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253一起奋斗

重生农家乐 253一起奋斗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秀瑶这两天和齐风忙着给大宝二宝打下手呢,没顾得上收拾周沐,他过得倒是也自在,等她再一检查功课,倒是进步神速。

看来果然是打出来的好学生!

看他如此进步,她倒是也露出赞许的神色夸了他两句,让他继续努力,又让秦扬也别松懈,然后照旧忙去。

周沐一见,秀婷说得果然是对的,对她越发信任。

后来秀瑶还是让爹请了一个杨姓先生,专门教导周沐、柳正几个孩子读书,这样也不必麻烦秦扬。

那杨先生是个老童生了,见了秦扬却恭恭敬敬的一口一个老友,而秦扬也要讲究规矩叫他小友。他们读书人无所谓,柳氏等人却惊讶得了不得,还怕秦扬不够礼貌,就让他按照乡下称呼叫杨先生做杨大叔,毕竟若是称呼先生那杨先生自己都脸红不肯。

秀瑶让爹娘把他们住处前面的院子当做书堂院,没有隔墙的南屋做书屋,然后东厢给先生住,西厢给周沐等学生住。

这样的话,秦家的小私塾就可以和后面隔开,独成一体。

秦扬自然还住在原本的小院里,如今大哥和二哥都在县里,小院就他自己,倒是惬意。

又有人专门负责教书,周沐也不用他管,他反正早就没了收拾周沐的兴趣了,所以更喜欢这样。

另外,还有几处小偏院和跨院在修缮补盖,主要是最初盖的几处没有连起来,如今主院起来一段日子,就可以把它们都连接起来,那就是一座大宅子。

有了先生不但秦扬能专心读书,秀瑶也可以不用管周沐而专心帮忙烧玻璃,烧玻璃自然没有那么容易的,不过那俩外国人原本就是做这个的,来到这里,只需要找对材料就好了。

当桃花灿烂,莺啼柳绿的时候,活宝二人组的第一批玻璃就出炉了。

是一批玻璃碗和玻璃杯,还有几只荷叶边的玻璃大盘。

这些都是应秀瑶的要求烧制的,而她的目的也就是小日子过得更舒服一些罢了。

秀瑶看了看,没有那么透亮,反而有点像磨砂的,里面不够透亮,不过也算不错了。毕竟这时候玻璃那么贵,也能卖个好价钱,不过她最主要的是要烧平板玻璃,可以镶玻璃窗和马车的,另外灯笼也需要玻璃才透亮。

毕竟碗盘的玻璃的可没有瓷器的好,但是那窗户总是糊纸可不如玻璃的透亮,还有那灯笼,现在烧的灯油还有买来的蜡烛,都不够明亮,除了需要好玻璃做灯罩以外,还需要有好的油来做蜡烛。

如今市面上卖的蜡烛,材料多样,有动物油脂的蜡烛,这种蜡烛火光不够明亮,油烟却大。还有一种是植物油做出来的蜡烛,乌桕、蓖麻、冬青子等,这种以乌桕最好,但是也不如石油制作出来的石蜡好。石蜡不但明亮,而且燃烧时间也常,顶三倍之多。

当然,石蜡也贵。

矿场都有朝廷把控,可不像玻璃只要有土有窑就能烧制,除非是权贵是拿不到开采权的,若是要买石油那又很贵,所以秀瑶就打算提炼更好的清油――从乌桕籽和皮中提炼。

提纯清油一些老手艺人自然会的,那些专门卖蜡烛以及桐油、清油的油坊,也是会的,但是现在不管什么好多人都是当做自己家的秘方,密不外传的。

这点还难不倒秀瑶,大不了就是一次次地试验罢了,只要基本方法对了,总能达到目的的。

得到了好的清油,一根灯草就可以燃到天亮,再罩上玻璃罩子,那可就是一盏挡风又明亮的灯笼了,书桌上来一盏,堂屋、卧室、炕上……甚至净房都来一盏,以后上个厕所也不要抹黑了。

清亮亮的,多好!

后来秦扬那小子进了京,那些勋贵子弟和士林子弟,都知道他是桃源秦家,嘲笑他家是暴发户不会穿衣打扮,就问他家多少钱什么样,他说我们家没什么钱,就是连茅房都是透明的玻璃灯,厨房都安的玻璃窗,我们家都不用铜镜,而是照得你纤毫毕现脸上疙瘩都清清楚楚的大玻璃镜子!

被人说是暴发户的嘴脸格外厉害!

