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77大哥议亲

重生农家乐 177大哥议亲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秋收农忙又开始了,拾棉花、割谷子、收甜菜、耕地、泡种子、种麦子、交租。拾棉花割谷子还跟去年一样,好在现在有固定的场,棉花有地方晒,谷子也能很快晒干打场脱粒,然后交租。就是甜菜有点吃力,要先刨出来,还要切头切尾,要小心,刀要快,不能把甜菜切破,也不能腐烂被虫咬,否则就卖不上价钱。

家里除了甜菜,还有向日葵也要将瓜子从花盘上扒拉下来,忙得晕头转向的。

秀瑶和爹娘商量,“咱们家这些活,自己忙不完,不如雇几个小孩子帮忙,反正也不用大力气,小孩子手巧,也能干的。”

在这里只要能赚钱吃饭就好,谁还管雇佣不雇佣童工。再说他们雇了来,就是让他们帮忙扒拉瓜子、切甜菜罢了,也不要出大力,还能让他们赚钱填饱肚子。

秦大福心疼孩子立刻就同意,看柳氏还有点犹豫,便道:“就少雇几个,几天就好,一天一个人要不了几文钱。”他估算着,扒拉瓜子两三文钱就行,切天才估计得七八文钱左右,甚至更少也能行。毕竟这个时候是空有力气,没有地方干活赚钱,有人给钱就有人做。

柳氏道:“我倒是没有意见,不过你得负责去说服爹娘,可别让他们来指责说我不好好过日子,还想着雇人干活,偷懒耍滑的。”

秦大福笑道:“不用说,都已经分了家,干什么都是咱们自己的事情。咱们亏了他们不管,赚了也是咱们自己的。雇人当然也是咱们自己决定。”

柳氏看秦大福果真一心为家里想,和她夫妻齐心,当然高兴,爽快的答应了。而秀瑶几个见爹也不再那么听爷爷嬷嬷的,他们也高兴。

秀瑶早就有人选,之前吃她家菠菜的那些孩子,她找了那个叫地蛋的,让他找五六个孩子,一共帮个五天工,除了给工钱,一天管一顿饭,还能给他们甜菜家去烀着吃改善改善。

甜菜切片,放在锅边上烀着,熟了也是挺好吃的,那些孩子们自然乐意。有他们帮忙,秀瑶家秋收也快的多,老秦头知道了,自然是要长吁短叹一番,张氏也是诸多抱怨。她把秦大福叫了去一通说,无非是说这样的人家还雇人,让人家笑话,又说有钱为什么不给她,她也能让秀美几个去帮忙。

秦大福早就坚定了心思,娘说骂打,他都由她,可就是不松口要改变家里的决定,只说一切都是媳妇和孩子们决定的,他只管干活。

“娘,你不知道,我如今过得也苦,赚一点吃一点,人家不用我养活,反而还养活我,你说我有什么脸去指挥他们。”

看他这么说,如此没出息的男人,张氏也气得直跺脚,偏生也没办法,又难受自己儿子被媳妇欺负,落了个怕老婆的名声。

可有前车之鉴呢,她也不敢去闹的,最多就是个老头子抱怨几句,老秦头也不多管,毕竟柳氏现在表面功夫做得好,家里有什么都来送,那甜菜、瓜子的没少给他送。他就算心里知道柳氏是什么人,表面也说不出什么的。

秦大福自然不管,他怕老婆是真的,可他媳妇可没欺负过他,反而对他好得很,嘘寒问暖,孩子也孝顺懂事。他在外面做出怕老婆孩子的名声,回了家,却欢乐融融,别提多惬意。

空里赵大娘来了一次,把秀芹和白寻安的亲事定下来。因为双方满意,前面的各项步骤就非常顺利,然后八月初五宜嫁娶就下了大定,送上聘礼,秦家也回了小礼过去。

白家条件自然比现在的秦家好太多,比柳家都好一些,可老白头夫妻觉得柳家人踏实能干,秦家夫妻也是实在人,虽然现在穷,以后也肯定会好起来。再说了,人家秦家也不是那种靠闺女接济的人家,他们白家是看上秀芹这个媳妇,所以聘礼给得足足的,反正大部分都会以嫁妆的形式让秀芹带回来,这样给足了秀芹面子,秦家白家都风光。

