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52重大决定

重生农家乐 52重大决定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秀瑶忙上前跟顾宁道谢,这人眉眼清俊,一看就不是乡村孩子,那日对周小利说的话也是气势十足的,虽然还带着一点意气的稚嫩,却又远比同龄人要成熟。

还有周小利问的那句是不是济南府顾家,她就心里犯嘀咕,别是什么大家子弟,可小心了,不能冲撞了大人物惹来祸事。古代的富二代有些人不喜欢招摇,出门喜欢来个微服什么的,若是起龌龊不大好。

秀瑶谢他当日解围和相救的事情,顾宁笑微微地看着她,“举手之劳,不必再提。”说着又问那片地瓜。

秀瑶道:“无意中得来的,有人得了一筐,我看见就拿饼换了几个,回来种着试试看。”

顾宁听她语气倒是不想细谈,便也不再问,只道:“这物事我也见过,据说在福建一带种的多,有人带去江浙之地,却被那里的百姓嫌恶为贱民吃的,他们不屑一顾牲口都不吃。所以也就没有人再往北地带了,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

那边柳红木听了突然觉得不爽,他拄着铁锨柄喊道:“怎么俺们家种了就成贱民吃的了,俺四爷爷种的,就是最好的。”

顾宁听他那话有点故意抬杠,笑道:“我是说江浙之地。”

柳红木梗着脖子,“我管什么姜地蒜地的,他这么说就是欺负人嘛,怎么我们吃就是贱民了。”

顾宁不想跟他抬杠,便不言语了,秀瑶忙道:“红木哥哥,人家不是这个意思。江浙之地富足,人家不稀罕这个,没有人愿意种呢。那边的人说当地人,不是说我们呢。”

见秀瑶如此说,柳红木挠了挠头,嘿嘿道:“好吧,不是说咱们就行。”呸啊,小白脸说话就是弯弯绕多,读书了不起啊,读书的人一肚子花花肠子,最不可交。

秀瑶从顾宁话里也得到了几个信息,一是这地瓜已经在福建之地普及了,但是没有流传开。而是流传到江浙之地就断了,那边人不愿意种。估计是因为江浙之地富庶,一年两季稻米麦子的,收成很好不缺吃穿,根本就不会吃地瓜这种粗粮。二是,这个顾宁看起来身份果然是不一般的,能知道这些事情,去过江南,绝不是非常人家能办到的。

她便问道:“江南除了稻麦还种别的吗?”

顾宁见她好奇,便笑道:“自然还有的,除了稻麦,还有豆、烟草等,其他跟我们也差不多的。”顿了顿,他又道:“不过,今年来又有一种番麦,有人人在种,只是不多,江浙之地的农民也不喜欢。”

秀瑶的心咚狠狠地跳了一下,激动得血液顿时倒灌将小脸都涨红了,番麦啊,番麦啊,那不就是玉米吗

竟然有玉米了,在哪里?福建江浙也有?

既然也叫福建江浙那地理位置是不是也在那里?

不过,自己也去不了啊,怎么办,怎么弄点玉米种子呢?

顾宁看她小脸红扑扑的,一双乌溜溜的大眼忽闪忽闪地看着自己,不禁觉得好玩,那边柳红木撇撇嘴,小白脸,长得好看点罢了,有什么好看的,买张年画看看不就得了。

秦扬在一边玩野花呢,仰头看见秀瑶的脸红红的,吓得赶紧喊:“姥爷,我姐姐病了,脸可红了。”

他这么一喊,秀瑶一下子回过神来,再一看顾宁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这下子脸忽得彻底地红了,她虽然瘦小,可皮肤还是白净的,这会儿是红到了耳根。

这是臭小羊儿,胡说八道什么呢,自己什么时候脸红了,让人家看看这叫什么事儿啊,这么点个小姑娘看见个好看的哥哥就脸红,呸呸呸,太恶心了!

