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279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大树底下好乘凉(3K)

听到方言承认谋划被自己看透,程老得意的摸了摸胡子,挑眉道:

“那还用说?”

“人家看不懂你,我还看不懂?”

方言连连点头,老头喜欢脑补,那就让他脑补吧。

反正自己的目的达成了,而且他这想法也没毛病,自己这会儿没想那么多,如果老程真的同意下来,开始著书的时候,方言也会想到这点的。

说是他计划提前有了这些设计,那确实有点冤枉他,但是也没完全冤枉,相当于程老想到了自己后续的反应。

程老对着方言继续说道:

“著书这种事情我是支持的,人员配置这方面你放心,肯定都是此间好手。”

“我看玉川教授那几个学生就很不错,虽然没有明着收徒,但是基本上也算是他徒弟了,到时候我就让他们几个人加入进来。”

“另外研究所里面的人,我再给你调几个老实点的,那种不好管的,我也就不拿过来捣乱了。”

方言听到程老想到这么细致,赶忙对着他拱拱手:

“那可太感谢您了,您真是我的贵人啊!”

程老笑骂道:

“少拍马屁,这次你要做可得做好了!”

“知道知道!”方言连连点头,这种事情不用说自己也会做好的。

接着程老又补了一句:

“要是写的好,我针灸学书,我也让你参一脚。”

方言一怔,程老著书原来好像是在1990年获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过后才开始的。

现在难道因为自己这只蝴蝶,让这个行为提前了?

心里想着事儿,方言嘴上习惯性谦虚道:

“您太抬举我了,针灸这方面我还差得远呢。”

程老冷笑一声:

“呵……谦虚上瘾了是吧?还是不想帮忙?”

这小子学东西这么快,他还在这里谦虚。

方言回过神,笑着说道:

“这不是习惯了嘛……您有需要,我哪能不帮忙啊!”

“不就是著书嘛,只要您一句话,让我来当打字员都成!”

程老摆摆手:

“我可不让你当打字员,到时候自然有你用武之地。”

……

接下来在这边,方言和程老一起,共同起草了一份编撰《中药炮制学》的计划书。

相较于方言自己制定的计划,这里面的要求就高多了。

当然了高出来的部分,也不用方言操心,有专业人士会提供对应资料,方言还是只负责自己的部分就行了。

他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和程老说的一样,在里面把附子半夏的一些说明加上去。

这个可难不住方言,只要不按照李时珍的剂量来,古籍里能够佐证的书籍还是有一些的。

程老决定帮自己,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见识过破格救心汤的效果。

起草好了文件后,程老和方言签上了名字,然后盖上了研究所的章。

然后程老直接叫上方言,两人要去崇文区天坛西里二号的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走流程。

这地方也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中检所。

是集检定、科研、教学、标准化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药品、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质检机构。

中药归他们管,西药也归他们管。

他们主要职责里面有一项就是承担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的技术审核、修订或起草工作;承担一类新药、新生物制品和进口药品、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和有关的技术复核工作。

所以方言写的这书要合法化,他们这里的流程是必不可能少的。

那地方就挨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天坛医院)。

但是他们的规模比天坛医院还大,占地面积六点七万平方米。

就靠着天坛和永定门,不过方言还一次都没去过。

这边过去大概十四公里左右,方言载着程老就出了门,因为载着个国宝级的人物,方言的车就开的不快,整整用了半个小时才到目的地。

在门口两人拿出了证件,检查过后他们去停了车,然后就进了一栋楼里面。

方言还是第一次过来,在大楼进门处看到了一些指示,上面写着“华夏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质量检定中心”、“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华夏药品生物制品标准化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国家新药安全评估中心”……

后面一连串的各种中心,看的方言眼花缭乱堪比之前在华夏中医研究院看到的各种研究室。

程老对着方言说道:

“这里以检定工作为主,每年检验药品,生物制品,还有医疗器械近万,检定的疑难菌种每年更是数不胜数。”

“每年都可以向国内各单位提供教学,研究,检验的医学菌种。”

“他们这里仪器也是国内最先进的,大多数都是进口的,不过都不在这栋楼里面,这次没办法带你去看了。”

