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94顾宁帮忙

重生农家乐 194顾宁帮忙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业和秦显几个也过来,挑水的挑水、洒扫庭园的洒扫庭园。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坐在炕上,许二妮将自己挎来的篮子拎过来,里面有给家人的礼物,每人一双鞋。秀瑶拿过去看了看,针脚不如大姐做的好,不过也可以的,起码比自己好,比二姐更好。人家大嫂虽然也是性子爽快的,跟二姐差不多,可二姐不乐意做家务活,大嫂做的可不错呢。

许二妮笑道:“爹娘,小姑小叔么,我做的针线活可不好呢,你们凑活吧。”

柳氏鼓励她:“不错呢,别自己瞧不起自己,来上炕吃饭。”

许二妮道:“不了,娘你们坐,我站着吃就成。”

柳氏却笑着让她上来,笑道:“做闺女咋就那么倒霉呢,在家里爹娘手心里捧着,嫁了人,反而开始受罪,连炕都没得上了?上来吧,咱们家不兴那个。”

秀娴笑道:“娘,等熬成婆婆不是就又可以上了吗?”说着笑起来。

柳氏嗔道:“你们以后都跟大嫂多学学,别整天嘻嘻哈哈的。”

大家笑起来,秦业对许二妮道:“你上去吧,我在下面好了。”人多炕小,坐不下的。

吃了饭,许二妮赶紧下去收拾,秀容倒是坐着不动了,柳氏看了她一眼,笑了笑,也不说什么。

等都收拾好了,许二妮对柳氏和秦大福道:“爹,娘我有点事想说。”

秦大福本来要去地里看看的,看看棉花还有种的甜菜等,见许二妮有话说他就站住了。秀容看了秀瑶一眼,扯扯她,低笑道:“第一天就要给我们开会呢。”

他们已经接受了秀瑶那个开会的说法,秀瑶笑着拉她上炕,听大嫂说什么。

许二妮等家人都坐好了,她就道:“爹,娘,我跟大业商量,咱们把房子换换,我们回来住,爹娘和弟弟妹妹们去场里住。”

她此言一出,大家都是一愣,大嫂还真是个好的,竟然主动要来住这个破房子。秀瑶道:“大嫂,这房子漏雨呢。”

许二妮笑道:“那更该让我们住了,怎么能让爹娘住呢。再说了,给我们成亲,家里花了那么多钱,这新房子,当然得给爹娘住。再过几年,二弟也得成亲,新房子人家乐意看。”

柳氏激动道:“二妮真是个好孩子,真懂事,不用,你们住着。咱们回头还要继续盖房子呢,把那里都盖起来,二显的房子到时候也有呢。”

许二妮还是坚持,秦业也道:“爹娘,就不要争了,我们住这里,你们住那里,等咱们新房子盖好了,再都搬过去。”

秦大福道:“既然孩子有这份心,我看这样也行,别让孩子们心里是个事。”儿女孝顺爹娘的心,要是爹娘不领会,那也让孩子不得劲,总觉得哪里做错了,不如就听他们的。

柳氏也道:“也罢,那就这样。”

许二妮立刻就让秦业给爹娘搬家,柳氏却道:“媳妇,你刚成亲,怎么也得住个满月再说,要不人家还说我这个婆婆刻薄呢。”

许二妮立刻道:“谁说呢,我去跟她说,娘哪里刻薄了,娘可是我见过最和善的婆婆了。”

秀瑶觉得这个大嫂跟二姐也不像,二姐可不会说这么好听的话,秀瑶笑道:“大嫂,咱姥娘,是个比咱娘还和善的婆婆。”

许二妮笑道:“那就是一母相承呢,以后我也要做个这样的婆婆。”说完,她快速地眨了眨眼,垂下眼笑,又道:“小姑们也都是很好相处的,我真幸运。”

虽然秀芹出嫁了,可有了许二妮的加入,秦家也更热闹。

她能干嘴甜,又大方,倒是把张氏也哄得乐呵呵的,并没有挑她的刺。

不是农忙的时候,秦大福就张罗着继续盖房子,起码要再盖三间出来,然后其他的厢房就可以慢慢地添加。

还有二十天就要麦收,秀瑶寻思着怎么能让大家省力点,她将自己买的那些书研究了个遍,看到了那个麦绰、钐刀、麦笼,这东西是专门用来收割麦子的,她从前根本没有见过。

她找了个时间让秦业赶着驴车送她去县里看看,两人走得早,不到晌午就到了县城。秀瑶让秦业把驴车拴在王老大那里,他们先去那些农具店看了看,没有找到。又去铁器铺子,问了问,人家倒是可以帮忙打一把钐刀。钐刀就跟打羊草的那种差不多,木柄,一头安着二尺长左右的镰刀,镰刀的刀刃很薄很锋利。然后她又去找麦绰子,跑遍了匠铺也没找到,最后她和秦业在路边歇息。

