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63麦收忙碌

重生农家乐 63麦收忙碌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了防止下雨,那是要白天黑夜全天候耗在地里割麦子收麦子,直到将麦子都收到场里,打场,晒干,交租,存进大釉子缸里才算是麦收结束,可以松一口气。

所谓三秋不如一夏忙,这比春天种地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入夏麦收,雨水多起来,一个天气不好,一年的收成可能就泡汤了。

麦收,要说是虎口夺粮一点都不为过。麦收麦收,收了粮食脱层皮,打场打场,打了粮食累断肠,晒粮晒粮,晒了粮食着忙慌,收到缸里才算粮。

也就是说收麦子的时候,要看天抢时间,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割麦子往家运,还得堆在场里看着晒着,如果阴天那就紧张得都睡不着觉,赶紧把麦子堆起来然后盖上草苫子,等雨后天气好了再晒。晒干了,趁着日头毒辣的时候套上牲口,挂上碌碡(liu zhou),吆喝着牲口就开始打场脱粒。

脱粒之后,还得翻晒,晒得焦巴干,然后交租子,交完租子,自己家剩下的就要赶紧收粮入仓。

这期间若是不小心淋一场雨,那这粮食只怕就损失惨重,所以,麦收要说打拼命仗一点都不为过,好人也要累得脱层皮。

庄户人忙活了一年的,就是为了这一场麦收,若是瞎了,地租没着落,种地的时候租牲口种子农具的钱没着落,一家老小的口粮也没着落,那这家估计就陷入饥荒的漩涡里难以自拔了。

老秦家的人自然都要严阵以待,去帮工的秦业也都要请假回家,赶紧收粮。

开镰的前一天麦收之前,张氏又带着孩子们擀了一次饼,既能管饱还省粮食,送饭的时候把菜、蛋的往里一裹就行,不用顿顿都送菜,很是方便。

夜里,老秦头又把镰刀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才放进筐里。他对张氏道:“割麦子是力气活,你也去割点肥肉给大家见见油腥,每天割麦子捆麦子的一人一个鸡蛋,孩子们就两人一个,园里能吃的菜就多做了给孩子们吃,别舍不得了,种了就是为自己家吃的。”

张氏嘟囔道:“还要割肥肉?那可贵了,哪里有钱?炒菜我放点油就是。”

老秦头气道:“怎么那么犟,不割肥肉就割瘦肉,反正也得给孩子们加点油水儿,要不怎么顶得下来。”

张氏虽然心疼,可也心疼老头子,想着他要吃肉就吃肉吧,一次性多买点也便宜点,反正现在还不那么热,也不会那么容易坏,只是一想一斤肉要二十多甚至要三十个钱,真是肉疼得要死,猪肉真是贵啊!

“要不,买点骨头或者猪尾巴,猪下水什么的?反正也是肉。”张氏试探着道。

老秦头没好气道:“随便你吧,反正加点油水就行,割麦子那么累,总归得吃点。”一年四季,麦收就是最累的活儿,谁都每个囫囵觉睡,没有顿安稳饭吃,如果不加点营养,怎么能坚持到最后?

说完他就出去院子里,正好柳氏找他,“爹,我是不是也跟周大娘子说一下先回家收麦子,等忙完再去。”

老秦头摇头道:“人家周家姑娘冬天就出嫁,嫁妆肯定多,你还是给帮忙吧,好不容易找个活儿,不能耽误了,家里这些活儿,多你少你也那么着的,你专心给人家帮忙,别做坏了。”

柳氏在周家赚的钱,远远超过她回家帮麦收可能带来的利润,所以,老秦头还是让她去周家帮工,并不用回来参加麦收。

柳氏见他这么时候,也就同意了,那边二婶嫉妒得要命,会绣花了不起?竟然就不用忙麦收,割麦子多累啊,没日没夜地蹲在地里,虽然她不割麦子,但是也要捆麦子啊,捆麦子也累呀,头昏脑胀的,腰酸背痛的,累得都直不起腰了。

不过嫉妒归嫉妒,现在她也不敢说什么,如果说什么不好听的,被老秦头或者二贵听见都要一顿呵斥。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的,谁有时间听她的吧的吧。

“老婆子,灯笼你拾掇了没?蜡烛都备好了?”老秦头隔着窗户问张氏。

张氏道:“备好了。”

第二日天还不亮,听着外面更夫梆子响,不过是四更丑时正,老秦头就起床招呼三个儿子还有秦业先去割麦子,他点了油灯,问张氏:“灯笼在哪里?”

