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263章 有共鸣的就是好文章(3K)

重生1977大时代 第263章 有共鸣的就是好文章(3K)

作者:凤山鹤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8: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蔡教授还很少见到陈大导这么失态的时候。

而且他这个评价是正儿八经的,不是那种给面子随便点评一下。

就比如刚才自己带过来的稿子,是新加入作协的一个后辈写的,他给陈怀恺看的时候,人家就只是很礼貌的给了一些点评,说了一些勉励的话。

也就只是给了个面子,但并没有看上稿子。

一切都是人情世故,两人也都是心照不宣。

但是方言带过来的稿子,陈怀恺看了过后,表现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开始的时候,要不是给面子,那个《黑土情深》的书名一出来,这书就可以不用看了。

这就是他们的直觉,这题目一看就是一股菜鸟的味道。

看一眼都能想到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垃圾。

但是谁能想到,看完之后陈怀恺出现了这种反应。

不光是蔡教授,就连陈楷歌都是一脸诧异的凑了上去。

不过这时候稿子已经率先被蔡教授拿走了,陈楷歌只好对着老爹询问:

“这写的是什么?”

“黑土情深是写农民和土吗?”

面对自己儿子的问题,陈怀恺说道:

“写的是知青下乡的故事。”

陈楷歌有些纳闷的问道:

“知青下乡的故事,这不是几年前早就有一些了吗?”

陈怀恺说道:

“这个故事和那些不一样,那些都是号召知青下乡的,他这本的基调就不一样,是一本创新和探索性的知青,反正一时间我也给你说不明白,你待会儿也看看就知道了。”

“是嘛?”陈楷歌脸上有些诧异。

很少见到老爹这么高评价的了。

陈怀恺说道:

“当然了,这个作者很厉害啊,他一边写一边成长,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他的进步,并且他的视角很奇特,以前根本没有人写过。”

陈楷歌听到这话,被说的有点抓心挠肝的,但是稿子又在蔡教授手里,他就只能等着。

这时候陈怀恺看向带来稿子的方言,他说道:

“方言同志,你弟弟的这本,肯定还有后续的章节还没带过来是吧?”

方言笑着点点头,然后回应道:

“因为目前正在创作中,所以只把前面写好的带过来了。”

现在看的出来,只带三个故事来策略是正确的。

而且这个效果比自己想的还要好不少。

陈怀恺根本就没有点评,说什么意见,直接就开始了猛夸。

这态度肯定不是给自己面子,而是真的被内容打动了。

已经算是超出方言预期了。

陈怀恺听到方言模棱两可的回答,略微沉吟了一下后,问道:

“他是想把作品改编成话剧?还是电影?”

说完顿了顿,然后又拿起自己桌上的一本《人民文学》对着方言问道:

“又或者是打算走出版社发出去?”

方言说道:

“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得到认可的渠道越多越好了。”

陈怀恺听到这话后露出个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现在就是摸不透方言拿着稿子去见过多少业内人士了。

所以他连一点意见都没提,生怕自己逼逼两句,人家就有其他选择了。

而且关键这本的一些小瑕疵也根本不是事儿。

最多就让改改名字罢了。

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先开门见山:

“方言同志,我想知道,其他渠道的人和他接触过了没?”

“……”方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问得太直白了。

自己刚好就是想要保持这个神秘感,要不然他也不会带复写的稿子过来。

很快陈怀恺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点不好回答,于是他连忙道歉:

“不好意思,我只是想知道有没有电影同行看到这稿子?”

方言看了他一眼,然后才开口回应道:

“电影行业您是第一个看到的。”

陈怀恺听到这个答案后,立马就暗自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

接着他立马问道:

“这个稿子不知道能不能留在我这里?”

方言笑着点点头:

“可以,这个稿子本来就是专门带过来给您的。”

听到方言的话,陈怀恺就更加确定,人家在写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给谁看了,这会儿稿子估计已经在好几个人桌面上摆着了。

他也就是其中一个。

看了一眼孟济民,他想着,要不待会儿打听点内幕?

认识这么久时间了,孟济民应该可以透露一些内容。

想到这里他也就不急了,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同志,不知道您弟今年多大?”

