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443章 狠狠的用虎骨,脑髓不足之证

权柄真和薛望楼两位老前辈,自从昨天方言接待了那个神经病人之后,他们也就不说了。

人家是真的能想到治疗办法,医案里都写的清清楚楚。

就连后续的治疗,都写的很明白。

所以这个老头方言愿意治疗,他们也没什么意见。

谁让人家有本事呢。

所以他们俩啥也没说,就在一旁看着。

倒是想看看方言能怎么治。

同样抱着如此心态的人,还有老邓头和邓南星爷孙。

方言现在给他们的印象很奇怪,就是……没有上限。

他好像啥怪病到了他面前,他都能找到解决方案。

还不是一般的解决方案。

甚至可能还不止一套解决方案。

可能是好几种治疗风格。

这就很恐怖了,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年轻人身体里,住着一大群的老中医。

方言倒是不知道这群人的心理活动。

他现在想的,就是怎么把最后这天做到有始有终。

撩开老陈头的两只裤腿,方言看到他出现萎缩的左腿。

这也是他被摔伤关节的腿。

方言检查了一下,老头子确实骨头摔出问题了。

人的年龄大了钙质流失后,骨头就变脆了。

所以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摔。

还好老头运气不错,并没有摔出太大的问题,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正好这时候,可以试试上次《烟霞圣效方》里的《应病接骨膏》,它功效写的比罗家的续断接骨圣金丹还狠,号称可以治疗一切损伤,肿痛,外伤骨折。

借着这机会,方言也想看看是不是有这么猛。

于是方言询问了一下老邓头,询问他店里是否有虎腿骨。

老邓头去瞧了一眼,结果发现没有,于是让贾大鹏拿着他店长的证件还有章,立马去仓库那边调货。

这外边天寒地冻的,换做其他人肯定不乐意,但是贾大鹏乐意啊。

他高兴都来不及呢,这是提前代为行使店长的权利了。

屁颠颠的就去调货了。

20世纪70年代,国内仍然在做虎骨收购。

在49年之初,老虎数量相对较多,且部分地方存在虎患严重威胁人畜安全,因此老虎在当时被列为猎杀对象在除害过程中产生的虎骨资源会被国家收购。

通常收购是在各地乡镇合作社,合作社还会制作宣传画向农民介绍虎骨收购情况和保存方法。

1968年的时候,一公斤虎骨收购价为20-24元。

运到城里药店后,每公斤虎骨能够卖出550元的高价,只有老虎膝盖骨会相对便宜,但是也能卖到240元每公斤的价格。

小老弟的《白桦林》中就描述了六十年代他刚到东北的时候,那边猎虎的故事。

进入70年代后,捕杀数量逐渐减少,东北虎在70年代有200多只被猎杀,华南虎在70年代更是少的可怜。

大量的收购及猎杀行为,导致老虎数量急剧减少。

随着老虎逐渐减少,对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逐渐增强。

1993年5月国家正式禁止出售收购运输携带邮寄虎骨,取消老虎药用标准,与老虎有关的所有药物停产。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虎骨味辛甘性温归肝经肾经。有追风定痛,健骨,镇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病,脚膝酸软,惊悸癫痫等病症的治疗。

趁着现在还能用虎骨,方言得狠狠的用它一用,上辈子没用上,这辈子必须用上,试试看到底效果咋样。

说起来,上次老丈人还想送方言一副虎骨来着。

可是当时没要。

话说回来,方言还记得早先时候老陈头看病的原因,他是因为肺胃热盛导致声音沙哑,当时自己两针就给他扎好了。

当时方言就了解过他平时的生活习惯,他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没事,还喜欢喝两口小酒。

那会儿方言就叮嘱他,让他稍微改变一下生活习惯,但老陈头他不听,还说自己生病了过来看就行了,结果没想到真是一语成谶,现在来了个大的。

方言开始询问他症状。

刚才是老陈头的儿子说的情况,现在方言想让老陈头自己把情况重新再说一遍。

其一是更好了解他自己的状况,另外还想测试一下他现在思维上有没有问题。

“唉,我这就是一点小毛病,年龄大了嘛,总会有的!”老陈头歪着脑袋冲方言摆摆手,看起来仍旧是那副很随意的模样。

看来能够让他失控的除了超雄外孙,其他事儿对他影响很小。

老爷子这心态倒是不错,甚至有点太无所谓了。

方言对着他说道:

“您还是详细说一说最近身上的感觉,然后说说吃饭上厕所之类的。”

“嗯……”老陈头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

“就是左半身,手啊脚啊有些麻木,就像是睡觉姿势不对,把那一截给睡麻了似的。”

“然后走路的时候左腿酸软,使不上劲,走着走着明明是感觉在走直线,结果却要往左边偏。”

“这两天更严重,走两步直接就倒,可给我摔了个大屁股墩,也还好,我比较懒,在院子里没把雪扫了,要不然还真得摔严重了。”

方言点点头,又接着问道:

“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感觉吗?”

