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271花好月圆

重生农家乐 271花好月圆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几年家里亏空的厉害,除了那些田产,真是做什么什么不成,好几次他让儿子去做点生意开几家铺子试试,结果莫名其妙的,生意就黄了,铺子也倒了。

再过几年,他两腿一蹬要是走了,家里还能指望什么?

到时候这些儿子孙子的不成器,还不是让齐风那小杂种欺负!

这产业只怕以后就是三房的,不是大房二房的了。

齐二爷却觉得不如把那小破院子给齐风,“大哥,当时老爷子说得很清楚,合族有体面的也都听得清楚,大家还按了手印作证的。齐风成家了,只给他二十亩地、一座小院子,地已经给他,那院子给他也罢。有文契在那里,他还能如何?难道要硬抢其他的不成?”

齐大奶奶也说是,不如去找族长等老人商量一下,看看如何。

齐大爷年纪也大了,有些不中用,好多时候也就是撑着那口气,就愤愤不平老爷子一大把年纪竟然还续弦,弄个兄弟来分他的家产。若是那个妾也罢了,偏要续弦。

这口气,当年在老爷子死后,他出了个痛快,将那母子二人关在小院里,好一个折磨。

若不是老不死的在合族面前做了见证,保他们母子不死,他早就给他们弄死了。

后来那死小子带着他娘灰溜溜地离开沙河村,他觉得这口气平了一点,以后各过各的也没啥。

谁知道那死小子竟然也混出点样子来,不但如此,竟然还回家来成亲了!

还是桃源村的大户秦家!

他焉能不气!

他摆了摆手,去问问族长等人也好,很快,齐二爷回来,面色欣喜,“大哥,老人们都作证呢,当年老爷子就是给小崽子留下一座小院子,二十亩地,没得多,他想多要也不成的。”

齐大爷松了口气。

这时候仆人送了封信来,“那边太太让人送来的。”

齐大爷哼了一声,接过那封信,展开一看,登时气得两眼圆睁,嗓子眼里呼噜呼噜的直响,吓得齐二爷忙问他怎么啦。

半晌,齐大爷怒喝一声,“给她院子,休想,老子若是不把那小娼妇和小崽子赶出去,老子就不是齐大爷!”

说着,让人闭门谢客,不管是族长还是谁都不见,那院子自己就是放火烧了也不给他。

就算他齐风现在厉害了,可他再厉害,也是个人,也想有根,也想认齐家的祖宗。那院子是他小时候长大的地方,他想要回去,无非是想证明自己了不起。

那自己就偏不给他机会证明,就算自己现在弄不死他,赶不走他,也要膈应他,不让他那么舒坦。

好几次仆人来报族长来访,齐大爷都一律不见,只说自己病了。

他就等着第二天齐风上门来闹腾或者来以兄弟之情要挟自己将院子给他,等那时候,自己就可以好好羞辱他一番了。

第二天一大早,齐大爷还在睡梦中,突然听到“轰隆”一声,吓得他一个激灵坐起来,嚷嚷道:“地震了地震了?”

他的三姨娘搓了搓眼睛,娇嗔道:“大爷,您睡迷瞪做梦了吧,好好的,哪里地震了呢。”

齐大爷听了听,的确是自己听差了,就又躺下,脑子里盘算齐风那小子会怎么跟自己要院子呢。

过了片刻,他迷迷瞪瞪的,突然又听见轰隆一声,这一次三姨娘也听见了,“老爷,老爷,后院,后院墙!”

齐大爷蹭得就跳下炕,趿拉着鞋子就往外冲,三姨娘喊他,“老爷,老爷,穿衣服,衣服。”

齐大爷哪里还管,就听见后院传来嘈杂声,很快齐大奶奶还有几个儿子也都一边系着腰带一边冲过来,都纷纷喊着,“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他们赶到后院一看,那里尘土飞扬的,一些人从外面直接穿进来,正在那里指手画脚,他们正诧异着,就看一群人冲过来,拿着铜尺丈量,还有人搬了青砖进来,又有人竟然开始和泥……

“什么情况!”大儿子喊着,二儿子摇头,都不懂。

齐大爷气得浑身哆嗦,胡须都要扯掉了,“反了,反了!竟然敢破墙而入,反了,快,快,去县里告状!”

很快,他就看见族长等人从那墙面的缺口处鱼贯而入,到了跟前,族长看了他一眼,“齐大,病好了?”

齐大爷直翻白眼,“族长,这是怎么回事呢?”

