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66叔侄争执

重生农家乐 166叔侄争执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立夏过后,天气就更加暖和起来,济南府最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这时候更好不冷不热,让人觉得舒服的时候。去地里间苗也不觉得累,看到自垦田那些长势良好的作物和树苗,心里都格外舒畅。

过了几天,张桂芳来找秀瑶和柳氏,笑道:“冯掌柜送了信来,明儿要送棉花过来,继续织手套呢。”

柳氏诧异道:“不是冬天闲着才织吗?”

张桂芳欢喜道:“嫂子,现在织,冬天人家正好戴呢,一点都不早。而且,冯家说了,这次要给咱们涨涨钱呢。女工一副手套加一文,我这里也跟着沾光,一文,嫂子家可是三文呢。”这样秀瑶一副手套就能拿七文钱,数量多了,可不是小数目呢。

这个秀瑶之前就给柳氏说了,见张桂芳这么说,她就知道冯家没有说是秀瑶让出去的两文,她不禁笑道:“这个事我们知道呢,这次瑶瑶去县里,冯二奶奶叫她去认门吃饭,说是多给五个钱。让我们别跟别人家做,秀瑶不想自己独拿,就让出来两文,他婶子可别嫌少呢。”

张桂芳一听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笑道:“嫂子你哪里话,我跟着白赚钱,哪里嫌的道理。我都觉得不该给我加这一文呢。”

秀瑶听见了过来跟她招呼,“婶子,咱们一起做,涨钱是应该的,不过这一次你更要把好关,万不能让人走漏了出去。”

张桂芳打包票:“你放心好了,有我呢,我最会对付那些媳妇们了,要是哪个敢走露,保管让他汉子休了她,让她儿女一辈子没出息,不待见她,看她们害不害怕。”朴素的乡下人,经常对发誓有一种近乎变态的虔诚的心理,心生畏惧,一般轻易不敢背叛的。秀瑶觉得可能是一种想要和暗示心理学,一直想一直想,说不定就会变成现实。

秀瑶原本从冯二奶奶那里听出来好像是有活儿要做,只是没想到这么急,这样的话,家里女人要去织手套,秦大福得照顾地和自垦田扒石头,秦业手不好在姥娘家,秦显读书,人手不够使的。

柳氏对秦大福道:“去把秀娴叫回来吧,她婶子也得体谅。”

秦大福答应了,当天就去把秀娴叫回来,本来是不要钱的,结果徐寡妇还是按天给了工钱,另外还送了两条鱼作为礼物。秀娴回来,她负责家里那几亩棉花地,空里帮着秦大福收拾自垦田。

第二日还没到晌饭时候,张桂芳就来叫秀瑶几个,冯掌柜亲自送棉花来,这次要的手套数量更多,一共要三千套。听冯掌柜说完,不只是张桂芳和柳氏,就连秀瑶也愣住了。

手套这东西,就是用棉线简单地编织起来,其实成本不贵,可三千套,她一下子就能赚二十一吊钱。那么这总共的货款,只怕更高得离谱,这应该是给军队吧,否则别人哪里有那么多钱。

这些秀瑶也就是自己嘀咕,自然不会拿出来说的。

冯掌柜笑道:“秀瑶,你去县里,我恰好出去,都没见上,否则怎么都要好好招待招待你呢。”

“冯掌柜你也太客气了,咱们还那么客气干什么。”她又问那批手套运去哪里的,冯掌柜道:“咱们只管帮忙做,去哪里我也不是很清楚,据说转了几手呢。你不知道,这东西,现在很俏呢,大家都要。”那些有头脸的人自然不戴,可若是别的将军手下的兵戴着,接受上官检阅的时候齐刷刷的那么好看,自己怎么能没有呢?所以一个赛一个的要攀比,他们这生意自然就来了,就算是浪费,只是表面好看,有人给钱,他们何乐不为呢。

不过他虽然不说去哪里,秀瑶却能猜到,她暗自合计了一番,有了一个计较,不过也没说出来。

张桂芳昨日就通知了那些女工,另外又有十个人加进来,原来又几个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加入,反正能保持有四十个人。这批货分三次交,一次一千,最晚要九月中交货。就算刨除了中间的麦收,张桂芳算着时间也足够的,所以不必再加人。

