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69柳氏跳井

重生农家乐 169柳氏跳井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得知柳氏竟然领着孩子们走了,张氏破口大骂,老秦头叹了口气,闭着眼摇摇头,“我就知道,老大家的是个有心眼,不服管的,看着听话,其实最有主意。大福,你家去吧,好好过日子,我这里不用你们管了。”

秦大福一听爹娘似乎要跟他划清界限,痛哭着:“爹,我送你去看病。”

老秦头有气无力的,“我没什么大事,就是胸闷,难受,你走吧。”

秦大福不肯,一定要留下伺候他,张氏气得拍了他一巴掌,“你家去拿钱来,赶紧拾掇一下,把你家的钱匣子都送过来。”儿媳妇不来无所谓,钱匣子送过来就行。

秦大福嗯了一声,又道:“娘,我真没钱,钱都是孩子和他们娘赚的。”

张氏又骂,老秦头哀声长叹,“别,别骂大福,他就是这个厚道性子,我的儿子我知道。”他又对三顺道:“三顺,你,你以后可要听你大哥的,你们兄弟要团结一心,亲兄弟才是最好的。”

三顺立刻表态:“大哥,我一直都听你的话,是你有了俺嫂子就不管家里。不认识兄弟了。”

秦大福矢口否认,“我没有。”

秦三顺激道:“大哥,你就是怕老婆,要不你就按娘说的办,搬回来住。”

秦大福不肯承认,“我没。我是觉得你大嫂子太辛苦。”

三婶在一边阴阳怪气地:“大哥,谁不辛苦呀。娘不辛苦?”二婶附和,又在那里装模作样地劝老秦头,“爹,你想开点,大嫂他们不肯回来,不是还有二房三房嘛?难不成我们两房就没有大哥大嫂重要?”

秦大福就不说话了,心里的委屈简直可以六月飞雪,张氏看着他心烦,赶着他赶紧家去办事,别在这里磨蹭。

等秦大福家去,就秀芹在家里,柳氏等人直接去了场里没回来,秀容不难受了也去帮忙不在家。秀芹还不知道方才爷爷家的情况,她看秦大福脸色灰败没有一点精气神的样子心里直犯嘀咕,她问:“爹,俺爷爷说什么了?”

秦大福浑身无力,脑子也发蒙,“你爷爷不舒服,病了。”

秀芹关切地问:“要不要紧?”

秦大福叹了口气,“你嬷嬷让我来家拿钱。”

秀芹看了他一眼,“爹,俺嬷嬷让你拿钱你就来家拿钱,那这个钱有没有说是怎么个拿法儿?不是说不舍的给爷爷花钱,关键是要每次都这样,遇到事就是咱们家自己拿钱,以后还有没有头儿?难道咱们就不过日子了?”

秀芹平日里最乖巧,从来不多说话,可以说基本不怎么说话,这算是第一次跟他说这样的话。秦大福怔了怔,“我也知道,可那是你爷爷嬷嬷,能有什么办法?”

“爹,反正我觉得爷爷嬷嬷的话也要看,人家爷爷嬷嬷都是为孩子好的,俺嬷嬷是不是这样爹你最清楚?你总是听俺嬷嬷的,你就不怕寒了俺娘的心?女儿不该说这种话,可我觉得,爹,你就没想过,你和谁过一辈子呢?俺嬷嬷心里俺爷爷最重要,俺爷爷心里只怕俺嬷嬷最重要,为什么他们要求你的心里,他们最重要而不是俺娘和俺们呢?”

秦大福又愣住了,秀芹继续说:“爹,俺嬷嬷惯会拿捏人,我们都知道的,你也知道,你怕什么?怕人家说你不孝顺?难道你就不怕人家说老秦家忘恩负义,合伙欺负媳妇,指着媳妇丈人家送东西来过日子,一家子软骨头就知道好吃懒做算计人的?”