族长抬了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齐大,咱们做人要讲良心和信诺,当年我们答应帮老爷子见证呢,虽然那时候我爹是族长,可文契还是我写的,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呢。老爷子不过是把一座小院子和二十亩地留给老三,其实也没啥,比起你们良田万顷来,算什么呢。”

齐大爷就怒了,“什么良田万顷,这院子我们已经打理了多年,一直修缮呢,这钱他要算给我。”

族长笑了笑,“齐大,别这样,做人怎么能这样呢?何况还是亲兄弟呢,就算买这么一座小院子能多少钱呢?你别以为我是针对你,我是为你好。你自己去看看吧。”

族长示意他走到缺口处看看,齐大爷的几个儿子和孙子就冲过去看,结果不约而同地倒抽了一口气,惊呼连连。齐大爷忙快步走过去,抬眼一看,吓了他一跳,外面齐齐整整站了不下两三百人呢。

他们里面有他认识的,是他曾经的佃户,后来去了秦家农场,也有他不认识的,还有本村的混混――刘岩。

竟然还有,还有县里有名的人物!

齐大爷不由得双腿开始打哆嗦,这是,这是要来抢吗?

不少同村的都来劝他,“齐大爷,您就遵守承诺吧,那可是老爷子交代的,难道您要违背老爷子的意思吗?那可是大不孝呢。况且,人家老三要是告到县衙去,吃亏的还是大爷您呢。”

就有本村的先生开始给他讲利弊,齐大爷不由得恨得咬牙切齿,自己家那么多田地银钱,却没有供应出一个正经的读书人,气死他了。

可现在读书人就是有地位,他就算嫌弃先生唧唧歪歪,也不敢如何。

都怪秀才不能捐,否则他家早就一堆秀才了!

齐大爷胡思乱想着,气得鼻子都歪了,胡子一掀一掀的,却也没有办法。

他要是有办法,也不至于让齐风混到现在这副光景了。

秀瑶安排的人已经按部就班,跑去砌墙的砌墙,打扫院子的打扫院子,齐大奶奶和儿子们虽然不同意,让人阻止他们,却也没有那么多人手,全家人加上奴仆出动,一个阻挡一个,可秀瑶带来的人有三百来人,还有一些村民自发帮助,很快他们就被人挡在外面,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开始砌墙了。

族长就劝齐大爷,“齐大,别闹了,这么多年了,你再怎么反对,齐风终归是老爷子的儿子,齐太太也是老爷子的续弦,明媒正娶的小太太,你再反对也没用的。”

说着族长就将当年的文契拿出来,当众念给大家听,秀瑶和齐风就出来向大家致谢,然后就将那封算是老爷子的遗书请了回去,到时候供奉在家祠中。

齐大爷见无力回天,也只得退一步,同意将院子交给他们。

这时候齐太太由石榴和银花扶着慢慢地走过来,她走得很慢,但是步伐坚定,脊背挺得很直,面色冷峻,目光清亮。

她缓缓地走到齐大爷跟前,双眼怒视着他,几欲喷火,却还是非常镇定,

齐大爷鼻子都歪了,嘴角也斜着,恶狠狠地回瞪着她。

齐太太走到他跟前,站住,齐大爷呸了一声。

齐太太扬手,“啪”的一声,又快又狠地抽在齐大爷的脸上,声音清脆无比。

齐大爷愣了一下就要还手,他的儿孙们也叫嚷着冲上来。

齐风和秀瑶立刻护在齐太太跟前,秀瑶声音清脆地道:“大哥,你也一大把年纪的人了,怎么还不懂什么教礼义廉耻呢,站在你面前的是老爷子明媒正娶的太太,就和现在大嫂一样,你这样做就是在教导你的儿孙,以后要这样对付你续弦的妻子吗?”

齐大爷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气得浑身发抖,内心充满了怨恨,恨不得将他们统统打死,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气得急火上涌,一阵阵的心痛。

齐太太冷笑一声,“齐匡,这一巴掌是回敬你当年对我所有的不敬,你当年对我们母子做得种种,我也不跟你计较。你可要好好的活着,否则你怎么去九泉之下跟老爷子交代!老爷子自然会伤心气闷,生出你这样不忠不义不认不孝的畜生来!”

齐大爷气得扬起巴掌,谁知道没有挥下去,就被齐风一指头戳了回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秀瑶朝他笑了笑,“大哥,你和齐风是亲兄弟,那也就是我的亲大哥,以后弟媳妇在沙河村立足,还请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多多指教。”

说着,她就扶着齐太太,“娘,咱们去看看小院,怎么重新粉刷一下,看看要不要翻盖新房子?”

齐太太道:“当然!”

