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72驭夫之道

重生农家乐 172驭夫之道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大福往家去,秀瑶和秀容提着灯笼在路口等他呢,看他回来,上前扶着他,“爹,天黑,小心路。”

秦大福眼睛酸痛酸痛的,嗯了一声,揽着两个闺女家去。

回到家,秀芹秀娴一直在照顾柳氏,见爹回来,闺女们就赶紧都回去东间,把西间让给爹娘。

秀娴因为事情解决了,没了心事,一沾枕头就呼呼睡了。秀芹却没有一点睡意,她一直在家里,什么事都不知道,跟着担了许多心,这会儿终于安静下来,她拉着秀瑶一个劲地问。

秀瑶为难地看着她,“大姐,我真的不知道。”要是她说实话,只怕以后遇到点事儿她就要被审问的。

秀芹故意板着脸,“不跟大姐说是吧。”

秀瑶赶紧笑着讨好她,“大姐,哪里会呢。”

“姥娘也姥爷怎么来的?”两位老人简直是来如风,两位老人,大半夜的赶过来,容易吗?

秀容也抿着嘴乐,“大姐,你别逼瑶瑶了。是这样的,瑶瑶从嬷嬷家出来,回头跟我一说,我气得两眼发昏。我们就一直生气,他们总想算计我们,不想让我们过好日子,嬷嬷和爷爷想让我们回去,不分家了。嬷嬷更过分,还想赶娘走霸占我们家的钱财,也不看看这个家现在谁说了算。爹是个老好人大孝子,顶不住爷爷嬷嬷的压力,所以我们就想这么个办法。”

“好呀,你们倒是会耍心眼,那娘,娘也不是真的了。”秀芹刚知道的时候,吓得都要魂飞魄散了,要娘真的想不开的话,她觉得自己天都塌下来的,因为娘一直教育他们不管碰到什么难事,都要一家人一起解决的。

秀瑶就嘻嘻地笑,“大姐,就是那样的。”

秀芹松了口气,从秀瑶几个的态度她也一直怀疑,娘不是真的跳河,应该是假装的,后来看老娘姥爷的态度,她就更加断定自己的猜测。这要是真跳河,姥娘姥爷不会那么轻易就原谅爷爷嬷嬷和爹的,而且姥娘进门就骂娘不对,显然是做给爹看的,而且,如果真的跳河,他们怎么也得留下不会当夜就回去的。

再者说,要真是娘跳河的话,大哥、二显、小飞几个不会那么平静,虽然也着急难过,却没有什么太过火的行为。不说别人,单说秀娴这丫头,要是娘真给他们逼得跳河,秀娴就第一个跳出来跟爷爷嬷嬷拼命去了。

不过,这事就自己家人知道的好,自然不能让别人知道的。

“那,谁去给姥娘送的信?”秀芹觉得大晚上的,姥爷姥娘半夜过来,显然是有人去送信的。

“当然是俺二哥了。”秀容笑嘻嘻地回答她。

西间,秦大福看着灯影里的柳氏,她已经换了干净衣服,头发也梳得非常顺滑,脸色也好多了,他心里松了口气,多亏了岳父岳母过来,他们这样一弄,媳妇就不会跟自己合离的吧。

毕竟看岳母的态度,要是合离,她也不会答应的。

秦大福想着又多了一点自信,他看着柳氏,满怀歉疚地道歉,“媳妇,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这样。我发誓,要是再有这样的事儿,我不用你出面,我第一个就反对,以后不管什么时候,咱家都是你当家,咱家的大小事都是你说的算。我只管干活,听你和闺女的吩咐。”

柳氏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秦大福看她眼中没有怨恨,激动得握住她的手,“媳妇,你原谅我了,你以后千万别做傻事。你要是生气,你就打我,你哪怕把我推河里去,给你解解气也好。”

听他这么说,柳氏幽幽地吐了口气,“我哪里是跳井的,我是不小心掉下去的,这几天太忙累得很,走路的时候没有力气。”

秦大福一愣,瞪大了眼睛,半晌,他才找到自己声音,“真的?你不是跳井的?”

大家折腾了半天,都以为她是置气跳井的,岳父岳母都听到消息大半夜的赶过来,原来,是不小心呀。他长舒了口气,原本压抑得心稍微轻松了一点。

柳氏笑起来,“当然是真的,你看我像那种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去跳河的?”