老陈头想了想,说道:

“哦,对了!有时候能感觉到有一股凉气,从头顶沿着脊柱两侧向尾椎骨方向流动。”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

方言点点头,这是督脉阳虚所致。

老陈头继续说道:

“另外还有一股气,从小肚子往脖子上冲,像是要从喉咙里面跑出来似的。”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这是阴寒之气上冲欲作奔豚之状。

方言继续问道:

“吃饭上厕所睡觉,这些怎么样?”

老头想了想说道:

“吃饭不香,喝酒还行。”

“……”方言无语,这会儿了都还没忘了那口酒。

“继续。”方言对着他说道。

老陈头点点头,继续说道:

“上厕所有点拉稀,然后尿尿有点尿频尿不出,睡觉容易做梦,老是梦到乱七八糟的。”

方言点点头,纳谷不香,便溏,这是脾气所虚。

接着,他继续说道:

“您把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啊……”老陈头挺好的伸出舌头来,还贴心的把各面都展示给方言看。

舌苔薄白,并且舌头上很干,正常人的舌头伸出来上面多少都有些口水,但是他舌尖有,舌面上是干的。

这是少津的现象,也是脾虚的之象。

另外她的舌头前段和两侧有淤斑,这是淤血之证。

方言对着他示意:

“我给您把把脉。”

老陈头闻言,听话的将手伸出来,让方言给他诊断。

两个手都摸完后。

方言发现都是脉沉细无力的相。

把完脉之后,老城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他补充道:

“哦,对了,我的左边身体感觉要比右边身体冷一些,然后左边胸口在站着的时候会隐隐作痛,坐下和躺着就没事了。”

方言点点头,脑子里开始快速梳理老陈头的病情。

“怎么样?”店长老邓头这时候凑了过来,想看看方言到底打算怎么医。

同样和他一样好奇的人,还有另外三个。

方言听到老邓头的问题,又看到邓南星这小子,和权柄真薛望楼两老前辈也来了,于是干脆就一边写医案,一边说道:

“病人左半身先有僵感而后麻木,波及左腿酸软无力,步履左侧欲仆,此为脑髓不足之侯。”

“头顶有一股气流沿着脊柱两侧向尾椎骨方向流动,并且病人左手一侧更冷,这是督脉的阳虚所致。”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伴有尿频,为肾阳虚,阴寒气上冲欲作奔豚之状,气短乏力纳谷不香,便溏为脾气虚所致,舌见瘀点为淤血之症,胎薄白少津为脾虚之象。”

“脉沉,主病在里,沉细无力,为气血不足之象。”

“站立时胸痛阵痛,坐下躺下又无碍,为心脉瘀滞不通所致。”

听到方言的分析,众人只感觉一大串毛病,有点难以下手。

不过方言已经辩证出来,说明他心里已经有想法了。

邓南星问道:

“这么多问题,那应该怎么治呢?”

方言回应到:

“《灵枢.海论》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脑髓不足当补肾健脑,因为脑髓与肾密切相关,《内经》上记载,肾生骨髓,诸髓皆属于脑,应该先补肾健脑,然后降逆平冲,并化瘀通经,旨在改善心脑之气血循行,使患者脑髓得到充分气血营养,促使脑水不足恢复。”

“脑髓不足的病症容易和中风病搞混,他这个表现只是左半身麻木,但肢体活动正好,以中风的经络不通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完全不同。”

方言说完后,又一边写一边说道:

“所以,治疗方法便是……补肾健脑,温阳降逆,化瘀通脉,三管齐下。”

说完又马上改口道:

“哦,不对,还要治疗他的骨伤,所以得四管齐下!”

说罢,他顿了顿,又看向薛望楼和权柄真两位老前辈。

说道:

“我打算先用左归饮以桂枝加桂汤治疗。”

“先让患者双腿生力,头脑清健,把头顶向下气流,以及腹部往上冲的气感消除,让他能吃东西吃得下睡觉睡得香,然后再启用温中健脾的方法,用黄芪健中汤继续治疗。”

现在方言这话,是说给他们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