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216三只萌物

重生农家乐 216三只萌物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秀瑶忙拿了账册和算盘来,他就把单子拿出来,计大力一看忙上前凑。齐风目光微转,窅黑的眸子深不可测,犹如那种深不见底的古井一样,吓得计大力打了个冷战,忙讪讪地退出去了。

齐风把货单给了秀瑶,还有银子。

秀瑶看了看,竟然是三十两零着五百钱。

简直——暴利!

不过她很快也认识到是齐风的缘故,如果不是他有关系,别人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地就能赚到钱,否则满天下都是做糖的人了。

这样想想,她就道:“我们说好的,给你两成。不过我觉得应该给你三成或者一半。”加入给冯家,只怕她只能拿一两成呢,毕竟卖甜菜一文两斤。冯家的铺子就算做出口,也绝对是收货,然后贩卖,不会和她以分成的方式合作。

看看那手套、粉丝就知道了。

她以高于成本价加点利润的方式卖给他们,可他们回手就可以赚几倍几十倍。不过冯二奶奶给过她谢钱,她还是很感激的,原本她就没打算从冯家分钱的。

齐风笑道:“就两成吧。”

秀瑶却道:“你打点关系,只怕还要多,还是三成吧。”她拿了十两银子给他。

齐风看着她,“这就不是三成了。”

秀瑶撅着嘴佯怒道:“你跟我算账吗?”

齐风立刻脸色一变,正色道:“不敢。”赶紧把银票揣起来。

秀瑶这才满意,喜滋滋地把钱收起来,然后又记了账,秦大福也过来陪齐风说话等会儿吃饭。

秀瑶跟他们说了一会儿话,道:“爹,齐风,来年我想这边专做糖坊呢,要是农户的糖不够,就只能买大户的饴糖了。”

齐风闻言道:“我已经让人送了信,到时候联系南边的蔗糖给你,另外西边和北边也有甜菜,比我们这里多。他们那里种的多,所以便宜。”

秀瑶大喜道:“那好得很呀。”

不过她又想到了问题,“脚力是很关键呢,运费可是大头。”生意做大了的话,脚程就很成问题,牲口、大车、车把式等等,可就不是自己家能掌控的。

有时候运货的运费都要赶上货物本身了。她现在少,不过是人家捎带一下,所以感觉不出。等货物多起来,自己承担,那时候只怕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齐风却道:“这个不用担心,我认识一支运货的队伍,到时候介绍给你认识。水陆的都有,不麻烦的。”

秦大福好奇道:“齐小哥,你到底是做什么的怎么什么都懂。”

齐风笑道:“秦大叔,我没读书,就是混口饭吃,三教九流的,都认识点。”他怎么能说自己从爹死了以后就要混饭,从小就敢四处混呢,人家肯定觉得他不务正业的混混。

秀瑶佩服道:“可我看你会写字的。”

齐风颇有点不好意思,脸颊微红,“那是小时候我爹教的,现在没有读书了。”

秀瑶立刻正色道:“你这么有本事,怎么能不读书呢?一个人要是不读书,他的眼界、能力和成功是受限的。”

齐风猛得一震,愣愣地看着她,心里头多日以来的阴霾突然就好像是被一块大石头给砸开了一般,豁然开朗,通透无比。原来是这么回事?

因为不读书?懂得太少,所以就算再能干,到了一定程度,也觉得有心无力,或者是被人排斥,不能被人重用?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秀瑶和秦大福看他呆呆的,一双眼睛却一下子亮晶晶的,脸颊也更加红润,还以为他中邪了,吓了一跳。

齐风喜不自禁,眼中那种冷芒悉数散去,笑道:“多谢多谢,瑶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也要读点书了。”

秀瑶笑道:“你要是想读,那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只管读就是。”

齐风却说先生是个问题,如果没有好先生,那书不如不读。

秀瑶倒是同意他,有时候学生跟着老师,言传身教,尤其是这个时候是师生关系,那是绝对的。她忍不住道:“我姥爷村里的任先生倒是好的,你要是有时间不如去跟着他读。”

“杨柳村,”齐风笑笑,“嗯,我好好考虑一下。”

说完这个,又说起那三只小狗,秀瑶将它们都抱出来放在炕上,小黑酷酷的探究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和人。小黄傻呆呆地盯着墙上贴着的仙女看,小白就嗷嗷地咬被子和枕头。

齐风教了秀瑶几个手势和口令,都是最基础和简单的,也是这三条小狗可以接受的,后面的要她自己摸索。

秀瑶试了试,小黑虽然听了,有点不屑,小白压根没听见,小黄压根没听懂。

可齐风再一做,目光一凛,三只小狗齐刷刷地坐下,乖乖地看着他。

秀瑶真是佩服得紧,要是小羊儿看见,还不定如何呢。秀瑶一想,他要是去读书,和小羊儿一起,最好教小羊儿点功夫,锻炼一□体也好。免得像古代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一样,读书把身体读坏了,一个个弱不禁风的。

吃了晚饭,秦大福想让他住下,天已经黑透了,外面虽然有月亮,可腊月里冷得太厉害,赶夜路实在太冷。何况他看齐风竟然只穿着单薄的棉衣,都没有穿外面的大棉袄,骑马的话,自然更冷。

齐风却坚持要走,秦大福就赶紧让柳氏把自己新做的过年才舍得穿的大羊皮袄拿出来,他递给齐风,“齐小哥,你把这个穿上,夜里风硬,死冷死冷的。”

齐风忙拒绝,秀瑶却道:“你穿着吧,太冷了。”她一到冬天就裹得圆鼓鼓的,这是家里烧了地龙,否则她还不定怎么样呢。每次看齐风也是穿那么点衣裳,他就不怕冷?

