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40及时雨来

重生农家乐 40及时雨来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黑下来,老秦头等人回到家里,张氏领着秀容已经做好了饭,老秦头一到家就问孩子怎么样了。

张氏立刻大声道:“她能怎么样?她娘抱她回来,一到家就吃了两个煎鸡蛋,她娘守着她呢,没事了,没事了!都不用担心。”她这样说似乎要掩盖什么,免得被别人看出来。

虽然说婆婆对儿媳妇有绝对的控制权,也可以以各种理由休掉,但那不是对于秦家这样的人家,而且这也要看双方谁更在乎。

要是老秦家要休了二婶,二婶害怕,自然就得乖乖的。

可现在是柳氏自请下堂,张氏觉得怎么都不划算,一是柳氏有七个子女和老大感情也很好,而且除了在秀瑶这件事儿上,大儿媳妇也很听自己的话,休了她很不划算。

而且柳家现在家境好一些,时不时地能帮衬秦家,比那两个儿媳妇的娘家条件好,现在休了柳氏,大儿子没了媳妇,这样的家境也不见得有人乐意来续弦。

通过种种的思虑,张氏觉得柳氏不能休,当然,她也承认有那么一些舍不得,换个儿媳妇,不如柳氏这么好,看看老二老三家的就知道了。

不过,柳氏也很成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她虽然平日里温柔和气,可关键时刻敢于跟自己撕破脸的对峙,这比老二媳妇那横愣样和老三媳妇那点小奸猾心肠都难对付。

现在老头子回来问起来,张氏立刻就大声解释,算是从另一方面给柳氏一个交代。她希望过晌的那事儿就过去了,鸡蛋已经被丫头吃了,柳氏对自己这个婆婆骂骂咧咧的也出了气,既然这样,那之前说的什么休书就不要再提了。

不要拿出来在一家人面前讨论,私底下置气就是置气,不必大动肝火的让一家人跟着折腾。

柳氏听见自然能明白婆婆的意思,真要是合离,她当然也舍不得。跟秦大福这些年,两人没红过脸,最主要的还有这么多孩子,说合离不过是用破釜沉舟的勇气来挤兑婆婆让她退让罢了。

她赌的就是婆婆不敢也不舍得休掉她。

那下一步,她的计划也就好做了,她不能总是让她的孩子活在憋屈里,干更多的活,怎么都换不来张氏一点应用的疼爱和怜惜。

可分家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办到的,公爹信誓旦旦地说要分家就等他死。他现在还康健的很,所以要分家,只能一步步来,急不得。

秦大福和几个孩子进屋去看秀瑶,这时候秀瑶也醒了,她揉揉眼睛,看着关心自己的家人,冲着他们甜甜一笑,“我吃了鸡蛋,睡了一大觉。”

秦大福感叹终归是孩子,再大的事儿睡一觉就好了,这要是大人,还不得寻死觅活的。

而秀瑶也知道,自己没法改变目前生在秦家这个现实,也没发一下子把张氏的脑子洗掉,那就只能努力加油想办法分家,然后再想办法自己家发家致富。

她觉得爹娘哥哥姐姐弟弟是真的爱她的,她不能因为张氏就否定他们抛弃他们,所以那个毒死张氏的计划也只是她一时魔怔的想法,人清醒过来,疼也轻了,杀人计划就抛诸脑后了。

不过对张氏的记恨也扎了根,只怕毕生都挥之不去了,毕竟她不是真正的小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淡化一些事情。她是成人的灵魂,那种嫌隙,就会如影随形,不过她告诫自己,要掩饰好不能被人看出来,否则对她和家人是没有好处的。

晚饭的时候,张氏在西里间躺着没出来,老秦头知道她是有些不好意思加赌气,让孩子们不去管她,暂时随她去。老婆子这人就这样,你越搭理她,她越来劲,你晾着她,她觉得不对劲,没什么意思,那时候你再去哄她,几句话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因为张氏赌气,老秦头也基本是沉着脸,二婶几个也没敢再生事儿,吃了饭都赶紧歇着,明儿还得干活儿呢。

谁知道夜里竟然下起了雨,开始淅淅沥沥的,后来越下越大,竟然整整下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天放了晴,还冷飕飕的,空气里湿气重,让人觉得不再那么干,反而湿润润的,空气都很新鲜。

老秦头一起来就跑出去看了看,嚷嚷道:“接湿儿了,接湿儿了,”说着又对从屋里快步出来的秦大福道:“走,咱们去地里看看,要是不泞就开犁种,赶紧种完棉花,还得种果子、秫秫呢。”秦业也出来,爷三个一起去看了,之后喜滋滋地回来。

秦二贵和秦三顺吃了早饭在整理农具、种子,检查牲口。从官家租来的牛,这几天正好轮到秦家使唤,下了雨,很是便宜,所以几个人都很开心,这就意味着能早点种完庄稼,可以歇息一阵儿了。

秦三顺哈哈地笑着,“爹,咱去南山坡那块种棉花吧,先把那块种完。”

老秦头皱眉,重重地哼了一声,没有言语,秦三顺碰了鼻子灰自己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秦业提醒道:“三达达,南山坡那块去年种的豆子,豆茬地不种棉,种棉僵一片。”

