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485章 邓铁涛之徒,四大名医萧龙友之孙

方言听到孟济民的话,转过头看向他。

他实在是没想到,孟济民居然认识这个人。

这时候对面的那个青年也看到了方言身边的孟济民,立马笑着拱手道:

“原来孟师兄也在!”

听到这声孟师兄方言立马就明白过来了。

这是同行!

而且还是那种有名师传承的。

肯定还认识朱老,要不然也不可能称孟济民叫孟师兄。

“萧师弟,好久不见了,没想到你到京城来了。”孟济民也站起身,对着对方拱拱手。

这位姓萧的青年笑着回应道:

“京城本来就算是我家,这次回来也算是我父亲的心愿。”

方言皱起眉头问道:

“这位是?”

不等孟济民回答,对面的青年说道:

“方言同志,重新介绍下,鄙人萧承志,也学的是中医,前几日听门内长辈说过,京中年轻一辈中医里,您当第一!今日得见实属有幸。”

听到这里,方言就知道自己猜测的没错,果然是同行。

他对着这个萧承志问道:

“不知道这位长辈是谁,对我评价这么高?不过方某可当不得这个第一。”

“邓梦年。”萧承志回应道。

方言听到这个名字后卑微一愣,然后才想起这是老邓头的本名。

对方是老邓头的门中后辈,那听这个意思,对方应该就是邓铁涛的学生了?

方言问道:

“邓铁涛先生是您?”

“是我老师。”萧承志回应道。

方言问道:

“您是广东人?”

问完过后,他才反应过来,对方刚才就给孟济民说过了,他说自己算是京城人。

结果这时候萧承志回应道:

“我祖籍四川,学医在广州。”

方言这下更是疑惑了,不过和孟济民对视一眼后,他知道对方肯定知道很多,于是也不再询问萧承志,而是点点头,拱手道:

“幸会。”

旋即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接着萧承志就说还有事儿,然后就带着一众人离开了。

对方很有礼貌,方言和孟济民也不能不讲礼貌。

两人离席,将他们送到了门口。

挥手告别后,才回到了桌子上。

接着方言招呼还在等他开饭的众人:

“动筷子,动筷子,现在都饿了,大家都别愣着!”

等到众人都开始吃饭,方言和孟济民也重新坐下。

方言对着孟济民问道:

“这个萧承志什么来头?”

孟济民当然知道方言想问什么,他说道:

“他除了是广东名医邓铁涛的徒弟,他爷爷还是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

方言一怔,实在是没想到对方居然来头这么大。

不过他立马又有好奇的对孟济民问道:

“他爷爷是京城四大名医,怎么又去跟着邓铁涛学医术了?”

孟济民说道:

“他爸萧瑾是广州铁路局副总工程师,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总工。”

方言对萧龙友的生平知道的很清楚,但是对他家里孩子倒是不怎么清楚。

只记得萧龙友有个孙女叫做萧承悰。

传承了萧龙友的衣钵。

算起来今年应该三十七岁。

是萧龙友二儿子萧章的女儿。

他们家其他人方言就只记得个名字。

想了下才记起来:

“萧瑾是萧龙友的大儿子?”

“没错。”孟济民点点头。

方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随后孟济民就打开了话匣子,对着方言说起了这个萧瑾。

原来这位在7岁的时候就被其父教导读书,因为聪明好学,在13岁的时候就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7岁的时候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接着全力攻读铁道工程,被学校保送出国深造,后来他又自费留学美国。

1931年在旧金山大学学习,不久转伊利诺大学,攻读铁道工程,并获得硕士学位。

离校后又在美国伊利诺中央铁路公司实习,在1933年回国,并在南京铁道部任职,在1942年到1944年的时候,应竺可桢邀请担任浙江大学教授,这期间萧承志出生。

随后,萧瑾在建国后不久,调任广州铁路局担任副总工程师。

萧承志跟着他爹去了广州,十四岁的时候,在那边拜了邓铁涛为师。

至于为什么没有接过他爷爷的衣钵,孟济民猜测是因为没机会了。

萧龙友在1960年就在BJ去世了,那会儿萧承志还在刚开始学习一年多时间。

当然了也可能是萧瑾工作原因,那会儿他们家就在广州,老二萧章一家子才在萧龙友身边。

这个老二萧章,是语言文字学家,是北师大的教授。

他女儿萧承悰,才是萧龙友的医术衣钵继承人。

听起来有些怪的,大孙子没传承到医术,反倒是孙女传承到医术了,不过根据时间上来算,萧承悰比萧承志要大上好几岁,加上刚好又在BJ,就像是自己师父陆东华和孙女陆忘忧一样,这么一想就变的很正常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反正自己年龄大了,孙子不在身边,能传给谁就传给谁。

