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210密不外传

重生农家乐 210密不外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过了几日,秀瑶催着秦大福又搭了几间棚子,就在养殖场的边上搭建,然后垒了五座灶台,排成一个问号状,可以让它们互通火力,又买了十口锅,五口安上另外的备着。其中最开始的那口锅最大,往下依次减小,最后那口就是小小一口锅了。

另外她还让爹去瓦窑订做了几只瓦溜,就是上粗下窄的倒圆锥,底下有孔,到时候她都用。

秀瑶早就跟他们说过要熬糖的,秦大福几个也很兴奋,毕竟卖糖可是赚钱的活计。

转眼进入了十月,秦家和柳家又开始忙碌起来,柳家的磨坊继续忙碌,而粉条的生意又开始了,就是那个沼气池暂时宣告失败这么久还没有产气,或者说只有很少的气。秀瑶也不气馁,让姥爷坚持每天搅拌,然后每隔几天就用一只茶壶接在管下试试有没有气。她警告所有人绝对不能去那里直接点火,必须用一个容器来灌气,然后在点火试试,如果易燃就是有气,说明沼气池正常运作。

秦家这边,织坊照旧,运作正常。而家里,养殖场也正常,秀瑶又开始张罗着熬糖,还找了不少人来帮忙。因为还没有正式开始,不过是自己家试试,就和平日里大家互相帮忙一样,是不用给工钱的。

甜菜早就收回来,都切头切尾地处理好,一堆堆的码在棚子里。

秦大福和秦二贵几人推了一垛出来,让几个妇女负责洗净擦丝。然后另外有人烧半锅水,将甜菜丝下锅过滚开水,一直将甜菜都熬烂了,再用大笊篱抄出来放着一块大包袱皮上,挂在早就做好的木架上,接着大铁锅将甜菜渣滓里的水分都挤出来,仍旧流进锅里。

然后继续烧火,将锅里的液体一直烧得咕嘟咕嘟地滚开,一边烧火,一边搅拌,直到冒起黄色的泡泡。秀瑶用一根长筷子挑了挑,见开始拉丝了,便道:“婶子,小点火吧。”

烧火的婆娘就抽出几根花柴,将灶坑里的火力减小,秀瑶让秦大福几个继续搅拌一直熬,等水基本干了,然后继续小火熬。熬得成了黏稠的液体,锅底几乎要糊的时候,秀瑶赶紧让秦大福等人将糖稀舀出来,放在一只大釉盆里。

那边她已经让柳氏等人切了一些桃脯、杏脯、葡萄干、核桃仁、炒花生、杏仁、瓜子等小食品。这边她教着秦二贵用一只小勺子舀糖,然后按一块小食品进去,等凉了就是不同的果糖。

弄好的糖都晾在一只案子上,另外还做了一些小碗糖和板糖,都由柳氏带人看管,凉透干了就收进垫了包袱的盆里放起来。

第一锅熬好了,这只是秀瑶的试验品,感觉差不多她又让人继续熬第二锅。

这一次她依旧是让人煮甜菜,不过这一次她加了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那就是石灰乳,她自然不会告诉别人是什么。锅底下继续烧火熬汤,然后还是将渣滓过滤,之后继续熬,这一次需要不断地向外撇出浮沫,将浮沫倒在一只大漏勺上,沥出清汤备用。熬得厉害的时候,糖水翻滚,似乎要冒出来一样,秀瑶往里加一些菜油,防止它过分翻腾。一直熬一直撇浮沫,等差不多的时候就把锅中的清汤舀出来备用,底下的渣滓再度用包袱压挤过滤,清汤备用。

然后再将所有的清汤都放入另一口国内加热熬制,秀瑶时刻盯着,等糖拉丝程度不错,挑出一点来捻了捻,然后又舀入下一口锅继续熬,如此继续,一直到最后一口小锅,这时候原本一大锅的糖浆就剩下一小锅了。

如此不断地重复熬,秀瑶就让人把那些糖浆都存在一只只备用的大锅里。

一连几天,秀瑶让爹带人将家里的甜菜多熬成了糖稀,进行了石灰水的沉淀等工序,都存在大锅里。

这日正忙活着,突然顾宁和冯浩然就来了,一进门冯浩然就喊道:“柳妈妈,你们家做什么呢,怎么这么甜。”

柳氏忙去接待,互问了好就请他们进屋,两人却不肯,而是让小厮在外面等,他们进去参观。

两人也不想打扰别人,就在旁边看了看,冯浩然惊讶地道:“你们熬糖呢。”

顾宁也有点意外,按说市面上的糖根本不贵,那些饴糖、黑砂糖的,都很便宜,白糖很贵,可一般人家也不会买了吃。他也不太明白秀瑶家为何要做糖,他问秀瑶,“这是要卖吗?”