到夏天的时候,秀瑶家的玻璃器皿和玻璃灯、蜡烛就可以搭船出海赚钱去了。

齐风从玻璃窑里给她拿了一挂细小的玻璃珠制成的帘子过来,秀瑶看得目瞪口呆的,这可比在二奶奶那里看到的一架什么水晶帘子更像水晶。一晃,叮叮咚咚的,清脆悦耳,又不会撞碎,清透光亮的,特别好看。

她欢喜不禁地看着他,“你们什么时候烧出来的”

齐风笑道:“烧了几锅玻璃珠子,除了做帘子也没别的用处吧。”

秀瑶双眼亮晶晶地看着他,“还有吗?可以做一些钗环送人啊。”

哈哈,不过是玻璃,可是送出去,人家却比金子的还要喜欢,做人情的好物件。

齐风说有,秀瑶就拉着他兴冲冲地去弄,可她自己弄了好几天,作出来的粗糙不堪。

她喜滋滋地插在自己头上,给齐风看,“是不是不错。”

齐风嘴角抽了抽,点点头,秀瑶就知道自己没有做手工的天分,便插到他的头上去,齐风眉梢眼角都耷拉下来了。

秀瑶看了看,叹了口气,“戴上不但不灵动,像只呆鹅!”

齐风想死的心都有了,不好意思告诉她,她戴着更像呆鹅。

秀瑶只好把玻璃珠拿去给首饰铺子加工。

她将匣子打开,掌柜的一看里面一匣子各式各样各种颜色、大小甚至还有花纹的珠子,顿时亮瞎了眼。

这要多少钱!

随即他看到里面还有些破掉的玻璃珠子,觉得非常可惜,那么透亮的玻璃珠子,可少见呢,这要是做成水滴的耳坠子和簪子,在太阳底下一站,透亮耀眼一点光华,太美了!

掌柜的很惋惜,“破了好几颗呢。”

秀瑶随意看了一眼,道:“嗯,那是我自己做,没做好,太难看,我给敲破了。”

掌柜的嘴角都抽抽了,秦四姑娘果然是大手笔有钱人啊,不愧是暴发户啊!

他就精打细算地帮秀瑶设计,做一套这个耳坠子,那个钗簪的,秀瑶道:“反正是送人,只要款式别重复就好。”

她看那掌柜的那么心疼地看着被她弄坏的那几颗珠子,竟然生出几分内疚感来,立刻道:“掌柜的,这几颗破了的就送给你,你看看物尽其用吧。”

那掌柜的立刻两眼放光,连声道谢,手工费都说少要点,秀瑶说不用,又道:“既然掌柜的这么喜欢,做完了我预定的首饰,若是还有多的,就帮我串几套手链和项链,剩下的就送给掌柜的。”

掌柜的顿时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送,送,送给我?”

秀瑶点点头,“嗯,反正就是些玻璃珠子,也不能吃喝,多了也没意思了,送给掌柜的玩好了。”

掌柜的立刻不要手工费了,还要将那些搭配的金银配件都送,一副对待大主顾的态度,“四姑娘,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来咱家铺子,只要姑娘说出来的,保管能做出来。”

秀瑶笑了笑,“就是看贵铺是大字号,在济南府都有铺子,所以才来的呢。”

毕竟是送人的东西,要是随便一家小铺子做的,款式不够好,人家会嫌土气的。

她盘算着,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们,又不用干活,走路都肩部动身不摇的,就算插着玻璃钗也不会掉下来摔碎的,自然和乡下的女孩子不同。乡下女孩子还是戴戴金属的就好,有质感,而且结实耐摔,不必为自己呼呼啦啦摔坏了珍贵的簪子而肉疼。

等过了些日子,首饰铺子的王掌柜亲自来送样品的时候就委婉的表达了想和秀瑶家合开首饰铺子的意思。

秀瑶虽然不是很感兴趣,不过反正自家女孩子也多,哪怕是为了自用,合作也不错,起码以后不用花钱买。

有些首饰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所用金银的价值,她时常觉得不划算,可若是合开了铺子,自己只提供玻璃,别的不管,那倒是好路子。

她立刻就答应了,和王掌柜商量了合作的方式,分红的方式,鉴于她只提供玻璃不负责制作和销售,所以分成三七,她三王掌柜七,然后每年要一些份例的首饰给自己家姐妹。

不过,每年提供的玻璃也是有限的,毕竟不可能无限地出货,只要不低于他们最初定下的数量就好。

王掌柜自然痛快答应。

有了这批新款式的货,他就可以把铺子做大作响,济南都要来拿货呢!