秦大福被噎得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秀芹看他没呵斥自己,就大着胆子继续道:“爹,反正我觉得已经分了家,就不可能再回去,回去大家都一肚子怨言,虽然满足了俺爷爷的希望,可咱们过日子是为了憋憋屈屈的让一个人觉得虚荣好,还是大家都过得舒舒服服的好?”虽然她没去听,可秀芹是个心里明白的人,这些日子她眼瞅着,只怕就是要闹事。而且察言观色,看秦大福那绝望的神色,她就知道肯定是大事。听他说嬷嬷叫他回来拿钱,娘他们都没回来,她就能猜到原委了。

秦大福良久都没有说话,半晌,他沙哑地问道:“秀芹,你怎么说出这番话”

秀芹就知道自己猜对了,“爹,我自己说不出来,我最笨,我但愿是我说的,这都是瑶瑶说的,她经常说这样的话,不过我觉得很对,就是我想说说不出来的。爹,你好好想想吧。”她转身去捧了一吊钱来,“我这里有一吊钱,爹要是用就拿去吧。”

秦大福没想到,秀芹都有吊钱,自己却累死累活赚不到什么,竟然还当着那么多人面跟媳妇吼,靠着媳妇闺女养活,却还想耍威风,他顿时觉得又悔又自卑。“我今天不对,对你娘发脾气了,她肯定生我的气。我就是觉得爷爷嬷嬷不容易,不过你说的也对,谁也不容易,你们更不容易,我没照顾好你们,还让你们跟着我受苦。”

秀芹叹了口气,“爹,我们不单单指着你赚钱,我们就想让你和我们一心,咱们是一家人,谁赚钱无所谓,我们要的是你和我们一起。”她就知道爹不在爷爷嬷嬷跟前,心里就想着自己家,可一旦爷爷嬷嬷拿话激他,他就犯糊涂。

秦大福脑子突然就一下子敞亮起来,好像一束光照进了黑暗的屋子里,亮堂堂的,他心道:我是被迷了心窍了,男人三十而立,成家就是有了责任,要爱护妻儿。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一味的愚孝,单单怕父母说自己不孝,反而伤害了妻儿,这又是做丈夫失职。

到头来,谁也没照顾到。

爹和娘好,他不是最重要的,三顺和他媳妇好,也不会和他好的,那他自然也该和自己媳妇好,而不是去和他们好,等儿女大了,各人成家,也有他们的小家庭,就剩下他和媳妇,那还是他和媳妇好,他真是犯浑,他在想什么?

他是不是傻了,痴了,爹一哭他就心软,想着一家子再在一起,可在一起也是不对的,没那么容易的。在一起的时候家里吃糠咽菜的,现在家里吃白面,不定期的还是肉鱼。在一起的时候,家里整天打骂吵架不绝于耳,分家以后,自己家里欢歌笑语,就算二显那档子事,也是被挑唆的。

这么说,当然是分了家好,他突然道:“秀芹,我想明白了,你去跟你娘说,你就说我知道错了,我去跟你爷爷嬷嬷说清楚,免得他们以后再起这样的念头。”

秀芹鼓励他:“爹,你是要这样的,毕竟咱们分了家,就是要有个亲疏远近,轻重缓急的。我大哥手伤了,他们可有没有像你着急他们这样?”

秦大福之前在老秦头家,被爹娘的眼泪泡着,脑子里糊里糊涂的,现在清醒点了,被秀芹一说,越发明白。其实他自己也知道,不过为人忠厚老实,不喜欢把人想坏,更何况是自己的爹娘兄弟。爹娘说的就是对的,就算不对自己也不能说不能抱怨。

他一直羡慕老柳家,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就觉得自己家肯定是因为穷,如果也有钱,有饭吃,也不会这样吵吵闹闹的,肯定也会和和和气气的。

他叹了口气,道:“中,我去说。”

秀芹看他答应了,喜道:“爹,钱你还是拿着,要是俺爷爷真病了,你就出一部分钱,这是咱们该当出的。”

秦大福嗯了一声,却也没都拿,只去柳氏放领钱的钱匣子里袖了五十个钱就走了。

要知道以前秀芹可是家里最乖最听话不管事的,从不说嬷嬷爷爷半句不是,分家也没多久,她竟然也说这样的话,大业以前也是的,现在已经完全不和爷爷嬷嬷一心。秦大福就觉得,这分家,果然是分人心。他虽然不承认,可他不知不觉地也会觉得自己家重要,妻儿重要,爹娘那边和自己家这边是两个家了。否则,今年他都没有主动去找老秦头说一起压场,他知道爹有点嫌弃自己,所以他干脆就另想办法,在自垦田那里扒石头压场。不过爹一病,娘一哭,他就乱套了。

