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90惩治二婶

重生农家乐 190惩治二婶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秀瑶就去了张桂芳家,冬至节她们也就是夜里休息,白天都忙活着,今儿一早大家都来上工,一个个比谁都拼命。

毕竟就算有力气,别地也没的卖去,就算有地卖,有地也不是立刻就给钱,到最后还扣钱。这里做一份就给一份的钱,谁不拼命做。

看到秀瑶来,有几个人脸上露出复杂的情绪来,她们听三婶说这手套秀瑶赚了很多钱,但是给她们就那么一点,一副才给六个钱。她们累死累活的,秀瑶什么都不用做,现在就躺在家里猫冬,也能赚钱,真是不公平。

秀瑶看了她们一眼,跟她们打招呼,几个人不甚热情,大部分人却是欢喜的,纷纷叫着秦姑娘。

二婶和三婶冷冷地撇着嘴,跟旁边的人嘀咕什么。

秀瑶和张桂芳招呼着,然后就去了屋里,她看了看账册,三婶织手套的速度还行,二婶却慢得多,质量也差,甚至有掉针不能用的,还有别别扭扭的,她怀疑是秀美几个织的。

发钱的时候,秀瑶一个个地对账册,轮到二婶的时候,她扣下了没发,三婶的照旧发给她。发了钱,她让大家照旧织手套,她则要管钱箱子。

二婶气道:“秀瑶,我的钱呢”

秀瑶看了她一眼,道:“我知道,这段时间我没来,你们有很多想法。我今天也要说明白,你们来做这个活,是给你们自己赚钱,不是给我,你们不做,我照旧有人做。同样,我可以不做,你们能不能不做?”

立刻有人道:“秦姑娘,你可不能不做这个生意,我们靠着你,家里赚了不少钱呢。”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月一百多文两百文,那是大钱。

秀瑶虚抬了抬手,示意她们稍安勿躁,她道:“那些觉得你们是帮我赚钱,你们累死累活,赚那么点,我却白赚那么多的人,你们可以不用做了。”

张桂芳气道:“你们谁要是那么想,你们就丧良心,冯家给瑶瑶涨了钱,瑶瑶不独得,给你们涨了一文的,你们是不是觉得涨一个钱很容易?一个人一副涨一个,这一批货就是多少?”

底下的人立刻附和,说是的,谁要是不满意就可以走,不要来了,不要耽误她们干活赚钱。

秀瑶又看二婶,将她的拿出来,放在一边给大家看,她道:“这位是我二婶,想必你们都知道。不过我想说的是,就算是我娘,我姐姐来织手套,质量都是一定要过关的,如果有不合格的,我也不会要。所以,那些说我徇私的,说我什么的,这就是说明。不合格的不发钱,另外,如果再有不合格的,不但不发钱,还要赔偿棉花和棉线的损失,一双不合格,扣十二文!”

她冷冷地说着,婴儿肥的粉嫩脸上却是不怒而威的气势,让人觉得不是个小姑娘,倒像是哪里来的县老爷。

二婶听她那么说,忽得站起来,骂道:“秦秀瑶,你想干什么?我是你二娘娘,你一口一个二婶,什么二婶?我来做这个,是你嬷嬷让来的,是你们请我来的,怎么,想不给钱,没门!我警告你,你要是不当一家人,可别怪我不客气。”

秀瑶一点都不怕她,看了她一眼,又瞥向三婶,看得懂三婶眼里的幸灾乐祸和算计,她扬了扬眉,道:“当初来的时候,有没有跟你们说规矩?”

大家都喊道:“有的,我们都知道的。第一要紧的是保守秘密,第二就是质量。”

二婶原本想冲上去扇秀瑶一巴掌的火就被压了下去,阴沉着脸站在那里。

秀瑶淡淡地道:“这个钱,我替二婶罚了,后面的,下不为例!”她又看向二婶,二婶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很是难看,

看着二婶坐下,秀瑶继续道:“咱们地里出产的粮食,去粜米的时候,便宜,等你再去买米,是不是要贵得多?这要是饥荒之年,现在的十石米,只怕也换不来一石。我们这个手套也差不多,换了个人那就要贵了,至于人家最后是几十文几百文一副,就不管咱们的事情。因为你不六文一副,你就没这个生意做。你想六十文,没人给你单子。”

大家都听着,梯子的媳妇曹月莲道:“瑶瑶,俺们懂的,谁要是不感恩,还说些风言风语的,谁天打雷劈。”她没了男人,都说她克夫,不待见她。可秀瑶就让她来干活,还委以重任,对她很亲近,一点都不嫌她是个新寡妇女,她自然感恩的。