得了秀瑶的许诺,签订了文契,王掌柜自然更加有劲头,务必要做得尽善尽美才行。

而秀瑶订做这批首饰,有一个原因是想给冯浩然送礼。

柳氏那次跟她说起来,二奶奶正在给冯浩然说亲呢,说可能定下的是顾家的小姐,另外冯玉兰也大了,也在说亲,还有其他和秦家有了来往的一些人家,例如:周家、高家、王家、李家等,这些本县和邻县的大户,也都要互相馈赠节礼。

除了自己家的特产以外,给他们小姐和太太们送上别致的钗环,估计也能获得她们的好感。

七月初七,七夕节,女孩子们拜七姐神,互相展示好针线,馈送礼物。

柳氏就帮秀瑶收拾了一些礼品,另外用精美的小匣子装了几支玻璃簪子和钗,让秦产陪着秀瑶去冯家送礼。

两家如今来往密切,年前互送了年礼,年后也互相拜了年,非常亲近的关系。

秀瑶和秦产来冯家,也不是一次两次,算是轻车熟路了,每次都是冯玉兰和冯浩然负责接待的。

这一次冯浩然出门去没在家,冯玉兰说是跟着父亲去了济南府,要过几天回来。

秀瑶就寻思可能是去顾家相亲什么的,她就给冯玉兰看那些首饰。

冯玉兰看得目不转睛的,不是说玻璃贵重就是好,而是那造型还有纹饰,以及那晶莹剔透的感觉,让冯玉兰一眼就爱上了。

“秀瑶妹妹,你真是了不起,我不得不承认,你就是比我们厉害。”现在说这句话,和从前的互相印证,果然娘是厉害的,就能看出来秀瑶不简单。

也亏得娘坚持,两家一直交好,其实――秀瑶做自己的嫂子,也没什么不好吧。

冯玉兰心下一跳。

其实秀瑶和哥哥也挺般配的,一个玉树临风,一个秀美可爱,一个温和爽朗,一个聪慧文秀。

想着哥哥,她不禁又想起了顾宁,叹了口气,不过别说秀瑶了,就算自己和顾宁也是不般配的,不仅仅是门第,还有很多原因。

原本她还吃醋,觉得顾宁是为了秀瑶拒绝自己,可现在再看,顾宁选择去江南负责河道,也没有选择秦秀瑶,到底说他是君子磊落,还是说他们没有缘分呢?

当时顾宁跟她说的话还言犹在耳,“秦姑娘是好姑娘,玉兰妹妹也不差。我是喜欢秀瑶妹妹,可那种喜欢更多的是欣赏,而不想将她据为己有,让她沾染了顾家的那些东西。宁愿她白玉无瑕,逍遥自在。”

她又觉得不对,世人不是都喜欢欣赏的时候就想着据为己有吗?

就好像这些首饰,哪一样都好,她看得爱不释手,就想都据为己有。

或许,这就是她和顾宁不同路的原因吧,顾宁宁愿不娶,也不愿意让家里摆布他,他说除非他能掌控自己,否则不会娶妻,不会让一个女人陷入顾家的泥淖,为他拖累受苦。

顾宁,是真君子!

冯玉兰心里酸酸的,眼里湿湿,握着那簪子的手就微微发抖,不经意的两滴豆大的泪珠滚落下来,跌碎在玻璃珠上。

秀瑶看得吓了一跳,自己没做错什么吧,冯玉兰怎么哭了?

冯玉兰脸颊一红,忙擦了眼泪,笑道:“这玻璃太好看了,我,我欢喜得忍不住哭了,妹妹见笑了。”

她又请秦产和秀瑶喝茶。

秦产坐在屏风外面,听着她甜美温柔的声音,不禁有些怔忡,随即又垂下头,慢慢地啜着清甜的茶水。

秀瑶留下在冯家和冯玉兰玩了一天,然后告辞回去。

谁知道她才回家两天,正和齐风商量事情呢,冯浩然就来了。

冯浩然显然是急匆匆前来的,衣裳都被汗水湿透了,乌黑的鬓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雪白的脸颊上,一双眼睛更是带着血丝,却闪耀着兴奋的光芒。

他那声欢喜至极的秀瑶妹妹在看到她和齐风正头对着头指着一副舆图说得眉飞色舞的时候一下子卡在喉咙里,脸上的兴奋之色也如潮水一样哗啦褪去。

她和自己从来没有那么亲昵过,每次都是彬彬有礼进退有度的,分寸把握得非常好。

被他那么看着,秀瑶莫名的有点不自在,她和齐风认识已久,对他就和对待兄长一样亲切自然,而且这一年齐风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和活宝二人组帮她烧玻璃呢,父母也待他如亲儿子一样,让她更加肆无忌惮,和他没有什么隔阂。

周围的人也都习惯了,觉得齐风就是他们家的一份子一样,如今被冯浩然这样瞪着,秀瑶才意识到不对。

她不禁脸颊有点红,忙站起来笑道:“浩然哥哥你来了,你不是去济南了吗?”