秀瑶恰好下地出来,听见了,心道:没想到他们都懂轮作呢,自己这个现代人虽然在农场做什么技术顾问,懂得一套又一套的理论,但是说实在的,有好多根本就没做过,理论联系实际也局限于那一块领域,自己要仔细地学习,多多地研究这个时代和地区的作物特性,毕竟现代作物和条件不是这个时代能比的,在这里当然也不能单纯的靠背一套理论就想吃遍天下。

就好比现代的医生去了古代,还真未必能干什么,古代哪里有那么多技术支持化验单子,而现代的大部分大夫离开了化验单,有几个真正会看病的?不过是像她这样背了一些理论,然后熟能生巧罢了。

所以她必须努力,多学习,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融合起来。

看她出来,秦业笑问道:“小妹儿,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下了雨不用再浇水,你就在家歇着吧。”

她脸颊还肿着,有几点青紫的印子,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消不掉的。

秀瑶笑道:“我不想在家呆着,我要跟爷爷去种地。”

老秦头一听,倒是高兴,老秦家还没女孩子这么喜欢下地呢,他笑了笑,抽出烟袋锅子来,“丫头,来给爷爷装袋烟。”

秀瑶立刻上前接过去,麻溜地装烟,递给他,然后划火镰用一根火王引上,凑到烟袋锅上让老秦头吸两口。

吸了两口,烟香就出来了,老秦头满足地眯缝着小眼睛,吧嗒了两下嘴巴,看了一眼秀瑶手里的那根火王,诧异道:“丫头,那东西哪里来的?你姥爷给的?”

秀瑶笑道:“才不是呢,是我自己做的。”

老秦头惊讶道:“你还会做?”秦业几个人听到也好奇地凑上前看,那根火王还真是不错。

老秦家的火绒都是自己做的,是用五月采摘的艾草晒干,然后收进坛子里存放着,每年采,每年都把几年前的拿出来捣烂做成艾绒,就是极好的引火材料了,比外面卖的还好。

张氏也时常拿来装在自己家种的小葫芦里当礼物送人,尤其是那些不缺衣少食的人家,还会觉得很精致。

这是秦家的传统做法,而火王则是老柳家的习惯,老柳头抽烟袋,就喜欢用跟火王。

秀瑶笑道:“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啊,就是我们的挺杆瓤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几个人哈哈笑起来,“这么简单的东西,我们竟然没注意,我还一直想问你姥爷呢。”老秦头一直想问,就是没好意思开口,这下子倒是简单了。老秦家一直用自己家的艾绒,比别家的都要好用,二嬷嬷等人可羡慕着呢,所以张氏引以为傲,也不想着要弄别的什么来代替,一定要家里割艾蒿捶艾绒,多少年这样过来的,就成了习惯。

“用这个抽烟,省火绒了,还容易,不过生火不行。”老秦头摆弄着道。

秀瑶拿出一把齐齐整整的筷子长的火王递给老秦头,“爷爷这个给你,用完了我再帮你做。”老秦头乐滋滋地拿了去,进屋里搬了烟盒子放起来。

张氏看见,哼了一声,“几根挺杆瓤子就把你收买了。”

老秦头看了她一眼,慢悠悠地道:“大业娘,昨儿跟你说啥了?”

张氏脸一沉,飞快地道:“能说啥,就说给丫头煎鸡蛋。”

老秦头撇撇嘴,他才不信呢,老婆子这人他还不知道?多少年的夫妻了,不知道才怪了。她能那么消停地给丫头煎鸡蛋?掉河里都没舍得呢。

张氏横了一眼,“别跟我耍心眼子,你有本事把家里这摊子烂事儿都给我弄明白了。”

老秦头诧异道:“什么烂事?不是明明白白的?大家谁干什么活儿,清清楚楚的,还弄什么?”

张氏往外看了一眼,冷笑道:“闹着要分家呢?那么大动静你就没听见?”

老秦头摇头,“我没你耳朵好使,我有点聋了,哼,分家,等我死了再说,我看他们谁担当得起逼死公爹的罪名。”

张氏撇嘴道:“老二媳妇,整天在那里嘟嘟囔囔,唧唧歪歪,你没听见?”

老秦头松了口气,“我还以为老大媳妇呢,老二媳妇怕什么,让老二去说她。”

张氏撇嘴,“我现在能管了谁?这家我还当得了吗?”

老秦头叹了口气,劝道:“老婆子,叫我说,你不如让老大家的当家得了。”

张氏一听差点头发竖起来,一副要吃了老头子的样子,“你个老不死的,你这是卸磨杀驴啊你,我辛辛苦苦地一辈子还没瘫炕上不能动呢,你就这么想让人折腾我。”

老秦头看她又犯浑,撒泼耍赖的,他就受不了了,“中了吧,中了吧,我不和你犟驴了,反正家里的事儿你管,我不管那么多。”

说完他又叮嘱道:“告诉孩子们,周二家的人咱们不惹,不过他们要是来惹咱们,咱们也不怵。他们现在光景好了怎么着,当年咱们比他们还好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富不过三,穷不过三,难道我们老秦家就一辈子这样,不可能的。”

张氏叹了口气,“要是真能好起来,那就好了,只是这三要三在哪里?我还能不能活着看到还另说呢。”

老秦头道:“你别整天抠抠搜搜,唧唧歪歪的,就好多了。”

张氏看他又开始训自己不乐意了,推了他一把,“快下地去吧。”

老秦头抽着烟袋锅子背着一只手晃悠悠地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