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312章 那年插队的故事,姐夫你也练武?

方言发现赵正义小朋友表情严肃,正襟危坐,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对着大姐问道:

“姐,孩子会不会使筷子?”

这时候一旁的朱霖站起身说道:

“瞧我这粗心大意的,我去拿两个勺子过来。”

大姐说道:

“别,他会用筷子,只是没见过桌上这些吃的。”

老娘听到后,有些心疼又有些好奇的问道:

“那你们平时都吃什么?”

大姐说道:

“玉米,高粱,小米,玉米可以做成玉米窝头,玉米饼子,高粱可以用来做高粱饭,小米熬粥很香但是很少能吃到,有时候也吃馒头,但也是不可能常吃到的。”

“另外就是奶制品,奶皮,奶豆腐,酥油,奶茶。”

正在拧酒瓶盖子的老爹方振华问道:

“内蒙不是畜牧业发达吗?能吃到羊吗?”

大姐说道:

“羊是集体的,哪能经常吃,只有特殊的场合,比如重要节日,庆祝活动才能分到一些。”

听到这话在场不少人都有些错愕,他们本来还以为内蒙古插队羊肉随便吃呢。

当时还记得一篇报纸上的报道,鼓励青年去内蒙古插队,让他们要锻炼吃牛肉羊肉,适应那里的生活。

现在方洁这一下说出来,不少人感觉滤镜破碎了。

方振华问道:

“那你们吃肉呢?”

这时候大姐夫赵援朝说道:

“偶尔吃野味,比如旱獭什么的,不过那些野味儿可能是带着病的,以前有知青吃那个被送医院都没抢救过来,所以我们家后来就不吃了。”

大姐点点头接过话茬:

“牧区条件很艰苦的,别说肉了,就是蔬菜都很少能吃到,萝卜白菜土豆也就只能在公社才有,只有冬天的时候没什么吃的我们才会吃。”

“其他时候就只能挖野菜,比如沙葱,苣荬菜,马齿苋什么的,夏天的时候还有一些野果会拿回家里炖汤。”

“另外水也难弄,我最开始过去很不习惯。”

“他们两小家伙见过最好的菜,也就是过节时候的羊肉炖土豆了。”

听到这话,何慧茹红着眼眶疼惜的说道:

“哎哟,我可怜的孩子啊。”

这话既是说的两个小家伙,也是说的大闺女的。

方洁说道:

“其实他们还算好的了,至少援朝养家没问题,孩子没有怎么饿肚子。”

“和我同去的一个女知青,他家里男人结婚没一年,就在打水回来的路上被狼群吃了,她自己还要养孩子和公公婆婆,那日子过的才叫惨……”

一旁的老娘何慧茹问道:

“那边的狼那么厉害?”

方洁点点头说道:

“嗯,草原上经常有狼出现,他们很残忍狡猾,经常成群结队的活动,偷袭羊群和牧民,这几年气候很冷,最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四十度,这些野狼在最冷的时候经常会主动攻击人畜。”

“所以牧民家家户户都会养好几条狗,一是为了看家护院,二是为了保护羊群。”

“我记得1973年5月底,有次我一个人去打水的时候,就遇到了几头狼,还好当时家里的几条狗跟着,要不然我也活不回来。”

说到这里,方洁只是轻轻一笑,但是在座的不少人都感到后怕。

方洁感慨道:

“以前没去的时候感觉看文学作品里的大草原,都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去了过后才知道,是牛粪,是劝奶歌,是永远不够的水,是坠马被马镫卡住的孩子,是数不尽的蚊虫,是能冻掉耳朵的冬天,是丢失羊群后去找羊,再也没回来的知青……”

老娘赶忙对着她说道:

“好了好了,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就不提这些伤心的事儿了。”

老爹也说道:

“就是,现在回来了,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说完给女儿也倒上酒:

“来,小洁你也喝一杯。”

“好!”方洁答应下来。

接着等到方振华给一桌成年人都倒上一杯后。

站起身说了一串祝酒词。

意思就是庆祝大闺女一家人回来了。

大家一起端起杯子,喝了一口。

接着这宴席正式开吃。

大概是好久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饭菜了,大姐居然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肠胃有些受不了太油的。

还好桌上还有不少清炖菜和蒸菜,也能让吃过瘾。

大姐夫赵援朝今天吃倒是没怎么吃,就和一桌的人喝酒了。

一圈人都和他喝了一杯,赵援朝来者不拒,酒量明显非常厉害。

喝了酒过后,他依旧是沉默寡言,只是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看着自己老婆和孩子,眼里多了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

另外第一次在宴席上桌的两个小家伙,是真没吃过好东西,今天外婆和三舅妈做的一桌菜,让他们俩吃的满嘴流油。

就是小肚子刚才吃了零食,现在装不了那么多,刚把一桌菜尝了一遍,就感觉肚子饱了。

不过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们就算是吃饱了,也依旧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桌子上陪着大人们。