乡下妇人,脸皮也是薄的,经常夫妻之间斗嘴置气,或者婆媳之间斗气,有时候觉得尴尬或者顺不过气来,一时冲动就去跳河的事时有发生。

不过,柳氏觉得自己可不是那样的人,如果被人欺负,不能欺负回来,已经是无能,竟然还要去寻短见,那得多憋屈,做鬼都是个无能鬼!

看柳氏笑了,秦大福有点摸不着怎么回事,不过他还是很高兴,“我生怕你会置气呢,媳妇我和你说,不管有什么事,你不管多生气,你哪怕是狠狠地打我骂我,你也不许伤害自己。”

“你要是没有了,我也就活不下去的,你放心,我以后也不会一味听爹娘的。”

柳氏看他说出这番话,心里也松快了一些,她柔声道:“我也没说不让你听爹娘的,但是你得分辨,该听的听,不该听的就不用非得听。就说这个分家,分了家,你看咱们的日子,是不是越来越好?不分家,大家在一起,整日价唧唧歪歪的,干活的没几个,都是攀绊子的。”

秦大福点点头,“我知道你说的对。”

柳氏靠在他怀里,缓缓道:“吓到你了,对不住,你放心,我怎么舍得你和孩子呢,要是舍得,我早就不和你过了的。”

秦大福一听又急了,“你可不能不和我过。”

柳氏嗔他:“那不是说假如么,又不是真的。”

秦大福用力地说道:“假如也不行,想也不能想。”

柳氏嗯了一声,放低了声音,“别让孩子笑话,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跟孩子似的。”

秦大福见媳妇没事了,对自己竟然也没责怪,一颗心欢喜得就要飞起来,原本他自己吓得要命,以为媳妇跳河了,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岳父岳母又来兴师问罪,说不定媳妇是肯定要和自己合离的。他一颗心,真是备受煎熬,只觉得一下子就跌进黑窟窿里再也出不来的,谁知道就在他自己要绝望的时候,媳妇竟然原谅他,他真的非常开心,觉得生命又有了意义。

“我可怕你回来不理我的。”

“我干嘛不理你,他们想让我们不能好好过日子,夫妻不和顺,母子离心,想让我以泪洗面,我怎么能如他们的意?”她冷冷地哼了一声,有时候害自己人的不是外人,反而就是自己人。

不过,该给男人面子就要给的,爹娘都说了那样的话,她也不会一味地跟男人置气闹别扭,毕竟和男人闹不是她的目的,合离更不是她的目的。而且秦大福对她也是极好的,只是在遇到爹娘软硬兼施加苦肉计的时候才会犯糊涂,平时还是很好的,她也不想和他合离。毕竟一把年纪,孩子都这么大,她也不可能不为孩子着想的。她要的不过是让他和家人一心,而不是一味的耳根子那么软,爹娘掉两滴眼泪说两句狠话他就没了主意,完全没了主见被拿捏住。

“我不是不让你听爹娘的话,更不是不孝敬他们。我一直都想着,他们不干活了,咱们养着也行,根本就没想过要二房三房如何的,他们不出钱不出力,我也不会在乎,当初那么说,也就是为了不让二房三房一味地算计我们。我真正要的是,我的家我自己说了算,别人不能来当我的家。你懂吗?”

秦大福使劲地点头,“我懂,我懂。咱家你当家,谁也管不到的。”他就犹如绝处逢生,本来觉得可能完蛋了,一心想着要是能有机会,自己一定不会再那么做,不会伤她的心。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大难逃生的感觉,哪里还会有个不字。

柳氏嗯了一声,她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她是相信自己男人没有那么愚孝,不过是被亲爹装病逼的,那她也得做点什么,让老头子害怕退让,并且再也不提才行的,否则,这种事就没有头的。

只要把老秦头拿住了,以后不管谁想生事,她就能轻松对付的。

第二天一大早,二嬷嬷就陪着老秦头和张氏亲自过来,她一脸的喜气洋洋,就好像是办喜事来着。

她可是一夜未眠,天一亮就冲进了张氏家,扯着嗓门喊,“老四家的,还不赶紧着把大业娘的嫁妆给人家拾掇出来送过去,难不成你们还真想去赔罪呀?”

她就是算计了张氏还得张氏说好,既然答应人家亲家说要给孩子赔不是,要是不去,岂不是失信?可作为公婆要是去给孩子赔不是,那多掉价呀?还不如拾掇了嫁妆,亲自给送过去,说几句好话,这事儿就算揭过去。而且柳氏也不是不懂事的人,还能真让他赔不是?

