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656章 方师叔独挑大梁,三十岁小师侄大受启发(月票加更)

“方……方师叔,你看看这个X光片。”一个年龄比方言还大的男医生拿着几张X光片对着方言说道。

这是王成玉的徒弟,罗老太太现在的亲传弟子已经在开始收徒了,老太太精力有限,这些年都没有怎么收徒。

就算是有也不是亲传。

只有方言是这几年的例外。

她是老太太亲口承认的亲传弟子,所以在骨科医院里他自然而然的就要比许多人的辈分都要大,其实罗老太太说过,让他们在医院里不用按照辈分喊,毕竟上级领导说过禁止收徒。

但是大家还是没人敢这么干。

主要是虽然罗老太太自己不怎么在意,但并不代表其他的人不在意,所以没人敢去开这个头。

见到方言后,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叫他师叔。

虽然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叫着叫着也就顺口了,加上方言本来名气就大,虽然年龄比他们小一些,但是医术上来说,绝对是高过这里不少人的。

所以喊着喊着,大家也就觉得不怎么别扭了。

今天遇到的一些难治的病全部都堆在了一起,就等着下午方言过来,好帮他们解决问题。

之前他们就听说过方言百分百治愈率的神话。

最开始大家还有些不相信,不过从方言到医院以来,确实还是没听说有病患难住他的事儿发生。

所以借着今天这个难得的机会,大家把所有不会治的病全部都堆到了方言面前来。

都想瞧瞧这位小师叔到底有什么本事?

方言一到医院里,看到患者和医生都眼巴巴的看着他。

立马知道今天是自己独挑大梁了。

不过他也不虚,学了这么久骨科。他就不相信今天下午全是老太太没教的。

当即就让外边儿的人进来看诊。

一个患者姓王,40岁,是污水公司的工人,在一年前开始颈部疼痛。

随后伴随着右上肢麻木串通。

然后在最近几个月出现了头晕头痛在其他医院进行多次治疗后,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

今天他就带着之前在其他医院里拍的x光片过来这里看,结果没想到罗老太太临时有事儿被换走了,不光是罗老太太,就连医院里其他的比较有名的医生也一并被带走。

所以今天上午完全没有人能处理他的问题。

不过还好,最近这边所有人都知道,在每天下午还有一位“状元神医”要过来,所以男子并没有离开这里,一直都在这里等着方言来。

为的就是排在第一个。

方言将那些x光片拿着看了一下,发现第五第六颈椎椎间隙变窄,并且在椎体边缘有少量的骨质增生。

如果按照这个来判断的话,确实是不好判断到底是什么问题。

所以方言就用上了罗氏正骨法里的触诊手法开始检查。

主要检查的就是患者第五第六颈椎椎体,这也是患者颈部疼痛不适的主要部位。

检查的同时,方言让患者配合着自己做动作,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摸透患者的颈椎情况。

一套检查完毕后,方言又重新拿起那张患者拍的x光片。

“方师叔怎么样?”王成玉的徒弟魏冬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想了想说道:

“患者第5、6颈椎椎体、椎旁压痛阳性,颈椎前屈20°、后伸10°、左右侧屈各10°、左右旋转各15°,第5颈椎棘突向右侧偏歪,第6颈椎椎体棘上韧带僵硬肥厚,触及条索感,他自带X线片示:第5、6颈椎椎间隙变窄,第5、6颈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诊断为第5颈椎关节错缝。”

“颈部疾病中小关节错缝其实还算较为常见,只是X线片不易诊断,其他外院一般性的治疗也难以奏效,但是咱们罗氏正骨手法治疗小关节错缝独具优势。”

魏冬听完后恍然大悟。

其他等在一旁的医生也互相的交换着眼神,之前他们没有现场看过方言诊断,今天发现这位诊断的速度还真是非常快。

方言倒是关注围观的这些年龄比自己大的师侄,他对着魏东问道:

“你上午接的病人,我帮你诊断,你自己治疗没问题吧?”

“行,没问题。”魏冬点点头。

方言这么做,等到师父回来后,看医案就不会发现问题。

对此魏冬还挺感激方言的。

转过头他就对着患者说:

“你跟我去隔壁处置室。”

患者张了张嘴,他其实想说自己想让方言帮忙治疗的。

但是看到魏冬这样子,他话到嘴边又止住了。

最后还是跟着魏冬去了隔壁。

接着第二个患者上来,看起来大概四五十岁的模样,穿着干部穿的中山装,非常热情地和方言打了个招呼。

和他在一起的还是王成玉的另外一位徒弟,叫做曾伟。

经过曾伟介绍,原来这位是朝阳区的干部,赵科长。

在前几天陪着领导视察,长距离行走后出现了双脚底肿胀疼痛,自己在家里做了热敷,贴膏药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今天就找过来,就是奔着方言来的。