然后看着自己老爹和外公喝的逐渐面红耳赤。

看到自己妈妈喝醉了,说草原上的故事。

……

一顿饭吃完后,老爹和姐夫都喝高了。

本来计划要把他们送回北理那边的家属大院,这次也临时变更计划,让他们先住进了前院儿里。

不过看得出来,大姐一家也不是赖着不走的人,所以方言和女王俩也没啥意见。

这个时候正好让大姐,给两个孩子洗一洗澡。

至于喝高了的姐夫赵援朝。

明天下午等老四有空的时候,带他去澡堂里搓个澡就浑身干净了。

因为朱霖和大姐身材体格差不多,所以她拿了一套新衣服送给了大姐。

只是两孩子的衣服今天是没办法了,只能明天大姐自己去买。

等到休息睡觉的时候,因为怕姐夫身上的酒气熏到孩子,所以给他们安排了两间屋。

大姐带着孩子睡,姐夫单独睡一间。

两孩子好奇进入房间后,就看着方言买的古董木床,露出一脸好奇的模样。

甚至就连房顶上的电灯,两孩子都像是见到宝贝似的。

大姐解释,他们那边晚上用的都是煤油灯,两孩子没见过电灯。

各家睡的都是蒙古包的地上,他们家稍微好一些,姐夫害怕大姐和孩子受不了地上的寒气,所以专门特制了“木地板”,然后用羊毛条毡铺上隔潮,再铺上大姐插队时候从京城带过去的棉被。

没见过这么高这么漂亮的木头床。

他们家就是个蒙古包,孩子没见过其他的房子,所以看啥都稀奇。

兴奋的问来问去的。

就比如蒙古包进门的右侧地下,是挖好坑用泥土盘起的炉灶,还有个装干牛粪的白铁皮大箱子,为什么这房间里根本没有,而且到处都是四四方方的,就连家具也是四四方方的?

还有为什么这里的水也是随便用的?打开水龙头就能自己放出来?舅妈也不会因为他们用多了水就生气,还会问他们够不够,不够还有热水。

加上刚才吃完饭,三舅打开了那个叫电视的东西,它里面居然还有人,还能发出声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头顶的灯,它不知道是烧的什么,只是挂了一根绳子,就好亮好亮,一点味道都没有……

……

应付完了小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方言和大姐道别,回到了正院儿卧室里。

看到方言大姐在外边过的这么辛苦,朱霖感觉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当时她插队时候什么罪都没有受,直接就进了文工团。

然后她就询问方言,当时在江油插队时候的事儿。

方言只好告诉他,其实江油那会儿环境已经是不错了。

当时自己所在插队的公社,叫做新安公社。

公社管知青的把他分到三大队五小队插队落户,那地方当时是用来种附子的,地全都是沙土,干活比较轻松。

那会儿除了吃不饱,其实其他都还好。

然后朱霖让方言说说,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人和事儿。

方言想了想,还真想起一个。

当时插队的新安公社距离重华镇不远,当时镇上山边有个茅草棚,叫做“本愿精舍”。

里面有个会武功的和尚,周围的农民还会找他看病,当地年轻人还会找他学武功,这个人有人叫他无病道人,也有人叫他海灯和尚。

方言对女王说,这个和尚他不一般啊……

然后就把当地海灯和尚的传奇故事说了一遍。

给女王听的一愣一愣的。

……

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天。

一大早,方言起床锻炼的时候,就发现前院的灯亮起了。

他走了过去一看,发现大姐和姐夫都醒了。

两口子正在整理房间,打扫前院卫生。

“大姐,姐夫,你们一大早干嘛呢?”方言问道。

大姐方洁说道:

“习惯早起了,睡不着没事儿做,就起来打扫下卫生,然后准备出去街上转转。”

接着大姐方洁又问道:

“你怎么也起这么早?”

方言说道:

“我习惯早起练武,每天都这时间起来。”

这话一出,一旁闷头扫地的大姐夫赵援朝抬起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问道:

“兄弟,你也练武啊?”

方言点点头,然后反应过来,立马问道:

“姐夫听您这意思,也练?”

赵援朝将扫帚拿在手里,舞了个大枪枪花,点点头兴奋的说道:

“练啊!持长枪,开硬弓,骑快马!”

方言一怔,没想到大姐夫看着挺好欺负的样子,居然也是练家子。

上下打量了大姐夫一眼,方言问道:

“您练的具体什么功夫?”

大姐夫做出了一个八极拳的马步顶肘两仪桩,道:

“八极拳,公社里有个老军人教的!”

PS:6000字更新完毕,接下来还有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