这些人她们用熟了,口封严,没有一个随意泄漏的,看来大家都还害怕自己的毒誓。

张桂芳给冯掌柜打包票,“我寻思着七月底就能交货,中秋节,咱们就有钱过节的。”

大家都很高兴,她让秀瑶和冯掌柜说话,她去张罗安排那些女工的工作,照旧先让她们发毒誓,然后按手印,要道德和律法的双重保护。

一连忙活了四五天,终于步入正轨。秀瑶依旧负责管账,因为天暖和起来,张桂芳家不必再烧炕,但是也要为女红们热饭,因为夜里也要加班,自然还有灯油钱等,还是七文一天。

晚上回家,秀瑶对柳氏道:“娘,咱们自己就别织手套了,天天这么忙活也不行,咱们是要靠抽成来赚钱,要是也跟着她们做那些繁琐的,根本赚不到几个钱,还累得够呛。”

柳氏嗯了一声,“你大姐就不织了,要做别的针线活,秀容你自己织了赚点零花钱,不过也别耽误家里的活。我也不那么累,两三天织一副就够。毕竟你二哥还要读书,咱们还欠孙郎中的钱呢。”那可是一大笔。

秀瑶不同意,“娘,不能这么算,咱们那些钱,就靠自己织手套啥时候能还上,肯定要赚大钱。家里还要养猪,我寻思着我们地里的棉槐条子和苜蓿草起来了,咱们要养兔子、养鸡、最好再养些羊,这些也要人照顾说不定还得雇人呢,这些营生自然比织手套赚钱,还不那么累。”

秀娴听见诧异道:“喂猪我就行,只是这养羊什么的,在哪里?”她笑起来,比划了一下,“就咱们那巴掌大的院子?”

秀瑶笑道:“二姐,咱们院子不大,咱们那块自垦田大呀。在那里用围墙圈一圈,把羊、兔子、鸡都养在里面,哪里有草,随采随喂,既快又省事。”

柳氏几个听着倒是挺好,秦大福道:“这样好,就是家里没有土坯和石头。”

柳氏道:“过几天热了,你就在那里晒一批土坯,咱们自己慢慢地垒墙就好了。”

秀瑶又有主意,“爹,娘,咱们也不用非得全垒墙,像俺姥爷家那样,一面用树做篱笆也好。像木槿花、冬青树之类的,拦牛羊的不成问题,兔子咱可以垒个兔子栏好了。”

大家都觉得不错,靠着作物的一面,那里是土地,就用树篱隔开,全是石头的那一片就垒墙。

现在还不到麦收的时间,正可以集中时间扒石头,做土坯晒干,一家人都忙里忙外的没有空闲。

这日秀瑶照例去张桂芳家给女工们发工钱,如今改为五天一发,她就不用整天盯在那里,质量秩序什么的,张桂芳能掌控的很好。

秀瑶一去,就发现气氛不对,院子里几个妇女拉着脸,正窃窃私语,她听她们道:“何必得罪她呢,听说是秦姑娘的二婶呢,人家自然比我们亲的。”

“就是呢,还说要让她管我们呢。”

“我倒是觉得不可信,人家秦姑娘都没开口,她忝着脸来,也好意思。”

“周嫂子都同意的了。听说老太太亲自来说项的呢,秦姑娘怎么可能不知道?人家毕竟是一家人呢。”

这时候有人看到秀瑶,忙住了声,都笑着招呼,秀瑶打了招呼进了屋,就看到二婶和三婶正跟张桂芳说什么呢,似乎在要涨工钱之类的。

秀瑶顿时怒气丛生,只是不便当众发作,她让人叫张桂芳出来,忍不住道:“婶子,怎么让她们来了?”

张桂芳尴尬道:“瑶瑶,你可别怪我,我没想她们来,你嬷嬷亲自来送的呢。”

秀瑶扬眉,“婶子,咱们说好的,就算我嬷嬷来,你也该咬死了不许的,她们一来这事就不好办。”

张桂芳为难:“瑶瑶,也是我不对,过年的时候你嬷嬷气冲冲地来问我,之前你不是跟我商量好的,让我揽过来吗?我就揽过来了,你嬷嬷的嘴你也知道,我是真的害怕。我想反正还得冬天才做呢,我就那么随口敷衍她,说再做就叫她来。哪里知道,现在就来生意,你嬷嬷也知道了消息,立刻就带人过来。”