张氏道:“在里间的柜子上,我早就拿出来了。”

老秦头端着灯去找了一圈没看到,急了,出来低声吼道:“在哪里呢?”

张氏道:“就在那柜子上,你看不见啊?我早就拿出来了。”

老秦头气道:“夜里让你拿出来,你是不是没拿?”

张氏争辩道:“我几天前就拾掇好了,肯定在那里。”说着就起身,下地趿拉着鞋子跑过去找,结果灯笼根本不在那里,她拍着脑门,诧异道:“我明明就是找出来都糊好了的,不可能没有了。”她气呼呼地道:“谁来动了?是不是秀婷秀瑶那几个丫头?”

老秦头气得胡子都颤悠了,“你就知道赖人,你的东西,孩子们谁敢动?一定是你老糊涂自己忘了,我夜里嘱咐你嘱咐你的,你非说都拾掇好了,看,耽误事儿了吧。”

老秦头只好又现找,等扒拉出来一看,那灯笼也不能用了,断了一根骨架篾子,裱糊的纸也破了好几个洞,气得他把灯笼一扔,顶头就出去了。

张氏忙道:“我明明拾掇好了的,我记得清楚的呢,反正有星星,你们就着星星亮就好了。”现在是上旬,下半夜没有月亮,否则就着月明影里,刚好可以割麦子。

老秦头被她气得哪里还想跟她说一句话,喝了口水就出去,秦大福二贵三顺秦业几个也起来了,秦业检查了镰刀,然后放在筐子里,挎着筐就和大家一起去地里。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刚进五更张氏就赶紧地叫起,反正秦扬不在家,她就一总地都喊起来,大人孩子的一个也不放过。

张氏扯开嗓子喊,“这会儿可不是以往,麦收了都给我精神点儿,赶紧忙活起来,要耽误了收一镰刀麦子,就得有人挨饿。秀芹你在家里跟着我做饭喂猪喂鸡,让秀容去地里拾麦穗。”

秀芹立刻去抱草,秀瑶帮着点火,秀容就添水放箅子然后把饼放上馏,又按人头数了鸡蛋洗干净了放在锅里煮着。秀芹抱草回来,就将她们替换下来,“赶紧洗漱去。”

张氏又让秀芹打一点点糨子,把那只破灯笼糊一糊,还能凑活着用一夏天。虽然做灯笼自己家也能扎,可好点的纸就得花钱买,纸差了的话,一会儿功夫就破了,所以还是先凑活着用用吧。

吃早饭的时候,张氏吩咐道:“三妮儿,你和小丫头拾麦穗,每天管着回来拿饭去给他们吃。”

秀容虽然很不乐意出去晒太阳,可也知道是没办法的事情,既然没法改变的事情,她也绝对不会说废话,乖乖地就接受了,然后想着怎么才能不晒黑。

秀美听到了,对张氏道:“嬷嬷,我和秀婷也能回来拿饭的。”

张氏斥道:“嬷嬷吩咐了,有你挑三拣四的份儿?还不赶紧去下地。”她觉得这俩丫头做这个,到时候肯定要起纷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让秀容和秀瑶的好,至少这俩丫头不会故意挑事儿――比如说不给谁吃或者偷吃了谁的饭等情况。

秀丽也要跟着秀瑶和秀容,二婶也懒得管她,各自都要忙活起来,正好让秀瑶看着孩子。

秀瑶站在地头上,一眼望去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风吹来,麦浪翻滚,涌出一**地金色波涛,在湛蓝的天底下煞是好看。而爷爷等人已经割了一大片,金黄色的麦子服帖地躺在淡金色的麦茬上,露出了镶嵌其间的翠绿棉花苗,成长与丰收的对比,金色与绿色,天青云淡,有一种说不出的充实和美丽。

秀瑶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有麦子成熟的淡淡清香,如果忽略这超负荷的劳作,这里是她梦寐以求的美丽家园。

