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96都赶出去

重生农家乐 196都赶出去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宁笑道:“秦大哥,秀瑶,你们也去看看吧,浩然一番好意。 ”只要秀瑶和秦业跟着他们走一趟,以后再来卖粮食卖布,自然就跟以前不是一个待遇的。

秀瑶没想到这层,因为她压根就没想过要走后门赚人家便宜,而且她卖布还是去的林记布庄呢。

秀瑶和秦业也去看了看,那里的伙计和管事如今对冯浩然果然不比从前,一个个都恭恭敬敬的,看到秀瑶和秦业这两个乡下人也没有轻视。

大家累了就在粮店后院的葡萄架下休息,顾宁说让冯浩然陪他去大清河沿岸走一趟。冯浩然好奇道:“顾宁,你去那里到底要干什么,有什么好看的呀,不就是条河吗?”

顾宁笑道:“你看它只是条河,可它却是你们县的救命河。一旦泛滥,那就是大事件。去年我上京跟张大人聊起来,他说是应该在这里建渡口呢。”

秀瑶听见了问道:“那是不是会侵占百姓的土地?”

顾宁摇头,道:“不会,沿途有不少荒地,足够用的。建好了以后,这样东西的河道也能通起来。”

秀瑶笑道:“要致富先修路,果然是这样的。”水路也是路。

顾宁笑微微地看着她,点点头,秀瑶又叹道:“不过我们那里好多地方就被水围着,水患厉害,有的地方呢,又没有一条可以长久用的河,用水也是个麻烦事。”

顾宁表示感兴趣,让她说说看,秀瑶就道:“比方说我们那里的沙河村,周围有三条河,一下大暴雨就麻烦。而我们桃源村呢,就没有一条河,水渠修来修去都到不了我们那里。”

顾宁点点头,笑道:“我记住了。”

秀瑶怅然地看了他一眼,他又不是县老爷,记住有什么用呢。

冯浩然笑道:“对了,瑶瑶,你还不知道吧,顾宁现在可是举人了。哈哈。没想到吧。”

秀瑶和秦业都是一惊,那么年轻的秀才,他们就够仰慕了,居然――是个举人了!

顾宁忙道:“不过是考着玩的,又不当真的。”

还不当真?!这是要让那些考一辈子都考不上的学子们吐个对穿肠吗?秀瑶和秦扬瞪大了眼睛,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要是二显和扬扬也能这样就好了。

冯浩然看那兄妹俩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不禁又笑道:“告诉你们吧,如果不是家里老人过世,需要守孝不能继续考,顾宁现在已经是两榜进士做官了呢。”毫不意外地,又收获了秀瑶和秦扬的惊叹声。

冯浩然哈哈大笑,拍了拍顾宁的肩膀,“顾宁,我们都佩服你得很呢。”

顾宁从秀瑶眼睛里看到了惊艳和赞叹,不禁笑道:“别听他瞎说,没有那么厉害,两榜进士也不是很好当的。”

晌午的时候,秀瑶提议请他们吃面,王老大的面,干净又好吃。顾宁和冯浩然都没拒绝,冯浩然喜道:“瑶瑶请客,我怎么也得吃三大碗。”

秀瑶打趣道:“你吃十碗我也请得起,就怕你的肚皮撑不起。”

大家哈哈笑着,一起过去。

吃完饭,大家聊了一会儿都感兴趣的话题,秀瑶和秦业就告辞,然后去篾匠那里将已经做好的麦绰子装车带回去。

两人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姥娘家,将麦绰子给他们看,教柳升学会使用。大家看那么好用的东西,忍不住张罗一下,去地里试试看。

柳升学会了,拉开架势,“呼啦”就是一片,再呼啦又是一片,一次至少能割掉六垄麦子,他欢喜地喊道:“好东西,好东西呀!”

柳起几个也要试试看,结果他不管怎么用,总觉得不那么顺手,只得道:“看来我太笨了,学不会。”

另外几人也学了一下,现在有挡子挡住,倒是不太会伤到腿,不过因为也重了一些,有些人就更不会用。柳升欢喜道:“哎呀,看来就是给我配的呀。一天十亩地,那咱家都不够我割的呢。你们可都大猪头肉给我伺候好了,挨家抡着我去给你们割麦子。”说着就笑起来,大家也欢喜。

秀瑶又请三姥爷做几个小木轮的小木车,可以把矮粗的大筐子放上,这样麦绰子收了麦子就倒进大筐里。小车可以用一根绳子拴在钐麦子的人腰上,等满了,就有人去换大筐,将麦子推去场里。

