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208章 老祖宗现成的你不抄?(3K)

“你们这架势,怕不是让我讲治疗耳聋吧?”方言指着他们现场黑板上的图以及各种资料,对着程老问道。

程老听到后点点头说道:

“是,我们已经打算开始研究耳区疗法了,所以你这个成功的临床治疗案例,就让我们很有启发。”

“请你先讲讲你这个医案当时的治疗思路吧。”

方言点点头,这次他本来也没打算藏着,用这个医案也是为了顺利且合理的让上级注意到,然后把这套理论讲出来。

有了这套理论基础,自己就算是不把后世开发的那两百多套疗法拿出来,他们一样可以自己研究出各种疗法。

“行,那我就讲讲。”方言说道。

程老大概是没想到方言答应的这么干脆,他都愣了一下,然后才说道:

“那可太好了!”

本来他都准备好说辞,打算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

结果方言直接就答应下来。

程老这时拍了拍手,震声道:

“好了,都先停一停。”

“大家给方专家让个位置,他要讲耳区疗法的医案了。”

听到这个“方专家”这个称谓,一旁准备当空气的孟济民眼睛都瞪大了。

啥?我没听错吧?

程老真叫他专家?

就在孟济民发愣的时候

在场的其他人反应迅速,赶忙让开位置,把黑板让给了方言。

“请!”程老抬手示意,让方言上讲台。

方言点点头,一点没有客气直接大步走了过去。

来到台上,方言看到人群里还有几个熟人,是上次见过的王玉川教授,还有他的几个徒弟。

方言对着他们点点头,算作打过招呼后,他指了指黑板上贴着的翻译耳区图,对着众人问道:

“看你们在研究国外的这些东西,研究到现在,感觉怎么样?”

在场众人都是一愣。

他们都知道方言,但是不少人都没见过方言。

只知道这个年轻人上过卫生部的大会,拿到过两个医学成果,而且程主任和王教授非常看中他。

今天第一次看到他真人,好多人还在震惊于他的年轻。

想看看他到底能讲什么么,没想到他上台先提出问题来了。

台下的王玉川教授最先反应过来,于是他站起身,率先开口说道: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国外已经有成熟体系后,我们觉得照搬过来比较有效率,毕竟那都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而且也是中医体系的,但是我们在目前发现,现有渠道能查到的相关文献非常有限。”

“也就是说,如果要继续这个课题,我们可能需要花大价钱去购买,或者派人出去交流学习才行。”

“嗯。”方言点了点头,这个回答倒是没让他多意外。

国内耳区疗法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被老外牵着鼻子走。

当时中医这块还是给外国人想的太好了,以为自己派人带着知识去和他们交流交换,人家就会拿回来对等的东西,结果洋人的尿性他们后面才搞清楚,这群人可不是什么绅士。

这点不管是西洋鬼子还是东洋鬼子,都差不多。

接着台下的程老接过话茬说道:

“不过我们看到你的医案后,就感觉你应该在这块已经有一套自己的成熟理论了,并且和国外的还有一些区别,反倒是和古籍上的不少东西能对上号。”

方言说道:

“嗯,您说的没错,我确实是从古籍上总结了一套自己的东西。”

听到这里程老就笑了。

果然自己猜的没错。

不过他没有急着让方言交出来,而是指了指那本方言自己写的医案:

“那先不说这个,说医案吧!”

“这个医案应该也是国内目前还没有过的。”

“好!那就先说医案。”方言立马答应下来,一点犹豫没有。

他拿起医案,对着众人说道:

“这个医案治疗耳聋,里面就用到了耳区疗法,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现代第一例临床成功治愈案例,所以很具有参考性以及研究价值。”

“接下来我会讲的比较详细,大家想知道的一些东西,我都会给大家解答,对应的古籍来源我这个上面没写的,我也会告诉你们。”

“希望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记录好!”

