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59章 上大学就读研究生?(3K)

重生1977大时代 第159章 上大学就读研究生?(3K)

作者:凤山鹤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8: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方言今天去找程老,第一当然是赴约,人家邀请他第二次,他肯定是要去。

这次不去就是不给人家面子了。

第二,就是见一见在现场的老师和学生,看看有没有前世认识的人,没有认识的也无所谓,主要目的是拓宽一下人脉,以后自己上大学,大概率会遇到他们。

除了这两点,提供中风治疗意见什么的,只能看当时的情况。

中风的后遗症,是随着时间拖的越久,就越难治疗。

发病后越是及时治疗,后遗症也就越好治愈。

黄芪虫藤饮也不是万能的,能恢复一些重症患者的状态已经算是不错了。

这点方言自己心里还是相当有数的。

他可不会乱吹一通,到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坐上公交车,方言没有到多久时间就到了目的地。

来到了研究所外边,方言拿出了昨天程老给他的通行证,给门口的哨兵展示了一下后,果然哨兵直接就放行了。

并且顺道还给他指了针灸研究所的具体位置。

看样子是程老特意交代过的。

方言根据刚才哨兵的指引,来到一栋白色的大楼下面。

登上大理石台阶,方言走进一楼的大厅,看到这里穿着白大褂的人匆匆而过,方言看到一块研究院地图挂在大厅里。

光是研究所就有十八个,还有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这些单位也在里面。

另外还有几个中医药管理重点研究室,中医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工程实验室,以及肿瘤研究室,筋伤手法研究室,心血管病血瘀证研究室……一大串的各种各样的研究室。

方言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一时间光是在这里看各种研究室的名字,就花了他不少时间。

期间他还看到了中药抗疟疾研究室,这里负责人正是2015的诺奖得主屠女士。

就在四楼上,上楼几分钟就能见到真人。

方言安耐住激动,决定暂时不去打扰人家。

最后终于看到针灸基础理论创新与方法学研究实验室。

虽然感觉名字好像有点不对劲,但是这里和针灸有关系的也就这个地方了,于是方言只好根据楼层找了过去。

在三楼找到了这个研究实验室,方言透过门上的玻璃窗,朝着里面看了一眼,果然发现一大群人在里面。

方言敲了敲门,一个戴着眼镜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打开了实验室门,看到方言的穿着后,对着他问道:

“同志,您……找谁?”

“你好,请问,程莘农主任在这里吗?”方言问道。

对方恍然大悟,然后指了指隔壁方向的针灸医院:

“哦,程主任这会儿已经走了,他在针灸医院那边去了。”

方言有些懵逼,问道:

“不是在讨论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吗?怎么去医院了?”

对方明显是知道的,他说道:

“哦,上午讨论有结果,他们就过去了……”

说罢他对着方言问道:

“您是中医院的学生?”

方言摇摇头:

“不是,我是程老叫过来一起讨论参谋的中医师。”

对方一怔,看到方言实在太年轻了,他有些不相信。

方言倒是没在意这个,对着对方感谢了一声,然后就告辞直接下楼,朝着隔壁针灸医院而去。

这边就要比研究大楼那边热闹多了,进出的病人不少,方言直接奔着针灸科的临床科室而去。

然后顺利的就在这找到了程老。

这会儿他正和医生一起,正在用针灸给病人做治疗。

病人是个六十几岁的老同志,看起来没有什么中风患者的面相。

方言瞄了一眼,扎的是外关,照海,人中,濂泉,丰隆,至阴,昆仑。

他猜测眼前这位患者应该是中风后很快得到了治疗。

不过现在就是腿脚还有些问题,但是后遗症里算是很轻的了。

他这种比较好治的,也能够很快的试出针灸的效果。

所以这个患者他们找的还挺好。

接着方言看向一旁。

只见房间里,在病床旁边还站着好几个年轻人,他们都穿着白大褂,年龄上来看,都是二十五六岁,甚至还有看起来三十几岁的人,方言猜测这些应该就是学生。

看到方言走了进来,这些人都注意到了他。

方言目光在他们脸上扫过,然后对他们露出个和善的微笑。

接着方言对着程莘农招呼了一声:

“程老,我来了。”

“哟,来了啊?”程老听到声音,回头瞧见方言,然后招呼了一声。

接着他继续下针不停,在下完最后一针后。

他看了一眼手表开始留针计时,这才回过头来对着方言笑着说道:

“不好意思,有治疗方案我们就过来了,让你来回跑了。”

方言摇摇头:

