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75真相大白

重生农家乐 175真相大白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氏正在喂猪,听见了忙迎上去,“大嫂子,快屋里坐,秀芹,给你大娘沏茶。”

她喂了猪,洗了手进屋,请赵大娘吃瓜子,“这是我们自己家的,还没成,就先吃了。”

赵大娘抓了一把磕着,笑道:“真是好事儿,我和我一个老姊妹儿说了你们大小子的事儿,你猜怎么着?真是巧了,哈哈,巧了。”

柳氏被她笑得心痒痒,“大嫂子,我哪里知道,整天不出门的。”

赵大娘哈哈笑着直拍大腿,“她呀给咱们介绍了一家,还是你们大小子认识的呢,我那老姊妹一说,人家就说认识,哎呀娘来,那么巧,真真是好事。”

柳氏也笑起来,忙问那家人家如何,姑娘如何。

赵大娘笑得合不拢嘴:“我这不是想去远一点的地方给你们大小子说亲嘛,你不如问问你大小子,都见过的,在水塘子那里出夫,是兄妹俩,说是许家甸子的,那姑娘可不是你们秀芹这个路子的,是你们二姑娘那路子。”赵大娘来的次数多,秦家的人也都认识了。

柳氏一听到是很欢喜,“若是我们二丫头那么爽利泼辣的性子,倒是也行,只是心眼得正。”家里二婶倒是泼辣爽利,可心眼歪了,跟秀娴可不是一个路子的,那就是生事精。

赵大娘道:“你放心,我老姊妹可不跟我说假话,人家说了,那姑娘可能干呢,说话爽快,不过也不是大喇喇没有心眼的,人家聪明着呢。人家听说你们大小子右手不能使大劲,人家闺女说‘不要紧,我力气大得很,保管比他一只手大,他不能的我也能’,哈哈,大妹子,你听听,是不是怪欢喜人的。”

柳氏欢喜道:“这么能干爽快的姑娘,那倒是好呢。”

“不过,”赵大娘道:“也有个问题。”

柳氏心里一咯噔,可别是个瘸子?她道:“如何?”

赵大娘道:“人家姑娘大一岁呢,催着早点成亲。”说着就笑起来,柳氏也忍不住笑,“要真是个好的,大一岁好着呢,女大一,抱金鸡呢。”

赵大娘也说是,“我怕你不同意,你要是同意,那可是好的。他们家如今也有个良田百亩,嫁妆也不少,聘礼人家没多要,说量力而为。人家是看上你们大小子这人,我和你说呀,大妹子,你们小子人缘好。人家姑娘去看哥哥,她哥哥和你们大小子认识,人家就暗中看上了,呶,人家说跟你们那个小姑娘还认识呢。”

柳氏一听,立刻就让秀芹去叫秀瑶来家,不多会儿,秀瑶也急匆匆回来,进了门就问:“娘,叫我干啥呢?”

柳氏笑道:“你来,你赵大娘和你说几句话呢。”

秀瑶吓得啊得一声,喊道:“娘,我才九岁呢。”娘是不是太急了,跟起名字似的,找了一个先生怕亏本,起一堆名字,难道说亲也找一个媒人一起说了?

柳氏嗔道:“你这个孩子,快过来。”

赵大娘哈哈笑道:“小姑娘长得更水灵,哎呀大妹子,你们几个闺女,一个赛一个的俊,真是让人眼红呀。”

柳氏自嘲地笑起来:“小的时候没少被人嫌弃。”

赵大娘心照不宣,她对秀瑶道:“秀瑶,你记不记得许家甸子,一个叫许二妮的?”

秀瑶想了想,挺熟,就道:“有呢,她大哥和俺二哥认识,那许姐姐人很好呢,还要送我来家的。自己能赶驴车呢,可爽利了。”

赵大娘朝柳氏笑:“大妹子,不错吧。”

柳氏也欢喜,外面秀芹听着也欢喜,真是老天开眼,不枉她日夜祈祷。

赵大娘对秀瑶道:“让她做你嫂子好不好?”

秀瑶想了想,严肃地道:“娘,这事得问问我二哥呢,那许姐姐人稍微有点黑,不白,不知道俺哥哥怎么想,喜欢白的还是黑的呢。”

赵大娘和柳氏笑起来,“这个丫头,好了,玩儿去吧。”

秀瑶就跟赵大娘告辞,出来和姐姐说了两句话,继续去场里忙活,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把那十几亩地的石头都扒出来,到时候好盖房子,当然有些地方可以当院子,平整平整就好,不怕泥泞了。

秀瑶去了地里,对正在喂兔子的大哥道:“大哥,你还记得许二妮姐姐吗?”