秦大福拿了钱去老秦家,张氏看他来,哼道:“拿了多少钱。”

秦大福上前要背老秦头,“娘,我送俺爹去看看大夫。”

张氏冷冷地道:“把钱放下吧,放下了叫三顺送去,你就家去赶紧拾掇拾掇,把家搬回来。”

秦大福摇摇头,痛苦地道:“娘,我不能这样,咱们当初分家的时候说好的,分了就是分了,还找了证人的。”

张氏气得骂道:“那不是你媳妇心眼儿多?你爹本来都没想找证人,只是自己家这么分分算了,你媳妇心眼多,鬼精鬼精的,把咱们往死路上逼。”

秦大福看娘骂媳妇,他就不说话了,他的媳妇他知道,为人本分厚道,不主动算计人,但是聪明是比他们都聪明的。而且分家后她跟他说的也好的,只要爹娘想不干了,她立刻就同意养老,轮流也好,和他们一起住也好,唯一的就是家自然得她当,分了家,她就是当家的。秦大福同意的,还感谢媳妇大度。现在娘像泼妇一样骂起来,他心里反而不由自主地就向着媳妇了。

老秦头□了一声,牙关紧闭,一副昏迷的样子,秦大福看了一眼,倒是像上一次去县里的样子。他就觉得爹看来是想用这一招逼着自己回来,不想再分家了,他就道:“爹,你别生气了,我回来,咱们不分家了。”

老秦头哎了一声,慢慢地醒过来,秦大福就擦了一把泪:“爹,其实我在不在跟前,人家娘们也不需要我,没有我人家赚钱更多。我看我也别拖他们的后腿,我自己回来,他们爱怎么就怎么吧。他们不孝顺爹娘,我孝顺,他们不想回来,我回来,他们不要爹娘,我不能不要爹娘,我就不要他们了。”

他这一席话,又把老秦头和张氏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一向最最最听话的大儿子也要造/反了?果然是娶了媳妇就和爹娘疏远生分?分了家就把私心也分出来?心里是不再有爹娘?

秦三顺被他气得直翻白眼,“大哥,你说什么话呢?怎么能你自己回来?肯定俺大嫂他们都回来,要是他们不想回来,真想合离,你也别做软蛋,咱娘还给你找个更好的呢。”废话,你回来有屁用,你们家的钱回来就行。最近二婶三婶也去织手套已经知道秀瑶起的头,一批货就能拿七吊钱,回头还有更多,除此之外,还有卖福豆的钱。那么一大笔钱,怎么能让大房独吞?他们早就计划好的,自己去要是要不来的,就得挑唆爹娘一起。

秦大福看着他,痛苦道:“那你们说怎么办?你嫂子和孩子不乐意,我还能打死他们?再说了,要是过不下去,人家还可以合离。人家老柳家也不是没有人,能让我那么欺负人家闺女?我做不出那事来。”

张氏气得使劲捶他:“你说什么话呢?你媳妇那么多孩子了,孩子是咱们老秦家的,什么合离不合离的,她要是不想和你过,不想孝顺爹娘,就给我赶回老柳家去。我看你是不是也不想回来,不对,你是不是也怕我们跟着你沾光,不想把你们赚的钱拿过来?”

秦大福瞪着眼睛,眼中流露出来的是痛苦和为难,“娘,你非要儿子承认无能,儿子没赚到钱,那是媳妇和孩子赚的,是人娘家帮衬的。我哪里有脸呀!娘竟然说让他赶媳妇家去,他宁愿把自己赶出去也不会做那样的事儿的。”这要是他赚的,媳妇不舍的拿出来,他还能理直气壮地训斥他们,可这分明不是自己赚的,是人家娘们赚的,他要是去要,那成什么了?