秀瑶也无奈:“我嬷嬷那人,欺软怕硬。”不过她也知道张桂芳难做,一个村的,也不能和嬷嬷撕破脸,只能牢牢看着她们。

张桂芳道:“你放心,我让她们发了最毒的誓,还按手印,不会有问题的。”最毒的誓,一般人都要害怕的,这时候不是无神论,也没有所谓的科学,几乎大部分人都是相信鬼神存在的,违背了誓言,到时候就要受毒誓的吞噬,一个人做了坏事,心里就会不舒服犯嘀咕,日夜担惊受怕,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有时候誓约比律法还好使、

秀瑶觉得也只能如此,又道:“婶子,我可跟你说实话,也不怕人家说我什么,赚钱的事我是宁愿和你一起做,也不愿意和我自己家的婶子们一起的。这话,你自己放在心里就好的。”

张桂芳听她如此说,便是极度地信任,而且秀瑶都不叫她们娘娘,就知道事态严重,也知道自己做了错事,犯了秀瑶忌讳。

秀瑶不想跟二婶她们打交道,跟张桂芳叮嘱了几句,不要让她们知道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就行。她去翻了本子,看了大家的完工件数,然后把钱数出来,又叫了张桂芳,“婶子,麻烦你了,你多费心,我就先回去了。”她把数出来的钱放在笸箩里,让张桂芳帮忙发钱。

张桂芳也识一些字,这些婆娘们都用大家熟悉的称呼记着,她常看账册记账,也认识,“成,我来发好了。”

秀瑶便告辞走了。回家她把那事儿一说,柳氏几个也很气愤,秀容道:“她们怎么那么烦人,娘你说人家那些婶子也不像她们这样,我看俺姥娘家,还有咱们村别人家,也没这么烦人。”

柳氏叹了口气:“摊上了,没办法,咱们自己留意就好。”

这些天他们就专心在自垦田收拾,秀娴四处去收集了一些花种子,就散在作为篱笆墙的边上,里面再栽种一些木槿之类的花树当做绿篱。

另一边就用石头土坯之类的垒墙,反正这片地是他们的了,怎么摆弄也没人说什么。

今年节气晚,就有个闰四月,麦子也没那么早成熟。一家子忙活了个把月,加上有驴车更方便,倒是也小有成效。起码那片花树篱笆是起来了,长得郁郁菁菁的,蜀葵、紫茉莉、凤仙花、夹竹桃比比皆是。秀娴跟置气一样,收集了很多种子,种得那自垦田地头地边都是。

一个月的时间到,冯掌柜就让人来提了一次货,秀瑶赚了七吊钱。对于秦家来说,这不是一笔小钱,不过因为有外债在身,他们也不敢随便花,况且家里刚分家那么穷,如果一下子拿这么多钱置办东西,也容易招惹是非。所以柳氏把钱都藏在一只咸菜瓮里,里面自然没有咸菜,几只小瓮放在一起,也没人注意。就算贼来了,自然也是翻腾要紧地方。

而张氏却也从二婶三婶那里得了信的,之前从秦显嘴里知道是秀瑶张罗的这摊子赚钱的营生把自己家人撇开去给外人赚钱她就气得火冒三丈,如今听三婶说大房得了七吊钱!可是一口气得了七吊钱,回头后续的还有呢。

三婶给二婶使眼色,让她给婆婆倒碗水来,她则叹着气,“娘,你说这样的事儿,我也不好说什么。可咱们总归是一家人吧,大嫂竟然把这么好的事儿交给人家做,听说张桂芳一天的柴火钱都七文呢,这个时节烧什么柴火呢?还不是白赚?叫我说大嫂心里就是没有你和爹呢,只想着她娘家,赚了钱,不舍的吃不舍的穿,也不见来孝敬爹娘,还不是都拿去填娘家磨坊的窟窿了?”

