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第82章

重生农家乐 第82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芸笑道:“会不会是姑姑村里来人捎话了?”能叫姥爷的可不就两个姑姑家吗

秀瑶忙道:“我去看看。”可别是嬷嬷说话不算话,要让她回家才行。

秀瑶跑出去就见一个男孩子跟着姥爷后头从外面进来,她看了眼不认识便不担心了,转身就要走,谁知道那小子却叫她,“喂,丫头,找你呢。”

秀瑶诧异,“找我我又不认识你啊。”

那小子急了,“喂,你怎么不认识我呢?吃俺们地瓜的时候你咋不说不认识?”

秀瑶想起来,那次她闻着味儿去了齐风家看他们烧地瓜吃,梧桐树底下围着一圈人呢,似乎有这么个小子来着。

那小子又道:“想起来了吧,我是小七啊,我们六哥让我来找你和你姥爷的。”说完见老柳头看他,他又笑道:“姥爷,我六哥让我来有正事呢。”

老柳头笑道:“小子话可不能乱说呢,谁是你姥爷。”说着就让小七在院子里的条凳上坐了,又让秀瑶给倒水喝。

秀瑶给小七倒一碗水里面泡了两颗红枣,小七接了,从挎兜里掏出一沓子纸来递给她,“我六哥让我给你的,说你们早就说好的。”

老柳头看了秀瑶一眼,“丫头,咋回事?”

秀瑶解释道:“姥爷,地瓜就是他们家的,他们还有几亩地,想让咱们给他们种着呢。”她打开那几张纸看了看,虽然不能把字都认全却也八/九不离十,竟然是地契和租赁合同,上面说要把十来亩地租给他们种着,只要不使地荒芜着就行,至于地租就给路边的常婆婆家一些喂鸡的杂粮和口粮就好。

那合同写的很简单,所以秀瑶基本都能看懂,她好奇地问道:“这里有十几亩地,你们怎么自己不种呢”

小七嘿嘿一笑,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俺六哥成了小齐爷,以后大把的银子赚呢,谁还种地啊。村里别人都种别家地不敢种我六哥的,其实主要是他不稀罕给他们种,荒着也是白荒着。”

秀瑶一听,却道:“你们村都不敢种,我们怎么敢种?你还是把话说清楚吧。”

小七忙摆手道:“你别想岔了,是这样,我六哥呢兄弟好几个。他家是有钱人家,但是老爷子死的早,家业都在几个哥哥手里。后来他长大了去要他那份儿,闹了好几次哥哥们都不肯给,还是我三哥帮着要了两次,最后就给了十几亩地。”

他咕咚喝了一大口水,又道:“本村的人因为种他哥哥们的地,就不好再种我六哥的呢,你们也知道,要是种我六哥的,估计别家的地他们就种不成的。而现在我六哥和我大娘都去了县里,地也不能白荒着。你们放心啊,那地是我六哥的,跟别人没半点关系,有我三哥发了话,而且我六哥现在也了不得,他哥哥们也不会再如何,大家都平安无事的。”

小七不敢把话说得太明白,六哥的几个哥哥现在哪里敢惹六哥,恨不得将他当菩萨供着,让他别回家再提家产的事儿才好呢,有人给他种地,他们还得帮衬着。

他这么一说,老柳头和李氏想起柳氏之前交代的那事儿,那时候他们怎么打听都打听不着细节,也只是听人说大户人家争家产,不过老百姓也就当闲话说说,没人知道底细。后来还是秀瑶又拿了地瓜,他们才知道那小子就是争家产的齐家,小小年纪就敢拿刀子,真不是普通人。不过齐风他们在沙河村也不算是最富庶的人家,也不过是齐族的分支,那事情之后就平静得很,所以他们也没当回事。