白家聘礼除了时下大家都有的鸡、鹅、布、大饽饽、香油果、各色点心、新娘子的首饰之外,另外还有十只小羊羔、六只小猪崽、两石细面,另外还有聘礼钱八吊。

小猪崽小羊崽,是老白家听说秀瑶家在场里养着,寻思反正也不贵,这时候又是小猪崽小羊崽多的时候,价格不贵,就买了添上。那两石细面是老白家特有的,面格外白,如今和老柳家做生意呢,送给秀瑶家也是为了到时候做大饽饽之类的更好看,有面子。

而那八吊钱,老白家也是为了帮助亲家,给他们置办嫁妆用,剩下的秦家自然也会陪送回来,这点他们一点都不担心。

双方定了成亲的日子,就是来年二月十九,本来依着老白家,想出了正月等二月初六的,但是柳氏舍不得闺女。再说时间太紧了,闺女的嫁妆也准备不出,毕竟得打家什儿,还得做四季的衣裳。老白家自然也体谅,就同意的。

柳氏这边忙女儿的亲事,许家甸子老许家,也希望把他们女儿的亲事定下来。不用忙着过大礼,先提亲下小定就好,等过了年再下大礼,秀芹出嫁以后就办秦业和二妮的亲事。

柳氏却怕太仓促亏待了媳妇,坚决要等来年专心办儿子的亲事,她寻思反正媳妇已经十九了,也不差再大一岁。

十九岁自然是大姑娘的,不过柳氏心里没那么多想,她年轻的时候,也不想早成亲,现在嫁闺女也有那样的心思,不舍的闺女离开跟前,生怕闺女受苦,不过到了非得嫁的年纪,自己也不好再留的。

而且自己儿子的情况,让她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家闺女,所以大一岁也没啥,只要能生儿育女,大点更好,会疼人。

而许家觉得要是那样,依着柳氏的话,只怕来年办不到秦业的亲事,得再过年。这样一来,二妮的年纪就更大,他们怎么都不踏实。许家老两口就请赵大娘来给说项,“大妹子,许家丫头年纪不小了,急着呢,想着要不就早点,实在不行的话,他们也不要多少聘礼,走个过场罢了,年前先把你们大小子和他们二妮的亲事办了。这样新嫂子来了,还有人帮秀芹做活儿呢。”

柳氏却不同意,她笑道:“大嫂子,再急,咱们也得都准备利索了,不能糊里糊涂的呀。你看呀,这家里里里外外的,都忙活秀芹的亲事,她三姥爷家也帮着打家什儿呢。要是再忙活大业的,第一这家里没地方住,第二家什儿都没时间打,这第三人手和钱也不宽裕。我是想等来年了,秀芹的事儿利索了,我们就能专心准备大业的,不至于亏待了媳妇。放心,不会拖到后年去的,保管二月里下定,秋天农忙过去,十月里就迎亲。”

赵大娘笑道:“我也是这么劝他们的,你不知道那两口子急得呀,生怕自己闺女一年就老了你们再退亲什么的。我就打趣他们呀,你们闺女虽然不是天仙,也就是稍微黑点,模样还是一般人,哪里就那么急了呢?他们呀,说家里不要做什么家什儿,来了就是添双筷子吃饭,家什儿以后她跟你们一起干活,赚了再打也一样。你听听,这家人倒是也实在。”

许家甸子离桃源比白家疃还远呢,来往不便,柳氏和他们没见过面,而且乡下人十里八乡地说亲,好多也都没见过,都是媒人在中间跑来跑去。又因为许二妮和哥哥都是秦业认识的,所以柳氏也很放心,没有想着非要亲家先碰个头,只让媒人在其中沟通就好,毕竟赵大娘是她很信任的人。