秀瑶点点头,“诸位都是街坊邻居,都是我的大娘婶子嫂子姐姐们,我也不多说什么,那大家就继续忙活吧,做完这批,年前就休息了。”

原本冯掌柜说要三千的,结果加了一千,所以到现在大家还在忙,活越多她越高兴,大家也跟着赚钱。说完这些她就起身,让她们继续忙活,她跟张桂芳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

张桂芳送她出去,低笑道:“瑶瑶,还是你有办法,这样你二婶也该消停点,那些她们挑唆的人,也该安稳点了。”

秀瑶道:“婶子,有些人就天生不安分,唯恐天下不乱的,我们防不住。我二婶那脾气,估计就不能来的,你记得找她聊聊。”秀瑶的意思是那些毒誓,找她发一遍,越毒越好,怎么说也有心理压力的。张桂芳自然知道,她道:“你放心,大家都有数呢。”

秀瑶就走了。

因为要过年,老秦头也就不张罗分家,打算过了年再说,可家里没有什么好分的,总想着让大房吐出些钱来给二房和三房。可老大家是柳氏当家,他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再逼着柳氏去跳河吧,他也担不起这个恶名。

张氏去惦记着二婶偷的那些钱,她趁着老秦头出去给人帮忙,就把丫头们都打发出去跟着三婶搂草,单独留下二婶在家里。

“大产娘,你住下我有话跟你说。”

二婶心里一咯噔,就去看三婶。

三婶忙把筐子往二婶手里塞,“娘,回来再说吧,别耽误了搂草。”

张氏眼珠子一瞪:“什么耽误不耽误的,你们都赶紧去别偷懒。过年的草还没得烧呢。”

说着,她就拿起墙跟的笤帚扫地,把三婶等人都扫出去。

三婶歉意地看着二婶,只好带了众丫头走了,连在家里学针线的秀娟也没能留下。

二婶心下忐忑,她心里还是对婆婆有点忌惮的,一下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二嫂,你嫁过来这么多年,孩子也生了三个,都这么大了,咱娘俩还没正经地单独说过一句话呢。”张氏拿了小板凳坐在当门口,看着站在屋里的二婶。

二婶立刻笑:“娘,你有什么话就说吧,你看那么活儿呢,我也不好闲着。”

因为心里亏,说话就虚,不由自主地就说了软化,和以前不同,她自己都没注意到。

平日里她可都是摔摔打打,骂骂咧咧的。

张氏哼了一声,“二嫂,我早就说过,我当家的时候,是不允许谁藏私房钱的。我听说你赚了钱自己藏着。”

二婶忙喊冤枉,“那个烂心肠的胡说八道,娘你叫她来对质,是不是张桂芳那个烂嘴的造谣。”

张氏见她还不肯承认,气得立刻火蹭蹭的,一点都压不住,抄起锅台上的擀面杖就抽二婶。

擀面杖圆圆的非常结实,抽在身上火辣辣木木地疼,二婶嗷嗷的,“娘,你干什么!”

张氏气得破口大骂,“你这个杀千刀的,没眼力见,平日里好吃懒做,嘟嘟囔囔嘴坏,我也就不说你什么。你竟然丢人丢到外面去,我打死你再去跟你娘问问,怎么教的你。”

“你说什么?我什么都没干!”二婶还嘴硬。

张氏冷笑,拖着她冲进了东间,一擀面杖子就把炕上的手箱子捣翻,里面跌出一些小零碎来。

“这是哪里来的?”

二婶嘴硬:“俺兄弟给的。”

“你兄弟,我让你不说实话!”张氏又打,二婶虽然蛮横,经常说狠话,可媳妇怕婆婆,婆婆打媳妇天经地义这种习俗让她也不敢还手,只能东躲西藏地,还是挨了好几下。

张氏堵着门,气得一下下的敲炕沿,“你偷了织手套的钱,拿了去给你兄弟了,是不是?要不你那个好吃懒做的混混兄弟能给你买东西?”

二婶见被她说中,心里更虚,却不肯承认,认了就是罪证了,反正他们也没看到自己,三婶都说了当场抓不住自己,以后也没的说。

钱不在家里,谁也没办法。

“说,谁指使你这么干的?是不是老三家?”张氏断定三婶有一腿,这两个媳妇,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肯定脱不了干系。

二婶一口咬定什么事都没有,两个人都是好好地织手套,“娘,你听了人家胡咧咧就来打我,你根本什么也没干,我就是没干。”

张氏冷哼,“没干,没干的话我第一下打你,你早就翻墙跳屋地跟我干了,你没干,你没干就怪了。我和你说,我冤枉不了你。”

