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383章 采访立人设,乐苗伯父使用《脑窍通方》

方言微微蹙眉,有些不确定,他试探着问道:

“你们的意思是,这个方子的使用,和我有关系?”

谁知道记者同志居然点了点头:

“当然了,不止和您有关系,还和我们电视台也有关系呢。”

“就是上次报道的录像被卫生部看到了,他们那边才去调了1957年西南流感时期的药方。”

“可以说是您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

“这个是我们在刚才的卫生部采访中,已经问清楚的。”

说罢还掏出了一个本子递给方言:

“您看,这就是我们的采访手稿。”

方言一看发现还真是,里面的内容是采访的一位副部长,他说了这次电视台和报纸上的内容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替他们理清了思路。

“思路吗?原来是这样……”方言恍然大悟。

确实在这种时候开会扯皮花费的时间,可能比找药方还要久,如果有人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就能够很快让这件事决定下来。

而且卫生部那边也知道他的底细。

两个医学新鲜的成果当敲门砖,还有华夏中医研究院那边那么多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背书,既然自己先冒头出来发话了,他们肯定会重视的。

毕竟纵观此时,也没人比他更早在媒体上,宣传针对流感的中医药方。

现在的方言在卫生部眼里,那就是显眼包。

再加上电视台推波助澜,想不关注都难。

站在院子门口,随手方言对着记者邀请到:

“记者同志,咱们到书房里去聊吧。”

“好!”记者同志答应了一声。

记者采访团队一共四个人,一起进了四合院。

方言向家里人说了一下大概情况后,就带着他们来到了书房里。

看着这一屋子的中医书籍,记者眼前一亮。

当即对摄影师说,待会儿开机后,把这些中医古籍也拍下来。

这个书房很符合他对中医的印象。

接着记者对着方言说起这次采访的内容,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听听对这个方子的看法,以及当初是怎么样选中这个方子,同时想听方言讲一下,对这次苏联远东流感的看法,以及对普通人群的防护建议。