齐风微微蹙眉,就看了冯浩然一眼。

冯浩然原本跑得浑身火热的,被他这么一眼,就看得有些脊背生风,原本眼神中的那一丝自己冲动的指责也缓缓退去。

他笑道:“去了一趟济南府,然后跟我母亲商量定了,给我两次考举人的机会,她就不逼着我现在定亲了。而且,如果我考上举人,她还允许我自己选择自己的妻子。”

秀瑶眨了眨眼睛,这位二奶奶果然是与众不同,这两次机会倒是和娘给二哥的有点像呢。

不过,他这样的话,那人家顾家小姐岂不是要等得老了?

她请冯浩然落座,去一边给他沏茶,冯浩然就站在桌边看齐风按着的那张舆图,笑问:“是海上的吗?”

齐风嗯了一声。

冯浩然见他不热情,面色带着几分冷意,便也不上赶着说话,就跟秀瑶寒暄,说些济南府的光景,以及别后的事情。

秀瑶看了齐风一眼,想让他去请秦产或者爹过来,齐风却假装不懂,坐在那里写写画画地,直接将他们当成隐形人。

虽然没什么怕人听的,可有人在这里热络的说话,那边有个人一声不吭,总归有点别扭。

秀瑶就道:“浩然哥哥,我们去我娘那里,那里凉快得很。”

冯浩然看了齐风一眼,笑道:“这里就够凉快的了。”

然后他又问:“周沐还在你家读书吗?”

他也得了信知道秦扬要考举人的事情了,就觉得有点忐忑,万一秦扬考上自己考不上,到时候多丢人!

他也有个绝佳的主意,不如也住过来,和秦扬一起读书,两人都是秀才,也好互相帮衬,互相启发灵感。

秀瑶笑道:“在呢,这人也是个有脾气的,倒是倔得很,还非要读出个样儿来了。”

秦扬因为时间紧张,也就不去县学了,毕竟去了那里读书还要应酬,回来读书更静心。只要定期去找先生请教,然后去拜访一些举人请教就好了。

冯浩然去给柳氏和秦大福问好,然后就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弟弟都说是神童,若是和他一起读书,肯定能互相督促进步,所以还想叨扰些日子。”

柳氏自然同意,笑着说好,“只要你不嫌弃就好,咱们家简陋。”

冯浩然连说哪里,叨扰了,然后又去找秦扬。

秦扬之前的秀才保人就是他,自然对他非常恭敬的,冯浩然连连回礼,“咱们还是兄弟相称吧。”

秦扬自然乐意的,他被秀瑶影响的也不喜欢那么酸腐,觉得称呼名字最好了。

冯浩然就打发他的小厮回家去跟祖父和父母汇报一下,然后把他的行李都取了来。

秀瑶就知道他是怕家里不许,所以先斩后奏了,不禁取笑他:“浩然哥哥,你要是考不中,到时候可有的好说了。”

冯浩然笑道:“考不中我还有一次机会呢。”可能是因为做了最终的决定,也下了决心,他的目光格外清澈坚定,不像上一次和顾宁来的时候那样颓然。

秀瑶也为他的志向祝贺,人不管做什么,总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是好的。

这样就不会浑浑噩噩度日,每一天也觉得充实。

秦扬和冯浩然合得来,两人就决定同住一间屋子,其实是三间西厢房,北屋是睡觉的炕,中间是待客和宴席处,南屋就是书房。

柳氏亲自帮他们收拾,冯浩然得了空,对正在帮他们收拾书卷的秀瑶道:“秀瑶妹妹,我,我没和顾莹定亲的,顾家说我要是考不上,再过三年的话就太久了,所以……”他嘿嘿地笑。虽然顾莹愿意等,可顾家不会等的,而且原本他家和顾家也不算门当户对,自己妹妹嫁过去还行,人家闺女嫁过来却下嫁了。顾家老头子不是很同意的,只是顾莹非要嫁给他罢了,所以之前才私下里说议亲的。如今母亲同意给他两次机会考试,那人家顾家也就算是解决了个难题,顾莹也没办法了,所以,他可以得几年自由时光。

自从顾宁走后,他总是想起来,每每想着,就觉得心有不甘,想着要是娶了自己不喜欢的女孩子,那以后自己提不起精神,她看自己说不定也是怨恨的多。

就好像顾宁说的,那反而是错的,无端地耽误了一个女孩子。

不如就争取一下!