这么些年,她早将老二家的脾气摸得透透的,愣头青炮仗一个,一点就着。

她要是没干,你冤枉她,她能把锅掀了。

就因为她干了,所以自己打她,她理亏不敢说什么。

见她不说话,张氏瞪着她,“你这个奸懒馋滑的笨婆娘,我要是想整治你,怎么不在你爹在家的时候?我把人都支出去,还不就是给你个机会。”

二婶这才回过味来,知道婆婆有顾忌,不敢对自己怎么样,也就是打两下解恨。

“钱呢,拿出来。”张氏伸手。

“都,都给俺兄弟了,没有了。”二婶搓着胳膊,火辣辣的疼。

张氏一听,疼得差点背过气去,瞪着牛眼,“你兄弟?”

她就知道,二婶三婶这两个婆娘,有点东西就往娘家倒腾,不是好好过日子的人。

二婶低着头,嗯了一声。

张氏不信,“老三家的那里是不是有。”说着就去翻,结果什么也没翻出来,又寻思老三家要是有,那么精明的婆娘,不会给她翻到的,气得她又回来打二婶。

二婶觉得好汉不吃眼前亏,扑通就跪下了,“娘,我错了,再也不敢了,那钱真的没有了,俺兄弟欠了钱,要不是这样我也不敢拿。娘,你别打了,让俺二大娘听见,又笑话你。”

二嬷嬷是张氏的软肋,被她笑话那可是要命的事儿。

张氏只好作罢,可想起好好的织手套的营生被这婆娘给搅黄了,这懒婆娘还偷钱给她兄弟,张氏又来气,提起擀面杖子又打,二婶就躲,她之前是怕张氏让二贵休了她,所以害怕。

现在看出来张氏有忌惮,不会休了她,她也不怕了,跳出去就往外跑,“娘我搂草去了。”

出了门,蹬蹬地就跑了,差点把来送烧肉的秀瑶撞倒。

而秀瑶自然早就来了,在外面听了一会儿,她也是故意让二婶看见的,让二婶知道知道,偷钱的事儿大家都晓得,她要是还敢做什么,小心翻出来一块算账。

而且她也是算着二婶会被嬷嬷揍,所以抽空来瞧瞧的,二婶偷的那些钱,嬷嬷怎么可能会放过呢,肯定想让二婶吐出来的。

这不,就看了一场热闹。只是她也有点奇怪,嬷嬷竟然没有当着爷爷的面处置二婶,还把家里人都支出去,这是为什么呢?

很快,秀瑶又想通了,应该是想把弄出来的钱自己把着,不让爷爷他们知道吧。

转眼腊八,柳氏昨天就把各种材料都准备好了,该泡的都泡好了。这天天不亮她就起来亲自熬腊八粥,自从分了家,她很喜欢亲自给男人和孩子们做饭吃,而不假手他人,秀容几个反而是打下手,主要是学厨艺的。今年家里好起来,她就不吝啬,该吃还是要吃的,过节更是要讲究。

有自己家里晒得红枣、绿豆、红枣、黄米、黑豆、花生,有孙家小集市给的大米、江米、桂园、芝麻、莲子、葡萄干、核桃仁、杏仁等。

该煮熟的下锅煮,然后小火慢慢地熬,足足熬了两个时辰。

秀瑶几个馋得直流口水,满园子的香气都飘出去了,外面路上都有人喊,“谁家熬的那么好吃的腊八粥,真香呀!”

柳氏喜滋滋地掀开锅,口里说着吉利话,她先盛了一小盆,里面花生、红枣、红豆、莲子、桂圆等炖得软烂却又看得清形状。柳氏又用刀将杏仁、核桃、葡萄干、桃脯、杏脯等切碎,然后撒上上面做点缀,又盛了一盆,上面撒上雪白的砂糖,家里为了腊八粥特意吃白糖,平日里都是饴糖,糖的旁边又撒了染得红绿的橘丝,姜丝等。

秀瑶几个看得移不开眼睛,腊八粥表皮凝了,红的,衬着雪白的糖,更别提其他各种点缀了,忍不住就要去喝。

柳氏却道:“先上供,等一刻钟再喝。”说着又分别盛了几小盆,对秀瑶几个道:“给你二爷爷家、三爷爷家、大爷家、爷爷家、周四奶奶、周强家、月莲家、秦德才家……一人家送一小盆去。”

正说着,就有人来给他们家送,农家就是这样,吃点好饭要好的人家都会互送,更何况是腊八粥。腊八粥,本来就是互相送着吃,你尝我的,我尝你的。

秀瑶家送出去十来份儿,收到了二十来份儿,吃不完,便又送别人吃。

张氏就熬了一锅杂豆汤,也送了一小盆来,不过他们还是喜欢吃柳氏熬的,稀烂的,糯糯的,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