“好!”王玉川和他几个徒弟,带头应道,接着其他人也齐齐答应下来。

其他人算是看出来了,方言虽然年轻,但是很受现场两位大佬的重视。

从程老和王玉川对他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那是真的在讨教。

所以刚才还有些轻视的众人,立马改变心态,拿出自己的本子和笔,准备接受方言的知识。

接下来,方言讲起了当时治疗严华耳聋的过程。

方言知道他们想听什么,所以着重的讲了耳区疗法这块。

里面涉及的到的理论知识,还有古籍出处,方言按照之前说的,都给他们说明了。

这其实都是后世总结出来的东西。

方言现在读的书越多,系统加持后,就将这些相关的记忆都激活了,华夏自己弄出来的中医耳区穴位图,他现在脑子里记得很清楚。

说到需要画图的时候,方言让孟济民上台帮忙。

上次见识过孟济民的绘画功底,方言于是让他帮忙画了一幅新的。

这是一副有别于国外耳区图的耳区疗法图。

方言一边说,一边让孟济民在上面标注对应穴位。

看到一个个点,被指出来,看得现场一众人都两眼冒光,都纷纷热切的盯着方言。

他们都看出来了,眼前这位的知道的耳区体系,好像比国外的还要详细,而且也更加符合他们认知里的中医内脏经络体系。

最重要的是,方言能够说出对应的古籍,和原文。

“在《五邪》里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这里的青脉就在这个点,孟大夫帮忙标注一下……”

“这里,《备急千金要方》载:……神者,心之脏……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

“《邪气脏腑病形》亦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以此我们可以倒推出耳区穴位……”

方言一边说,孟济民一边画。

慢慢的黑板上的孟济民画的耳区图,就出现越来越多标注,台下的人眼神也越来越亮。

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方言总算是讲完了。

这时候他讲的已经是口干舌燥。

孟济民也是胳膊都举累了。

但是他更加惊讶于方言查到的知识,一口气查了这么多古籍?这真是一个月能干的?

还有他这个记忆力,未免也太可怕了!

直接张开嘴就背出来,一点犹豫都没有。

过目不忘也不过如此了吧?

同样震撼的,不止他,还有台下的人,他们也意识到了方言恐怖的记忆力,和倒推的强大逻辑能力。

到了最后总结的时候,方言对着众人,道: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里面就提到了“耳脉”的这个概念,国外研究了这么久,其实也是基于我们古籍上的知识,整理出来的一套理论。”

说罢他又拿起那张放大后的国外耳区图,放到刚才孟济民画出的那张图一旁,接着继续说道:

“不过他们的理论不信奉经脉和穴位,只认为耳朵是身体的反射区,我们要学了他们的反倒是舍本求末了。”

“所以我就干脆从古籍里面找,虽然没有成体系的书籍,但是中医传承了那么多年,想要找齐这套理论,终归还是能拼凑出来的。”

“他们老外都能拼出来,我们华夏人没道理拼不出来吧?”

“虽然听起来很复杂很费事,但用我们经脉穴位那套理论,比他们找起来可要容易的多,而且更加快更准确。”

说到这里,他放下手里的外国古籍和翻译的期刊,指着孟济民画的那张图说道:

“最后我确认,人体十二经脉均直接或者间接上达于耳,各脏腑组织器官在耳部均能够找到对应穴位,就算是古籍上找不到明确记录的,倒推也可以推导出来。”

听到方言这话,大家都很激动,之前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这种事儿,但是就像是之前说的那样,认为直接抄外国的人的成果更快,但是没想到真的抄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并不好抄,人家保密工作也做的很好。

他们如果真的想要去弄答案,那必然要付出不少的代价,就在他们想好和这些洋鬼子交易的时候,却有人站出来,说自己早就开始在古籍里面找寻了线索了,并且现在成果就已经画在了黑板上,直接白送给他们。

这如何能不让人心神激荡?

方言继续说道:

“这张图历时我一个多月时间,在治疗耳聋的时候,查阅古籍翻到有关或者无关的穴位,我都记了下来,我知道这肯定不是最后的版本,但是它绝对比现在国外的要详细。”

众人纷纷点头,毋庸置疑的,方言这张图已经比那张能查到的国外耳区图,要详细太多了,而且这还只是他为了治疗耳聋这个病人,查古籍查到的。

也就是说,其实他们一直守着金山却盯着外边,没发现脚下就有他们的答案。

方言能够找,他们当然也可以找。

这时候方言说道:

“接下来完善这张图的工作,我会继续做,也希望大家也一起做,我们共同将这张图完善出来。”

众人纷纷点头。

这时候王玉川站出来,对着方言说道:

“方专家,我想正式邀请你加入我们的耳区疗法医学研究组,担任首席顾问。”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稍后还有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