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296章 绝对不能开的口子,方言的医术短板(3K)

方言他一边吃着饭,一边问道:

“他说大姐回来不?”

老爹放下电报单子,端起碗摇摇头:

“电报上没说。”

老娘何慧茹小口的吃着饭,嘴里吐槽道:

“这小子办事怎么这么不靠谱,耽搁这么久时间回来也没一句准话?”

老爹方振华无奈的说道:

“不清楚,电报上最后只说明天出发,周二就到家。”

朱霖这时候吃着方言给她专门做的鱼香肉丝,笑着说道:

“时间倒是赶挺好,下周一他《白桦林》第一个故事刚发,回来就能看到销量记录。”

何慧茹吐槽道:

“嗐,可别说了,他还是写书的人呢,发电报都搞不清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让读者知道也不怕笑话他。”

听到这里方言突然脑海灵光一闪,放下筷子说道:

“大姐应该会和他一起回来。”

这话说完,众人都看向他。

老爹一边吞下嘴里的食物,一边问道:

“为什么这么说?”

方言用勺子舀起一勺麻婆豆腐拌到饭里,同时说道:

“很简单啊,他一个写书的作者,怎么可能发个电报都发不明白?”

“那我们按照这个逻辑反推,显然就是他故意隐藏了消息。”

老爹方振华擦了擦嘴,问道:

“所以他其实就是打算,给家里一个惊喜!?”

方言端着碗开始扒拉米饭,嘴里回应道:

“当时我们也和他约定好了,要是遇到没办法解决事情,就发电报回来求助。”

“你也看到了,唯一一份电报,他没有任何求助的信息。”

老爹方振华点点头。

老娘何慧茹吐槽道:

“这个老四,一点都不稳重,发电报还给家里打哑谜。”

方言笑了笑说道:

“他才二十岁。”

老娘摇摇头说道:

“我就是想让他多学学你,沉稳一些。”

“性格是天生的。”方言一边说一边吃完最后一口饭。。

接着他又补充道:

“而且可能他本来想发,但是身上的钱可能不够了,发电报是按照字数算钱的,特别他还是发的这种能最快收到的加急电报。”

老娘笑着摆摆手:

“你就替他解释吧……”

这时候老爹方振华想到个问题,他对着何慧茹说道:

“对了,大闺女回来,那咱们给她安排在什么地方?”

这时候在方言身边的朱霖,一边给吃完饭的方言盛汤,一边接过话茬道:

“要不……先在我们前院住吧,到时候找到工作,单位安排住处后再搬出去。”

说完她还看了方言一眼。

方言这边接过老婆递上来的汤碗,还没来得及表态,老娘何慧茹就先说道:

“我看算了,你大姐要是一个人,我倒是没意见,但是她结婚了,大概率男人孩子也要跟着一起,所以这事儿开不得头。”

“他们生活习惯肯定和你们不一样,住一起也打扰你们生活。”

说罢她看向自己男人,说道:

“老四不是说北影厂那边有宿舍嘛,就让他把家里的房间腾出来,让你姐和姐夫一家住家里,他就去住北影厂那边宿舍。”

方振华和老婆交换个眼神后,点点头:

“我看可以。”

朱霖说道:

“妈,真没事儿,我们还想院子热闹一些呢。”

结果何慧茹还是坚持道:

“不不不,这种事情我有经验,绝对不能开这个口子。”

“你们有那是你们自己的,没结婚的兄弟姊妹住一段时间没问题,家里父母住也没问题,但是结了婚的兄弟姊妹住……肯定不行。”

说罢对着朱光南和傅照君两口子说道:

“亲家,我说的是我们家,没别的意思哈……”

傅照君停下筷子连忙摆摆手:

“哎呀,瞧这话说的,想哪儿去了,我们也赞同。”

说着她还表示道:

“琳琳大哥回来,我们肯定也会单独单排地方给他们住的,绝对不会让人住到这里来的。”

方言和朱霖听到这里,也明白了父母的想法了。

结了婚的兄弟姊妹,就是不能让他们拖家带口的住进来,这个是原则问题。

不是方言他们家宽敞就可以让人住进来的。

请神容易送神难,最好还是不要考验人性。

这时候何慧茹对着亲家母傅照君问道:

“对了,说起来你们家的什么时候回来?”