现在这么一听,那小子倒真是不简单,小小年纪能从哥哥们手里把地要出来。

后来过了许久,齐家口风没那么紧,老柳头又悄悄找要好的朋友打听过。齐家老爷子前妻死的早,留下三个儿子,他六十多的时候又续了弦,新娘才十八岁,生了一个儿子就是齐风。老爷子在小儿子齐风三岁的时候就死了。死前他请族里众人见证,把田地、铺子、钱物、房屋大部分都给三个前妻生的儿子,小儿子就一座小院五十亩地。不过因为儿子小,地由哥哥们轮流管着,只每年给小儿子几石粮食糊口。而续弦还年轻若是想改嫁悉听尊便,如果不改嫁甘愿守着儿子就让三个儿子每年给几石粮食等小儿子成年由他赡养,期间就由族长代为照顾,不得让人欺凌。

后来哥哥们的粮食自然不会足数给,这个齐风由他娘做些针黹活计养大,有邻里的照看,倒是也平平安安地长大。只是年纪轻轻的就舞枪弄棒,□岁就敢和成人打架,十一岁的时候就去管哥哥们要家产,要了两年,最后要来二十亩地。

至于去年那个满脸血,拿着刀子被人追,老柳头却打听不出来为什么。再至于什么三哥,也只知道叫李存久,在县里很混得开,多了也打听不出来。

后来齐风干什么,老柳头自然也没再打听,毕竟只要打听出人家跟自己家没过节,不是为祸乡里的人就行,打听太多也容易让人家奇怪。

这自然是后话。

老柳头看着那地契,“虽然这么说,可地离我们远呢,不方便。”沙河村距离杨柳村,毕竟不近便。

小七一听,哈哈笑道:“姥爷,这你可搞错了,那地啊离你们近着呢,就在你们村后头。要不俺六哥也不可能找你们。毕竟杨柳村他也就认识你们一家,咱们拿地瓜换过你们家饼嘛,那饼可真好吃。”当初三个哥哥虽然给了地,不过也不安什么好心,就把离家最远的一块地给他。那块地就在杨柳村后头,本来是杨柳村的地,还是放高利贷的时候有人拿来抵押赚的。

老柳头略一沉吟,若是这样就好办了,他笑道:“要真是这样,那我们就帮忙种着。”

小七松了口气,笑道:“哎呀,姥爷你早答应不就好了,还说了这半天,急死我了,我就怕你不种我不好和俺六哥说,再让他觉得我这么点事儿都办不好,那可怎么办。”说着就要走。

李氏忙道:“都晌天了,吃了饭再走吧。”

小七摇头,“那可不行,我还得去县里跟俺六哥汇报呢。”

这时候陈氏出来问:“娘,顺便烙点韭菜哈饼啊。”

李氏嗯了一声,“韭菜我都洗好了,你切切吧。”

小七一听要擀饼,立刻来了精神,笑道:“姥娘,你们要擀饼啊?”

李氏笑道:“是呢,你要不要留下吃。”

小七犹豫了一下,嘀咕道:“我吃顿饼,路上快一点不歇歇应该也行,不算耽误时间。”他遂笑道:“姥娘,那敢情儿好啊,真是多谢。”说着就伸手往怀里掏摸,掏出一盒印泥来道:“俺六哥都按手印了,你也按个吧。”说着就递给秀瑶。

老柳头忙道:“她是孩子,还是我来吧。”

小七嘿嘿道:“姥爷,你不用担心,没事儿的,就是个样子,那地你就算荒着俺六哥也不能怎么着,反正他也没说要是荒了怎么样,除了我他也没找保人,嘿嘿,没事。”

秀瑶笑了笑,觉得这俩人有点好玩儿,想起齐风那一脸严肃的样子,又觉得这么荒唐的事儿不像他办的,她还是接过去,“好,我就帮你们种着,到时候给你们吃地瓜。”

小七道:“要是能直接种哈饼最好。”说完就笑。

李氏就亲自去擀饼,小七围着秀瑶转,秀瑶领他去看席的地瓜,告诉他怎么才能种地瓜,小七挠挠头,“你跟我说这个可为难,我又懒又馋,可不会种地,说了也是白说。不如你说说,你喜欢什么东西,我下次要是回来帮你带。”

秀瑶看了他一眼,见他笑嘻嘻的,眼睛清澈如水,没有什么让人不舒服的,便道:“我倒是想看看城里的布店有什么棉布呢,你下次去逛逛,回来跟我说说。”