张氏本来就气得肝儿疼,现在更了不得的,被三婶和二婶那么一说,火儿就蹭蹭得往上赶。

她蹭得跳下炕,“不行,我得去问问你大嫂,以前的过去就过去了,现在又有新活儿,干嘛不贴补自己家人。”

二婶帮腔,“娘,你就得去问,让她把钱交回来,起码也得把那钱分成四份,三份交到娘这里来的。”

三婶却拉住了张氏,劝道:“娘,你要是去,势单力孤的,还是等俺爹吧,你跟俺爹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拿出个章程来才行。”

二婶也说是,她就信服三婶说的,立刻转了话头帮着三婶劝张氏。

张氏气得浑身哆嗦,七吊钱,有好几次呢,大房起码能拿二十几吊钱,这是多少?这能买两头牛的。现在家里没牛没地的,大媳妇在想什么呢?她哼了一声,“那你们说,要怎么办?”

三婶让二婶去看看后窗,别有人偷听,“娘,我跟你说,你不如这样……”

张氏一边听,一边点头,虽然儿媳妇愣,三媳妇奸,可这个时候,在张氏的心里,柳氏是最有心眼最精明最不和自己一心的,所以她反而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感觉。

自垦田那里,秀瑶一家日夜不停地忙活,收拾出两亩地左右一块地方,虽然不能用来种地,但是耪耪地,泼泼水,再压一压,就可以当场。除了收庄稼的时候用,平日里也能晒东西,光滑平整,没有浮土坷垃石子的,很方便。

按照秀瑶的计划,还要在这里盖房子,不过现在钱不够,只能盖场屋子。趁着夏天热乎,盖砖石的场屋子出来,能生火避风,冬天不用再挨冻。另外还得盖鸡窝、兔窝、羊栏,都用普通的土坯就好。

地方足够,唯一不足的就是材料。

秀瑶路过原来的场里,看到里面竟然种着些豆子,不禁好奇,回来问秦大福,“爹,俺爷爷家场里怎么种豆子,他不压场了?”最近又是织手套又是忙活石头的,她也没往那里去过。分家的时候说要合伙压场的,毕竟场没有分,就是大家一起用,现在爷爷不压场,那就是说要不给自己家用?

近来秀瑶怕二婶三婶知道自己家赚了钱会挑唆嬷嬷来算计,所以一直小心提防着,但是张氏倒是没有来捣乱,而自己家忙,所以秀瑶也就没在意了。

秦大福一心扑在自己家场里,也没多注意,“没全种,估计用不了那么大。”

秀瑶哼道:“肯定是今年不想让我们用场,所以就故意不压,反正咱们也不用他们的。”

秦大福笑了笑,“你爷爷不是那样的人,别瞎想。”

秀瑶可没瞎想,她一连几天去看,爷爷都没压场,问秦产,他还说可能要和三爷爷家一起合用。这不是摆明了不想给自己家用?爷爷这样也太偏心了,分家是他说的,分出来大房,结果还处处算计。不过,反正自己家有场的,不必去跟他们去挤。

转眼就到了麦收,织手套的活就先停了,大家都忙活麦子。秦业虽然手没好利索,他还是回来了帮忙,就算不能割麦子,帮着送个饭烧个火也行,而秦显也得了假期回来帮工。

秀瑶家不过是十亩麦子,对于这些家口来说一点都不多,但是收割起来依然慢。一人一把镰刀,两个大人一天下来也就收割一亩地,还得打捆,好在这次有驴车,能拉到场里去。

这日一大早,大家正在地里忙活着,秦三顺过来,喊道:“大哥,爹让我把驴车牵过去先用用,拉两趟麦子就送回来。”

秀瑶立刻道:“三达达,我们就要拉麦子了。”

秦三顺瞪了她一眼,“小孩子管那么多。”

他吃定秦大福不会有那个脸皮拒绝,所以就把驴车拉走了,而秦大福也确实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就让秦三顺把驴牵走了。结果等这边要拉麦子了,他还没送回来。秀娴几个气道了,对秦大福道:“爹,你还不去要回来?”

秦大福去了一趟,结果他也没回来,秦业去找结果也没回来。

秀瑶喊道:“二姐,你去呀,爹和大哥只怕被拉着干活呢。”那俩实心眼去,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气死她了!