柳氏笑了笑,“我理解他们呢,但是也不能不管小夫妻的面子。这样好了,他们要是着急,咱们就先提亲,下定,然后来年夏天成亲,如何?起码也给我们点时间,把屋子收拾收拾,这里住不下,我们在场里先起两间小点的,给他们小夫妻住,免得到时候让媳妇来了,没地方挤。”

儿女的亲事,秦大福都听她的,也不用再多商量,本来也可以年前把儿子的婚事办了,柳氏就是觉得家里地方小,媳妇过门没地方住,太寒碜。所以想等来年起两间新屋再说,人家媳妇不嫌弃他们穷,也不在乎大业手不好,看上他的人,那她也不能太亏待了人家的。

赵大娘得了她的准话,笑道:“这样好,那我就不多坐了,回去收拾一下,给他们送个信。大妹子这里,也准备准备,查了日子,我们就去下定。”

柳氏笑着答应了,将她送走,又回来忙活。

秀芹是直接忙晕了,虽然有娘和秀容帮她的忙,可好多针线还是要她自己做。送给白寻安的衣物鞋袜,公婆的鞋子,都得她亲手做。尤其是鞋子,人家说针线好不好,全看鞋做的如何,鞋做的好,穿着合脚舒服,阵脚细密美观,那才是针线活好。秀芹是个外柔内刚,骨子里要强的女孩子,自然不想婆家看不起自己。虽然安氏对她很满意,还叮嘱她别太累,可她一点都不敢放松。那鞋都是浆得雪白的布做底,染得漆黑的布做面,那鞋底都是用打得硬邦邦的布壳纳成,一针一线的。鞋底的阵脚还要思量用什么好的,枣花的、海棠花式的还是其他的,总之既要好看又要实用,还不能过度花哨,让人说轻浮,着实废了她一番心思,夜夜做到三更。

秦大福都心疼得跟柳氏商量,“实在不行,我看让老大媳妇进门也不坏,起码帮咱们秀芹做做针线活。”

柳氏笑嗔他:“她自己要强,非要自己做,我帮她,她都不用呢。”

秦大福叹了口气,“咱们这些丫头,看着一个个的都性子和顺,其实一个比一个犟,都是随你。”

柳氏哼道:“随我怎了啦,不随我,能有好日子过?要都是随你可完蛋了,我这一辈子,都没有出头日了。”

秦大福笑笑:“那日,瑶瑶跟我说韭菜盒子的事,到底是咋回事?”

柳氏故作不解,“什么咋回事,就是家里有肉,我想着爹娘呢,就给他们送去,怎么,难道我送错了?行,以后不送了。”

秦大福忙赔不是:“送送送,媳妇说了算,咱家都是你说了算。我只管听话干活就好。”

柳氏笑起来,“趁着天还热乎,赶紧把场里那块地清一清,年前先打了地基,晒土坯。回头我去他姥娘家让帮忙买点秫秸,咱们绑把子。他三姥爷家能帮咱寻摸买点木头。咱尽快的就把三间屋先盖起来,来年好让大业和他媳妇住呀。”

秦大福连说是,“瑶瑶让我这两天和她一起去卖甜菜和瓜子呢,估摸着又能换些钱。说起来,咱们多亏了瑶瑶,要不是她,也不会去恳那片荒地。没想到不种粮食,还能种别的,照旧换钱。”

柳氏一扬头,满意之情溢于言表,“那是,我的闺女,能有差的么。”

第二日一大早,秀瑶就起来先和爹把甜菜用篓子装了,瓜子都是装在麻袋里,装了一驴车拉着去县里卖。驴车栽重少,秦大福就去借了骡子大车,这也一次拉不净,就先拉了一少半去试试,如果好的话,就让他们自己来拉剩下的。