那边老秦头几个先吃饭,秀娴、秦产、二婶、三婶几个就开始捆麦子,秀瑶和秀容几个女孩子就把捆好的麦子捡起来放成堆,等装车的时候就可以节省时间。

除了堆麦子,秀瑶几个也要捡麦穗,掉下来的麦穗都得捡起来,一片地里能捡一大捆呢。

另外,她们还得负责看好那些棉花,免得被麦捆不小心压倒,造成缺苗。

秀瑶何曾干过这种活儿,而且立夏也有个月,不多久她就觉得又热又累,汗水顺着脸颊脖子不断地流下来,不一会儿衣裳就湿透了,黏答答的很难受。

而且麦芒刺在肌肤上很不舒服,不一会儿就起了小红疙瘩,又痒又疼的。不仅如此,还得小心地里的麦茬,因为镰刀割过的麦子留下了斜茬口的麦茬,一个不小心就能把脚扎破。

另外麦地里灰尘也大,割麦子的人没一会儿脸上就灰土土的,鼻孔里都是尘土,秀瑶几个虽然隔得远,却也不那么好受。

秀容虽然大,可她很少干地里的活儿,如今日头烤着,灰尘熏着,她都受不了了,那边秀婷捡了一会儿就躲在一大堆麦子下休息。

秀瑶还是坚持着,一是免得被人骂好吃懒做,太伤自尊,二是她也有点认命,没那个好命穿到富贵人家里,那就别生一副娇娇脾气和身体,免得到时候受不了这罪。

快到晌午的时候,老秦头看看天色,“大家都歇歇吧,三妮儿,你和瑶瑶家去拿饭吧。”

这块地不是很远,让她们取饭不会耽误工夫。

他看着这天色,心里很是欢喜,虽然天热干活儿累,可越热越欢喜,因为热,太阳好就不会下雨,粮食就没危险,麦子最不怕毒日头了,但是一点雨都可能减产糟蹋粮食。

吃了晌饭,老秦头又让别人继续割麦子,他和二贵两人,一个挑一个用手推车推,往场里送麦子。老秦家没牲口,种地的时候需要耕地,必须租牲口使。现在拉粮食的时候,他觉得反正有人,往家挑用车子推也行,这样起码能省点租牲口的钱。

虽然省了钱,可无疑,这也是最累的一种选择。

一边往场里运粮食,又让秀美和秀丽去看着,免得被人偷了或者使坏放火什么的。

一天下来,秀容几个累得几乎就受不了,秀瑶更是,没干过这样的累活儿,只能强撑着。

等送晚饭的时候,她俩顺便把糊好的灯笼也拎过来。为了夜里抢麦子,就把家里唯一的这盏灯笼撑起来,又把从来舍不得用的蜡烛也点上放在灯笼里。然后将灯笼用一根长长的梧桐竿子挑了插在麦田里,等天黑透了月亮都没下去的时候让大家就着昏黄的灯光继续割麦子。

为了抢麦子,家里几个成年的男人都是没日没夜地在地里,饭有人送,胡乱吃两口就继续忙活,夜里累了困了,就和衣滚在麦草堆里胡乱地睡一会儿,起来接着割麦子。家家户户都如此,就怕下雨伤了粮食。

吃了晚饭,女人还得捆麦子,要等需要掌灯的时候才会家去。

二婶凑过去对男人道:“你傻啊,干嘛非得去挑麦子,你就不会让大哥挑?”

二贵瓮声瓮气地道:“都是自己家的粮食谁挑不一样,我比大哥力气大,自然是我挑。”

二婶气道:“你傻子啊,你以为人家没力气,人家就是不像你这么愣头青,就知道干活。”

二贵道:“你娘们唧唧地烦不烦,有这个功夫赶紧多干点活儿。”

二婶冷笑道:“你自己不爱惜自己,那我也不管,累死拉倒。你看看老三,割一会儿麦子就歇歇,还能打个盹,你可好,傻里吧唧的,就知道干活。”

二贵却不听她的,“你也歇歇,我也歇歇,那麦子谁割?你看人家大业,才十六,比哪个都能干,到现在除了吃饭就没歇歇一会儿。”

二婶讥讽道:“十六怎么啦,十六也交钱,他不干谁干?”

“你快中了吧,就知道胡咧咧,”二贵不睬她,继续割麦子。

那边秦大福割了几垄麦子,跟老秦头对上的时候,歇歇喘口气,“爹,明儿晌午头要不还是去三达达家问问,用牲口给咱拉一趟吧,一车麦子咱得好几个来回呢,怎么也能歇歇。”

老秦头道:“他们家也就那么头驴,再给人家累着。”

秦大福道:“爹,累不着,牲口不就是干活的。再说三达达家也不是外人。”

老秦头想了想,道:“中。”

秦大福又道:“场里明日过晌儿也就轮到咱家用铡了,让二显和产去铡麦子吧,顺便看着场。”

老秦头点点头,“他俩行?”

秦大福道:“肯定行,俩人换着铡,没什么事儿的。”

老秦头道:“那就中。”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农家生活最多的是辛苦,绝对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苦尽甘来,好日子就更加甜美。

******今天去医院,一早放上来,免得回来太晚。恐怖的排队,大家懂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