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97五十亩地

重生农家乐 97五十亩地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秀瑶笑道:“没事,咱们可以自己沤,多挖点河里的淤泥也好的。”

这两年干旱,深井还没有见底,村周围的河沟子倒是有不少地方见底了,去挑淤泥扔进沤肥池沤肥也不差的。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好,相约明天就去弄。

盛夏的清晨,微风拂过,并不像正午那么热,反而有一种独属于夏天的清爽。空气中带着一种干燥清爽的淡香,让人有一种安全的感觉,不怕冷风来袭,不怕冰雨交加,若是暴雨来了,也当做一场洗礼,不冷不热,舒服得很。

棉花地里暂时没了活儿,这个时代因为没有那么多农药,所以害虫也相对少一点,拿了顶心之后每隔几天走一遍,看看有没有虫子,如果没有就不必再进地里。

而老秦家那两亩高粱、花生、黄豆也没分给他们,所以活儿也就不归他们管,他们只要负责自己家的谷子和棉花就好。

秦大福几个动作快,不偷懒,效率高,所以很快就忙完了地里活儿。他们拿了大镢头、铁锨等去天地的头上挖沤肥池。为了方便,他们每片地的地头上都挖一个,这样可以同时沤肥,种地的时候也不用将肥拉来拉去的。

秦大福带着秀娴几个挖坑,秦业就用筐子去河沟子里挑淤泥。他先把筐子用大梧桐叶子和草之类的堵住了,然后担淤泥,这样就不会漏掉多少。而秀瑶和秀容就负责去收集梧桐叶子和青草,用来一次次地垫筐子。

河塘里的淤泥带着一股腥气,实在不怎么好闻,可想着这能让庄稼丰收,大家都干得兴致勃勃,一点都不嫌脏。秦显甚至还在淤泥里抓了几条泥鳅,把秀瑶吓得直躲,最后还是秀娴胆大,拿了狗尾巴草将泥鳅从眼睛里对穿过去,然后放在一边的空地上,这样它们就算扭来扭去也跑不掉。

忙活了一上午,只挖好了一个沤肥池,不过淤泥却也挑了不少,秀瑶和秀容还割了几筐子青草扔进去,另外扫了一些树叶子也一起扔进去。

“爹,以后咱家的麦糠,不好烧的,也都拿来沤肥好了。”麦糠太碎,烧火的话容易糗烟,既呛人,火头又小,不容易烧开锅,所以大家都不喜欢烧,很多人家也都在外面烧了直接将草灰扬到地里当肥料。

一连几天,秦大福都领着孩子们挖沤肥池,这个是目前第一要做的,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肥料,那冬天的时候种麦子就要困难,没有足够的底肥,麦子是长不好的。

所以秀容也不要求在家里,她和秀瑶秀娴几个每天天不亮就去割草搂草,吃了晌饭就走,晚上天黑才回来。以前每天上午下午各一趟,现在一上午就能送三四趟,甚至两个人专门管着割草,一个人专门负责往沤肥池里送。

几天下来,虽然很累,可大家甘之如饴,一切的累,都是为了自己家,没有任何怨言。

白天柳氏用小水缸晒了水,晚上女孩子们回来就能冲凉洗澡,男人们则以秦大福为首,几个人晚饭后去河边冲凉洗澡,然后在街上纳凉和邻居们聊聊天再回来。

邻居都知道他们分家了,没得着什么东西,包了五十亩荒地,这些天忙着挖沤肥池挑淤泥。大部分村民都很同情敬佩他们,有人关切道:“秦大叔,你们挑淤泥能管用吗?”庄稼一枝花,可全靠粪当家呢。他们家没有牲口,根本攒不到什么粪,种地就是问题。

秦大福笑呵呵地道:“管用啊,肯定管用,要不咱们一起挑吧,这样还能把河底清理清理,挖深了,蓄水更多。”

那人笑着道:“我可不去挑,怪累的,还是趁着挂锄歇歇吧。”

秦大福就笑,然后看看时候差不多了,就带了秦业和秦显回家,丫头们也都洗了澡在院子里擦着头发说话。

秦大福道:“家里筐子不够用的,反正这是咱自己的手艺,过两天抽空编几个筐子。”

秦业立刻道:“那我找时间去砍点棉槐回来。”棉槐是一种没有刺的细条灌木,用来编筐子很好用。嫩枝叶一掐会出红色汁水,孩子们经常会掐断然后在眉心一点,当胭脂点,也有人砸了弄出汁水来染布,虽然不是很浓,可那种浅紫粉色也是比灰突突的颜色好看的,女孩子尤其喜欢。

秀瑶听见了立刻道:“大哥,咱们收集一些棉槐种子啊,不过来年春年挖那些苗子去栽最好了,大棵的也行,我们直接栽一片当篱笆。”

秀瑶早就打算好了,用棉槐、枸杞、荆条、酸枣等几样灌木做树篱,慢慢地把自己家那些荒地圈起来。这些作物都能在程度不是很厉害的盐碱地里生存,等长成片,起了势头,就可以收割了使用。

棉槐条子可以编筐子篓子,叶子其实是很好的牲畜青饲料,而枸杞就不用说了,荆条和棉槐差不多,酸枣是很好的屏障,而且还会结好多指头顶大小的酸枣,酸甜可口,是孩子们很喜欢的零嘴儿。