秀瑶笑道:“浩然哥哥,人家要是亲事吹了,都难过得很,你倒是奇怪,还咧着嘴笑。”

冯浩然就更加傻笑,秦扬白了他一眼,“喂,冯浩然,你来我家是读书的吧,可不要拖我后腿啊!”

万一冯浩然没考上,自己也没考上,那可笑话了。本来说两人一起读书互相督促的,结果两人一起落第,那就惨了!

秀瑶捡起一颗李子扔了秦扬脑门一下,“别没大没小的,你们好好读书,别有人一起了整天磨牙。”

秦扬嫌周沐读书笨,是不肯和他一起的,只会去布置作业督促他,冯浩然不一样。

冯浩然也是聪明的,当初读书也是先生夸赞的,只是最初没有那种功名心,所以后来就不读了,功课却也没有扔下,反而对于一些杂书有所涉猎,开阔了眼界,反而是秦扬不足的,而秦扬的四书五经等科考的书,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再加上他的灵秀,加以发挥,又是非常厉害的。也可以指点冯浩然。

两人,算是互补。

周沐想来凑热闹,却被两人异口同声地拒绝了,让他先好好地跟着杨先生读书去考秀才再说。

被鄙视地周沐愤愤然,却更加倔强得像头驴――秀瑶说的。

如今添了冯浩然,柳氏怕他受委屈,就觉得西厢太挤了,秀瑶就提议干脆也把那座小院重新粉刷一番,然后再给他们搭个花架子,这样院子里也更有趣些。反正大哥不在家,回来也不必来这里住,可以住在爹娘的东厢,就让秦扬和冯浩然搬到三间,然后西厢做书房读书。

两人自然乐不得,秦显知道了都想回来读,不过又觉得还想认识一些人,还是留在县学更得益,就没回来。

他们不在家,齐风却住亲记也有一段日子。

秀瑶就打趣他,“你要不要也和他们一起读书?”

齐风看着她,声音淡淡地,“我年纪大了,读书太晚了,自己看看就好。”

秀瑶笑道:“不晚,人家皓首穷经都不晚呢。”

齐风就凝视着她,正色地问:“你想我读书吗?”

秀瑶怔了一下,什么叫她想呢?

见她那为难犹豫的样子,齐风目光一沉,却笑了笑,“读书不适合我。”

听他这样说,秀瑶也松了口气,笑道:“还真是,那么咬文嚼字的,坐在那里整天摇头晃脑,还真是不像你。”

她想着齐风这样严肃地坐在那里,人家都之乎者也,摇头晃脑,他一脑门子官司似的,的确不协调!

忍不住就扑哧笑起来,惹得齐风看她,目光里带着探究。

秀瑶忙摆手,“没什么的,咱们做生意,不读书也没啥,反正识字就好。你走了仕途,就是为帝王家卖命了,你不走仕途,你就是为自己卖命,自由得很。”

“这句好,我喜欢。”齐风也笑起来。

傍晚的阳光带着一丝清凉的感觉,落霞满天,仿佛是披在他肩头上的羽翼,映着他洁白的额头都热烈起来。

鬼使神差的,秀瑶问了句,“齐风,你都二十一了吧,怎么还没没有合适的人家吗?婶子没帮你找吗?不如让我娘帮你张罗吧,她现在可喜欢给人张罗事儿了。”

齐风的唇一下子抿直了,看向她的目光似乎也变得迷离起来,好像他背后的晚霞,慢慢地晕染了整个天空,那么热烈而模糊,让人看不透。

“你也十四了吧,提亲的人肯定不少。”

秀瑶皱了皱鼻子,“不许取笑我,我三姐还没嫁人呢,我还早呢。而且我都想好了,我要做老姑娘,一直留在家里。”

齐风微微蹙眉,她的意思是想招婿吗?

秦家不缺儿子啊。

秀瑶看他蹙眉,便做了个鬼脸,“操心不闲老!”说着一转身走了。

齐风叹了口气,是谁先操心的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