方言说道:

“他是1957年的,今年刚好二十。”

听到才二十,陈怀恺赞叹道:

“后生可畏啊,二十岁能够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方言笑笑说道:

“这话可不能让他听到,要不然就得骄傲了。”

说罢,他故意对着陈怀恺问道:

“您看看内容上,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之所以这么问,是想要看看陈怀恺的态度,如果这人说了一堆需要改进的东西,方言就不打算让他见老弟了。

他是专业人士,就算是他说的对,但是也对老弟有很大影响。

所以方言宁愿不走他这条路,也不会让他影响到方晨的创作。

毕竟这本书其实是没多大毛病的。

而听到方言的试探后,陈怀恺立马就摇摇头说道:

“他还是个新作者,最应该保持的就是这种写作的风格,我就不提什么意见了,提出来让他按照我的写,反倒是没有这个味道了。”

“他这时候最应该接受的不是意见,而是表扬,树立他的写作正反馈。”

“这本就要他这个味道才对劲,除非他后面开始创作其他的,要不然我是没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的。”

说完他顿了顿,表示道:

“况且,我认为就他这三个故事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后面根本就不需要我来提什么意见。”

方言听到了陈怀恺的态度,满意的点点头:

“您这评价果然是专业。”

陈怀恺摆摆手说道:

“嗐,什么专业不专业的,现在文学行业里,我这种人现在太多了,反倒是缺少这种年轻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说完了过后,陈怀恺装作很随意的问道:

“对了,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见一下作家本人?”

方言笑着说道:

“这个我可能需要征求一下他自己的意见。”

陈怀恺也没意外。

他拿出自己的一个本子,然后刷刷的在上面写下了电话,接着把那张纸撕下来递给了陈楷歌,指示他给方言:

“方言同志,我给你一个电话号码,您问好了意见,随时打电话过来通知我,我最近随时都有时间。”

陈楷歌把电话号码递给了方言,心里惊讶的很,老头子这态度有必要放的这么低吗?

这时候等他给完了东西,蔡教授也看完了。

合上稿子后,蔡教授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呼……厉害,这稿子写的真好!”

这下他算是明白陈怀恺刚才为什么那个反应了,现在他也是差不多的感觉。

不过蔡教授毕竟是教授,表现的稍微淡定一些,他对着方言问道:

“作者之前就真没其他什么作品?”

方言想到自己老弟的那些情诗实在有些拿不出手,然后摇摇头说道:

“没有,他才从东北回来。”

蔡教授说道:

“这故事是自己的真实经历?”

方言回应到:

“做了一些小小的改编。”

蔡教授点点头,然后说道:

“老实说除了书的名字能让我找出点毛病,其他的还真是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而且这确实是个新题材,目前还没看到其他人写过。”

“我感觉发表出去,应该会得到很多年轻人的共鸣。”

说罢他看了一眼陈怀恺,然后又继续对着方言说道:

“老陈他们北影厂如果是拍电影,那周期就长了,我建议还是直接找出版社,然后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连载出去。”

“如果他的故事够长的话,甚至后面连载过后,还可以单独出一本书。”

“等到读者基础有了之后,到时候电影在拍出来,那影响力就比单纯出电影大的多了。”

方言听到后认真的点点头,刚才孟济民还认为蔡教授会使绊子,但是没想到人家是真的认真给意见了。

他这个说法和方言之前计划是差不多的。

“谢谢蔡教授的建议。”方言对着他点了点头。

这时候陈楷歌终于有些憋不住了,他问道:

“你们都看完了,给我看看吧?”

蔡教授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后面还有个排队的呢。

他笑着给稿子递了过去:

“来吧,拿去看。”

陈楷歌接了过去,马上就迫不及待的翻阅了起来。

他在1969年的春天到西双版纳插队,然后在1970年家里老爹运作下,就已经入伍参军,1974年的时候复员转业。

可以说他的知青时间只有短短一年多不到。

不过拿起这本稿子读起来的时候,第一段火车上的自述,就让他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当时他还真是和文章里的“我”产生过一样的想法。

要不说年轻人才懂年轻人,陈楷歌立马就感觉,这稿子或许会比老爹说的还要受年轻人的欢迎。

借着他继续往下读去,满满都是代入感。

看的他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忍不住直接就夸奖了起来:

“这确实写的好!”

“有共鸣的就是好文章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