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13章 揿针和半部五毒秘籍(3K)

重生1977大时代 第113章 揿针和半部五毒秘籍(3K)

作者:凤山鹤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8: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耳区治疗,方言前世上学的时候就学过了。

他当时还特意查过古籍相关的资料,最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有耳脉记载,《黄帝内经》里其实也有详细的耳朵与经脉、经别、经筋、脏腑气血的关系,同时还有少量的耳诊治病的经验。

《脏器法论》《玉肌真脏论》《灵枢.脉度》《素问.评热虚实论》还有针灸《难经.四十难》都有记录脏器和耳区的关系。

方言猜测那些老外应该是手里还有些从国内流出的孤本,才让他们把这块给研究出名堂了。

这项国外已经用了二十多年的中医技术,在现在这时候的国内,完全属于是新技能。

朱老能够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短时间就把这项手段给吃透,就已经说明他很厉害了。

而这会儿他能够将这个新技术拿出来教给年轻一辈的医生,可以证明他是真的很无私。

孟济民是他的徒弟,但方言可不是。

不过这项技术,方言其实早就已经掌握了,只是平日里轻症患者根本没什么机会用而已。

也就是最近,在治疗严华的时候,方言才用过一些。

而且用的还是留针法而不是埋针法。

因为严华远还不到那个程度,刺激一下他身体就已经能够自己催动起气血产生效果了。

话说过来这事儿,既然在这会儿朱老提及愿意教自己,方言当然也不会不答应。

就算是会了,再听听也没坏处。

当年自己学也就是在学校里老师统一教的,现在教他的人,那可是朱老,说不定自己就能够学到新东西。

所以方言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就点头答应下来。

而且学了这个之后,以后遇到患者需要做耳区治疗的时候,他直接就可以拿出来用,绝对的光明正大。

我跟着朱良春学的,这可是有那么多双眼看到的。

很快朱老开始了针刺治疗。

最开始先给病人做了一套体针,用的烧山火补的手法,取足三里、肾俞、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补发加艾灸。

做完之后,查看病人状态,确认病人脉象,再没有问题后,打开了他的埋针的针包。

现在国内还没有这种精巧的东西,它是一块儿指甲盖大小的膏药,上面有图钉状的短针,找准耳区上对应的位置,将这东西贴上去,就算是埋好了。

后世的埋针进化过更多的版本。

当然了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一般医院埋针用的还是最简单的款式。

使用30号或者32号不锈钢丝,制成的图钉型或者麦粒型针具。

朱老用的埋针也叫揿(qin,四声)针,是从香江买的,估计价格应该不会便宜。

但是这个东西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想做也能做的出来。

在耳区对应脾、肾这些位置后才留针,朱老操作的很慢,还给方言孟济民讲解这里对应的是体内什么位置。

朱老不知道方言在针灸方面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所以努力让自己把知识讲的深入浅出,结果就是在一旁跟着旁听的不少人都听懂了他讲的这些知识。

方言结合自己的知识发现,朱老对耳区理解可能还没有后世深入,但是他对内脏这块的了解确实有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见解,甚至让方言出现了好些新的理解和念头来。

感觉自己要是跟着朱老再学一下,估计就能触发某种系统加持了。

不过今天主要的目的不是给方言他们讲课,而是给病人治病。

顺便让他们见识见识耳区疗法和埋针。

和方言听完若有所思不一样,孟济民更加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在朱老一开始讲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记录,甚至方言看到他用身上的钢笔直接画出了一个准确的耳朵图形。

把朱老刚才说过的位置全都标注在了图上。

这能力可没几个人能做到,方言就说怪不得孟济民随身都带着笔记本和笔呢,他原来是有这么个能力。

朱老对徒弟孟济民的习惯倒是有些意见,让他用心理解,别老往本子上记。

孟济民也没有有反驳,连连点头,说自己这是老习惯了,写下来脑子就记下来了。

过笔就在过脑子。

方言听到他这话,想起自己上学时候大一届的师姐也是这样,关键那个师姐也姓孟,老家也是京城的。

想到这里,方言一怔,看孟济民的眼神有些怪异起来,难不成上辈子那师姐是孟济民的孙女?