顾宁却笑道:“这个节气种那番薯,稍微有点晚,不过也还将就,记得要在霜降之后才刨的,不能太早,否则结实更小了。”

说着他往前走了两步似乎要去找那老者,又回头道:“对了,这个番薯,等盛夏初秋时候,可以用粪水来灌地垄裂缝的,另外这种番薯蔓子长到一定程度,记得摘心翻蔓子。”

他比划了一下,秀瑶看着有半米的样子,他又朝她笑了笑,然后告辞走了。 他过去之后,那绸衫老者立刻就跟老柳头告辞,陪着顾宁带着几个人离去。

秀瑶没料到他这样的人还能懂如何种地瓜?真是稀罕事,再说这地瓜也没普及呢,他又哪里知道的?秀瑶问道:“姥爷,他们是什么人啊?”

老柳头道:“那是任里正,来视察河堤呢。”秀瑶嗯了一声,站在地头看过去,果然见他们又下去了,沿着河堤便走边指指点点的,那架势分明是任里正陪着顾宁来看。

他这么小小年纪,看着最多不过十三四岁,竟然能干这事情?

柳红木干活很麻利,坑挖得差不多了,他对老柳头道:“爷爷,我看那小白脸不像好人呢。”

老柳头斥责道:“别瞎说,人家可是读书人,是秀才老爷呢。”

“啊?”柳红木惊得长大了嘴巴,足足能塞下好几个鸡蛋,“秀才老爷?怎么可能?”

要知道当地人对乡绅们那是非常尊重甚至敬畏的,而尤其是那些读书走科举出身的乡绅。秀才虽然还不能做官,可门楣已经可以比普通人家高三寸,也免除了大部分的徭役杂税,这是莫大的荣耀,连里正家都不能有这样大的优待。

怪不得刚才四爷爷对那个小子那么恭敬呢,原来是个秀才啊。

秀瑶虽然了解一些科举的知识,只是没从小生活在这里,所以心底里没有他们对秀才那么深的感触,在她的认知里,以为年少中秀才的,可能就跟他们现代的高考状元差不多吧。

大家都会羡慕赞叹,但是不至于那么敬畏的。

老柳头挖了个一丈见方,半丈深的坑,还将坑壁都修理得很光滑,然后就等着到时候把厩粪都拉过来沤着,平日里就往里添加草、树叶子和草木灰什么的。

修好了,日头也几乎落山了,夜幕浅浅地来了,带着一种朦胧的绿意。河面都蒙着一层细纱样的水汽,拂堤杨柳在水汽里轻轻地摇曳,诗意如画。

秀瑶站在地沿上遥遥地望着,这样忙碌而欢喜的日子,如果一直像在外公家这样,那可真好啊。惟愿能够凭着双手创造一份家业,生活富足,平安喜乐就够了。

秦扬站在她身边,微微眯了大眼,一副装模作样地架势:“啊,好美啊,我的锦绣家园啊!”

秀瑶扑哧一笑,拍了他一巴掌,“小屁孩儿。”

秦扬笑道:“姐姐,我还以为你在这里欢喜呢,我也来欢喜欢喜。”

柳红木也走过来,他扛着锄头,一张蜜色的脸庞映着晚霞,笑得憨憨的带着几分稚嫩,“走啊,我们勾榆钱吃去。”

秦扬一听,立刻扑过去催他快点,秀瑶就去后面和姥爷一起走,老柳头推着手推车,笑呵呵的,满脸的满足和慈和,“丫头,等咱攒点钱,就来这里盖磨坊。”

第二日,老柳头照旧领着秀瑶和秦扬来忙活。傍晚,三人踏着落日余晖往家走,姥爷说去割点烧肉给他们改善,就拐了个弯儿,从另一条路走。他没带钱就佘着,改天让孙子送过来,邻里百家的,大家都知根知底,知道他不是耍赖的人,自然是行的。

回去的时候,经过一座祠堂,秀瑶听见里面有孩子们在读书,书声琅琅,很是动听。她不禁有点向往,不由自主地站定了脚步,往里面看。

老柳头道:“那是任里正家的私塾,村子里的孩子要读书也去他家。”

