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221自己打脸

重生农家乐 221自己打脸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秀瑶诧异地看着柳飞,他跑得急匆匆的,脸上都是汗,喘着大粗气,一副家里起火的样子。

柳飞是个比较稳重的小伙子,秀瑶还很少看他这样呢,那双眼睛里倒是还带着点害怕的意思。

“柳飞哥,你急什么呢?”她往他身后看看,试试能不能看见个鬼影子,把他追成这样。

柳飞却顾不得开玩笑,一把拉住她,“快,快走。”他一把拖住秀瑶就往磨坊去,秀瑶只好小跑着跟上。

路上柳飞给秀瑶讲了缘故,县里的书吏特意来了杨柳村找秀瑶呢,说是要请教番麦的事情。

秀瑶一下子顿住脚步,“是不是那个长了一双绿豆眼,提溜转的那个?”

柳飞点点头,“是他,一进咱们磨坊就找你,茶也不喝,听见你不在就拉着脸不乐意呢。”

秀瑶就加快步子,和柳飞一起去了磨坊。

一进磨坊就听见堂屋里有道公鸭嗓子在扯,“秦秀瑶呢,怎么还没来?咱们可是办公差的,耽误了谁负责任?”

任里正和周里正正陪着,老柳头虽然是主人家,却没资格上前说话。

他气鼓鼓地在院子里,一个劲地往外张望,看到秀瑶回来,立刻就给她打招呼。他先把秀瑶领到一边,叮嘱了几句,“甭怕,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不知道。”

秀瑶笑了笑,看着姥爷一副为她担忧的样子,笑道:“姥爷,不要紧的,他们就是问问咱们怎么种那个番麦呢。”

她去洗了把脸,然后掸了掸衣裙,就随了姥爷去见那个楼书办。

楼书办一见她,就扯着脖子瞥了一眼,“啊——你就是那个秦秀……什么来着?”

方才还问秦秀瑶呢,这会儿正主儿来了,他又立刻失忆不知道人家名字了。

两位里正心里瞧不上,只是这次是县老爷亲自吩咐的,让几位书吏下乡帮忙督促番麦事宜,他们虽然瞧不上楼书办,却不能不给县老爷面子。

周里正立刻笑着介绍,“楼书办,这可是咱们桃源村的人物呢,秦家四姑娘。”

虽然乡下人都叫名字,可人家小姑娘还没出阁呢,周里正见楼书办那样子,更不爱给他介绍名字了。

楼书办就哼了一声,瞪大了小眼儿看着秀瑶,“你把那个番麦的事儿给本书办讲讲。”

秀瑶落落大方地行礼,态度不卑不亢,然后口齿清楚伶俐地讲了一些。

很快,那楼书办就打断她,“本书办瞧着你这样不对,不都是要春种秋收吗?你干嘛要夏天种?那不是晚了?西北风都喝不上。”

秀瑶看他就像是个善于跟着县老爷拍马屁的,肚子里虽然有几本书,却未必有真材实料,只是听了一点种地的知识就开始对人指手画脚。

她朗朗道:“楼书办,春天种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夏天种也不差,这样收了小麦种番麦,大家可以不必再种低产量的谷子,是非常好的一样庄稼呢。”

楼书办却不同意,非要说她不对。

秀瑶就不说话了,任由他自己嘟嘟囔囔。

楼书办自己嘟囔了半天,看秀瑶不说话,就知道她是乡下野丫头,畏畏缩缩拿不上台面的。

他不屑地道:“大家都种惯了谷子,你怎么让他们不种谷子种这个野麦子?”明明一大个棒槌,非要冒充麦子,吃起来还粗糙不堪。那天他为了试试看,特意让秦家送了点玉米面,结果吃起来发现真是不好吃。

还真是贱民的粮食!

他更不爽的是这个秦大福一家很不上道,见了自己几次,一点表示都没,不但没有送银子,连点干货都没。

周里正看他又一副瞧不上人的样子,和前些日子一样,不禁心里也不爽快,前些天要人家到跟前,结果没说一句话给人打发了。过了两天自己又抽风一样说要找秦秀瑶问番麦的事情,结果一见面,又是没两句话便一副瞧不上的样子。

周里正真是不爱跟着他丢人,不说你是个小小的连朝廷俸禄都没有的小书吏,真正的一辈子的贱民,还整天拿乔做大充自己是二老爷县丞呢。

要不是番麦之事非常重大,朝廷都卯足了劲说是要靠这个来制造一个盛世无饥馁的繁荣景象,造福黎民百姓,圣旨下发到各县,责令必须办好。周里正才懒得跟着一个书办丢这个人呢。

楼书办瞧不起归瞧不起,却不能不办差,这几天他就要将附近几十个村子的里正归拢起来讲这个番麦,还是要秀瑶帮忙。

秀瑶懒得和他费口舌,直接道:“楼书办,我让哥哥和弟弟们帮着我整理成了一份册子,不如给书办看看,你也可以按照这个来宣传。”

楼书办听她不用您对自己好像没那么尊重,越发不高兴,哼了一声说行。

那本册子是秀瑶为顾宁准备的,在之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分了条目的,怎样培育种子、整地、下种、护理、收割一目了然。而且秀瑶一点都不藏私,她觉得这是有利于大家的好事,写得非常详细,甚至还把应该和什么轮作、套作等等的信息都写在上面。

楼书办不说她心细,反而嗤笑她啰嗦,将书卷扔还给她,“去,重新誊一份,要把如何改变庶民的日子写清楚,这些种地的粗活以后再说。”