秀瑶忙活得晕头转向的,小脸上还沾着一团团的烟灰,只一双眼睛水亮亮的,她笑道:“是呀,我们要想办法做白糖呢,白糖好卖。”

冯浩然夸张地啊了一声,“瑶瑶,你去糖坊偷师了?”

秀瑶摇头,“才没呢。”

“那你怎么知道的?都说做白糖的法子可是秘方不外传呢。”冯浩然很是好奇。

“我做梦梦来的。”都说了是秘方,她当然也不能随便外传了,她其实是不想解释太多,嘻嘻一笑,就当是秘方不随口说好了。

冯浩然见她对自己不坦白就哎呀了一声,俊容皱成一团,“瑶瑶,好瑶瑶,你不能这么吝啬,我又不会开糖坊,你就告诉我吧。”

顾宁出声解围:“浩然,你懂了也没用,不要问,这是人家的秘方呢。”

“我保证保守秘密。”冯浩然依旧不死心。

秀瑶笑道:“以后等我赚了钱再告诉你。”

顾宁看了她一眼,道:“若是能做白糖,可以交付码头,卖去西洋是最赚钱的,余下的可以在境内卖。”

秀瑶一想,这样更好哎,没想到这里也能做出口生意,“多谢顾宁哥哥指点。”她跑去用碗装了一些果糖,端着出来,“走吧,我们去外面说话,这里味道太呛了。”而且也热乎乎的,很难受。

几个人回到房内,秀瑶给他们沏茶,又拿了自己家腌制的果脯蜜枣给他们吃,大家说话。

谈话间秀瑶知道他们是来查看河道的,确切的说是冯浩然陪着顾宁来的。

冯浩然笑道:“今年冬天又要出夫的,要继续修河渠,顾宁已经帮他们绘制了河渠的线路图呢,到时候就要从桃源村走的。”

秀瑶欢喜道:“真的吗?要是这样,顾宁哥哥你可是我们桃源这些村子的大救星呢,我们再也不用怕没水了。”全省大旱,黄河都见底那个是例外。

顾宁笑微微地,“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大家议定的。”

“拉倒吧,没有你给他们的河渠图,他们哪里议定去?”冯浩然一针见血。

这次他们去周家还有事情,也没有留饭,顾宁临走的时候管秀瑶家要了几斤玉米种子。因为原本就是为了普及的,也不是为了某一家来牟利的,所以秀瑶大大方方地多给了一些。

她还把自己后来又总结的一些种玉米的经验交给他,都在一本本子上。

顾宁看着那上面的娟秀小楷,虽然不是毛笔字,倒是也挺好看的,忍不住夸了她两句。

倒是让秀瑶红了脸,连说自己就是瞎弄的。

顾宁对她的慷慨很是高兴,自从她知道做麦绰子就交给篾匠师父开始,他就觉得她是个非常大度慷慨的人。

他道了谢,便和冯浩然坐车告辞,秀瑶和柳氏继续去帮忙熬汤。

忙活完了这第一道工序,下面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秀瑶让娘把做好的一些糖果分给来帮工的,一人分了几斤回去,大家自然高兴得很,都说今年过年不用买糖了。

另外,还备了一些,让秦显带去给先生,另外让秦业带去织房一些,送去姥爷家一些,还要送给任先生一些。虽然人家都有,可自己家做的,毕竟是个心意。

顾宁和冯浩然刚来说过要挖河渠,这里就来人要求村民们出夫了,秦家已经分了家,那么每家都要出劳力,秦二贵必须去的,秦三顺不想去,可也没办法,至于秀瑶家,她早就跟爹娘商量过,家里需要人,果断的拿钱买。有了钱不享受,不吃不喝,不雇佣人帮工,不花钱脱力役,还整天自己忙忙活活累死累活,那赚钱不是赚傻了么。

秦大福交了钱给里正,所以秦大福和秦业多不用去出力役,周里正少不得又感慨一些,而村民们也是说什么的都有。人家秦家以前穷得响叮当,饭都吃不起,现在可好,一下子有钱了,连出夫都可以花钱买。

大家也展开了研究秦家富裕起来的原因,最后归根结底,就是分家!

现在已经是农闲,不只是桃源村,甚至是周围的村子都掀起了一股分加热!

当然,这些秀瑶不知道,她正忙得晕头转向呢。

她现在让爹和大哥帮忙研究那个黄泥水淋瓦溜脱色技术呢,她开始以为只要是黄泥就行,所以按照记载的办法来时时。

不过试验了多次,发现有些黄泥是没用的,要挑,最后她从凤凰山挖到了一些黄泥土,终于试验成功。

她先把黄泥泡水,然后用纱布过滤,将沙子等都滤掉,用最细腻的泥水备用。

再将糖浆熬开,然后倒进瓦溜里,瓦溜架在瓦缸上面,瓦缸也两面都涂过桐油漆的,瓦溜的下端孔用麦草塞住的,糖浆倒进去之后就开始凝住。然后将麦草拿开,再把过滤好的黄泥水淋糖浆,然后将瓦溜的上口让黄泥封住,让其不透气。