“老大一家下周末回来,刚好赶上琳琳和方言的婚宴。”傅照君端着碗一边吃一边回应道。

“老幺呢?”何慧茹扒拉完最后一口,对着亲家母问道。

这时候吃完了一碗,给自己盛汤的朱教授说道:

“那丫头说是要和朋友一起回来,具体也没说清楚啥时候。”

何慧茹笑着说道:

“男朋友吧?”

朱教授盛汤的时候,还把里面的酸菜和粉丝都捞了起来,嘴里说道:

“嗐,不是。”

“是一起去的女同学。”

说罢,另外一边的傅照君也吃完了,递过去碗让朱教授也帮着盛一碗汤,等朱教授接手盛汤的时候,傅照君补充道:

“老幺她那个脾气和琳琳就是反着来的,大大咧咧像个男孩儿,估计没人喜欢。”

这时候何慧茹笑着说道:

“倒是和我们家二丫头很像啊。”

一旁的方振华点点头:

“还真是……”

接着众人又开始互相询问,到底怎么打算给他们安排工作。

现在返城知青越来越多了,这工作没啥门槛的就真不好找了。

有门槛的可能又会被门槛拦在外边,所以这事儿有得他们头疼了。

说着说着又说到了方言身上,也就他能慧眼识英才,给老四方晨整成了作家,又是出书,又是入作协,又是进北影厂当编剧,那家伙人家都不敢想的事儿,他直接干成了。

于是两边爸妈都打算,干脆人回来就让方言看看,没准就让他发现闪光点了。

方言笑呵呵的答应下来,说是根据遗传来说,他和朱霖的兄弟姊妹肯定不会太差,但是不保证能够慧眼识英才。

……

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天。

一大早方言吃过早饭就去同仁堂上班,朱霖上午则是在家里搞卫生,下周就要结婚了,她打算给家里里里外外整个大扫除。

方言让她别爬高,其他随便弄,高处的事儿他来弄。

主要是高处还放着方家最值钱的两样东西,一张展子虔的画,一把东汉皇帝打造的金剑。

万一扫弄掉下来摔坏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来到同仁堂,不出意外的,已经有患者在等着了。

方言感觉自己这周末的时候,都快赶得上朱老在东直门医院坐诊时候的患者规模了。

一问又都是几个远到而来的。

第一个是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说是自己前段时间在家那边的小诊所做了几次正骨,然后就会莫名其妙的突发昏迷,而且手疼手麻,头晕,恶心,胸闷,憋气,心慌,焦虑。

方言一听,好家伙今天周末开张第一单,遇到个高难度的了!

正骨这块儿方言一直都没有找到专家学习,可以说前世的时候就是他的弱项,这辈子虽然提升了不少,但是相较于其他方面依旧是他的弱项。

给这个患者检查了一下后,方言发现病人还有些向左凝视的症状。

就是他正常状态下,眼睛会不自觉的就往左瞟过去定着不动。

方言判断,应该是做正骨的时候伤到颈椎周围的神经了。

大概率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就是一边的进椎动脉在受压后,导致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外加正骨定位不准确,造成的脑基底动脉短暂供血不足,所以他才会出现之前那些症状。

可能脖子动作一大,自己就昏过去了。

这种情况前世的时候方言也看过类似的医案。

那是一个27岁的小伙子,没事就喜欢去正骨,把正骨当做常规保健手段,结果就整成了这种情况,最后还是去找了一个山东的老骨科医生用手法配合针刀给他治疗好的。

方言当然会用针刀治疗。

但是没百分百把握能够用现有手法,给他把颈椎正回来。

这哥们儿被一个二把刀正骨医生掰了几次,现在这颈椎一碰,只要没整对,这人一准就昏迷过去。

不过方言也不是完全没办法。

他打算先用针刀治疗缓解他的症状,让他不会一碰就出问题,然后让他回去自己做功夫里保健动作,自己把自己骨头一点点的正回去。

只是时间会稍微长一些,但是绝对保险。

随后方言按照自己的计划给患者做了针刀治疗,果然病人的向左凝视一下就没有了。

接着方言就教了他几个自动恢复的动作。

然后又叮嘱了他睡觉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项,最重要还是说明让他没事儿别去正骨了,那不是常规的保健手段。

患者对方言是千恩万谢,说是方言果然名不虚传,其他地方都治不好,就他这里扎了针就好多了。

方言一时间有些脸红,要是自己能学到厉害的正骨手法,哪还用人家自己恢复那么久,直接就出手正回来了。

他决定搞定《中医炮制学》的书过后,下个月就去找个骨科大佬拜访一下,一定要把短板给补齐。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稍后还有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