她轻蔑地瞥了齐大爷一眼,对秀瑶带来的人摇了摇手,“给我砸墙,先砸正屋,可都给我小心屋梁,别把木头劈坏了,还要用呢。”

那些泥瓦工大声应着,就上去砸墙拆房子,按照齐太太的要求将那些房梁都拆下来,一根根地摆在她的脚下。

齐太太弯腰看了看,让人抬走几根,表示那些没用,可以劈开当柴火烧掉的。

她又让人挖房间的地基,“把石板给我撬开,挖地三尺,可小心榔头了。”

大家都诧异得很,齐风似乎猜到什么,下意识地就握紧了秀瑶的手。

大家也都觉得莫名其妙,却还是看着,毕竟这种热闹的场面,十年也没有一次的。

二十个人按照齐太太的要求挖地,突然有人惊呼一声,“哎呀,有一只瓮。”

很快其他人也惊呼起来。

齐太太就让人将那些瓮抬出来。

十几个大汉纷纷跳过去将那些瓮都搬出来,一子排在齐太太脚下,一共是八只瓮。

齐太太又让人抬了一只空瓮来,然后吩咐齐风,“你带了人去,把那梁劈开,里面的东西倒在瓮里。”

齐风已经基本猜到了,他没料到母亲这般高调,便也顾不得了,朝着人群中的小七招手。

小七会意,立刻带了一群人上前,那些人立刻将齐太太和秀瑶围成一个圈和齐大爷等人对峙,“呛啷”一声,手里道歉出鞘,寒光森然,大家又是一阵惊呼。

齐风让人将梁抬起来,对着瓮口,他一刀劈下,那梁的一头断下来,立刻哗啦声不多,里面竟然有光灿灿的光芒落在瓮里。

齐风依次砍过,将里面的东西都倒进了大瓮里。

六根木梁砍过,那大瓮竟然满了,金光闪灿的,映着明晃晃的刀锋,竟然夺人眼目。

齐太太走上前,对齐风道:“把瓮的盖子都打开!”

齐风一声令下,小七带人将瓮盖都打开,顿时一阵银光闪起,映着那日头的光芒,众人只觉得眼睛都要花了。

齐太太冷哼一声,对齐大爷道:“这是老爷子当日许给风儿的,因知道你这个大哥生性狡诈狠毒,所以不肯透漏一丝风出来,我也才能得以保全这些年。”

来围观的人都也都惊呆了,那一瓮瓮的,竟然都是些黄金白银,怕不是有个上万两白银,两千两黄金!

原本大家还都说呢,老爷子将钱财都留给了齐大爷和齐二爷,三爷什么都没有。

可才这两年,齐大爷二爷两家几乎就败光了,连几次找他们修祠堂都一直推辞不肯,原来这钱都在这里呢。

他们又好气齐老爷子什么时候留下那么多钱?

当年明面的田产、房屋、铺子、银钱,可都给了大房二房的,这三房的这许多钱,老爷子是何时藏下的?

大家竟然一点都不知道,可见老爷子早就有准备的。

齐大爷和齐二爷等人都瞪直了眼,大喝一声,“这是我齐家之物,别人休想抢走!”

他嘴里立刻骂齐风是个野种,根本不是老爷子的儿子,然后就让人去抢。

“哗啦”整齐的刀剑出鞘的声音,小七等人目露凶光,若是有人敢靠近半步,必将血溅当场。

围观的众人虽然羡慕,可这终归是人家齐家家私,他们也不可能捞到什么,自然不会太过嫉妒。

羡慕秀瑶的倒是多,觉得一嫁过来就得了这么多宝贝,真是幸运至极!

齐太太转首看向秀瑶,“媳妇,以后这个家都是你的,这些也是你公爹留给你的。”

秀瑶怔了一下,立刻恭敬地领命。

齐太太笑了笑,“我也乏了,先回去,你们把这里安排妥当就是了。”

说着她就让石榴和银花送她回去,齐风和秀瑶忙扶着她走出缺口,齐太太回头笑道:“这些都是你们的,怎么处置不必问我,跟我也没有关系了。风儿,这是你爹当日留给你长大成人之后的家业,你和你媳妇管着吧。”

说完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鬓角,笑微微地走了,秀瑶觉得她那脊背比从前更直。齐太太本来就是个美人,加上年纪也不大,虽然寡居最初几年受了些委屈,后来得孙郎中调理如今也没有大碍。现在人逢喜事精神爽,从背影看去,简直就像个双信之年的妇人一样。

大家都纷纷纷称奇。

而更多的人则是羡慕,齐风和他媳妇真是好运,老爷子竟然早就给他们打算好了,藏了那么多金银呢。

齐大爷和齐二爷以及两位奶奶可气得要发疯了,齐太太走出几步,就听见齐大爷仰天怒嚎:“你个老不死的……”

然后“噗”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倒地不起,齐大奶奶并儿孙等人立刻上前扶起,掐人中的掐人中,抚胸口的抚胸口,终于将齐大爷救活过来。