这时候一人骑马跑过来,恰好停在他们旁边,马上的人带着帏帽,身形纤细,看起来像个女人。秀瑶好奇地多看了两眼,这年头能骑得起马的,都不是普通人。一匹普通的马都要十五两银子左右,一匹能骑的好马,那可是几十两甚至上百两呢。再好的那就没边了,不是普通人能想的。

那女孩子看了他们一眼,犹豫了一下,问道:“冯家怎么走?”果然是女孩子的声音,清脆悦耳,虽然她穿着男人衣服,不过声音骗不了人。

秀瑶指了指,“那边过去,到底,拐弯往前走。”

“往哪里拐?你要说清楚,否则我怎么知道?”那人似乎有点不耐烦。

秀瑶蹙眉,还是没计较:“到底就只有一个弯,你只能往一个方向拐。”

“那你开始不说清楚,真是的,乡下丫头都这么糊里糊涂不清楚的吗?”那女孩子说着,轻拍拍马,转身就走。结果刚走了两步,将一个挎着鸡蛋篮子的老婆婆给撞倒了,她立刻斥责道:“喂,你走路不看呀!”

那老婆婆的篮子掉在地上,鸡蛋碎了一地,幸亏那女孩子的马比较温顺,撞了人就老老实实地站着,没有踏过去。

秀瑶和秦业忙去把人扶起来,那老婆婆抓着女孩子的衣摆不肯她走,“你陪我鸡蛋,陪我鸡蛋,你怎么能这样!”

女孩子本来要掏钱了结的,哪里知道那个脏老婆子敢抓自己的衣服,气得飞起一脚就把老太太踹倒,然后从怀里掏了掏,“我忘记带银子了,你去冯家要吧。”

说着她打马就要走,却看到秀瑶给那婆婆一小串钱,那婆婆感激涕零,“好心的姑娘,谢谢你,不像那些有钱的小姐,心黑。”

女孩子一下子被激怒了,她向来是被捧在手心里的,怎么能容人这么污蔑?她气道:“喂,你胡说八道什么?”

秀瑶让老婆婆赶紧走了,女孩子一把将帏帽撩起来瞪着秀瑶斥道:“如果不是你跟我啰嗦,耽误我功夫,我能撞倒她吗?你赔钱有什么不应该。”

秀瑶不想跟这种人吵,她对秦业道:“大哥,我们去那边吧,我有点饿了。”

女孩子却不肯放过她,“喂,你站住,我跟你说话呢!”说着就催马挡住了秀瑶的去路。

秀瑶觉得有点头疼,“这位姑娘,你到底要干什么?”

女孩子道:“你给我道歉。”

秀瑶点点头,“啊,对不起,是我没给你说清楚,你快走吧。”说着她就要跟大哥走开。

女孩子却不依不饶,“喂,有你这样道歉的吗?一点诚意都没。”

秀瑶不理她,和他大哥抬脚就走。

那女孩子还想追她,后面有人骑马追上来,轻声道:“莹莹,你怎么自己跑了。”那声音温润优雅,虽然微微有点的沙哑,却也不妨碍让人觉得很舒服。

秀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马上那人一身墨色衣衫,面如白玉,清隽秀雅,正是顾宁。这时候顾宁也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秀瑶?”

秀瑶朝他笑笑,“宁少爷,你好。”

顾宁便跳下马走过来,几人见了礼,他笑道:“我要来住些日子,只怕到时候还要打扰呢。”

顾莹见状立刻跳下马跑过来打断他们,“哥,我们走了,跟他们有什么好说的,都是些土包子。”

顾宁微微蹙眉,道:“莹莹!”

顾莹嘟着嘴一脸的委屈,狠狠地瞪着秀瑶,秀瑶不理睬她,对顾宁道:“宁少爷,你们忙,我就不耽误你们了。”说着就告辞。

“啊?你还认识字?”顾莹一个箭步上前,把秀瑶手里的书抢了过去,看了看,见上面画着奇怪的东西,笑道:“你这是个什么破烂东西。”

顾宁脸色一变,从顾莹手里把书拿走,表情严厉了一些,目光沉凝,“莹莹!”

顾莹撇撇嘴,只好不说话了,“我当哑巴好了吧。”

顾宁看了看手里的书,对秀瑶道:“真是抱歉,这个麦绰你们做好了?”

秀瑶一听也顾不得跟顾莹生气了,惊讶道:“宁少爷你懂这个?”她还以为喜欢读书考功名的人对这些东西都一窍不通呢,没想到他懂河道还懂这个,小小年纪,真是厉害得很!