齐风看他们那么热切关心地看着自己,心里一暖,便道:“多谢。”秦大福就让他赶紧穿上,然后亲自送他出去,直到送出了路口看着他不见了才回来。

过了几天,计大力终于走了,也即将过年,除了养殖场,其他都停了工,大家都休息一下。

秦显学堂放假回家过年,秦扬却要等小年才能回来。

腊月二十三小年,家家户户都要忙活,毕竟一年都是为了这几天。

虽然家里有钱,可柳氏还是坚持自己做饽饽,说这是过年的传统,不能找人代劳,所以秀瑶几个必须亲自帮忙。那么硬的面使劲揉,戗面进去,就为了做出结结实实的大饽饽。

正忙活着,门外传来梆子声,然后就停在大门外,正在炕上捣乱的小黑听见,蹭得一下子跳下去,嗷嗷地跑出去,小白还叼着秀瑶的一只鞋子跑出去,小黄呆愣愣地趴在窗口往外看,急得只往秀瑶怀里钻。

柳氏看到了,忙道:“瑶瑶,你快别忙活了。”这过年的大饽饽,三只小狗在这里钻来钻去,不说不干净,怎么也不庄重。

秀容一听,朝秀瑶呲呲牙,秀瑶嘿嘿地下去了。

鞋子被小白刁走了,只得穿秀容的,出了门一看,竟然是刘岩。

他的脑袋可是更加雄壮威武了,真是发财了。

刘岩哈哈笑道:“我算着你们的猪该出栏了吧。”

秀瑶笑道:“早就出栏卖了,前几天你们不来,我以为你们不要。所以就卖了。”

刘岩一口咬定:“不可能,我去看看。”熟门熟路地就去养殖场。

小黑嗷的一声,就上去咬他的裤腿子,秀瑶忙喝止它,对刘岩笑道:“你真是越来越精明,走吧,领你看看。你不要,我们还寻思你不来了,不做我家生意了呢。”

刘岩笑道:“除非我死了,否则怎么可能。”

秀瑶“呸呸”了几声,“快说好。”

刘岩笑道:“我们杀猪的,不忌讳这个呢。”

秀瑶却道:“在我家,就遵守我家规矩。”

刘岩立刻道:“哎呀,过年好,过年好,活得旺旺的,好吃好喝地长命百岁。”

秀瑶才笑起来,她已经被柳氏给教育得很守规矩了。

刘岩看了那些猪,非常欢喜,他对秀瑶道:“瑶瑶,来年你先看看,暂时不要养这么多猪了。”

秀瑶道:“我也有这个打算呢,来年说是要普及番麦,就是一种粗粮,人能吃,也能喂猪。到时候只怕养猪的会多。人家就算不多养,一家有个三四头,那也不少呢。”

刘岩啊了一声,“是这个原因?”他一拍大厚脑袋,后脖颈子的肉颤悠着,“哎呀,原来这个原因,我还寻思我是得了秘密消息,来告诉你呢。不过那春天还能养茬,反正你的猪,我都包圆了。你就算养多了也没事,我只要你家的。”

“那可不成,生意不能做堵塞了。你别家的也要,我来年春天还能养一茬,之后就稍微减少一点。而且我跟你说,也就这两年的事儿,大家开始觉得新鲜,之后还会养得少一点,一家一户还是基本养个两头猪就是。”

一头猪一年吃很多粮食,那番麦出现,其实主要是解决人的口粮,跟猪还没有多大关系。

刘岩向来佩服她,听她这么说,他自然是信的。

他除了卖秀瑶和老柳家的猪,还有老柳家的粉条,全是往外省去卖的。不过外省也开始有这种粉条了,他不想告诉秀瑶,反正她家的粉条比别人的好卖,而且他们也就是冬天出粉条,出来的不够卖的。所以别人家也有粉条,也不如她做的生意好,不耽误她赚钱,他觉得就没必要跟她说,免得让她添堵。

秀瑶养殖场主要是猪和羊,养的鸡主要为了下蛋和自己家杀了吃肉,这一次卖给刘岩的家畜总值一百五十两银子。

原本要一百六十几两,不过秀瑶说猪肉就按十五文,不要十八了,总数额是一百四十两。刘岩却不同意,后来两人就算了总数去个中间值就一百五。

刘岩如今做的是赚钱生意,四处贩运,便更赚钱,给秀瑶的也都是现钱。

送走了刘岩,家里忙活着过年的事宜,秦业将秦扬接回来。

秦扬过了年就八岁,读了这几年书,他跟以前判若两人。如今见了家人虽然还是嘻嘻呵呵地很调皮,可眉宇间却有了读书人的文秀之气,笑容得体温润,举手投足有着读书人的优雅和风度。