三姥爷连夜做好了几个,秀瑶拿走,让他们接着做。麦绰子秀瑶也留下三套,让他们教人用,如果有要买的就统计了数量去张篾匠那里拿。

现在是八百文一套,不管关系亲疏远近,都是如此。当然不买的可以租,一天五十文,能收割十亩地,也很划算。只是如果不会操作的,非要使用,伤了刀,或者自己各种乱操作割到了,那卖家是不负责的。

秀瑶跟姥爷等人商量好,然后第二日就和秦业赶着驴车回家。

过了十来天,转眼芒种节气到,家家户户要抢收小麦。

秀瑶让秦业又去了一趟县里,把二十套麦绰子拿回来,只等着自己家的招牌一出去就可以卖钱。芒种还没到,秦大福看家里有块麦子已经熟了,他就张罗着去试试。秦大福对那麦绰子感兴趣,去苜蓿地里练得很熟了,手直痒痒。

芒种前两天,秦家就祭镰,放了大鞭――秀瑶说为了吸引大家注意,然后一家人都兴冲冲地去了麦地。另外自然有好奇的人也跟着去看,就见秦大福腰上拴着一根绳子,拖着个大匾箩,手里抬着个什么家什儿,就看他手舞足蹈地在地里忙活着,然后“嚓嚓嚓”,一片响声过去,那麦茬就光溜溜地露出来了。

而麦穗和一截麦秆就落在了那个鸡窝笼一样的东西里,那东西前面还有个大镰刀头,麦穗落进去,满了,秦大福回头就倒进大匾箩里。

这么一笼一钐,一片麦子就没了头,有心人数了数,起码六垄左右,大家都惊呼起来,奔走相告,纷纷嚷着来看老秦家变戏法。

秦大福那个美呀,小粗腰一扭,双臂一动作,嚓嚓嚓地就割了大片麦子。大家眼瞅着他一个来回过来,一亩地去了少半,再一个来回,大半没了……

“大叔,一天割多少呀!”

“十亩地!一百钱文我给你们割了!”秦大福吆喝着,继续割麦子,一边割一边还好心情地唱起了曲子,边唱边合着拍子,这麦子割得就更带劲。

有人跃跃欲试,就问这东西哪里来的,多少钱,秦业一一解释,八百钱一套。大家就说贵,秦业笑道:“不贵呢,可以几家合买一套,一天十亩地,你自己家也使唤不完,合用的话划算。”

有一些人一合计,立刻就要买,秦业就回去给他们张罗,还得负责教会一个人。许二妮看见自然也心动好奇,想试试看,她对秦业道:“爹割麦子怪累的,不如我去。”

柳氏听见了道:“你一个女人,去干什么,咱家现在干的完,就不用女人下地,你歇着吧,做做饭就好。”

许二妮却闲不住,就去地里往场里挑麦子。

如今有了这个,连秦显都不用休假了,不过秦显还特意回来看了看,回去跟学堂里的人学,有好奇地就趁着休息的时间跑出来看,连呼过瘾,纷纷想办法买一套送给家里。

有会做生意的,立刻就买了去,六七十文给人家割十亩,家里买不起的让人帮忙割还是乐意的。而秀瑶原本也不是真想自己家去给人家割麦子,不过是个噱头。为了让买她麦绰子的人能赚点钱,如果找她家去割麦子就是一百文,租用家什儿就是五十文。大家算算,还是直接找人割划算呢,一天十亩,才七十文,这要是天气不好也不怕的,转眼工夫就到了场里了。

秦大福兴奋得很,自己家割了,又去给老秦头家割,老秦头也会算账,就让秦业拿一套来给秦二贵,让秦二贵出去给别人家割麦子,十亩地收七十文。

不过这么一整天割也不是轻快活儿,秀瑶就跟秦大福道:“爹,你就把麦绰子给俺三叔,让他自己割,干嘛非得你去?这东西累得很呢。”

秦大福笑道:“我这不是觉得新鲜嘛。”

秀瑶道:“那也不行,你要是再去割我就不让你用了。”

秦大福只得道:“好好好,我教你三达达。”

秦三顺却怎么都学不会,不是这里不对劲就是那里不对劲,看着明晃晃的钐刀他又觉得不安全,轮了两圈就撂挑子,不想钐麦子。

老秦头看着不吭声。

有了这套收麦神器,家家户户都轻快了很多,就算没有七十文钱的,只要家里有鸡蛋有鸡,也是可以的。自己家又省力又抢了时,免得一场大雨将粮食糟蹋了。

麦收还没完,张篾匠那里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他还找了人帮忙,很快秀瑶的本钱就回来,也跟着赚了不少钱。就算后来别的篾匠也会做,但是大家还是认张篾匠,毕竟秀瑶是在那里买的,他们都觉得秦秀瑶买的地方,那肯定是好的。

不过别地也有做的,特别是一些大户家,自己家就有篾匠,买了秦家的一套回去,很快就能复制出好几套来。不过还是冯浩然说的那个问题,自己家种地的人家喜欢用,那些帮工却不肯,十天的活儿一天干完了,那九天吃什么?哪里去赚钱?