顾宁笑道:“是去陕西的时候,恰好见过,就研究了一下。”他对新鲜事物很好奇,只要感兴趣就喜欢研究得很通透,所以记忆深刻。

秀瑶忍不住道:“宁少爷,可否向你请教?”

顾莹立刻道:“不行,我宁哥是给你们讲这些乡巴佬东西的吗?”

顾宁看了她一眼,她咬着唇闭了嘴,一副狠嘟嘟的样子。

顾宁对秀瑶道:“不如我们去冯家再谈吧。”

秀瑶犹豫了一下,道:“要是宁少爷不嫌弃,不如去面馆吧。”去冯家她浑身不舒服,还是去王老大面馆好,只是那里是普通人去了,顾宁只怕又不习惯。就算顾宁说他不是顾家本家的,那也不是普通人,毕竟那么小的年纪能中秀才,还出书指点别人,那都是凭借真才实学,如果不是从小耳濡目染,只怕也不能够呢。

顾莹刚要斥责秀瑶,顾宁眼睛一转瞥了她一眼,她便拧着眉,使劲瞪秀瑶,然后一跺脚转过身去眼不见为净。顾宁对秀瑶道:“好,你们先去,我送舍妹去冯府,这便过来。”说着他对顾莹道:“走吧。”

顾莹却不肯,“我要跟你们去看。”

顾宁轻声道:“莹莹,你女扮男装出来本身就出格,爷爷知道了还不定怎么生气,你再这样招摇过市,到时候挨打的时候可不要让我帮你。”他性子温和,很少责备人,就算是批评,也像是在商量,却也是一针见血刺中要害,让人不由得不遵从。

顾莹只好答应,跟着顾宁去冯家,仆妇们已经到了,先跟主人家寒暄一下,就让丫头带顾莹去找冯玉兰玩。顾宁跟随身跟来的管事说了一声,让他安排一下,自己则出去逛逛。

因他喜欢河道以及新鲜事物,对农人也亲近,家里人亲朋好友都知道的。圣上还曾经表扬他年少有为,而且家里老爷子也支持,所以他的行为很多时候都是自由不受拘束的。况且他对外也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出门的时候衣着普通,就跟那些普通的富家子弟没什么区别,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大麻烦。

顾宁回去房中更衣,换了件素色的夏衫。他也没骑马,而是带了个小厮雇顶轿子去王老大面馆所在的那条街,却也不坐到门口,而是在街口就下了轿子,给了轿夫钱又吩咐小厮去办几件事,他则步行去找秀瑶和秦业。

秀瑶和秦业吃了面,跟王老大等人聊天呢,自从有了粉条,他们的生意更好。除了做面,他还做牛肉粉丝,一份一小碗,量不多,价格也就不贵,买的人却不少。

虽然现在粉丝价格算贵,可只要用量少价格低,大家有时候反而比量大价高好接受。五文钱一碗的牛肉粉丝,买的人很多,薄利多销,王老大因此也赚了不少。

秀瑶看顾宁过来,请他里面坐,王老大看她有朋友来,立刻道:“这碗面是我送小哥吃的,秀瑶你就别拒绝了。”

秀瑶想说顾宁可能不吃外面的食物,那些富家少爷应该不会喜欢吃这边小摊贩的东西吧,哪里知道顾宁直接就道谢,表示自己要吃的。他看向秀瑶,“听说你赚了钱,所以你请我吃面,我不拒绝。”

秀瑶笑起来,对秦业道:“大哥,要不再去买几个菜?”

顾宁摇头,“不要,我只喜欢吃这个面。”说着又对王老大道:“麻烦再来一碗牛肉粉丝。”王老大哎了一声,立刻去做,他看顾宁白白净净,那脸和手的皮肤一样又白又嫩,跟他这里的面差不多,寻思人家肯定不是普通人,怕顾宁嫌脏,忙着把手洗了又洗又用干净的手巾擦了又擦,然后开始做面。

别人吃东西秀瑶和秦业也不好意思看,就把之前买的瓜子和核桃等炒货拿出来慢慢地吃。秦业怕顾宁不喜欢人家看他吃东西,所以尽量地扭着头跟秀瑶说话,不过还是忍不住偷眼瞧瞧,发现顾宁吃饭的时候真好看,斯斯文文的。他心里不禁嘀咕这要是出夫的时候跟他们一起吃饭,保管能饿死他。而且他吃饭的时候一点动静都没,大家吃面条都是吸溜吸溜呼啦呼啦的这样吃得才香呢,可顾宁吃的既没有动静,而且没有溅出一点汤汁,脸上嘴角都是干干净净的,看来这也是一种本事。

顾宁闭着嘴嚼面,感觉秦业不断地偷看他,他就拿眼笑微微地询问秦业什么事儿,秦业倒是脸红了,笑了笑就剥瓜子吃。

虽然他吃得仔细文雅,可速度其实并不慢,而且饭量不小,一大碗面吃得干干净净,里面的骨头汤也基本喝光,只剩下碗底的一堆姜丝。

他把海碗一推,对王老大道:“多谢,王老板的面真是一绝。”

王老大喜不自禁,“好吃常来吃呀。”

顾宁应了,“请问有净手的地方吗?”