身上穿着李氏特意给新做的青布袍子,脚上登着白底皂靴,整个人干净漂亮,秀雅端方。

一到家,他就规规矩矩地给爹娘行了磕头大礼,又跟哥哥姐姐们长揖拜见。

轮到秦显的时候,秦显有点不大自然,因为他回家的时候没有这般,就是跟平常来家一样。

不过大家说说笑笑的,也没注意他的尴尬,他也就混过去了。

另外柳氏少不得要招待有些来打秋风的亲戚,本村本家来借面油蛋过年的,也有张氏和老秦头的什么亲戚,再有常年不走动的,也有八竿子打不着的,反正忙活到了过年。对于打秋风的亲戚,柳氏都是看,一是和秦家关系远近,二是那家子状况,三是来借粮人的态度。有些人分明是求人帮忙的,却一副让你帮忙是给你脸看得起你的架势,那她就不找罪受,敷衍过去就是。

若是那些上进肯干,只是家里一是有些困难的,柳氏自然很乐意帮。

而本村的,或多或少都会帮一些,毕竟大家平日里就互相帮衬的。

转眼除夕夜。

桃源村的风俗就是一家人吃年夜饭,饭后本村本家的互相拜年喝酒,而后正月初一一大早,本村的再互相走走门拜拜年,道一声过年好。过了初一,就开始走亲戚,家家户户都空闲而忙碌。

空闲是不用做活儿,忙碌是忙着拜年走亲戚。

自然有那家境贫寒之户,或者亲戚远的,也不怎么走动。比方说老秦家,从前走动的亲戚很少,这两年秦大福家好了,有些亲戚又开始过来走动起来。

来借东西的,想把关系续起来的,慢慢地也都走动起来。

不过走动亲戚也是要本钱的,必须要招待客人,要带礼物去亲戚家,总之就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亲密负担。有些人家大众脸也要充胖子的,借钱也得走亲戚。

吃年夜饭当然是在秦大福这里,这里暖和宽敞,舒服得很。

老秦头将另外两房儿子都叫来,让他们以后都不必再去他那里过年,都来老大家。老大家暖和舒服,而且吃得也好,当然是这里好。

吃饭的时候,就说到了走亲戚,以往家里穷,不怎么走动,但是至亲的几个如张氏的娘家、老秦头的几个姊妹,也还是走动一下的。

如今又多了一些之前不走动的,这亲戚一下子就多起来。

老秦头美滋滋地喝了一盅酒,“老大,你们三个看看怎么走亲戚吧。”

秦大福笑着对秦二贵和秦三顺道:“二弟,三弟,你们怎么想的。”

秦三顺撇撇嘴,揣着胳膊歪着头,拖着调子道:“我——能怎么想,反正我——说了也不算。”他本来就因为大哥大嫂没有主动花钱帮他免了出夫的力役而不满,现在看又要商量走亲戚,他可不想去。

三婶自然也有打算,他们家要走的亲戚就是她娘家和姊妹家,老秦家的亲戚她是不会管的。那些人平日里狗眼看人低,不上门的,现在都凑上来,无非是要赚便宜,他们三房去干嘛,才不去呢。

秦二贵表态:“我们平分,三家一起走,这样快点。”

二婶哼了一声,“你又不是老大,你凭什么说三家一起走。分了家,亲戚都是大房管的。”

秦二贵道:“那是人家大房分家多分一份家产,咱们家什么都没呢,大哥是净身出去的,凭什么都让大哥管。”

二婶还想说,秦二贵将眼一瞪,“就这样说定。”

秦三顺道:“那你们就这样好了,跟我没关系,我累得很。这一次出夫,比以往都累。我骨头都散架了。”说着故意咳嗽起来。

张氏忙关切地问道:“三顺呀,你也好好休息一下,不去就不去。”说着又对柳氏道:“他大嫂,你家里的鸡,抓一只给三顺将养一□体。”

柳氏看不但婆婆将自己家当成后厨房,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还想给三房揽事,她有些不悦,没有接话,只是对秦二贵道:“二叔,这礼物我们这里出。你来拿东西,和你大哥一起走亲戚。”

三婶忙推秦三顺,秦三顺刚说:“大哥,那我也和你……”

不等说完,柳氏打断他,“三叔,你累坏了,还是在家歇歇吧。”

张氏看她不舍的给秦三顺吃鸡,不禁有些不高兴,寻思着怎么才能让柳氏听自己的。如今大房家有钱,好房子住着,好酒好肉的吃着,大把的钱赚钱。

张氏就想着怎么能让柳氏交给自己,最好让自己来当家,把着这些钱才好呢。

可她也就是想想,不敢真做什么,免得到时候自己的好处也没了,所以也就是一说,不管三顺怎么给她使眼色,她都不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