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526章 周小姐涨了五斤,冯主任妹夫复诊合并癫狂症

这段时间虽然社会各处都安安静静的,但是其实大家不少人都在等待着高考成绩的公布。

许多考生在结束考试后,心里就一直怀揣着对成绩录取结果的期待。

不管成绩好还是坏,都对结果感到忐忑,大家盼望着早一点拿到结果,又害怕等到的是不如意的消息。

一些考生独自在家反复回忆自己的答案,对照着课本或者向老师请教,每天过得都七上八下的,盼望着邮递员快点到来,想着会不会突然哪天通知书就送到自己家里。

脑子里时常出现各种幻想场景。那种紧张又期待的心情充斥着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中。

虽然方言家里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但是他们依旧在积极寻求信息渠道。

每天都会关注报纸广播等主流媒体,想着什么时候才能有相关报道。

现在自家BJ的没等到,反倒是等到了人家江西和上海的。

江西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排在12月3号到5号,比BJ这边早了一周时间。

而SH市的高考时间和BJ一样,根据报道,他们参加高考的人数多达11万,比BJ这边还要多出3万人。

他们两个地方能第一个出成绩,一个是因为考试早,一个是因为效率高。

这会儿京城方言还没听到任何风声。

就连老爹和老丈人或是玉川教授几个学生,都是没有任何消息。

小老弟看完电视里的报道后,立马就问道:

“这考完试都正儿八经10天时间了,也不知道咱们京城8万人的试卷,他们派了多少人统计?”

“根据咱爸说的,西城区应该是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参与了,其他地方也多多少少的派了阅卷老师,不同科目凭证难度和工作量不同,对于主观性较强的语文作文等部分,可能需要更多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评阅,以保证评分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而且就评完之后也需要核对和复查。”

“所以,我估摸着现在应该每科会有上百名,老师负责评卷吧……”

方言摇摇头,说道:

“或许还不止。”

“8万多名考生,我们就取8万这个整数,不算后面选考的英语试卷,每个人4张试卷,也有32万份试卷。”

“如果只有上百名老师负责评卷的话,那落在他们手里的工作量将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如果再加上英语,再加上每科的核对与复查,10天时间他们能够做到一半,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我们《御修医方类聚》校验室,现在就有几百号人,每天的工作量依旧是相当的恐怖,虽然和审批卷子不是同样的类型,但是需要集中精力不能出差错,这对每个人都是一种消耗。”

听到方言这么说,小老弟带入了一下,发现确实有点吓人。

随后想到上海那边的情况,他又感慨道:

“看来上海的效率果然是全国独一份。”

方言接过话茬说道:

“估摸着这次报道过后,如果我们这边进度实在太慢的话,也可能还会继续加入新的评卷老师。”

“就像是我们之前校验室的队伍一样,最开始的时候只弄了一丁点人,后面还是我提的要求,才增加到现在这么多人手的,而且毕竟怎么说这里也是首都嘛,应该很快就会有反应了。”

方言猜测大概是也就这几天了,新闻一出来,京城这边教育部门的人就该着急效率了。

果不其然,上午上班的时候,方言在协和这边就听到小道消息,东城区这边的老师也被抽调去评卷了。

老周他们一家人都没有经历过国内的教育体系,对于大家这么重视的高考也很好奇,平日里聊天中得知,方言居然不是大学生,这次同样参加了高考。

而平日里对着他言听计从的罗回春,谢春荣,赵庆凯,陈文伟,苏悦,五个人,罗回春是早就大学毕业的研究员,其他几个都是中医药大学大五的学生。

另外孟济民和邓南星谢国莱,他们也和方言一样,参加了今年恢复的全国高考。

虽然他们不明白这里面的情况,但是看得出来大家对考大学这件事情都非常的上心。

询问过后才知道,方言他们考大学的原因,并不是学习中医知识,更多是全国的年轻高手都会到。

他们想和这些人会一会。

听起来就像是周兆琴给看过的香江武侠似的。

大学就像是武林大会。

方言带着一帮人,要去争夺这个武林盟主。

不过方言听到她的说法后,重新做了个比喻,说这个更像是个全国性的电视节目,所有有才艺的人聚集到一起,各自表演自己的绝活。

这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大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

这一刻,周兆琴感觉方言像是个哲学家。

其实周兆琴当时已经在美国读了一年大学了,但是因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所以停止了大学学业,一直治疗了三年时间。