所以,二嬷嬷就挟制着张氏把柳氏之前的陪嫁家什儿都搬出来,当时三婶和二婶简直是要气疯了。她们一晚上没睡好,被张氏刚叫起来,二嬷嬷就过去说这事,逼着张氏让她们把家具倒腾出来。

三婶的炕柜、梳妆台,二婶的大木箱、连三橱,张氏的大衣柜,另外还有椅子四把。

二婶还想闹腾,老秦头正在难受的时候呢,敢闹腾就骂个狗血喷头,三婶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她标榜自己孝顺听公婆的话,自然不能不照办。还想说家里人不够,二贵三顺不在家,没人抬家什呢,结果二嬷嬷早就有准备,立刻就喊了几个人来帮着把家具抬到大房的院子里。

二婶和三婶还有张氏,家里的衣裳都扔了一炕,别提别狼狈,她俩气得咽不下去那口气,自然不肯去的。

所以,就二嬷嬷陪着老秦头和张氏来的。

看着满院子的家具,秀瑶等人都大呼意外,不禁感激二嬷嬷。

老秦头以前很喜欢柳氏,觉得她有脑子大度孝顺,可现在他对柳氏最忌惮,觉得她最精明和自己家人不一心,心里怀有愤懑非常不满。不过事情已经到这个份上,自己因为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跟柳家认了错,应承要给孩子赔不是,还有二爷爷二嬷嬷作证,就算还尴尬,也不能不来这一趟。他象征性地以慰问关心的语气和神态叮嘱了柳氏几句,不过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是表面那一套。

最后又表态:“行了,那事就作罢,既然分了家,咱们就分了,一切按照之前说好的来。你们好好过日子就是。”

张氏不甘地看着他,这就算了?她还想哭鼻子抹泪地指责柳氏,嫌她给家里添麻烦害得被邻居说,还让亲家打上门来之类的,结果老秦头狠狠瞪了她一眼,道:“走吧,让大业娘也休息休息。”说着就往外走。

虽然自己被逼着来安慰柳氏几句,可自己总归是长辈,向来好面子要强,在周家面前都不失面子的。如今可是头一遭被媳妇给下了脸,心里越发不痛快,见了面觉得尴尬,少不得以后要尽可能地少朝面,免得疙疙瘩瘩的难受。

柳氏知道他们心里不满,不过他们不明事理的时候,她也不会一味的忍让,当然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好,其他的事情慢慢来。等他们真的不干活靠儿女养着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自己其实根本不在乎他们花钱吃饭的,还会好好地养着他们,她要的只是自己当家做主,他们不要插手她的家事就好。

这种话,她不会说,她只会去做。

柳氏送他们到了院子,老秦头道:“别送了,好好歇歇,让秀芹给你做点好吃的。”

柳氏嗯了一声,又恢复了以往的柔顺,谦恭地道:“爹,咱家没压场,你也不让大产来说声,我们也好多准备一下。虽然没压多,不过旁边那里都是石头,打扫一下也可以垛麦子,压场咱们就在一场里好的。”

只要公婆做出让步,她也会让步的,她相信这件事以后,大家也都不好意思再提的,都会自己本分过自己的日子,既然这样,那她不会计较一些小事情的。

老秦头冷着脸嗯了一声,心里也松了口气,否则今年没地方压场,还真是为难,去跟三爷爷家挤也不太好。

柳氏又指了指院子里的家具:“娘,这大衣柜你一直用着,还是抬回去吧。我们就留下另外几样,家里的确是没家什,这个我们就用了。”她把张氏用的再送给她,算是对婆婆的孝敬,可她没必要对那两个一直给她使坏的妯娌谦让,既然能有机会拿回来那当然就自己家用。她没有亲自去看二婶和三婶那割肉似地嘴脸,已经非常厚道了。

现在自己家还没有一张柜子呢,衣服都用包袱包着放在藤箱里,箱子还是自己家编的。有了这些家具,也能整齐一点。

老秦头立刻拒绝,“不用了,本来是你的嫁妆,你娘用了一下,现在就还给你。”老秦头可没脸再抬回去,毕竟是二嬷嬷出面给要的,他可不想让全村戳脊梁骨,说算计媳妇的东西。说完,他就撅哒撅哒地走了。

张氏舍不得,看了柳氏一眼,又看二嬷嬷,柳氏就道:“大娘,这是我当初就说过要给娘用的。”

二嬷嬷笑得很是揶揄,“我说老四家的,你也忒实在,媳妇说给你用的,那就是你的了,你也搬了来,哈哈,怪实在的。”