齐大爷虽然醒了,却已经身不能动了,和他老父亲当年一样,被他气得摔了一跤得了个中风的毛病。

他心里恐惧袭/来,就觉得是被老父亲前来责难了,吓得嗬嗬地喊着,脸色煞白的。齐大奶奶赶紧让人将他抬去屋里,又让齐二爷等人来相商。

齐二爷看着那几瓮金银根本挪不动步子,眼睛直直的,嘴里一个劲地说着这本来是我的,是我的,一时间竟然魔怔了。

那边族长等人虽然见着许多的金银也心动,但是终归是齐风的,而且齐风也不是那等黄头小子了,如今势力庞大,他们也不敢如何。再者,这些年他们和齐风关系不错,和秀瑶也是生意往来的伙伴,就算心动,可自己也是体面人,自然能控制得住。

他们纷纷上前道贺,都说老天有眼,老爷子神机妙算。

齐风和秀瑶一一回礼。

大家都以为她要让人将那金银抬回家去,谁知道秀瑶却福了福,声音清朗地道:“小妇人初初嫁来沙河村,还请各位大娘大爷婶子叔叔大哥大姐们多多帮衬。”

大家都笑着说早就认识了,得她帮衬良多呢。

秀瑶继续道:“小妇人婆婆带着幼子当年挣扎求生着实不易,也都是乡邻们眷顾,再次小妇人谢过诸位。”

她行礼,众人赶紧还礼。

齐风原本一脸的冷然,如今看着她,目光越来越温柔,越来越随和,渐渐地就又退去了那一身的杀气,变成了耍心机追求小女子的憨厚男人了。

小七看得啧啧称奇,六哥还真是厉害。

这时候秀瑶已经感谢了一圈,最后道:“咱们齐家的家祠,是需要修缮了,另外我和夫君想着给我们家老爷子和太太在家祠里修一座小祠堂,老爷子已经和大太太合葬,我们就想着等我们太太百年将她的排位和我们老爷子的排位都供奉在小祠堂里,还请诸位能够帮衬。”

大家立刻说好。

本来祠堂就需要修缮,起码需要三五百两银子呢,以前齐大爷不肯出钱,大家凑也辛苦,也就懒得弄了。如今没想到秀瑶这么大方,他们自然也乐得做人情,反正是人家自己家父子的事情。

秀瑶福了福,向诸位道谢,又道:“咱们齐家也该有一座像样的家塾,请了先生来坐馆,好让齐家聪慧的子弟也能来读书。另外,我们商量着,再买一些地,当做是齐家的祭田,专门用来供奉先人辅扶助鳏寡。”

大家惊呼起来,听她这么说,分明是早就想好的主意,不是看到这许多钱财想到的。毕竟要买祭田可不是小事,那需要好多银钱的。而且有了祭田,以后祭祀祖宗就不需要大家凑份子,齐家那些孤寡都可以得到照顾,也不必再穷困潦倒了。

众人纷纷称颂齐家太太、三爷、三奶奶是慈善人,尤其那些鳏寡孤独,更是泣不成声。

秀瑶和齐风拜谢大家,让他们各自散了,又让人将那几瓮金银搬回家去。

因为算是意外来财,而且如今齐家也是穷人家,不会缺钱,所以秀瑶就将那钱分作几份。

她取了两百两银子,用红纸包了,又分别取了五十两,都用红纸包了,然后和齐风分别去送给族长等当年老爷子托付作证照顾齐太太母子的人家。

大家原先就得了老爷子的好处,如今又和秀瑶齐风有往来关系好,看他家势头好,加上讨厌齐大爷的为人,自愿为他们作证的。没曾想竟然还有这白花花的银子送来,自然是感激不尽,越发敬佩这家。

等把这些事儿处理完毕了,秀瑶就和齐风着手重新盖家祠、家学,买祭田、学田的事情。

他们一共买了五百亩地,除了修建家祠和家学之外,一百亩地用来做祭田,五十亩地用来做学田,另外三百五十亩继续扩建农场。因为已经是冬天,不宜再动工,等着来年开春化冻再开始破土,有齐家族人主动帮衬,也不必另外花钱请人来盖房子。

而沙河村的农场里如今已经有一大半是沙河村的人拿工钱帮忙,如今见齐家又买地,外村更多人都跑来求活儿干。农场五冬六夏的都有活,而且从来不拖欠工钱,伙食还好,如果做得好的,得了当家的信任,还可以给房子将一家人都接来住。

他们觉得没有比这个再好的事情了!

而后来久而久之,沙河村那边就新建成了一座大田庄,主人就是齐风和秀瑶。齐家大房和二房的子弟不务正业的多,后来没多少年就将田地、宅子都卖给了齐风,到最后,他们反而要靠族里的祭田帮衬过活,也不能不说是风水轮流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