秀瑶就知道他这是要面子工程了,也越发的瞧不起他,人家知县老爷都说了要宣传番麦的好处以及种番麦的方法,这样等收了麦子以后朝廷发了番麦种子下来,那是要直接开种的。

这个楼书办在这里叽歪些细枝末节,到时候种地出了问题,他可休想赖到她的身上来。

她直接道:“楼书办,小女子只会种地,哪里能写出什么锦绣文章来,还是楼书办您文采斐然,亲自捉刀吧。”

楼书办少不得被她气了,周里正和任里正又赶紧打圆场,两人是知道秦秀瑶的,他们可是眼瞪眼看着柳家、秦家的变化的,不只是他们,还有好多农户跟着受益。

原本吃不起饭的现在也顿顿白面卷子呢。

而且,就冲着她这么一个小姑娘,和小齐爷、顾少爷、冯家那些人的交情竟然能让朝廷将埠头修在柳家磨坊门口,将水渠引到桃源村秦家自垦田边上。

就可见,这小姑娘的厉害了。

不过两位都是人精,才不会去跟楼书办说太多呢。

等秀瑶拿到了姥爷给她准备的那些工具,她就让柳飞给她一并送去。

回了家,也不浪费时间,她就按照自己之前的设计让人在自垦田原先预留的地里挖坑。很快老柳头帮忙找的酒坊专门打酒窖的师傅也到了,原先就说的给工钱高高的,秀瑶一家又待人尊重,好酒好饭地伺候着,那师傅自然乐意。

他受了礼遇心里舒服,也就不藏私,亲自领着秦大福、秦业几个去凤凰山找土。

“要想抹一座不渗水的泥窖子,可不是什么泥都成的,得找好用的。你要是土找对了,这泥窖子就不用总修,一年里再抹吧个一两次就够。”

见他说得真诚,秦大福一家自然更加感激,认真地听着学着,好好地招待着,约好弄完了自垦田这里,还要去沙河村那里挖几处。

自己家有两处,这样以后肥料都够,庄稼、蔬菜、瓜地、果园,肥料就够用的,不怕出现因为肥料不够而让长势良好的庄稼失了势头的情况。

忙活了二十来天,基本都弄好了,又做后面的收尾工作。

秦大福和老秦头去看了麦田,再过些天就要熟了,准备着要拾掇农具,然后收麦子。

“爹,你和娘那点地,就别自己忙活了,瑶瑶说了今年麦子也雇人收,反正咱们家有绰子,就那点地,一天都不够收的。”

秦大福如今小日子过得滋润,儿女有出息,妻子对他关怀备至,他美着呢。

老秦头犹豫了一下,“要不就让老三帮着收?”

秦大福立刻就拒绝,“爹,他自己还想让人帮忙呢,你还找他,还是算了。”

老三家现在都是跟他舅子合伙,才不会跟自己家兄弟一起呢,除非是自己家兄弟白给帮忙。

经过去年的事儿,秦大福如今也不凑热闹了,人家要怎么说就随便他们,反正自己心安理得就好。

老秦头就说让老二帮忙,这样也能让老二赚点钱。

秦大福劝他道:“爹,你忙活啥呢,老二自己有数呢。瑶瑶已经送她二达达一套绰子,他们自己能干,日子不会差的。这大热的天儿,爹你家去吃西瓜,喝喝茶,跟人下下大梁,这些琐事我就帮你管着了,绝对不会糟蹋一个麦穗的。”

老秦头看大儿子这么孝顺,心里也美滋滋的,只是还有点遗憾。

当然,现在他不会说了,说了也没用。

因为要收麦子了,这几天县里就派了人来发番麦种子,约定秋后还即可。

而且朝廷还有福利,种了番麦的,秋后租子减半。

不过就算是这样,明确表示要种的人也不多,这一下子任务又完不成了,楼书办急了眼,亲自到了秀瑶家找她。

秀瑶现在忙得很,根本不着家,不是在自垦田就是在织坊,要么就是在沙河村那里因地制宜布置生态农场的雏形。

楼书办看她不热情,就拿架子压她,主要是想让他们家给自己送几百两银子。

结果秀瑶一下子就看穿他,于是直接装中暑,假装昏了过去,差点让楼书办背上一个强权欺压百姓的恶名,要是惹了那些周围的百姓,他们也不管他什么书办不书办的,都嚷嚷着要去县衙告他。

楼书办见大家群情激奋的,他又没有了气焰,反而要陪着小心,再也不敢生什么要钱的心思了。

可转眼到了收麦子的时间,秀瑶也不会浪费自己时间跟他周旋,她觉得反正这番麦好处大家看得见,根本不用多说。

后来据说是另外几个书吏任务都快完成了,楼书办这里还八字没一撇,他急坏了。

这不一大早就去央求秦大福,都有点抹泪的样子,秦大福是个心软的,人家好声好气地跟自己说话他都觉得挺好,何况人家有点红了眼圈求他帮忙。

他根本没法拒绝!

秦大福就领着楼书办去了沙河村的农场,秀瑶正指挥着盖蔬菜大棚和养殖场呢。

看到他们来,她擦了擦汗,一把扯下头上的白纱帽子,扇了扇风,“爹,楼书办,你们干嘛呢?”

楼书办都要哭了,忙作揖,“四姑娘,你可不能见死不救,知县老爷定的任务,咱们可还没完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