王老大以为他要上茅房,立刻殷勤地指点,却又道:“只怕味道有点冲,公子受不了呢。”

顾宁笑道:“洗洗手就好。”

王老大立刻就指了指自己的水桶,“公子不嫌弃,这里吧。”

顾宁道了谢,洗了一把手,然后从左边袖笼拿了一方雪白的帕子擦了擦嘴,悄悄往嘴里塞了一块槟榔,细细嚼了几下,擦完手,又将槟榔吐在帕子里然后把帕子揣进右侧袖笼。

整理了一下,他走回来坐下,朝秀瑶伸手,“书能借我看一眼。”

他的手就好像一件艺术品,皮肤白皙如玉,手指纤长匀停,不过指腹和虎口多处都有茧子,而且挺厚的,秀瑶觉得倒像是哥哥那样常年干活一样。

她把书递过去,翻到那一卷,指了指其中的图。

顾宁看了一眼,道:“我倒是能帮你稍微改一改。”说着他指了指图中几个部位,“这里可以改为滑轮相连,这样行动起来就更加轻松自如。”

秀瑶道:“我只是看了图,并不是很懂,多谢宁少爷。”

顾宁笑道:“你若是不再叫我宁少爷,我倒是更乐意指点呢。”

秀瑶笑了笑,没说话,乡下人的习俗对比自己长的男孩子叫哥哥,女孩子叫姐姐,可她觉得对着顾宁这种人那声哥哥可叫不出来,他太聪明让她有点装不起嫩,“那我叫你顾宁,希望不会被人说没礼貌。”

顾宁微微一笑:“甚好。走吧,我们去那边看看,找几样器物。”

秀瑶就和秦业起身,照旧往王老大帮忙看着驴车,他们跟着顾宁去。走了一会儿,顾宁领他们去了一家铁匠铺,说了一下,那人找出一把长长的镰刀头给他们。

秀瑶看那大镰刀很像从前见过的钐刀,说起来那钐刀她一直觉得很像死神扛着的大镰刀呢,锋利无比。顾宁跟铁匠说了一下,又比划了木柄的长短,要如何改装之类的。等那铁匠说明白了,顾宁又领着秀瑶两人离开去了一家篾匠铺子。

篾匠铺子就是专门编蔑器的,像筐子、箢子、簸萁、匾箩、篓子等他们都卖,甚至连笊篱、筷子笼、暖窝子也有。如今他正在编一只簸萁一样的东西,秀瑶看他双手十指灵活地跳动,那些竹篾就跟跳舞一样慢慢地变成了一只器具。爷爷和爹手也巧,也会编,平日里也卖过的,不过要说开一家铺子靠这个吃饭,可不敢冒险。

那篾匠五十来岁,满脸皱纹,手上也都是老茧,看了他们一眼,就道:“很快就好了。”

秀瑶就去看顾宁,他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篾匠手里的东西,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他不说话,她也就不问,就跟大哥看那些小东西。她看有几个小果篮一样的东西,如果放在炕上倒是好用,虽然爹也能编,可总归不是什么贵东西,买也花不了几个钱。再说自己家用棉槐条子、柳条子编的,都是粗糙的筐子一样的东西,要说这样精致的工艺品一样的还是做不到的。

秀瑶挑了几个,让大哥付了钱,然后用一根小棍子挑着,这时候那个篾匠也差不多都编好了。顾宁就蹲下跟他说什么,他又再东摆弄一下西摆弄一下,改了改,继续编,一边弄一边给顾宁看。

过了一些时候,顾宁的小厮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包东西,“少爷,买到了。”他把那包东西放在顾宁旁边的小桌上。

顾宁看了看,笑道:“不错。”他又招呼秀瑶和秦业过去看,道:“你们看,这个是滑轮,可以放在麦绰上,那把钐刀也装在前面,到时候左手拉着滑轮的绳子,右手握住钐刀,一开一合就能笼住麦秆,钐刀一挥就可以割麦子。”

秦业惊讶道:“这么神奇?不用手握住麦子也能割?”

顾宁点头,温然道:“那位大叔编得麦绰就可以代替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