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595章 “选择岐黄,共筑辉煌!”(月票加更)

“诸位老师好,记者同志们好。”方言对着一大屋子的人招呼。

方言大学里的老师认识的不多,但是也看得出来,为首的学校领导应该是自己熟悉的王玉川教授。

他现在已经是学校这边的副院长了。

这时候王玉川教授站起身,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咱们学校的王恩厚书记。”

说着就指了指他身边一个五十多岁模样的中年人。

这人圆脸眯眯眼,看谁都像是在笑似的。

方言听到这名字后,顿时心中一震,这位可不得了。

上辈子学校的墙上就挂着这位的简介。

也是传奇人物。

方言就说刚才进门就感觉有些眼熟。

他是1931年参加的队伍,担任过机枪手,看护长,军医,团卫生队长,49年过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反细菌战的队伍,1953年后任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1958年随着第一军医大学集体转业,任吉林医科大学校长兼书记,去年也就是1977年重新复出,调入首都中医药大学的书记。

接下来,这位将会在1985年担任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校长,华夏残疾人运动会的副主席。

“王书记好!”方言对着这位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老前辈招呼道。

王书记伸出手和方言握在一起,语气无不感慨地说道:

“好好,方言同志你的故事我早就听过了,非常的传奇啊!你是绝对的天才……”

“您夸奖了。”方言被人家夸到有些受宠若惊,对方的经历和自己比,那才叫传奇呢。

王书记笑呵呵的像个老好人,他对着方言说:

“五科全部满分的高考状元,全国只此一列,选择加入我们中医学校,那就是我们的荣幸,总之欢迎你选择我们学校,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员。”

接下来王玉川副校长和王恩厚书记,对着方言介绍起了在场的其他人,都是学校里的老师。

说起名字方言还都听过,前世的时候那些开讲座的教授,基本都是他们教出来的徒子徒孙。

谁知道现在他们这些人,今天全到自家客厅里来了。

方言生出一种风水轮流转的即视感。

随后介绍完之后,家里的人就招呼吃午饭了。

今天知道有这么多人要登门,家里也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招待他们。

大姐方洁还有小姨子朱娴成为了今天厨房里做菜的主力军,家里两位放假的教授同志,则是负责在客厅里面,陪着学校的领导干部们聊天。

大家都是搞教育的,虽然一个是理工一个是中医,但是也还是有不少的话题可以交流沟通。

反正聊起来也挺好的,看得出来吃饭的时候他们已经相当熟悉了。

特别是知道方言设计的那个艾灸盒,还是北理那边车间帮忙做的,大家就更是开拓了思维,想着以后肯定还有更多的合作项目。

中医也是需要医疗器械解放大家的双手嘛。

就比如今天中午的时候,方振华同志就提出了自动熬药机的畅想,兼顾粉碎药物熬煮药物。

吃饭的时候方言就听着他们说这事儿,不由的让方言想起了未来的破壁机。

谁能想到中医教授和理工教授,还能碰撞出这种火花来呢?

吃饭的时候,王玉川和王恩厚两位学校领导,还有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夏总编,则关注的是待会儿的宣传工作。

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和方言说着,待会儿要走的流程。

方言记忆力绝佳,说一遍就记下来了。

这可给他们省了不少事儿。

王玉川和夏总编是见过方言这记忆力的,所以感觉不太明显,倒是第一次见识的王恩厚书记像是发现宝似的。

随后更是试了几次方言的记忆力,确认方言确实是记忆惊人,于是他连连夸奖:“不愧是能够成为高考第一名的人!”

学校的其他老师,也同样感慨,怪不得能够考第一呢,原来有的这么牛逼的天赋能力。

不管是眼睛看的还是耳朵听到的,都能迅速的记忆下来。

更厉害的是,不光能记下来还能快速的理解,这简直就是万中无一的天才。

现在他们算是明白,方言这满分拿得实至名归。

……

吃过饭之后,外边的场地也就完全布置出来了。

方言上到两辆卡车搭建的舞台上,站在上面感受了一下。

看着台下的一台摄像机,还有几个相机的机位,顿时有种重新回到去年卫生部年中大会的即视感。

只还少了一排射灯在前面。

方言往台上这么一站,都不用其他人招呼,周围那些吃完午饭准备看热闹的街坊邻居们,就主动的凑了过来。

王玉川教授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然后对着王恩厚书记说道:

“书记,我看差不多可以开始了,中午这会儿有点阳光温度真好,下午一两点又该阴下来了。”

王书记点点头,对着远处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老夏问道:

“夏同志,你们摄像摄影的同志调好设备没?调好了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老夏回应道:

“准备好了!你们上台,随时可以开始。”

听到已经准备好了,然后两位也立马拿出个文件袋来。

然后一起走到了台上。

其他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始动了起来。

“放鞭炮!”随着一声大喊,街头巷尾同时燃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像是过年似的。

接下来不知道了,哪里也冒出来一队敲锣打鼓的人。

街坊邻居们纷纷都从家里走了出来,看着街道上热闹的景象。

一时之间现场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此刻太阳从云缝隙里投下一道光,刚好落在这条街道上,四合院的青砖灰瓦,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也在为这喜事欢腾。

街坊邻里们围聚在四周,男女老少,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自豪,仿佛自家孩子得了这状元。

“状元郎学校来发通知书咯!”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在众人的欢呼和掌声下,相机的快门咔咔的按着,闪光灯也在人群里闪烁着,记录着台上台下的热闹。

这时候方言家里人也被请上了台,站在方言身边。

在众人的见证下,王一川教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文件袋。

从里面拿出了一张文件,和一张录取通知单。

然后开始在台上用麦克风大喇叭宣布起来:

“方言同志,经首都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审核,现录取你为我校中医专业学生!”

接着一张录取通知单递到了方言手中。

然后王恩厚书记拿着另外一张文件,开始走起了宣传流程来。

只听到王书记说道:

“方言同志,你在1977高考中,以五科满分的傲人成绩,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位满分高考状元,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壮举!在全国千千万万的考生中脱颖而出,以满分的成绩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这样的成绩,让一众顶尖学府纷纷向你抛出橄榄枝,然而,方言同学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我们首都中医药大学。”

“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我们既惊喜又感动。惊喜的是,能有如此优秀的学子认可我们学校;感动的是,方言同学对中医药事业怀着的这份炽热的情怀与坚定的信念……”

随后王书记讲述了一大段,类似的感慨和激动。

讲述了方言。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依旧选择了中医这个专业,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行为。

给在场的一众街坊邻居们听的都感动了。

方言这么好的成绩,可以选择的就多了,但是他还是选择中医,那真是大爱无私了。

说到这里,王书记顿了顿,接着对方言说道:

“……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方言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崇高的敬意!”

说完后,下面的人群中也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同时王书记也喊起了口号:

“选择岐黄,共筑辉煌!”

然后大家都挥动拳头,跟着喊了起来。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95000字。

下午还有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