秦显因为之前跟张氏和三婶几个闹翻了,基本不肯朝面的,所以他不会去的。秀瑶就和秀娴两个人去找。

她们猜的自然不错,爹和大哥都在那里被要求帮忙呢,三婶竟然还讥讽大哥,“大业,你恁大个个子,干活真细作,跟个大姑娘似的。”

秦业不好意思,他那只右手虽然觉得好了,可没到三个月,他是不敢用力的,再说了,就算好了也不过是十岁孩童的力气,也不当什么。他道:“三婶,我手还没好呢,本来就不能帮忙,我家麦子还在地里等着拉呢。”他把拎起来的麦捆随手扔下,走过去对正在忙活的秦大福道:“爹,咱家的麦子还在地里等着呢,晚了不拉到场里,别散了粒子。”而且这驴在三达达手里,简直就是受屈的,被赶着快走,还要时不时地抽鞭子,才拉了两趟那驴就累得一身汗,这简直是虐待牲口,让秦业看了直心疼。

秦大福有点为难,爹这里也需要帮忙,今年年头好,就算一场倒春寒,麦子都丰收了。爹这里两块地熟得快,已经莎啦啦掉粒子了,再不收回来就要白瞎不少粮食,而且这边场又小,粮食都放不开。

秦业皱眉,低声提醒他:“爹,娘和妹妹们还在地里等着呢,我来叫你的。”结果他也被留下干活,这算什么事。

秦大福犹豫了一下,很为难,“要不你先赶驴车过去。”家里的大事,都是柳氏做主,儿女的亲事还有瑶瑶的事情,他也是咬死了不会让娘插手的。可这个帮着干点活,又不是拿家里的钱,这应该不是大问题,而且爹娘对他都有意见,他心里难受,就想帮着干点活,爹娘心里好受点。

秦业就去牵驴,秦三顺道:“大业你等等,我还有一趟呢。”

秦业看都快晌天了,自己家地里还没拉呢,他道:“三达达,你等等吧。”

秦三顺一下子火了,“你这个大业,怎么这么没规矩,一个小辈这么和长辈说话呢?”

秦大福听了也忙让秦业让让,他们下午再拉麦子好了。

秦业手没好,立刻不够大,拽不过秦三顺,秦三顺哼了一声,“扎丫子了你。”赶着驴车就走。秦业有点难过,自己这样的状况,爷爷们一个也没有关心的,他对爷爷们也寒了心,不过还是没后悔救二叔,要是不救,眼睁睁看着二叔死了,那这一辈子他也不心安。他这么做求了自己心安罢了。

不过现在他不能退让,爹这么一直忍着他们,抹不开脸,分了家以后就一直被拿捏着,自己再不给娘和妹妹们撑腰,那这一家子永远没有出头日。他立刻就上前把缰绳抢回来,道:“三达达,这驴是我姥爷借给我们使唤的,说的是谁要使唤可以,先给三斤豆饼。咱们已经分了家,你就该有个分家的样子。我们家的麦子都爆在地里了,得赶紧拉到场里去才行。”

秦三顺火了,骂道:“你这个外住户子,眼里没有你三达达了是吧?”说着又喊秦大福,“大哥,你看看大业,这还像话吗?”

秦大福赶紧劝秦业:“大业,让你三达达先去拉。”

秦业也急了,要是爹都发了话让三达达先拉,那今天就得让他们先拉完,自己家就得夜里再拉麦子,人能将就,这驴可吃不得那么大的累,一天也就拉几次还得休息,白天晚上连轴转驴根本受不了。

他不禁也说气话,“要是这样,那我不如把驴车给俺姥爷家送回去。这可不是咱们分家分来的,谁也没有资格再转借给别人使。”他说这话,有对秦大福的不满,自己无能,赚不上驴车,还把丈人家的给别人使唤,也不看看自己的本事如何,就来大包大揽。

秦大福虽然老实厚道,却不傻,自然听出来儿子的话外意思来了,他也沉了脸,不过又不想责怪儿子,便默不作声。

这时候秀瑶和秀娴过来,喊道:“爹,咱家的麦子都烂地里了,没有人管啦?是不是叫俺爷爷和俺二达达先去给咱们收麦子?”

秦大福看闺女来喊,吓得慌忙迎上去:“来了来了。”说着就上去从秦三顺手里把驴缰绳接过去,道:“我先去了,要不你嫂子该骂了。”说着就赶着车走。

大哥出手,秦三顺就不能再拗了,他恨恨地对着他们的背影啐了一口,“呸,还亲兄弟呢,亲兄弟也不如自己的婆娘亲。都是些什么东西!”

这时候三婶也骂道:“回头我跟娘说说,就说咱家的麦子都爆地里,大房的驴车都不舍的给使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