这个时候不少人都拉着粮食去城里粜,过几天是中秋节,都要买点东西,家里也要用钱的,都得靠粜粮食换钱。不过那一车粮食,二十石左右,换到手也就是十吊钱,有时候多点有时候少点,就看行情还有粮商的态度了。

秦大福和几人结伴,赶着车同行,这样路上不会遇到抢劫的,人多就算遇到一个半个的也不怕。一到收粮食的时候,就会有那些好吃懒做的混子们想靠打劫不劳而获,这个时候也是县里发动游击们维持治安的时候,抓到一个抢劫的,县衙有令,可以赏银五两。

大家说笑着,希望能碰上几个劫匪,让他们扭送官府,拿一些赏银出来,可一路上一个也没碰到。

同来的青年笑道:“哎呀,不是说路上可能有劫路的吗,怎么也没见到一个影子。”

大家都笑,“五两银子一个,劫路的都不敢出来了。”

有人道:“听说有个做生意赶集的,路上被贼人截住,为了两吊钱给捅死了,官府没拿到凶手呢。”

大家一听都问是哪里的,那人也只是听来的,确切哪里也不知道。

人多车重,路上走得慢,过晌了才到县城。秀瑶发现粜粮食来的真不是时候,因为现在几乎到处都有来粜粮食换钱的。

这样的形势,就会导致粮商压价粮食贱卖,可这时候不卖,等放陈了,粮商还是压价,所以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只希望轮到自己了能卖得稍微好点。

到了县城,秀瑶让爹赶着骡车,先去王老大那里转了一下,停了车她跳下去,跟他们打招呼。看见她来,王老大几人也笑着招呼,让她和秦大福坐下吃饭,又说柳升得后天才过来的。

秦大福舍不得花钱买面吃,道:“多谢了,我们带了干粮。”

王老大笑道:“你是瑶瑶爹,别客气,我请你们吃面,秦大哥,你请坐。”说着就麻溜地擀面切面下面,照例是排骨面、猪排面。

美美的吃了面,秀瑶放下三十文钱,王大叔给的料足,她也要多给几文。她这点和柳氏有点像,该省的省,该大方的时候也绝对不吝啬。

王老大推辞,“我怎么能要你们的钱,这是请你们吃的。”

秀瑶笑道:“王大叔,你要是不要,我们以后还敢来吗?”

边上的人也都说是,让王老大收了,又有人送来几个包子和饼,这个不肯收钱。

秀瑶只好收下道了谢拿回去给家里人吃,秦大福虽然有点心疼面钱,也为秀瑶的好人缘欢喜,就是觉得自己不用吃面的,就着那个面汤吃个自己带的卷子就好了。

秀瑶和王老大几个聊了几句,说自己来卖甜菜和瓜子的,王老大几个诧异道:“瑶瑶,人家都来粜粮食,你咋还种那个?”当地种这个的少,就算有种的,也基本都是为了自己家用,毕竟糖坊油坊有固定签约种植户,别人家种了会被压价格不划算,所以大家种的少。

秀瑶笑道:“种粮食吃不饱,种了这个换钱,买粮食吃。”一家人九口人,一年得吃十七八石粮食,就算还有各种菜和瓜的做辅食,可家里就那么十亩麦子,还得交租,也根本不够吃的。

等她卖了甜菜瓜子,到时候就可以让姥爷帮她们买米买面,更划算一些。

大家都说她小小年纪打算这么多,羡慕秦大福有个好闺女,秦大福乐呵呵的,心里欢喜得很。

秀瑶和秦大福先去糖铺子看看,她找那种家里有熬糖作坊的,上次来过。她看店里生意不错,就等稍微冷清点的时候再拉着爹进去。

一个伙计在旁边忙活,一个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看账目。

秀瑶走过去,“老板,你们收甜菜吗?”

那掌柜的没抬眼,道:“收呀,你们有多少。”

秀瑶问道:“那你们多少钱一斤呢?”