秦业想了想,“是许二哥的妹妹。”

秀瑶笑:“是呀,你喜欢她吗?”

秦业没想起那人什么样来,抓了抓头,“问这个干嘛?”

秀瑶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笑:“赵大娘要给你说亲,恰好她也要找人家,就说上了。”

秦业想不起许二妮什么样子来,只记得挺腼腆的,说话声音不大,细声细气的,他也没敢多看人家什么样儿,所以不怎么记得。

要说是做亲,他虽然害羞,可这么大个人,也知道时候到了,跟小妹也没什么害羞的,他道:“那就娘做主呗。”

柳氏同意了,赵大娘就要去许家甸子跑一趟,跟人家许家谈谈,看看实际情况如何。柳氏松了口气,大业的亲事是八/九不离十了。柳氏又和赵大娘说起了石横村佘家,直接就问佘玉宝的病。

赵大娘自然知道佘家要换亲的事情,她道:“要说人家,真是户好人家,家里有地有钱的,那闺女真没的说,就是你们秀芹秀娴两人糅合起来的模子,那佘玉宝,也是个俊秀人,可惜就是有病。”她摆摆手,惋惜地道:“大妹子,我和你这关系了,我跟你说实话,千万不能嫁,嫁了就是毁了闺女。”

柳氏点点头,“我自然是不肯的,之前有人来说,我没同意。”

赵大娘一脸的鄙夷:“我跟你说,他们家许给媒人事成给至少三十两银子,说到我这里,我直接拒绝了。要是家穷点,我还好通融,这种情况,是没得说,做媒人也要有德行,不能坏了阴德啊。昧着良心的事情,我可不能干的。”

柳氏嘴角浮起一个讥讽的笑容,赵大娘忙道:“大妹子,你别笑呀,我真是这么想的。”

柳氏赶紧解释:“大嫂子,我怎么会笑你呢,我是笑……哎,说出来让你笑话,算了,给我们说亲的那人还是亲戚呢,不说了,怪寒心的。”

这么说,大姑家肯定也是拿了人家钱,否则怎么那么上心地来说?人家都说姑亲侄子侄女,可真是不知道她大姑是真亲还是假亲。还有她嬷嬷,就那么急巴巴地要把秀芹往火坑里推,柳氏心里的火越拱越旺。如果不是自己的大姑姐和婆婆,真恨不得冲过去砸破他们家的锅,让他们办这个缺德事。

赵大娘走后,柳氏就和秦大福商量定下秦业的事儿。秦大福仔细地听了,又加上秀瑶和秦业都认识许二妮,他觉得也不错。要是儿媳妇是秀娴那样的性格,为人爽利,没有坏心眼,那可是极好的。他可是够了家里妯娌媳妇心眼多的,自己家还是简单点好。

他同意了,柳氏就定下,她又专心忙活秀芹的,亲自跑了一趟娘家。回来之后,她满腹疑团,对秦业道:“大业,你去水城子把你赵大娘用车接来,就说我有话要说呢。去的时候买上三把鸡蛋再扯几尺布去呀,人家来来回回好几趟,咱还没什么表示过,等事情成了,可得好好谢谢。”

秦业就去把赵大娘接了来,还让秀芹做了桌子菜,请她吃酒。

赵大娘诧异道:“大妹子,今儿是干什么?怎么喝上酒了,咱这不是还没办喜事吗?那时候请我坐大席就好。”

柳氏笑道:“你可千万别客气,这都是咱们自己菜园子的菜,除了一点点肉,都是自己家的。”她夹了一筷子那个凉拌盐蒿,“这个可好吃,保管没吃过是好东西呢。”

赵大娘吃了一筷子,感觉很是爽口,诧异道:“这个是什么?”

柳氏道:“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听说是过了青州府多得是呢,咱们济南府少见。叫盐蒿。”

赵大娘记着了,秀瑶从另一间屋过来,笑道:“赵大娘,你可多吃点,这个菜降血压,能让人长寿呢。”赵大娘有点胖,走路呼哧带喘,绝对的血压高,所以秀瑶这么说。

赵大娘笑道:“什么是血压高?我倒是经常上不来气似的。”

秀瑶笑道:“孙郎中那里学来的,我也不是很懂,好像就是说人的血的东西,好比说你脉搏跳的快,就是高,太慢就是低。”她不懂医术,反正赵大娘也不懂,她就忽悠。

赵大娘道:“哎呀,小姑娘懂得怪多的,我是挺难受,得多吃点。”

秀瑶道:“娘,我去割点,让俺大娘拿回去吃,天天吃上盘,保管一个月就见效了。”

秀瑶说着就去了场里,柳氏就和赵大娘说正事,“大嫂子,你认识那么多人家,白家疃去过吧。”她记得赵大娘说过白家疃哪户人家的,不过当时她因为对老白家有意见就没提。

赵大娘点点头,“是呢,你问谁家?”