这段时间方言在新闻报纸上出现的次数相当多,领导就是想让方言帮着看看,相较于罗老太太成名已久,赵科长人家更想试试方言的治疗方案,听说是华侨用了都说好啊。

这不得亲自试一试,后面也能在其他人面前聊上两句嘛。

方言看患者的精神状态良好,只是走路有些跛行的步态,脱掉他鞋子和袜子后发现他两只脚的脚底板确实出现了肿胀,而且左侧比右侧要严重一些,用触诊法来摸的话,能够摸到大约一个硬币大小的软性包块。

方言用手挤压了一下患者,立马疼的倒抽凉气。

随后方言又检查了踝关节和跖趾关节活动。

踝关节活动尚可,跖趾关节活动受限。

接着方言又检查了一下患者穿的鞋子,发现是一双有些硬的皮鞋。

鞋子擦的油光水亮的,但是看起来穿着的话,并不会特别的舒适。

方言又让患者穿着诊室里准备的拖鞋在屋里走了一下,发现情况要比他穿着皮鞋的时候好很多。

“你这双皮鞋应该是新买的吧?”方言对着患者询问道。

赵科长颇有几分骄傲的说道:

“我女儿给我买的。”

方言对着赵科长询问:

“是不是有些不合脚?”

赵科长想了想,然后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说道:

“早上穿的话就很合脚,但是如果稍微走远一些,或者等到下午就会感觉有些挤。”

方言对着赵科长解释道:

“你这是足底筋膜炎,得这个病的原因,是因为你这双皮鞋不合适你的脚,加上你又在前几天高强度的行走过,所以导致足底筋膜痉挛水肿,这在我们罗氏正骨法里属于筋出槽的范畴。”

“那这个好治吗?”赵科长听到后微微皱起眉头,对着方言询问道。

方言对着赵科长回应:

“这个你放心,只要牵引足底的筋到正确位置,然后推按手法活动气血,让你的水肿消失,自然你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说话方言顿顿,指着他的那双鞋子:

“不过你这双皮鞋就不要再穿了,让你姑娘去商店看看能不能换一双稍微大一点的。”

赵科长听到后摇摇头:

“我都穿这么多天了,当然换不了了。”

方言对着他说:

“为了你的健康,我建议你最好是不要穿这双鞋了,并且最近治疗后,你也需要减少跑跳,长时间行走这些运动。”

“每天晚上还得用我们给你开的药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恢复。”

赵科长面露纠结之色,他说道:

“那我每天早上穿一会儿,那会儿不挤脚。”

“……”方言和一旁的曾伟都无语了。

不过按照他这个逻辑来说,倒是也真的没太大的问题。

方言想了想也没和患者争论,反倒是点点头说道:

“没问题,你自己得注意,不要穿着鞋子长时间走路,而且你要穿的话也得等你现在的肿消了以后再穿。”

一旁的曾伟听到方言这么说,眼睛都瞪大了几分。

要知道他师父肯定遇到这种事儿,绝对不会让步的,肯定会言词激烈的对着患者说明这事儿的利害关系,然后一定不准他穿这皮鞋了。

这位名声在外的方师叔就不一样了,他考虑的就更加的人性化了,知道是对方女儿买的皮鞋,在患者做出让步的同时,他也点到即止。

而且看赵科长很显然得到方言这个回复后,也是相当高兴。

换做他师父王成玉,那肯定已经黑着脸告诉患者你要作死自己考虑好就行。

由此看得出来,这就是两个人风格的不一样了。

曾伟默默的记了下来,感觉还是方师叔更加圆滑一点。

这时候方言对着曾伟问道:

“辩证已经好了,你自己会治吧?”

曾伟回过神来,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治疗。

自己之前没有辩证准确的病人,方言一来就找准了病因,说的头头是道。

曾伟也发现了自己的差距。

对方言也是相当的服气。

方言正好也不想去摸臭脚,于是让曾伟带着人去隔壁治筋,

他则是快速的给患者开了一个泡脚活血化瘀的药方。

接下来进来的病人就有一些重量级的,一位大概50多岁的病人,被家里人抬着进来的,他们家里人说,他今天中午在家里干家务活,突发腰痛,然后牵引下体,奇痛难忍。

最后更是呕吐黄水,吃什么吐什么。

所以送过来找方言看看。

方言一听症状就发现了不对劲儿,骨科里学了这么久,应该没这么奇怪的病。

于是他立马就判断或许这不是骨科的病症。

不过还好,他自己也不止会治骨科的病。

方言来到患者身边,先触诊排除了一下腰部的疾病,患者艰难的扭动身体,配合他检查过后。

方言基本确认,他腰部应该是正常的。

至少腰部的筋骨肌肉是正常的。

接下来方言就按照自己的判断,开始观察到患者的其他部位。

患者眉头紧皱,面色发黄,眼睛还有一些红血丝,鼻头看起来也有些泛红。

随后方言又让患者张开嘴,检查他的舌苔。

发现舌苔黄腻。

这是提示体内有湿热。

最后在切脉后发现,患者脉弦滑略沉涩。

综合之前的症状判断,患者湿热蕴结、气血瘀滞。

在略微思索后,方言得出了结论。

患者症状是尿路结石发了。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100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