小七道:“俺给你扯几尺布。”

秀瑶忙摆手道:“不要的,我不要布,我就想知道城里时兴什么样的棉布,什么样的好卖,什么价钱。”

小七挠了挠头,道:“行,俺记住了,回头让俺六哥去问吧,这种事情我可说不好,我看那些布都一样,就是蓝的红的绿的呗,有什么好看的。”

等李氏烙好了几十个哈饼让他去吃,又把剩下的给他包起来。

小七看着忙伸手去掏,掏了半天,掏出一支银簪子来,笑道:“我就剩下一点路费,拿这个换饼吧。”

李氏笑道:“不用,这饼就是给你们吃的,我听丫头们说你们爱吃我烙的饼,还拿地瓜换,俺家老头子和丫头稀罕你们那地瓜,上回就那么几个饼,赚了你们的,这次多弄几个,想吃了再来。”

小七却不肯白拿,一定把簪子塞给秀瑶,“你戴着吧,我看你戴着挺好看。”

李氏又给他装了几根大葱,一小罐鲜酱,用包袱包了,小七接过去就笑嘻嘻地告辞。

他也是骑马来的,出了门,把包袱往夹袋里一放,就跟秀瑶和姥爷告辞,然后打马跑了。

老柳头还有点回不过神来,“这些后生真能干,小小年纪就骑马飞跑,县里乡下的来来回回的,一点都不打怵。”

秀瑶笑道:“姥爷,你去过县里吗?”

老柳头摇头,“没机会去。”

秀瑶道:“姥爷,下次咱们也去看看,你不是说县里点心铺子都说咱们的面好吗?咱早点把水磨坊开起来,到时候磨面又快又好,县里需要多少咱也赶趟儿,就让他们来咱们这里买面。”

老柳头笑道:“这是个好主意。咱先去看看那十来亩地,然后合计合计种什么。”

据老柳头判断齐家那十六亩地位于杨柳村后头,土质还算肥沃,而且靠近水源,不旱不涝,非常好的良田,种什么收什么。

可等他们到那里看了看,老柳头改了判断,他道:“可惜了,这地前几年使得太厉害,施肥不够,已经变瘦很多,要再种也得养。”

秀瑶想了想,肥料不是问题,他们多沤肥,是可以改变土地质量的,这地原本不差,只是过度利用中间养养就好了。

她想种棉花得锄草间苗、打心打杈子,还得拾棉花,拾棉花的时候指尖都戳烂了,去年秋天拾棉花手上戳的倒枪刺现在都没好。要是种花生,虽然期间不用怎么维护,但是收花生的时候也麻烦,先扒再摔,还得川地耘地,最后还得拿小镢头刨地捡花生。老秦家都是夏天捡麦子,秋天倒果子(刨地里散落的花生)。而高粱的话种多了也没用,又不是要等着用秫秸绑把子盖房子。

她道:“姥爷,那地咱先种一茬豆子,然后再种小麦吧。”豆茬麦子可是比普通地要多收好几斗呢,而且豆子好照顾,种上以后也不要怎么锄地,收割的时候更是方便,割回来晒干,然后打场就好。豆子既能榨油还能磨豆腐豆浆,用处也多多。第一茬种了豆子,地里的氮肥变得丰富起来,这样对瘦地有利,接着种麦子,来年的麦子都能多收成。

老柳头想了想,也道:“对,种豆子,然后种麦子,咱家靠河的几块就可以再合计合计秧地瓜了。”

说着两人就往回走,秀瑶又道:“爷爷,咱种麦子的时候垄大点,顺便在麦地里间种上菠菜白菜的,白菜立冬就收,菠菜来年春天挖了咱再套种棉花,这样也不浪费地,还有菜吃。”

老柳头哈哈笑道:“你这个丫头,哪里学来那么多道道儿,这个办法好。就是咱们得多沤肥。”

秀瑶笑道:“姥爷,这样种有个好处,既能合理种地,省肥料,还能少长草,不生虫子。”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其实主要是个发家致富文,至少前面几乎都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