可人家秦二贵等人帮人割麦子,七十文十亩,简直是便宜的跟白捡一样,以前如果请人一天都要三四十文,一天一个人也就是割半亩多点。

这样以来,那些家里没有什么地,靠给大户帮闲干活的人几乎要失业了,便开始有人闹事,帮大户家干活的时候不肯用麦绰子。

而大户家自然也生气,如果不用就雇别人,那些去赚钱的就会被人打。老秦头本来也叫秦二贵去周家帮工,被秀瑶拦住了,不许去,秦二贵倒是听秀瑶的,老秦头气的慌。

谁知道后来周家和那些帮工的打了起来,去帮忙割麦子得被打了很厉害,他们又庆幸听了秀瑶的话。

而秀瑶怕有人迁怒他们,就叮嘱家里人不要落单行动,也不要随便出去走,大家都在一起干活就好。毕竟村里人都得了他们的实惠,大部分人会帮着保护他们的,那些纯帮闲的也不敢在村里跟村民闹事。

最后还是顾宁给冯浩然出主意,实行了秀瑶那个承包制。冯家上行下效,实行了地亩承包制,那些帮工的,收完十亩地一共给两百文,虽然比以前少,可他们也能使用麦绰子。而且早收了,他们还要帮忙种地,除草……照旧也有钱,闹事的才渐渐地少了。

最主要的是满足了那些带头闹事人的*,事情很开就压下去,没有恶化成大片的对立。

冯家做得好,得了知县老爷的夸赞,老爷子高兴,少不得又夸冯二奶奶和冯浩然。

冯二奶奶得了实惠,对秦家自然更亲近友好,也大方,还冯掌柜来送了端午节礼,给老秦家大大地长了脸,让张氏在村里着实扬眉吐气了一会。

尤其是周家,看老秦家的眼神,也越来越热切,甚至暗含着一点嫉妒。

麦子收得快,农耕农种的时间就绰绰有余,秀瑶让爹拿出五亩地来种他们从冯家拿回来的玉米种子。秦大福现在可是听媳妇闺女的,被老秦头说他是个老婆孩子奴,没有老秦家的样子。

玉米的种法和棉花差不多,耕地、耙地、养肥,然后牛拉着犁具川垄沟,一人端着种子瓢点埯,一埯三粒浸泡过的种子,还加了其他能够驱虫的东西。点埯的人点上种子,顺便还要用脚踩一下,将种子踩进去,然后后面再跟一个撒肥的。因为种子被土盖了一下,撒上肥就不会烧到种子。

最后再牵着牛,套上耙,将垄沟耙平就好。

当然还有个最关键的因素,是老天爷给脸,雨水充足。今年也亏得有秀瑶家卖出去的麦绰,收麦子速度快,期间下了雨也不怎么怕,只是麦子干了交了地租之后雨却又不下了,好在地里还是湿的,种谷子不耽误。

种完了地,农家又能歇息一下,老秦头就把秦大福柳氏叫了去,商量着分家。

张氏是高兴得很,想着把他们一股脑都赶出去,自己清净。现在她是最喜欢那句话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秦大福如今学乖了,爹娘让干活就干,但是话呢少说,尤其是可能让媳妇不乐意的话。这一次收麦子他出力出得有点狠,现在还腰酸背疼的,他也没站着,就坐在一只草墩上。

老秦头今天惬意,春天也秧上了地瓜,麦收也是让大房帮忙的,夏种一点没耽误,老天爷给脸,他乐滋滋的。他吧嗒了两口烟袋锅子,道:“本来春天就该分家的,不过那时候忙活着种地,又是大业成亲,我就没说。现在也忙活了,咱们就分家吧。”

看到大房分了家日子过得那么好,他如今一点也不想那些什么父母在不分家的话了,甚至村里好多人都跟着学样也分了家,如今分家都是一种时尚了。人家说的好,反正也不是那种高门大户,有什么大名声大家业,都想着分点,不过是寒门破户的,没什么好盼的,分了家各自刨叉看造化吧。

秦三顺和三婶满脸的不高兴,虽然以前他们想分家,可现在分了家就得自己干活,这还不说,分了家就什么都没有。

老秦头就把家里的东西说了说,柳氏听比自己当年被分出去好很多呢,起码粮食还是平分的,她也没吱声。老秦头又道:“刚分出去,你们也没什么,我也再干两年。我今天五十九岁,等我六十二岁,你们就开始商量养老吧。我那时候还能干,不用你们伺候,等我七老八十就再说。”

秦二贵道:“中,就这么分,比俺大哥那时候好多了。”

秦三顺冷笑道:“哪里好了?大哥那时候三大爷家给的房子,二大爷家给的家什儿和粮食,咱们有什么?谁给?”