秀瑶听了几句,那些孩子读的竟然是论语?这么说,这里也是有孔子的?她挠了挠头,穿越这种玄妙的事情,还真是难以解释,而她到底处在怎么一条历史长河中也不得而知。

“丫头,读书是有钱人家的事儿,跟咱没关系啊。”老柳头看她一副感兴趣的样子也颇为无奈,别说她嬷嬷不同意,就算他也不同意的。

她没得吃,他能给,可这读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况且,一个女孩子,还是多学女红就好的。

秀瑶笑了笑,对外公道:“姥爷,读书好啊,你让小正正读书吧。”说着她看了看秦扬,又道:“姥爷,你劝劝我爹娘和我爷爷嬷嬷,让小羊儿也读书吧,不读书,咱们家永远都是平头百姓。”

老柳头很是惊讶,这小丫头脑子里到底是什么啊?连读书这种事她也能想到?

秀瑶咬着唇,坚定地道:“姥爷,我跟着哥哥姐姐去听戏,戏里面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还说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只有读了书,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你看那些读书人,就算是个秀才,咱们都尊得跟仙人似的。要是咱们小正和小羊儿也读书,以后中了秀才中举人,岂不是好事?”

老柳头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他还真没听过,不过秀才这个事情他深有体会,平日里对秀才那是既羡慕又尊敬的,在路上老远看见就要赶紧作揖行礼。别说秀才,就是童生,甚至是什么都没中只是个读书人都格外受人尊敬的。

要是自家也出个秀才?

老柳头根本就没想过,还出举人?想都不敢想。

他拧着眉,咬着唇,翘着胡子,喃喃道:“让我想想,让我好好想想。”这可不是小事,这是很大的大事,他们这样的人家,吃饱饭就不错了,竟然还妄想着读书跟那些乡绅大老爷们比肩,这不是吃顿饺子烧肉那么简单的事情。

而是想往上流社会里挤的问题,会不会被那些老爷们嗤笑,被乡邻们讥讽看轻骂他痴心妄想?

他得回家跟老婆子老兄弟们,还有儿子好好合计合计。

秀瑶看姥爷那样,就知道他是动心了,也不再紧逼,笑道:“姥爷,就算不中秀才,读书也能识字,以后咱家的磨坊大了,生意也越来越大,咱再开别的铺子,也得有人会记账,会跟官府打交道不是。”

这——老柳头还真没想过,这么长远的事情,而且——那么好的没事儿,他也没想过,他习惯了有多少米做多少饭,从来没有超支过。

因为想事情,回来的路上就沉默了许多,到了家里,都在等他们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老柳头也很是沉默,李氏看了他一眼,大舅几个也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出什么事儿,平日里乐呵呵的爹突然不吭声了,一脸的严肃。

柳絮给秀瑶使眼色,无声地问她怎么回事,秀瑶只是笑。

秦扬见状,咯咯笑着,“我知道,我姐姐说让小正正和我去读书,我姥爷就变大驴脸了。”说着把自己脸一扯,然后哈哈大笑。

老柳头脸稍微有点长,若是严肃的时候,那脸就更长,而他平日里时刻嗨嗨地笑着,就不显得那么长。现在被秦扬一说,秀瑶发现还真是,忍不住也笑了。

李氏也抿着嘴乐,柳絮更是忍不住,大舅咳嗽了两声,大家都闭上嘴巴不敢再笑,大舅道:“爹,我看读书这事儿不怎么靠谱,不说是束脩的问题,咱家就从没有人去读书,这要是突然去了,可让人笑话。”

二舅几人也附和着。

虽然读书人受人尊重,可那是人家读书人,像他们这种世代泥腿子还去读书,只会让人说痴心妄想,不是尊重反而是讥讽,若是考不出个什么名堂,那可就更厉害了。

原本老柳头还有此顾虑,拿不住主意呢,如今被大儿子一说,反而硬气起来,他道:“我看读书是好事,不像咱们似的睁眼瞎。孩子读了书,就算是不考试,也有大用处的。”当下他决定让小正大点就去读书。