柳氏就把老白家说了,“他们三小子不是说早就定了亲事吗?”

赵大娘道:“是呀,以前还说呢,说是定了杨柳村家个孙女还是什么的,说人可好了呢。怎么,不成了?白家疃离咱们有点远,没事我是不去的。”

柳氏就去拿了五百钱出来,道:“大嫂子,这个钱给你做跑腿钱,我有件事,你一定要帮我打听一下,否则我是真憋得慌。”说着她就把秀芹和白家的事儿说了一下。

赵大娘恍然大悟,“你们还有这段渊源,我自然要帮忙的。”她只收了一百钱,“我坐个驴车就去了,用不了那么多,等事成了,闺女儿子的,你双倍谢我就好。”

柳氏笑着许诺:“我给你四倍。”本来就许诺儿子的事情双倍,如果女儿的也成了,自然还要加倍。柳氏过日子节俭,可该大方的时候一点都不吝啬。

赵大娘自然卖力,回去之后立刻就跑了一趟白家疃,去了老白家,安氏见是媒婆,自然亲自接待,以为是别人介绍来给儿子说亲的。赵大娘就把柳氏说的事情问了,笑道:“大嫂子,你可别怪我多嘴,我是做媒人的,跑个腿,给你们去去疑,免得你们脸皮薄,都不好意思说,疙疙瘩瘩的,不好。”

安氏不悦道:“她还让你来问,也真好意思。”

赵大娘不解地问:“大嫂子,你怎么这语气,柳家娘子可是少见的实在人,我做媒人都这么说,你就该知道的。”

安氏冷笑道:“你们自然说好听的,拿了人家钱,给人家办事。”

赵大娘也不乐意了,“大嫂子,你这样就不对,我是来递个话问个明白的,我也是知道咱们是实在人,我才这样说,否则我就套你的话,跟你扯东扯西,也就问出来了,我干嘛还得直接说人家柳家娘子?我不过是看他们闺女模样有好性子又好女红又好,真是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不好的,你家三小子模样好脾气好样样都好,正好是个登对的,你说我不是做媒人的习惯吗?我和你扯葫芦瓢做什么?”

安氏见她不乐意立刻道歉,得罪了小人也不能得罪媒人,否则你可就有的受了,她道:“你不知道呢,我们那一次请了媒人去,结果回来说,人家秦家那姑娘找了人家了,不过是嫌人家有点穷,不乐意,就想拖着找更好的,找到我们家,要是订了亲,就退了那边的。”

赵大娘一听,气得两眼冒火,一拍桌子站起来,“哎呀,天地良心,这是哪个天打雷劈的造谣,人家秦家大姑娘,好好地在家等你们呢,从春天等到了秋天,也不见你们上门提亲。倒是有人给介绍一门换亲,人家不同意,哪里就成了嫌贫爱富了。”

安氏一听也愣了,她道:“啊?有人造谣?可她嬷嬷亲口告诉我们说她孙女已经定亲了呢,她两个婶子也帮腔的。”

赵大娘气得浑身的肥肉都打哆嗦:“真是没见过这样的嬷嬷,哪里能瞎说话呢,我是做媒的,正给人家张罗呢,我能说瞎话砸自己的生意?又不是天南地北地瞎说,大家都认识,我哪里敢。不信你跟我去问问,咱们把话说清楚。”

安氏心下就信了,赵大娘又问谁说的秀芹家嫌贫爱富,安氏笑了笑:“我们去了人,她嬷嬷说订了亲的,后来我们又见老柳家还给她张罗呢,就寻思肯定是这样,倒也不是谁说的。”

赵大娘不信,笑问:“大嫂子,你还跟我们一样吃消息饭?还怕砸饭碗?”