而且萧承志跟着邓铁涛学,这也不亏啊。

萧龙友在学医前,曾经担任淄川,枣阳的知县,后面学以后,还经常接触到高层人士,如袁世凯,中山先生,眼力还是有的。

自己家孙子跟着广东名医邓铁涛学习,他要是觉得不合适,那肯定会说的,既然他不说肯定是认可邓铁涛医术的。

不过方言倒是没怎么去八卦四大名医之首的家事。

而是对着孟济民问道:

“萧承志这个人,医术怎么样?”

孟济民说道:

“几年前在沪上的时候,我们见过一面,当时就有些厉害了,极其擅长辩证治疗,光是看脸色他就能给人看得七七八八。”

听到孟济民这么说,方言想起萧龙友给中山先生看病的事儿,当时也是看了一眼他就断定病症了。

这手段要么是望诊特别牛逼了,要么就是用到相学了。

方言眯了眯眼睛:

“这倒是和萧龙友挺像啊!他就一点没继承萧龙友的医术?”

孟济民说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但是我师父说,他应该是有独门的手段,要不然看不到那么准的。”

方言听到这里就明白了。

朱老可是会相学的,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肯定萧承志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

邓铁涛方言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上辈子的时候大家对他的影响是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危重病抢救,并且理论知识医学著作很多。

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痰痰相关学说、伤寒与温病之关系、中医教育思想、中药新药开发、医史文献研究、岭南地域医学研究等,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论点,对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他辩证能够光看,就能准确诊断病人的记载。

很显然这位萧承志用的东西,不是人家老邓家的技术。

就像是方言虽然拜师陆东华,但是用的针灸手段是程家的三才针,药方也是五花八门的,有古方,有朱老的虫药秘方,也有前世好几届的国医方,甚至是国外开发出来的方子。

不过他这次回到京城,看样子应该也是打算继续走中医这条路,很大概率未来首都中医药学院的同学里,就有这位了。

现在自己这风头正盛,这些高手们说不定一个个都盯着自己呢,至于是过来交好,还是打算来和自己碰一碰,踩着自己出名,这就不是很清楚了。

不过方言也不慌,这么多风风雨雨的都过来了,这点对他来说只是小意思。

接下来方言他们吃过饭,走出了食堂。

这时候天上居然下起了小雪。

方言他们朝着一五六中学门口走去,这时候学校书记已经开始招呼众人提前进入考室避雪了。

不过有些人为了和熟人一些复习,还是站在教室门外的屋檐下,三五成群的在那里复习着。

校验室的同学们上午考室没有和方言握手,这时候下午赶忙和方言握了握手,然后一个个喜笑颜开的跑去了教室里。

好像是得到了方言的好运加持后,他们就完全不用担心下午的语文考试了。

方言他们倒是没有急着进教室,而是来到了陈楷歌的吉普车上。

这里的座位至少还是软的,关上车窗也算是暖和。

众人就在车里面聊起了下午可能遇到的语文试题。

今天中国的理科数学高难度试卷给了大家一点震撼,下午的时候大家就预感到文科的语文试卷,绝对回来个大的。

这一车人里面除了孙佳林之外,其他人都是考文科。

说起来除了方言,大家还是有点小紧张的。

讨论了几个方向后,时间也差不多了。

明天除了陈楷歌孙佳林和方言要去考英语外,大姐和小老弟考完这场就算是结束了。

众人互相鼓励打气后,打开车门朝着考场走去。

在接受检查后,方言走进考室,来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不一会儿,拿着两套试卷的两位监考老师也来了。

按照之前的流程走了一通,他们就开始发卷子。

随着卷子发下来,方言听到不少考文科的学生,倒抽凉气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