张氏臊得慌,又羞又愤,也说不得什么,不过也舍不得,就说到时候让二贵几个来抬回去。

秦大福就说他给送,让秀娴几个帮他给嬷嬷送去。

等他们走了,柳氏又跟二嬷嬷道谢,“大娘,真是不知道如何感谢你才好呢。”

二嬷嬷笑道:“大业娘,咱们还说什么谢的。我也是觉得你委屈,你别嫌我多事就好。”让张氏吃瘪,她最乐意了。

说了几句,二嬷嬷就喜滋滋地回去忙活了。

看着一院子的家什儿,柳氏慢慢地扬了扬眉,摸了摸那连三橱还有炕柜、梳妆台,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子,柳氏也抽空去给关心自己的人家道了谢,解释自己是不小心掉下河的。当日也没有人看着她掉下河,他们知道的时候,赶过来她已经就是**地躺在地上了,人家也没帮上忙,见她还来道谢都觉得她厚道念人情。加上如今秀瑶张罗的织手套,村里很多人都能接到活儿赚钱,自然是跟她走得更近。

大家都生怕下雨糟蹋了粮食,那可真是没日没夜地忙麦收,一点时间也不舍的浪费。老秦头没压场,柳氏和秦大福也不能不管,就把场让出一半给他们使,活儿可以一起干,粮食各归各家的。

柳飞帮了一天半的忙,柳氏就让他家去,不用再来。秦二贵因为对秦业有内疚,而且他向来亲近大哥,加上他自责自己没在家让爹娘和三弟欺负了大嫂,觉得不舒服,所以麦收压场,他不管二婶的反对都主动给秦大福帮忙。

柳氏给他钱他自然不肯要的,她就让秦业去买鱼买肉,送给老秦头家去改善伙食。柳氏另外也送了张氏一些钱,张氏当时开心得不得了,见了柳氏也有笑模样,转脸快得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那些龌蹉一样。

不过老秦头可没那么好忘性,他心里疙瘩得很,基本不和柳氏朝面,她来家里,他就假装不在,若是顶头碰上,她问好,他也就是嗯一声,不像以前那样和颜悦色地聊几句。柳氏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不过她也不在意,反正自己做到位就好,不必管他闹脾气,时间一久他自然就好的。

收了八/九天,把地里的麦子都收到场里来,还要铡场,就是铡麦穗下来。家家户户都忙,租的铡刀一时还没轮到这边。

这一日柳飞又推着小推车过来,车上一张铡刀,“俺爷爷让三爷爷给做的,小推车和铡刀都是,篓子俺姑父会编就没置办。”

秦大福真是惭愧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点头,心里想着家里好起来,以后一定不能忘了老丈人家。

麦子收回场里,不怕在地里爆粒子浪费粮食,柳氏就让秦大福带着铡刀先去帮老秦头他们铡场,铡完了再弄自己家的,倒是一点也没耽误。秦二贵一个劲地在家里说大嫂贤惠,气得秦三顺夫妻挤兑二婶,说她男人吃里扒外,二婶和秦二贵越发的生分,感情不睦,反而越发觉得三婶是好人,处处为她着想。

老秦头虽然碍着面子不怎么和柳氏朝面,心里对她有意见,不过他觉得一码归一码,有些事柳氏又是很明事理的,他也因为铡场感激柳氏。尤其是今年没有因为下雨糟蹋麦子,打场的时候下了两场雨,好在大房准备充分,没有伤到粮食,连老秦头那边的都帮着护得好好的。

这也是秀瑶和秦大福的功劳。为了防雨,她建议编了大的草苫子。当初压场的时候,也特意留出一块高地来,用石头砌着,拿灰泥抹了。若是下雨,就把粮食堆在那上面,拿草苫子一盖,不怕底下浸水,非常方便安全。等天一好,地面干得快,场又宽敞,不过半天就晒得差不多。

然后忙活交租、还借粮,秀瑶家也没剩多少粮食。

老秦头就盘算大房的口粮肯定不够吃的,三婶一听就暗地里挑唆张氏,说秦大福肯定会想着从家里借粮食,吓得张氏让他们赶紧把粮食晒干,然后拿回家去收起来。结果人家柳氏也没管他们借粮,虽然今年秀瑶家粮食不多,不过有别的依仗,他们根本不慌。

柳氏不去借粮食,张氏又有点失落,如今大媳妇可是真的不看婆婆脸色了,分了家,吃喝干活人家自己安排,闹了一次,人家也不会再听话地搬回来,是彻底地脱离了她的掌控。而且柳氏那么一闹,从老秦头、张氏到二婶三婶,再也没有人敢当面跟她如何的,都是打心里的怕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五一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