大舅忙道:“爹,他才那么点儿,要读书也早着呢,还是让小飞去吧,他正好读书的年纪。”

柳飞忙道:“大爷,我可不去,我要在家推磨。”

大舅斥道:“净说没出息的话,你爷爷都说读书好,为啥不去。”

柳飞低着头不言语,却还是不服气,转着眼珠子看他爹娘,想寻求帮助。

姚氏听让儿子读书,她倒是乐意,就怕儿子不是那块料,她犹豫道:“爹,大哥,小飞脑子笨,怕是不成。”

老柳头拿定了主意反而就不那么纠结,他慢悠悠地滋溜了一口小酒,道:“咱又不指望他中状元,无非是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罢了。家里没个识字的,干啥都得去请人,记个账都总出岔子。”

说着他把酒盅递给柳飞,“小子,你也是大人了,敢不敢去读书?”

柳飞犹豫着,秀瑶忙诱惑他道:“三哥,你要是去读书,可是赚便宜的事情呢,你看啊,你去读书,就交一份读书钱,可你回家来把你学的教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咱可赚大发了。”

经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划算。

秦扬咯咯笑道:“哥哥不敢去,我去!”说着一叉腰,鼓着腮帮子,一副要去打架的架势。

众人笑起来,柳飞涨红了脸,他哥哥柳升斥道:“做什么那么窝囊,平日里不是横得很,有什么不敢的。”

柳飞嘟囔道:“那你怎么不去。”

柳升拍了他一巴掌,“你小子,胡说什么,我要是十二岁我早去了。”

柳飞哼道,“你又不是十二岁,反正就说说嘴。”

柳升又扒拉他,柳飞也不躲闪任由他扒拉,陈氏忙道:“我觉得爹说的对,咱家得有个读书的,这磨坊的生意越来越好,改了石磨以后也不用那么多人了,正好可以闲出人来去读书。”

柳飞还想争辩,老柳头把脸一沉,“你脸大是不是?还让爷爷我敬你酒?”他可从来没发过火,一直都是笑嗨嗨的,可不代表他不会,他一发火,那张脸可真是又长又臭。

柳飞吓得赶紧双手接过去,一仰脖子就把酒喝干了,喝得又急又快,加上不会喝酒,呛得他咳嗽起来,脸都紫胀的。

姚氏忙上前给他捶,老柳头一锤定音,“就这么着了,你去读书,回来负责教其他人。”

柳飞这下子像是被戴上枷锁一样,别提多难受了。

姚氏安慰他道:“读书也得过段日子呢,现在就要夏忙,学生都回家忙活,你就不用急着去了。”

柳飞刚松了口气,老柳头又道,“别人家去忙活,你正好去读书,这样先生也有精力教你,把之前不会的都学学。再说了,别人回家夏忙,任家的孩子可不用吧,你就跟着读。”

柳飞不同意也没发言权,只得委屈地接受了。

柳升训他道:“读书不用干活,还可以穿体面衣裳,别人想去还不行呢,你还抱屈得很,跟上大刑似的。”

柳飞不言语了,柳起笑道:“别吓唬他,小飞,好好读,咱家就靠你了。你看三爷爷家的红木,想读书都没机会呢。”

柳飞才不信,柳红木天天说读书的都是小白脸,还说读书的花花肠子多,才不肯读书呢,大哥净骗人,以为他不知道呢。

决定了柳飞的命运,老柳头似乎格外开心,也轻松了许多,对李氏道:“老婆子,你明儿拿点钱给我,我亲自带小飞去拜师。”

大事李氏基本都听老头子的,爽快地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盗文的大人们,手下留情呀,晚一点时间再盗吧,把作者逼死了,订阅惨淡,人家谁还乐意写呀。

码字的时候心里疙疙瘩瘩的不爽,又控制不住。

哎,自抽八百遍,

写文的真苦逼,克服各种困难,还得跟盗文的找茬的斗智斗勇,不过每一次都是写文的输得kk都没了。

活该,谁让你写文的,你就该各种苦逼!

一边颈椎疼肩周疼一边把自己催眠成阿q。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