安氏叹了口气:“罢了,反正也没什么,告诉你也无妨,是杨柳村旁边的大榆树村的老邱家说的。”

老邱家?赵大娘盘算了一下,道:“老秦家那个二媳妇娘家,好像就是姓邱吧。”和柳氏一家打交道多了,她也会问问的。

安氏摇头:“那我们不清楚,是老邱家说的,邱高楼家。”

赵大娘冷笑道:“还真是没见过这样的妯娌呢,心肠恁黑。正是他家。”

安氏一听顿时也来气,“怎么这样?我看老柳家人和善,闺女应该不差,那妯娌怎么这样阴人?是不是妯娌处的不好。”

赵大娘笑得颇为讥讽,“大嫂子,这点咱们还不懂?都是有婆婆妯娌的人,有时候人家就看你不顺眼,你做的再好,人家也能挑出一千一万个理由来作践你。”

安氏叹了口气,“还真是呢。”她自己也有婆婆妯娌,虽然熬出来了,可也知道的。

赵大娘却欢喜得很:“要真是个误会,你们还得去说开了,就算不做儿女亲家,怎么说也光明磊落的。”

安氏点点头:“该当的,晚上老头子回来我就跟他说。”

赵大娘就告辞,安氏忙让大儿媳妇拿五百钱来给她,赵大娘只接了一百,笑道:“本来不该要,可我想先拿个彩头,回头成了,你再谢我。”

安氏明白她的意思,她和老头子也是看着秀芹各种好呢,后来给儿子相亲,看了好几家就是不中意,儿子看不上只念着秀芹好,他们也是觉得不中意。虽然说秦家穷点,可姑娘好,还有老柳家那层关系,他们怎么看怎么好。还看过秀瑶,那么个漂亮灵巧的小姑娘,姐姐肯定也更好。

等赵大娘走了,安氏就让人赶紧把老头子叫回来,老白头回来,安氏将事情跟他说了,懊恼道:“你说那媒婆也是,也不把事情打听仔细了,结果让咱们做了小人,得罪人,这下可好,我都没脸去说。”

老白头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咱们登门赔罪就是了,反正咱们也是受人蒙骗,诚心点,人家不会真的介意。”

嘴上这么时候,心里也是又惊又喜,惊得是自己险些错怪了好人,误会了人家姑娘的名声,喜的人秦家是好人家,就算穷点,可人好,他还是乐意这门亲事的。

老两口就商量怎么弄,是先去老柳家,还是直接去秦家。

安氏想了想,“我看,咱们先去老柳家,说清楚了,让老柳家帮咱们说项说项。”

老白头却不同意:“我看不如直接去秦家,显得咱们更有诚意呢。”

安氏便说好,她就寻思着买什么礼物去,想了想,道:“买几匹尺头,两根银簪子,一对金耳坠子,你看好不好?给秀芹赔礼道歉的。”

老白头点点头,“再多买些点心,带上半扇猪肉。”

安氏笑道:“该当的,我让老大去办。”

且说赵大娘离开白家就回了家,天色已晚,只好第二天去秦家,跟柳氏把事情说了。柳氏一听,简直是气得两眼发昏,谢了赵大娘,等赵大娘走了,她就在家里盘算着怎么是好。

她这么性子和顺的人也是气得心脏突突地跳,以前这个婆婆是鬼迷心窍了?非要把自己孙女往火坑里推?还有那个二婶,简直是黑心肠子的,竟然敢随便造谣,都说一家人望着好,她们不想自己努力,就想盼着自己家不好。这事说不得也是有三婶的份儿,她不掺和,二婶也没有那么厉害。

她恨不得立刻就去婆婆家问个清楚,怒气冲冲地走到了张氏家门口却又刹住脚步,按耐住性子,只装做不知道。

自从那次要闹大房搬回来的事情,她“跳河”以后,婆婆表面对她非常和善,她也觉得婆婆已经不再插手自己家的事情,感激公婆明事理,所以隔三差五的就给公婆送好吃的改善生活。

大家表面处的很和气,自己要是冲过去闹,一点都不明智,还让男人跟着做夹心饼,不上算,要再想想,于是这事就搁起来。

七月底,正是拾棉花的季节,不过秦家就种了那么几亩,也不算累,秀娴一个人就能顶下来,不要秀瑶和秀容去。

秀瑶和秀容依旧在场里忙活,棉花地里套种的绿豆熟了,两人拎着袋子,一口气将它们都摘回来。因为绿豆荚一黑,太阳暴晒就容易爆裂种子都飞了,所以必须在刚成熟还没来得及熟过劲的时候赶紧摘回来。

这些都是自己家种了自己家吃的,夏天熬个绿豆汤解暑,还能做个绿豆凉糕,丰富饮食,大家都爱吃。除了绿豆,秀瑶也在棉花地里套种了红豆、蚕豆等。这个季节收了豆子,直接就将豆秸割了扔在地里,用铁锨挖土掩埋,绿豆秸腐烂快,一场雨就能腐烂掉直接就能做下茬粮食的肥料。

谷茬种棉,豆茬种麦,轮换起来秩序井然。

这时候甜菜、向日葵都要成熟,每日去看看,随时都可以准备着收割,就看天气如何。这日,大家估计连续都是好天气,秀瑶提议就把向日葵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