厥大使,这几日心情也不好,应该是担心自己可汗。”

孙乾感觉浑身都舒畅了,终于有一日,见到这些强国焦头烂额的时候。

下一个是匈奴了,不知道他们会遇到什么天谴!

君臣商议了许久,快到晚膳时分才散去。大臣们心中也很高兴,只盼望着春耕一到,按照乾帝指定的生产赏罚办法,将大庆的粮食产量狠狠提上一番!

再者渭地的均田制已经接近收尾,剩下的就等第一季粮食一收,看百姓家中能收获多少。

应城也逐渐走上正轨,徐盛明和韩子玉两人,那是何等的能力!再加上朝廷命官身份,很快将曹氏欺压的百姓安抚下来。

孙乾旨意接着下到应城,曹氏所抄没的家产,全部用于应城的建设,以及百姓的抚恤一类。

应城百姓得知,直呼当朝天子为明君!

又有寒门子弟写章填赋,为孙乾歌功颂德。远在京城的孙乾,见到其中一子弟写的打油诗,乐开了花。

终于没人骂他昏君了,他也渐渐甩脱了这个黑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