柳氏让秀娴给场里送了一盆去,秦产和秀丽喝得不亦乐乎,连秦业在家里喝了都被他们感染地又喝了一大碗。

过了腊月初八,时间就走得格外快。今年秦家的人都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出夫,腊月过得格外温暖有意思。腊月十八柳氏煮了一锅猪皮、猪蹄,拆解好了,做了一大盆肉冻。又宰杀了两只大公鸡,放在锅里炖,然后将肉和皮拆下来,又加了香菜梗,将肉、皮、汤放在大瓦盆里,凉透了之后就是鸡肉冻。

冬天虽然冷,可大家都喜欢吃这种凉的肉冻,各家手艺不同,作出来的口感风味也有区别。比如说柳氏喜欢原味的,咸度适中,而大舅妈喜欢肉皮冻里家店辣菜条、酱油多一点,又咸又香。

做好了之后,柳氏让秀容和秀瑶去给嬷嬷家送了一小盆,也只够他们吃一顿的。她就是让张氏馋,分了家,他们也能时常吃,不分家,就只能吃一顿。

张氏果然时常跟老秦头吹吹枕边风,加上看着老大家过好日子,这也老秦头下了决心,过了年就分家。

这日二十四,要扫尘,柳氏让秀瑶等人把家里的家什儿都搬出去,然后把笤帚绑在长长的竿子上,将屋顶那些蜘蛛网、灰等都扫下来。

腊月冷得厉害,滴水成冰的架势,秀瑶穿着圆鼓鼓的棉衣棉裤,拿着抹布在院子里擦拭那些器皿。秀容哈着手,对秀瑶道:“瑶瑶,咱们去场里暖和吧,家里冻死了。”为了扫屋,屋里几乎倒空了,更别说生炭炉什么的。

秀瑶忙提醒她,朝她摆手,柳氏还是听见了,轻声责备道:“秀容,自己拧一下嘴。”

秀容立刻“呸呸呸,童言无忌,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得呱呱叫。”

过年的时候不许说不吉利的话,而好的话可以随便说,越多越好,柳氏听她在那里打趣,就笑道:“一会儿就好,咱们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回头糊点白纸上来,屋子里就亮堂多了。”

秀瑶和秀容把器皿擦干净了,又说不如去场里做饭吃,反正爹他们都在那里呢,连秀芹都去哪里给家里缝缝补补,家里扫尘实在没地。

姐妹俩正商量着,一人从外面进来,“大业娘,你出来!”

秀瑶扭头看,咦,竟然是大姑?她笑道:“大姑,要过年,你怎么来了?给俺嬷嬷送年礼呀。”

秦大姑拉着脸,哼了一声,叫柳氏出来,柳氏道:“大姐你等一下,我扫扫房子。”

秦大姑气道:“扫什么扫,就这么两间破屋都不是自己的还扫,再扫也没用,你出来我跟你有话说。”

柳氏就让秀容来,秀容嫌脏不肯扫,秀瑶就去接手,柳氏把那件破褂子脱下来给她罩上,又把帕子也给她绑住口鼻,让秀瑶扫。

柳氏出了屋,“大姐,什么时候来的?”

秦大姑瞪了秀容一眼,“出去玩去。”看秀容走了,才气呼呼地道:“大业娘,你怎么回事?我给你们找到那么好的亲事,你怎么就不听?非要自己找。”

柳氏笑道:“秀芹的是她姥娘说的,老白家挺好。大业是许家甸子老许家,他们之前就认识的。”

秦大姑一听,扬声道:“以前就认识的?这样的闺女能是正经人?指不定是什么人呢,一肚子花花肠子,年纪轻轻就去认识男人。”

柳氏不高兴了,沉下脸道:“大姐,人家闺女是个能干的,给哥哥送东西去的,又不是特意要认识咱们大业。”

秦大姑哼道:“那老佘家不是个能干的?人家陪嫁有地有银子的,你为什么不同意?他老许家不过是个寒门穷户,有什么好结亲的?”

柳氏不想跟她多说,就道:“咱们去娘那里说话吧。”

秦大姑似乎更气了,“你别打岔,你赶紧把老白家老许家的亲事退了,去给老佘家陪个礼道个歉,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人家老佘家什么条件,老许家什么样?你不为秦家想,也该为你自己的儿子想吧。”

柳氏不吭声了,抬脚就往外走,秦大姑追着她,“我说你呢,你干嘛不说话。还有呀,你是越来越过分了,你怎么能挑唆咱娘分家?你们要分出来就已经是不孝……啊”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乞蓝,可愛莫 亲的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