老秦头又使劲咳嗽起来,大家一通忙活,张氏训道:“你管是不是她娘家的,现在在你家就是你的。当初分家,不就是为了让你从丈人家得点利?你那个丈人鬼精鬼精的,不分家,不舍的给好处。分了家,帮衬你们好起来,你们再回来帮衬家里,还不是一样?”反正现在织手套赚钱,自然得回来,否则那钱说不定都被柳氏折腾娘家去。

秦大福的心也是越来越沉,越来越凉,孝顺又让他不能说什么,他低着头不语。

老秦头看他那样,重重叹了口气,道:“算了,再回来的事儿就算了吧,不提了,不提了,哎,分了的家就是散了的沙呀,我这颗心,你们不懂,不懂呀。”他长吁短叹,一副失望至极的样子。

他还想大房靠着丈人家好起来,然后一家子越来越好,到时候秦家就又好,看大儿子这样,是不能够。他不忤逆爹娘,可也做不出对媳妇孩子心狠的事来。

张氏一听急了,立刻跳下炕,“不行,咱们是一家子,说什么分了家,爹娘还在呢?反了你们了。”说着她就趿拉上鞋子往外走,“去叫人,我去问问老柳家,就教出这样的闺女来,把咱们好好的一个家给挑唆散了?”

秦大福听老秦头在那里叹气心里就难受,这下看娘又如此,就忙去拦她,“娘,你别这样,别去,孩子娘没错。”

三婶立刻不乐意地拉着脸,“大哥,你这是说娘和爹不对?”

张氏更火了,尖声尖气地骂道:“老大,你这是有了媳妇忘了娘,她没错,那就是我有错?”她本来觉得只要儿子听话,怎么都好说。现在一看,儿子已经彻底不是她的了,都是被柳氏挑唆的,早知道当初就不分家。

她伤心欲绝,眼泪就下来了,拍着大腿哭鼻子抹泪:“我不活了,拿根绳子勒死我吧。”说着就一番折腾,三婶二婶见状,立刻上前助威,数落秦大福和柳氏等人的不是。

之前张氏自然是讨厌二婶的,可分了家之后,注意力就被大房分去了,她一门盯着秀瑶家吃什么干什么去老柳家拿什么,家里的事反而不在意。

自从知道了秀瑶家赚了钱,张氏是日夜挠心挠肺的,寻死觅活地逼着老秦头想法子,好在老头子这点跟她一致,想着能把秦家再风光起来,自然是需要一家子在一起的,他也同意大房再回来。

老秦头听着外面的动静又拼命地咳嗽,一屋子人正闹得不可开交,这时候秀瑶和秀丽从外面风风火火地闯进来,秀瑶满脸泪地大喊着,“爹,爹,俺娘跳大井了,快点快点呀!”

秦大福一听吓得腿一哆嗦,差点昏倒,傻了一下大叫一声就冲出去,秀瑶大喊,“在咱们场边的大井那里。”然后又拉着秀丽跑着跟上去。

家里一干人包括张氏也怔住,她尖叫了一声,“大福!”然后也呼呼啦啦地跑出去,老秦头也不昏迷了,蹭得从炕上跳下来,光着脚就往外跑。

三婶和二婶还有秦三顺也惊了一下,面面相觑,这大嫂还真敢!

秦三顺犹豫着,“你们说,大嫂是真的……跳井?”

二婶道:“我看大嫂是咬人的狗不叫。”

三婶冷笑,“谁知道是不是装的,她舍得跳井?把我们都逼得跳井了她也不待自己跳井的。”

不过怎么也得装装样子,三个人也赶紧追出去。一家子人风一样跑到了秀瑶家场里,就看到那里围了好一些人,老秦头和张氏冲过去,大家看是他们赶紧让开道。

听着秦大福急切而嘶哑地呼号声,张氏的心里一阵阵发沉,只觉得完了完了,这是没了?一时间她也懵了,这可怎么好?怎么跟老柳家交代?虽然自己家人关着门吵架,她为了给秦大福和柳氏施加压力说是要撵柳氏,又说什么要休妻的,原本是为了拿捏柳氏。可没想到柳氏这么烈性子,不说什么合离的话,直接来跳大井,这和合离可不同。要是合离,受损的是老柳家的门风,这个跳井,可是给老秦家泼脏水,让人家说自己家人虐待媳妇,合伙欺负欺负,结果逼着人家跳了井。

不对,不对,不是自己逼的,是柳氏不肯孝顺公婆,置气自己死的,赖不到秦家头上。她心乱如麻,拿不定主意,就扯了扯老头子的衣袖,想让他拿个章程出来。

老秦头也慌得跟什么似的,这要是别人知道是自己分了家又想让他们回来,把媳妇逼死了,老秦家的名声可就全毁了。这个媳妇是怎么回事?儿子还得说亲,闺女还没嫁人,这么一死,这不是绝了老秦家的门路?