“没事也就几步路的事情,一般人还进不去呢,我也算是去看了一眼研究院里面是什么样子,开了眼界了。”

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递了回去:

“对了,您的通行证。”

程老笑着接过通行证,对着其他人介绍道:

“给大家介绍下,这位就是我跟你们说的那位方言方大夫。”

“我们这个中风针灸治疗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他那个药方上的。”

这话一出,全场都静了一秒。

所有人的目光投向了方言,然后方言听到有学生在嘀咕:

“好年轻啊。”

程老又对着方言介绍起在场其他人:

“这些都是中医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今天的治疗方案就是他们想出来的。”

方言对几人都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那几个学生,他努力辨认了下,然后确认没看到自己以前听过课的教授。

接着,程老对着方言特别介绍了一下,站在他身边的一起施针的老师:

“这位是王玉川老师。”

王玉川?!

方言听到这个名字后,整个人都一怔。

看到对方手伸出来和他握手,他才反应过来。

“王老师好!”方言赶忙招呼。

看着眼前这位精瘦精瘦的王玉川老师,方言脑海里浮现出他的信息来。

这位来头不小,和朱老程老一样,也是第一届国医大师之一。

并且和朱老程老一样,他同样是江苏人。

另外,要论师承这块的关系,他和朱老还算是同门。

朱老的师父章次公,和王玉川的师父陆渊雷是师兄弟,两人都是章太炎的门生。

而同时王玉川的师父陆渊雷,还是医学函授学校创办人。

王玉川虽然没有朱老那么名震一方,但在中医教育界,他绝对属于是金字塔尖的那几个人。

他在1957年被卫生部调到京城,担任首都中医药学院的教学工作。

现在已经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了。

并且还主持负责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第一、二版。

后来在1978年更是直接升任学校副院长。

方言上学看过的不少书都有他参与编撰。

比如《内经讲义》《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运气探秘》《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养生学》……

没想到以前教授没见到,见到教授的教授了。

“方大夫年轻有为啊,这几天我都听程主任提过你好几次了,据说朱兄把他的医案笔记也送给你了,前途不可限量。”王玉川握着方言的手没松开,表现出一副非常欣赏的模样。

方言赶忙说道:

“朱老的医案笔记只是借给我阅读,后面我还要还给他徒弟的。”

王玉川笑呵呵的说道:

“我看的出来,这已经是他徒弟待遇了,看来以后京城也要出一位小五毒医生了。”

方言听闻,连说不敢,医案笔记也就只是朱老治疗手段的冰山一角,自己还得努力学习才行。

对于方言的谦虚,王玉川很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他就转过头,对着几个徒弟指着方言说道:

“看看人家多谦虚,再看看你们一个个的,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刚研究出的治疗方案都还没实施,效果都还不知道,就已经在想一些有的没的了,医学成果是那么好拿的吗?”

听到这话,那几个学生,立马低下头连忙认错。

一个个乖的像是鹌鹑似的。

方言这才看出来,这哪里是学生啊,这明明就是带出来开小灶的徒弟。

很显然他们都是王玉川特别看中的学生,要不然也不能带到这里来。

怪不得自己不认识呢,这些人以后十有八九都是卫生部的或者研究院的大佬,人家就压根不会出来讲课。

他也不敢托大,赶忙对着王玉川表示,自己也在学习中,还打算考大学深造呢。

谦虚,反正在这种时候,谦虚就完事儿了。

一旁程老听到方言这话,笑着对着他透露到:

“你不是以后要考大学吗?我跟你讲,王老师他就是负责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的人。”

方言虽然知道但是依旧要表现出一副很惊讶的表情。

王玉川说道:

“那些教材都是针对之前工农兵推荐的学生,后面恢复后教材还会改,特别是前面几届的学生,有大量跟着名师出来的学生,甚至还有你这种拿了医学成果的存在,基础的东西你们早就知道,教材不好编啊……”

程老听到后,他说道:

“教材肯定是照顾大多数人,方言他们这些人,就该重新弄个更高等的教育,要不然他们在大学里就是浪费时间。”

王玉川点点头,他说道:

“没错啊,所以学校已经在开会讨论这事儿了。”

听到这里,方言突然脑子里闪出两条前世的信息来。

‘1978年,首都中医药大学首开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先河,1981年又成为首家中医药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他一下将线索串联起来,突然想明白为什么高考恢复后第一年开始授课,这所学校就首开研究生教育,这就是针对他们这种人啊!

也就是说,他们这类学生进去,只要是医术和知识积累是够的,直接就可以开始读研究生,听程老和王玉川的对话就能知道,因为这就是给他们这类人准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