老秦头道:“你三大爷也不是白给,是你大哥租的,你二大爷的家什儿,你大嫂子也还了钱的。”

秦三顺还是不乐意,道:“要是分家也中,就把大哥家并进来,咱们重新分,这样才行。”谁知道是不是爹娘偏心,把藏着的银子和钱都给了大哥家?要不大哥家能这两年就好起来了?又盖大屋又说媳妇的?

柳氏气得冷哼一声,却也不接话,秦大福也不说话,单看老秦头。老秦头可知道厉害了,他道:“你大哥那是他们自己挣出来的,当年分家的时候你们都在,人家什么也没拿,粮食就够吃一天的呢。”

三婶突然道:“那俺娘藏的那些钱,就不拿出来分?”

张氏一听火了,“放你的屁,我什么时候藏钱了?你们不吃还是不喝?”

三婶道:“以前俺大嫂子和大业赚那些钱,都哪里去了?还有呢,家里以前也有钱的,怎么就没了?”

张氏骂道:“放你娘的屁,你交了几个钱来?你大嫂子和大业挣的你要得着吗?你没赚钱,倒是花得多。”

三婶瘪着嘴不吭声就看二婶,二婶一直要说话,却被秦二贵狠狠地瞪着,一时间不大敢。这两天秦二贵就跟她说了好几次,说爹要分家,分家的时候让她把嘴闭紧,否则他休了她。

二婶就怕被休。

秦三顺还嚷嚷要大房拿东西出来一起分,否则不公平,爹娘偏心,“我们连地方都没得住,就这么出去,住在哪里?”

张氏怒道:“你大哥当年也没地方住,还不是自己张罗。”

秦三顺两口子连连冷哼,就是不同意。

柳氏慢悠悠地开腔道:“我还带了分家的单子呢,不管我现在有什么,当时分家的时候你们是什么都没给我的。我的嫁妆都给三小叔你成亲用了,你们屋里的衣柜衣箱都是我的,是不是该还给我了?”

虽然当初二嬷嬷帮着要回来一些大件,可有一些还在三婶屋里呢,她死活不肯往外吐。

柳氏也不想计较那些,见他们咄咄逼人,便也重提旧事。

三婶尖声道:“想得美,那是我成亲的。谁拿了你的嫁妆你就问谁要。”

张氏脸色骤变,气得直打哆嗦,“赶紧给我分家,别整天气我。”就算她脸皮厚,用媳妇的嫁妆,说起来也是丢人事,这事儿二嬷嬷可没少嘀咕她。

柳氏继续道:“我们借钱给大业看病、嫁闺女、娶媳妇、盖房子,现在外面还欠着一百多两银子,我们可曾向你们开口求一个钱了?你们总觉得我们盖房子了,娶媳妇了,怎么就没想过我们是欠了钱的呢?之前说让我出钱买牛,可我们家到现在还在租牛呢。爹娘就该儿女养,我们养也是应该的,可我们有爹娘有子女要养,却没有再养兄弟和兄弟媳妇的道理。你想要我们的东西回来一起分,那先把这一百多两的债给我们分了吧。”

秦三顺翻了脸,“那一百两银子是你闺女自作主张,让她还,管我们什么事儿”

柳氏冷笑道:“那我们的钱和家什儿,管你什么事儿?你想让我们回来重新分,你倒是想得美,只想分东西不分债。”

秦三顺气得一拍桌子,呼啦站起来,“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我忍你很久了,你来了以后,这个家就不是一个家了。以前俺大哥多孝顺多疼我们。现在可好,抠搜的一个钱不舍的往外拿,不都是你挑唆的?”

他指着柳氏鼻子,瞪圆了眼,凶巴巴地一副要揍人的样子,柳氏却无惧,冷冷地瞪了回去。

秦大福见状立刻呵斥道:“三顺,你干什么?还敢打你大嫂子不成?”他一下子把三顺推开,站在自己媳妇跟前挡着她。

秦三顺讥讽道:“大哥,你的?你说一辈子保护我们,就算娶了媳妇也不会对我们不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