和国内需要严格考试进入不太一样,周兆琴的经历和乐苗差不多。

周兆琴虽然不是学渣,但是心思肯定是没放到学习上面的。

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印尼那边旅游。

说不定不喝那个印尼减肥药,她就一点事儿都没有了。

周兆琴过了几天治疗,痉挛性暴咳每天只会出现一次了,精神头也好了很多,饮食方面方言也对她稍微放开了一些,允许她吃一些清淡的东西。

期间方言还记录了一下她的体重,已经回升了5斤多。

体型相较于之前骨瘦如柴,稍稍能看到那么点肉了,当然了,这得特别注意才行,如果贸然一个人来看,也还是会认为她是皮包骨头。

不过饶是只有区区5斤,也让老周两口子非常的高兴。

这几天时间,每逢有人来探望,他都会夸奖一下方言的医术。

今天冬至,老周一高兴,又叫了个北京饭店的国宴外卖。

中侨办那边的廖主任居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所以就这1977年的最后一个月,方言就连着吃了两次国宴了。

吃完饭过后,方言这才离开了协和。

中午午休时间,他和冯主任约好了,还得去给她妹夫复诊。

从医院出来,方言到了街道办叫上冯主任,两个人便一起朝着北总布胡同而去。

中午的时候患者媳妇儿,也就是冯主任的妹妹已经包了好些饺子了,今天冬至节,本来她还想请方言吃一顿的,但是没想到方言是吃过饭才来,让她想感激一下的心思都落空了。

方言一进屋,就开始询问起患者现在的状况。

根据患者家属说,现在患者还在喝叶氏养胃汤,清开灵方。

他现在已经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知道自己是谁,也能认识家里的人,并知晓现在是什么时间。

可以看懂报纸,听懂新闻。

右手可以写字,左手也能拿起小勺子。

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对新发生的事情,记忆力好像有一些障碍,患者的妻子给他说了某件事情过后,患者一转头就会搞忘记。

又或者明明让他去厨房拿筷子,他却从厨房里端个碗出来。

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逐渐增多,患者妻子才注意到。

最开始的时候,患者妻子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她甚至最开始怀疑自己脑子可能出问题了。

然后他在每次给丈夫下命令的时候,都会用笔在本子上写下来。

随后他发现自己没问题,是自己丈夫有问题。

这种情况方言其实前世也见过,经常发生在精神病家属身上。

特别是他们家庭这种情况,一个正常人一个病人,正常人没有其他参照物,就会出现怀疑自己的现象。

方言随后判断,患者这情况应该还是脑髓上的问题。

目前恢复时间还不够。

只是从最早的打呵欠尿床,手不能动,不认识人,稍微恢复了一些过来,主要脑子还是有问题。

就在方言正在分析病因的时候,患者突然问道:

“你们谁打我?”

听到他这话,三个人都一脸懵逼的看了过去。

“没有人碰你啊?”冯主任说道。

患者妻子也说道:

“我们没有人动。”

患者摇摇头,说道:

“不对,我刚才明明感觉谁打了我一下。”

方言看到这个情况,微微皱起眉头。

他对着患者妻子问道:

“之前有这种状况发生吗?”

“没有。”她摇摇头。

随后她突然想起什么,说道:

“哦,对了,他昨天晚上睡着了的时候一直在说梦话,还唱歌,我把他推醒过后,他又不记得了。”

方言点点头,继续问道:

“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现象,比如说又哭又笑,兴奋冲动,举止幼稚?”

患者妻子歪着头,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

“没有吧……这个我真没太注意。”

方言也没再为难她,转过头来看一下患者。

然后开始给他诊断,舌暗红有瘀点,苔黄,脉弦细。

方言记得前世的时候看过关于中医辨证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其中气滞血瘀型的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就和患者目前这种状态非常像。

这种病以气痰火,这三个病理变化较多见。

中医里精神分裂将其归为癫证和狂证。

痰气郁结是癫症的实症,肝心火偏盛,是狂症的实证,气滞血瘀型是癫狂合并的实证。

气滞血瘀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意识模糊,感情不稳,哭笑无常,言语错乱,叫喊唱歌,行为紊乱。

或裸体奔走,或兴奋冲动,或烦躁不安,或动作幼稚。

另外还有幻觉,妄想,少睡等症状。

方言认为这是延髓出血高烧,造成了目前这种现象,目前病人不能光这么治疗,还得给他把气滞血瘀给治了,要不然过段时间情况肯定会更严重。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张还欠大家108000字。

6000基本上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