方言听到这里点点头,前世的时候方言也看过电视上采访专家的报道,对于这些官方话术他也是门清。

这个时候讲东西就不能讲的太深太专业,而是要让更多普通大众听懂听明白,不要增加大众的焦虑,讲话要起到安定团结的效果。

这时候方言心里已经有数了。

不过方言想了想,最终还是对着记者表示,这个方子是1957年章次公的西南流感经验方,自己原本拿出来就是为了让丈母娘使用的,并没有想到会推广出来。

这件事儿先撇清关系,要不然就会造成一个功利的形象。

经过流量时代洗礼的方言,太知道维持人设的重要性了。

虽然他本来就是打算让药方推广出去的,现在已经达成目的,接下来就是他立住人设的关键时候了。

能让大家知道他,但是也不能让大家讨厌。

要是他老老实实说,我很早之前就注意到这次苏联流感了,也预判了接下来的发展,所以会想要把药方推广出来。

这说起来就很功利。

虽然结果也是为了大家好,但是大家都会认为,其实方言更想要的是出名。

所以还得讲故事。

讲一个大家都喜欢听的故事。

好女婿为了丈母娘的安危,翻找出来了20年前的药方,然后丈母娘拿出来无私奉献在了镜头前,正好就被卫生部的人看到了。

阴差阳错,才导致了现在大家都在使用这个药方的局面。

这样听起来就顺畅又自然多了。

虽然方言本来也没预判到会上电视,但还是得把怎么说考虑好。

接下来采访开始。

方言用预先准备好的腹稿流畅,且快速的将前后因果讲述了一遍,并在最后,讲述了自己对苏联大流感的看法,以及普通人的防护建议。

这些话都是前世电视台上,那些官方人员采访的标准。

这妥帖的回答,一下就达到了记者采访的预期。

这滴水不漏的回答,一次就过的流畅度,简直让记者和其他同行人员叹为观止。

本来以为还要折腾好久,结果人家麻利的一遍就过,甚至里面的一些画都不用剪,没有一句是多余的。

所以说采访一次就过,很快就结束。

记者同志甚至对着方言表示,他很有新闻主持方面的天赋。

如果电视台要开展卫生类栏目,肯定第一个就找他。

采访完成后,方言把记者送到四合院门口。

问了一下记者同志,这次采访的播放日期和时间,随后就看着他们上车离去了。

等到记者走了之后,方言就招呼朱霖,带上一些熬好的中药,还有吃的去一趟医院看看乐苗。

很快两口子就准备好了东西,提了个篮子将东西装好,然后一起朝着协和住院大楼而去。

没想到去的时候发现乐苗不在,今天是他妈妈在这里。

原来是母女一个人在这里守一天。

昨天是乐苗在这里守,今天他妈又过来接她的班。

将东西拿给乐苗老娘,对方倒是也没推辞,道了声感谢后便将东西倒进了她自己带来的餐具里面。

本来方言还以为她不会喝自己熬出来的中药呢,结果人家当着面咕嘟咕嘟的就喝了。

喝完之后还笑着对着方言透露:现在乐苗伯父喝了方言开的药方,现在情况已经好转,估计也就几天时间,就可以出院了。

协和脑科的医生甚至还专门把药方抄录了一遍。

方言恍然大悟,怪不得乐苗妈二话不说就把中药喝了,原来是之前的国医药方起作用了。

方言倒是也没多说什么,告诉她只是举手之劳,让她也注意身体早点休息。

随后就带着朱霖走了。

路上的时候女王对着方言说道:

“看来这次你又弄出了一个很厉害的药方呀!”

方言解释道:

“主要还是他本来出血量就不大,清醒的时间比较早,造成的脑梗死范围也比较小,所以才能够这么快恢复。”

朱霖一脸骄傲的对着方言说道:

“我有预感,明天恐怕上班的时候,就有人来找我聊你那个方子了。”

“记得当时你在东直门医院用黄芪虫藤饮,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此刻女王大人已经感觉,又有一张红底金字的医学成果证书在对着方言招手了。

方言却笑着摇摇头说道:

“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东直门医院是中医院,你们协和是西医院,一个西医院,会提交一个中药方上去吗?”

听到这里的朱霖回过神来,仔细一想还真是。

不过她还是说道:

“我们协和也不只是西医院,还有中医办公室的。”

方言笑了笑,他可是记得很清楚,协和中医在1979年之前,没有太有名的坐诊医生。

这次更大概率是脑科医生们,认识到了这药方的临床价值。

会想办法研究研究而已。

让他们和东直门医院一样交上去,方言认为概率比较小。

不过也没事儿,方言拿出这个药方,本来也就是是拿给乐苗救她伯父的。

协和不交其他地方一样可以交上去,反正又不着急。

接着两人回到了家里。

此刻,陈楷歌两口子已经和大姐夫商量好了立冬那天的结干亲事宜。

地点就定在北影厂小区。

到时候陈楷歌和孙佳林会邀请朋友一起见证。

看样子像是打算搞得很隆重的样子。

方言也是服了,两口子也是奇葩。

结婚没弄婚礼,现在收干闺女整得这么隆重,也是没谁了。

估计肯定事儿后有人会想,是不是两口子那一个生理上有问题,根本生不出来,所以才认这么个干闺女。

这个怀疑很合情合理呀。

估计他们自己老爹老妈都要怀疑,就更别说其他的外人了。

不过这俩人也不是那种在意别人眼光的,特别是孙佳林。

接着将这两口子送出了门,目送着他们开着吉普离开,大姐夫感慨这城里人想法就是怪,自己不生孩子,非要认个别人家孩子当干闺女。

只是因为喜欢孩子,就要花费那么多钱来办一场仪式,后面还要担起父母的一部分职责,这简直就是花钱找罪受啊。

方言笑着摇摇头,大姐夫这是不理解老板们的心态啊。

马斯洛需求里讲的很清楚,将人类的需求分为六个层次,第一是最基础的生理需求,然后是安全需求,接着是情感与归属需求。

这第三个情感需求,就是现在陈楷歌两口子需要的。

孙佳林想无痛当妈,释放下情感。

陈楷歌需要孩子当他和孙佳林的情感纽带。

过惯了苦日子的大姐夫,目前对情感需求不高,只要有大姐和孩子他就很满足了,所以没办法理解这两口子也很正常。

就像是后世在直播间里刷钱的有钱大哥一样,大部分人看大哥像是傻子,有钱也不是这么造得啊。

但是人家大哥早就赚够钱了,开始追求情感与归属,或者开始寻求尊重。

古话说得好,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才会关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就像是现在方言一样,他已经开始追求更高的实现自我价值。

要用自己的优势改变中医历史。

这次采访只是其中一步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