除此之外,秀瑶还让大家留意那些紫花三叶草的种子,尽可能多的收集,到来年春天就可以播种了。反正不管出多少,总归是会出来的,这样就任由它们长在那里,慢慢地也会成气候的。

苜蓿草极是产量很高的牧草,能喂牛马羊,还能喂猪,而且还是极好的绿肥,可以改善地质,而且多余吃不掉的,还可以割了去沤肥,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对于那种贫瘠的土地来说,尤其有用。

当然,没有人成片种植,种子就得努力收集才行,等深秋的时候,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四处收集各种种子了。

忙碌起来,时间过得就更快,转眼立秋节气到了,秦大福把从老秦头那里要来的萝卜、白菜、辣菜(芥菜疙瘩)种子在棉花地和谷地里挑水点埯套种下去,等深秋或者立冬的时候就能进行收获。

他们家粮食短缺,冬天也没什么新鲜蔬菜,只能大量囤积冬菜了。而萝卜、白菜、辣菜头是好东西,既可以腌制成咸菜,萝卜和白菜还能炒了吃,像萝卜如果多,炖了吃都能顶饱,是贫寒农家必备的菜品。

秦大福家开五十亩荒地的事情一时挺轰动,可看后来他们也没去耕地干什么,不像要种冬小麦的样子。那岂不是浪费了一年?毕竟这里的荒地也不是白给的,那都是朝廷的,就算是你开垦了荒地,那还是朝廷的,你是要交租子的。普通荒地最多免税三年,这片荒地听说是五年免税,五年之后如果还是没有收成,那是要收回的。不仅如此,这五年,如果不抓紧时间,那是真的收不回种子的。

可人家秦大福家看着就是不着急,除了每天拿着大镢头去那里动刨刨,西耪耪的,不见有大动作。他们就好奇,秦家要怎么种地,如果要种小麦,这片荒地,是该深耕了吧。

这日秀瑶和大哥几个来荒地仔仔细细地探查了一边,秦业也好奇小妹哪里知道这些,竟然抓了不少地方的土放在碗里,还要求他挖出不同深度的土以供她放在碗里。

而且一连几天,都在做这个事情。

“小妹,那边就不能挖了,最多就这三十亩地可以挖出底下的土来,其他地方几乎都是石头了。”秦业看了看大镢头,饶是他很注意,也有了细小的缺口。这片荒地,就算是底下有土的地方,也是沙砾石子遍布,清理起来十分不易。

秀瑶分别将不同地方的土放在水里试过之后,对秦业道:“大哥,这一片地,其实只有不到十五亩能种点东西的,有些地方……嗯,差不多十五亩地只能种几样东西,剩下的一大半是不能种的。”

秦业擦了擦额头的汗,用草帽扇着风,“小妹儿,那咱们还要了五十亩?”

秀瑶笑道:“大哥,反正五年白种呢,十亩种作物足够了。”她站起来,手里捧着捡来的一些十块,对秦业道:“不过,就算是能种作物的,也不是像平日那样种进去就好,咱还得做点别的准备呢。大哥,还挺累的呢。”

而且就算不能种地的那片,也是有别的用处的,秀瑶早就想好了,既然分了家,就要全部分开,免得到时候大家嘀嘀咕咕的烦人。

秦业喜道:“只要能种出东西来,累点怕什么?大哥有的是力气。”他一点都不怕累,就怕家里吃不饱饭,让爹娘弟弟妹妹受饿。

秀瑶心下感动,对秦业道:“大哥,我去放石头,我会根据土地的好坏放石头的。我把这里分为几个等级,石头块越多,就说明土地等级越差,需要耗费力气也多。”

秦业点点头,“行,哥听你的,你说先收拾哪块地,咱就先收拾哪块。”

秀瑶就捧着石头按照预先考察好的去放下,如果说外面正常的地放一块石头,那这里最好的也放三四块,最多的可以放七八块。

不必动大“手术”差不多就可以种作物的只有十来亩,需要动一定程度改良的有十来亩,剩下那些就得“换血”了,他们没那个条件,而且也没那个必要,因为秀瑶有别的用途。

大半天以后,秀瑶把石块都放好了,秦业看了看,最好的就是他脚底下那块。

秀瑶道:“大哥,这里咱们过些日子就种芥菜疙瘩,来年可以种点韭菜、蚕豆、大蒜什么的。”说着她又指出了范围,已经用石块标记了。当然她也就是随口一说,真正要种什么还是要看条件的,这些东西就算种,也未必都能种得出来,她这样说,也能给秦业和家人一些信心,告诉他们,这里是能长东西的。

然后她又走了一段距离,停下,对秦业道:“大哥,这里我们今年种点菠菜,来年可以种吊方瓜、朝阳花(向日葵)和甜菜。”她把容易种的几样作物都列出来,这样也有的选择,到时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还要以种子获取难易来决定。

她指了指不远处那片地,把自己大体的规划跟秦业说道:“大哥,你看那一片咱们就栽一些棉槐条子、荆条、狗□。”然后又指了指远处那片,“那里我们就只能种盐蒿了。”

秦业一时间自然不能理解她那些东西,不过他觉得虽然种的东西不是很多,而且没有一样是粮食,可秦业还是很开心,至少吊瓜那些都可以当粮食吃的,菜多了冬天可以去卖,再便宜也能换点钱。

接下来的几天,桃源村的人发现秦家人好像疯了一样,整天都窝在那片荒地里忙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