方言对这里的情况知道的很清楚,不过还是很受用的点点头。

至于仪器,前世见过的先进检定仪器那就多了,这年头的东西还不足以引起他的好奇心,要说这里有本什么古药方,或者新研究的中医器械,他估计还能感兴趣一些。

刚说着说着,就看到前面出现了一个中医电针室。

这下方言脑海里,一下就想起这玩意儿的有关资料。

1825年的时候,它被法国医生萨朗弟爱发明出来,1951年在国内已经有人开始用了,但是一直都不温不火,方言前世倒是用过几次,主要是用于“筋骨病”这类疗法里。

在不会针灸得气的医生手里,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而程老路过的时候,明显冷哼了一声。

方言才想起来,程老是联合国国际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

他执着传统针灸,电针这东西估计在他眼里,就是个邪门歪道的东西。

方言好奇的问道:

“程老,您研究过这个电针没?”

程老点点头:

“当然研究过了,不过没研究出啥名堂。”

方言点点头,想来也对,人家是华夏中医针灸研究室的主任,怎么可能没研究这些东西。

又走了几步,然后方言看到前面的牌子,说道:

“哟,您看,前面还有水针。”

程老没好气的说道:

“什么水针,其实就是穴位注射。”

“研究这玩意儿,还不如花点功夫去研究耳穴疗法的临床呢。”

方言想到后世的一些针灸新发现,对着程老笑着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百花齐放嘛,研究本来就不是一条线的。”

“没准哪天他们就研究出新东西了。”

听到这话程老倒是没有反驳。

反倒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方言感慨不愧是搞研究的,个人喜好永远排在后面。

接着两人又走过了不少的房间,终于来到一个人很多的大办公室。

通报了一声后,两人被一个女同志领了进去。

然后他们来到了,里面一个领导办公室里中。

这里面的领导明显是认识程老的,一口一个程主任,然后热情的邀请他们两人坐下,还让人给他们倒茶。

程老给方言介绍了一下,这个叫林主任,是专门负责批准这块的。

方言和林主任打了个招呼后,刚要做自我介绍,对方居然就叫出了他的名字,还说自己当时也在卫生部大会上。

方言仔细回想,然后还真记起了他。

卫生部大会刚开场,最开始讲话的时候,领导里面就有这位林主任。

方言一问过后得到了林主任的确认。

接下来林主任笑呵呵的和方言寒暄了两句,然后两人把话题重新拉回到了正事上。

程老也没废话,说明了来意。

然后就把带来的文件袋拿了出来。

林主任看了过后,立马让人查了一下现在记录在案的中药炮制书籍。

确认过后,他又拿着文件出去找了办公室外边的人,过了一会儿拿了好几份文件下来,在桌子上盖了好一会儿的章。

再然后就是让程老签字,七七八八的文件签了一堆。

最后林主任问一下作者,然后程老叫上方言,居然还要让方言签字。

方言也是没做过这事儿,上去瞄了一眼文件,发现确实需要明确主要作者。

也就是备案里面,程老是负责人,方言是作者,两个人就是这本书的留档备案的人员。

在方言签的时候,林主任还夸了方言二十二岁就能给官方著书,真是前途无量。

等到方言把所有文件上都签好自己的名字后,又按了红手印,这事儿就算是完成了。

接着林主任又把文件分出一部分塞进档案袋里存档,然后拿出一部分放在程老开的那张文件上,盖上了章重新递给了程老。

程老拿起文件袋把东西全部装好,然后对着林主任招呼一声“走了”。

林主任站起身,把他们两人送出了门。

等到方言和程老走出了办公楼,方言抹了一把汗,心里暗自感慨还好自己认识程老,这程序换成其他人,哪能这么快就办下来。

不止要华夏中医研究院起草牵头,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同意,还要走内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才能发表。

光是这三个地方,就没一个是简单的。

一般人进都进不去。

进去过后想找到相关人员,说服他们得到同意,那也千难万难的。

就算是知道流程,有点关系的,光跑来跑去就的把人腿给跑断。

因为没大佬帮忙背书,上头又没要求下来,一般人谁理你啊。

你说写书就写书?人家认识你吗?

也就是方言认识程老,直接跳过了好多人需要走的步骤。

这和小老弟的对比,这严肃官方性质的书,可比要求的要硬核太多了。

要不曾国藩都感慨“朝中有人好办事,大树底下好乘凉”呢。

还好只忙活半天,方言终于可以合法写第一版的中药炮制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