朱老懒得理孟济民转头又对着方言说道:

“这种埋针是一次性的,咱们国内目前还不好弄,不过道理是相通的,你们用新的细毫针一样可以做到,只不过要把握好刺入的深度。”

方言点点头,这点他很有经验。

早就在严华身上实施过了。

孟济民和方言就不一样,直接问朱老要了一贴,说是以便记录好长度,这点倒是很严谨。

接下来方言看到病人面色又红润了几分,呼吸也没那么困难了,知道这是埋针已经开始起到刺激脏器的效果了。

朱老把脉后也确认了这个消息。

一旁的针灸师也在默默的记下,朱老说的道理并不难懂,完全可以后面自己总结。

朱老确认病人状态后,让护士去看看药什么时候能熬好,然后又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接下来我会把这个耳针疗法和埋针技术上报上去。”

“我一个人能量精力都有限,最重要还是得上头重视起来才行,这个技术既然人家已经研究使用了二十年那肯定是没问题的,既然他们能从我们这里拿走技术,创新运用到现在这个程度,我们也应该学习人家,把这些优秀的技术经验都学回来运用在临床上。”

方言和孟济民都点点头。

方言虽然不记得这耳针疗法是什么时候被国内注意到的,但是他确实在大学的时候学过,并且知道后面国内也开发了不少新疗法。

比如电针,注射,放血,耳夹,磁疗,药敷,埋豆,压豆,激光,水针,离子透入。

这些都说明这耳针疗法后面被大力开发过。

朱老对着方言和孟济民说道:

“最后说到底,还是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一辈的中医努力。”

两人齐齐点头。

这算是中医界的老前辈,对他们年轻一辈人的期待。

朱老说完之后他还特意对着方言表示道:

“特别是方小友,你现在还这么年轻,记得保持住初心,未来大有可为!”

方言现在才二十二岁,朱老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之前在沪上学医的自己,忍不住又对他多说了一句。

这行为在其他人看来就多了几分特殊的意思在里面了。

特别是孟济民和陈幼清眼里,这简直就是师父又动了收徒心思的表现。

中医里面一个人拜几个老师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比如朱老就是先拜武进孟河御医世家的马惠卿先生为师,后来又到沪上名医章次公门下学习。

二十一岁名扬沪上。

二十二岁回南通设立诊所行医。

年少成名除了天赋外,还和这两位名医师父有关。

方言现在的年龄和他在中医上表现出来的天赋以及心性,确实是非常惊艳的,所以朱老现在示好的表现,很大概率就是动了收徒的心思。

不过这个场合不适合明着说出来。

毕竟上面已经明令禁止中医收徒了。

现在只能在同一个科室,这叫老带新计划。

当然了,这个规矩只是对普通医生管用,想要收徒弟,偷着收了人家也管不到你。

甚至于朱老这种大医,官方虽然不至于支持,但是也会当做没看到,毕竟一个大医能够看上的人,必然是很有天赋那种的。

只要给学出来那几乎就能在医院里当台柱子。

只要你收徒,不像古代时候那种大张旗鼓,打了官方的脸,别人也不会管你。

等到朱老说完这话后,他又像是突然记起了什么事情走到自己的旅行包处,从里面掏出了两个封皮有些老旧的笔记本。

他拿着两个本子到了方言和孟济民面前,然后对着两人说道:

“这些都是我最近整理的出来的一些历年比较特殊的疑难杂症,本来是打算都拿给济民的。”

“现在既然方小友在这里,那这疑难杂症你也拿着看看,你们一人一本,看完之后再交换看,希望能对你们有用。”

说完直接将笔记本一人递出了一个。

方言打开一看,发现居然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使用虫方治疗肿瘤的医案。

这可是连六十二经验方里都没有的早期方子。

方言又翻了几页发现还有别的医生的方子,比如邋遢医生陈照治淋巴结核的土方子。

接着方言又翻了一页,又是虫方。

“大部分都是虫方。”方言有些惊讶的说道。

朱老点点头说道:

“没错,你那本确实大部分都是没公布的虫药,也是我门内徒弟才学的方子,要不是你也开出过虫方,我还真不会拿给你。”

方言哑然,这方子说送出来就送出来了?这就是朱老的半部五毒药方秘籍啊!

他对着朱老问道:

“这不相当于您的门内秘方了?也太珍贵了!”

朱老摆摆手:

“以前说不定真舍不得,但是现在想想,都是治病救人的经验,你们只要拿着能多治好一个人,那它的价值就达到的。”

“经验是要留传下去的,现在国外的中医太强了,我们要是还敝帚自珍,不把经验传下去,以后恐怕就真的要被人家外头的中医比过了。”

方言听到这话,知道自己不该推辞了,他点点头将那本记了不知道多久的医案药方收了起来。

对着朱老表示道:

“我一定好好研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