糖浆的色素被黄泥水溶解,慢慢地就从瓦溜下面的小孔滴入了缸里,将瓦溜静置在缸上面的木架上,差不多静置十天左右。

糖浆已经被全部分解过,进行了彻底分层,瓦溜的最上层有厚厚的一层白霜,那就是雪白的白砂糖,下面是黄白色的一些黄糖,最下面是褐色的红糖。

而大缸里面的糖,上面就是发黑的红糖,最底下泥浆、黑糖之类的都有,虽然不能食用,却是最好的肥料。到时候堆积发酵,可以用来做作物的底肥,秀瑶让爹都攒在堆肥的地方留着备用。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活,秀瑶和秦大福等人把家里那些糖浆都做成了雪白的白糖,都是现在市面上最好的白糖。另外这期间秀瑶也制作了一些冰糖,就是将白糖加热水熬开,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豆浆澄清沉淀,撇去浮沫滤去了渣滓,将清汤放入锅中继续熬制,待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就倒入瓦缸内,缸内早就垂入一些细线。最后将缸放在室内,进行自然冷却降温,线上就开始有冰糖结晶,差不多十天左右,结晶基本完成。这时候就会有大大小小不等的冰糖,大的能有十几斤,小的也有小颗粒。

把冰糖和母液分离,冰糖要拿去日头下暴晒,或者放在屋里烘制,剩下的母液可以制作片冰糖,也不会浪费掉。

秀瑶一共做了三百斤白糖,两百斤冰糖,而家里的甜菜基本用光。

秀瑶今年本来就是想试验一下,如果成功了,那她就要正式开糖坊,然后自己家不会种什么甜菜的,自然是跟别人家合作。

她跟他们预定种多少甜菜,她给多少价钱,他们都切好,她花钱买。等卖了钱,再进行最终结账。

如果出口顺利,那她的糖坊将比粉条、织坊更能造福村民,让他们跟着过上好日子。毕竟这些农户,最拿手的还是种菜。

转眼天已经很冷,几乎伸不出手,一场大雪之后秀瑶家基本就可以猫冬了。如今日子好了,没必要搂草,家里的煤炭木炭都烧不完,除了火炉、火笼的,还烧着火炕、地龙,屋里暖和和的,连棉袄都不用穿。

张氏原本因为分家了,心里舒畅,想去闺女家住几日好摆摆丈母娘款,结果去了才一日就给冻回来了。一到家就往秀瑶家跑,去了就不肯回家,在那里住着吃喝,美其名曰陪柳氏解闷呢。

而柳氏才没那么闲,她一直忙着给秀芹做小孩儿的衣裳鞋袜,春夏秋冬的做了好几包袱还是不肯停歇。张氏看着心疼,嫌她浪费,“嫁出去的闺女了,你还那么破费。”

柳氏倒是想留下给大业媳妇,可许二妮还没动静呢,她也着急,不过她自然不会表露出来。

张氏嘀咕道:“大业娘,你说那个二妮,会不会不能生养啊。”

柳氏道:“娘,你多虑了,你看大业媳妇屁股大大的,怎么会不生养呢,我看很能生养才对。”

张氏嘟囔道:“他三娘娘说不能生呢。”

柳氏没听清,问她说什么,张氏忙道:“没什么,我就是听人家嘀咕些闲话,指定是咱家过好日子,他们眼红呢。”

现在柳氏家过好日子,张氏没拉下,吃喝都不愁,整天还有零花钱――柳氏给的,也就够她零花,想攒下给秦三顺也没多少,她小日子惬意的很。只是最近听了不少闲话,都是关于秦业媳妇可能不会生养的问题,这话还是老三媳妇听来的,说是大姑姐让人捎信回来,说许二妮不能生养,否则人家不能嫁给一个残废。

当然,现在秦家日子好了,有钱,手残了不算什么事儿。可之前正靠出力气的时候,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也保不齐呢。

不过她知道柳氏的性子,如今她也不敢直接说,生怕被柳氏不待见,以后就没那么多好处拿了。

作者有话要说:推九紫大人的新文,现言,这妞就不用介绍了吧,直接上链接:

白莲花,滚粗!

这名字霸气十足,文案也很霸气侧漏!

简洁版:

问:世人骗我,谤我,欺我,害我,何以处之?

答:你便轻她,贱她,辱她,蔑她,看准时机弄死她!

xx版:

有一种你无法理解的神奇生物:

她有一双如雾如梦的眼睛,如屎一般的浪漫情怀。

小强一样打不死的精神,杂草一样令人忧伤的命格,

周围只要是雄性生物都会爱上她,没爱上她的一定是恶毒的男配女配,

总能在“无意”间将她对立面的人弄的生不如死,凄惨无比。

不幸的是,苏瑾就没爱上她。幸运的是,苏瑾决定送她去死。

喜欢看现言的亲,可以去收藏等养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