不说大房,二房三房也一堆孩子等着说亲呢,柳氏这么一死,以后还有好日子过?

一颗心七上八下的,急得他心咚咚地跳,脑门子也是突突的,大汗淋漓,一时间都懵了,哪里还有主意可拿。

这时候听见有人喊,“醒了醒了!谢天谢地。”

老秦头和张氏顿时一阵轻松,两人几乎站不住,赶紧互相搀扶着,想凑过去看。

还有人在议论,“这是跳河呀还是怎么呀?好好一个大人还掉下去了?”

“这可说不好,听说老秦家闹分家呢,鸡飞狗跳的。”有人说风凉话,另外有人附和,特别是喜欢看热闹说八卦的,逮着别人家的家长里短说个不停。

老秦头听得眼皮重重一跳,他一直以为自己家关起门来说话,人家不会知道的,没想到还是有人说闲话。

张氏也是急了,左邻右舍没人住,那肯定是二嬷嬷那膈应人的趴后窗听见的。老秦家没有后院墙,正屋也就是后墙,为了通风都开了后窗户的。他二嬷嬷肯定经常在后面偷听,这个老虔婆,真是个老不正经,哪天自己一定要好好骂她一顿。

这时候有人道:“别胡说了,就算是闹分家,人家嫂子也是贤惠人,有不痛快的都商量着来,怎么会寻死呢?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说话的是周强家的媳妇。

张氏松了口气,有人给说,就不会一边倒的胡乱猜测,又恨媳妇不懂事,恨不得上去骂一顿,可当着大家的面,她又不好意思耍威风。

他们终于挤进去,就看到柳氏坐在地上,靠在秦大福怀里,浑身**的,脸色惨白,不过却没有性命之碍了。老两口松了口气,张氏立刻喊道:“大业娘,你说你这么大人了,干活怎么那么不小心,还能掉到井里去?”她生怕人家会说是吵架跳井,就赶紧说是干活不小心掉下去的。

其他人也道:“这井没有遮挡的,有时候不小心,是危险呢。”

“听说南庙子还有个女娃,跟他爹抓棉蛾的时候,没留神掉下去,捞上来就没了,可怜得很呢。”

桃源这边为了抗旱,挖了不少大井,都是几丈宽的开口,有的两三丈深,水多的时候,蓝汪汪的看得吓人,掉下去就是够受的。除了桃源,和桃源一样条件的村子也都是这样的状况。

“大嫂,大嫂,你这是干什么想不开呀?”外面二婶和三婶也跑过来,看里三圈外三圈的人,她们俩只以为人死了就抹着泪哭嚎着冲进去,简直是惊天动地的嚎丧架势。

赶紧就有人提醒她们,“人没事呢,说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又不是跳井!”人没死就嚎丧,触霉头。

她俩见状,赶紧换了脸色进去看,见柳氏没事,对视了一眼,赶紧就双手合十,“真是谢天谢地,老天有眼,大嫂,你可得小心点,黑灯瞎火的,就别在这里干活了。”说着就要上前帮忙把柳氏扶起来,“咱们先家去吧。”

秦大福看媳妇醒了,就把她抱起来,不肯让二婶三婶两人碰她,他自己也没理睬她们就走了。

秀瑶、秀容、秀娴几个,赶紧跟上去,下水救人的柳飞和秦显也家去换衣裳。二婶三婶也只好大声说着去帮忙,化解了尴尬,又去扶着张氏跟着去大房家。

这时候场里还有活儿,一场的麦子和家什儿,也不能没人管,三爷爷就叫自己的孙子帮忙看着,他则和二嬷嬷几个长辈跟着去大福家看看。

围观的人看人家家去,也都议论着散开各自忙活去,都说幸亏天还没全黑,这要是黑了,就算全村都举着火把,只怕也找不到活人呢。

秦大福抱着柳氏一路小跑回了家,一进家门,他就让秀芹赶紧给柳氏换衣裳,又让秀容赶紧烧姜汤。

秀芹见状吓了一跳,她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就问秦大福怎么回事,又找了干净衣裳给柳氏换。

张氏和三婶几个也跟着往里冲,想看看,秀瑶和秀容赶紧把着门,气呼呼地把门一闭:“俺娘换衣裳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