掌柜的这才抬头看她,见是个小姑娘,水灵灵的,像根鲜葱儿似的,看得让人很欢喜,她旁边站着个憨厚老实的男人,可能是她长辈。

他觉得好玩,就笑道:“一文两斤。”

秀瑶知道他故意压价,跟心理价位差得太多,她便道:“之前也是这个价吗?”

掌柜的越发觉得好奇,他道:“我们就下半年收,上半年也没有新鲜的。太陈的我们不要,容易有坏的。你卖得太晚,我们也不要,基本收够了。”

他自然不会跟秀瑶说实话,这甜菜他们有专户去收的,给某地方的农户签订了文契,让他们一直种甜菜供应他们,极少收别人家的,这样可以更好的垄断,还能控制货源。所以,其他百姓也没有很多人会种甜菜,除非就是自己家熬点糖浆用,要太多人来卖,他们也不会要。

秀瑶也考虑过的,她本来就是种种试试的,种活了,她以后也可以熬糖的,毕竟白糖那么贵,赚钱是好路子。只是今年大家都太忙了,她也就不再折腾,来年再说。

她道:“我们有一万多斤,你们收吗?”

那掌柜的笑道:“那么多,我们倒是用不了。”

秀瑶知道他无非是想压价格,可一文两斤也太离谱,压得太便宜了。原本这种东西的价格都要在四文一斤的,若是在集上跟人换基本就是这个价格,可那毕竟是少量的,要想一次性卖掉,还是得找这种大作坊。大作坊的代价就是要压价格,比正常价格低好多都是可能的。

秀瑶原本觉得便宜点,三文一斤,也是可以接受的。哪里知道,这掌柜的竟然真的是狠,一文钱两斤!

秀瑶不肯罢休,她道:“掌柜的,一斤才出不到二两多糖,你家怎么会用不了呢?我打听过,你家可是最大的糖作坊呢。其他的铺子还有别村的杂货铺糖铺子都从你家进货的。你家若是连这点糖卖不了,怎么能说是本县第一大糖作坊呢。”她早就打听清楚的,不打无把握之战,所以这掌柜的忽悠不了她,他还是想压她的价格。

那掌柜一听乐道:“小姑娘,你打听得还挺仔细。你要是真卖,那我们最多一文一斤,有多少要多少。”他看秀瑶面色沉凝,便道:“这还是今年我们自己那里有点问题,否则也不会买外面的,一文一斤也是好的了,你再拖两斤也可能的。”

秀瑶觉得也是,毕竟农作物本身不值钱,都是要再加工开发附加价值的,她笑道:“那我们拉了一千斤,你看看货色,要是觉得好,回头你们派车去我家拉也行。”一文一斤就一文一斤了,三文不可能,四文五文更别想。

掌柜的就说先看看,秀瑶就让爹把骡车赶过来,掌柜的出来一看,这甜菜已经切去了根和叶子。甜菜的根部光溜溜的干净整齐,形状挺好,硬邦邦的没有变软、腐烂,刀口平滑,没有裂缝,也没有黑斑虫咬的损害。

他频频点头,“是好甜菜。”

秀瑶笑道:“掌柜的,我们可忙活了很久呢,用大犁川出来,破了的我们都挑出去。剩下的就切头切尾的,收拾的很整齐干净。”这些都是她对孩子们的基本要求,说如果切坏了就扣钱,其实不过是吓唬他们。可那些孩子却懂事,几乎没有祸害一个甜菜。秀瑶也都让他们检查过的,要是有不怎么好的,就让他们带回家去吃。所以虽然她给的工钱少――毕竟家里也没什么钱,但是她给的甜菜多,足够他们吃不少时候的呢。

她看那掌柜的看上这批甜菜,就知道家里的那批也有着落了,只是还得讨价还价才行,毕竟辛苦种的她不想被那么便宜的宰掉。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761024/陌上花亲的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