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第145章

重生农家乐 第145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些树不适合种在盐碱地,秀瑶早就计划好的,银杏树十棵送去姥爷家,十棵自己家留着种在这片荒地旁边的官田地,那片田也在薄田范围,地租不是很重。

虽然官田规定必须种麦子、粟、棉花,但是只要交够了地租自然也没有人管你实际种什么。而且这些银杏树苗在地里实行的是林粮间作,到时候既能收粮食又能收获白果。而且银杏树全身是宝,叶子、白果、树皮都可以入药。

至于乌桕和桐油树,这都是秀瑶的试验品,原本她觉得此地可能买不到这两样树呢,毕竟它们适宜在南方地区生长,尤以四川、湖南等地为多。

如果种成功了,秀瑶觉得就是赚到,如果失败没成活,也就当交学费。

她记得当年在北京见过这两样作物,既然北京可以,那此地也绝对可以。

在旁边的官田里秀瑶就实行了林粮间作的方式,将银杏、乌桕、油桐、板栗、核桃、楸树等基本都是株距丈半,行距三丈的距离栽进地里,另外有几株果树也都栽上。

树虽然多,但是那天柳起来的时候挖好了坑,这次栽树就容易了很多。另外地蛋来挖菠菜看见,立刻就跑回去找了几个半大孩子来帮忙。

树苗都不是很大,男孩子们也能拿动,所以栽起来并不困难。

有人帮忙,栽树就快些。

第二日柳氏三个照旧去织手套的,虽然秀瑶让她们不用去,只要一个人看着负责发钱验货就好,但是柳氏还是想多赚点,她说的,那钱在那里,不赚就好像罪过似的,必须得赚到。秀瑶也没办法,家里穷,有钱赚的时候,娘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只能由她们去。

周强带了四个青年来帮忙栽树,人多力量大,一天就都栽好了。那些种子,只等着清明以后再种,太早的话容易冻了不发芽。

栽完了这些树,她就跟秦大福商量,“爹,要不你先别编蒲袜了,我们去挖点棉槐条子和枸杞,栽到那片地里。”秀瑶之前就跟秦大福他们说过的,那片地种庄稼是不长的,但是可以种菜种树种草什么的。其中棉槐就是好东西,另外枸杞也很好。

她都计划好了,棉槐条子起码要栽三四亩,春天可以采摘叶子当绿肥,也可以喂牲口,秋天可以割条子编织筐子篓子等。

棉槐是改良土壤的铁杆绿肥,一亩地可以采摘上万斤青枝叶,足够三四亩地的肥料,另外棉槐的根瘤还能有效地改善土壤。而且,棉槐的枝叶,可以饲养牲口,牛羊兔都很喜欢吃,无论干还是鲜枝叶,均可以喂养。

她一直在潜移默化地给爹和大哥灌输那种科学种地的观念,渐渐地他们已经接受了她的想法。加上柳飞已经读书,而秦扬跟着去学堂,秀瑶在家里也学点字。她学得快,有本书能能绊绊磕磕地念下来。之前还给柳絮讲解过花楼机,给老柳头和三姥爷讲过水磨坊等,所以秦大福和秦业对她是深信不疑,而且是言听计从的。

秀瑶已经找好挖棉槐的地方,之前她采集了很多棉槐的种子,所以记住了位置。现在去只要挖了回来栽上就行,今年春天定值的,夏天就能收获,若是播种,秋天也只能收青枝叶。

秦大福因为家里没有牲口不养猪,肥料不够还犯愁,自从秀瑶说了沤肥的方法,比之前家里堆肥的方法更好用,能沤更多肥料。只要挖了粪池,多搂草割草放进去,多去河里挖淤泥就行了,虽然辛苦点,但起码肥料保证了供应。

现在听说还有绿肥,棉槐叶子、什么苜蓿草、绿豆秸之类的都能当做绿肥,秦大福对自己家那些地充满了信心和激情。再不是一开始那种恹恹的感觉,而是干劲十足。

第二天他就让秦显、秀娴拿了大镢、铁锨和他一起去挖棉槐和枸杞,秀瑶和秦扬自然也去帮忙,秦业虽然右手不方便,可他左手可以干活,就算不能挖也可以干点力所能及,所以他也跟着,不肯在家里歇着。

秦显虽然不乐意,可大家都去他也不能偷懒,却对秀瑶有意见,总觉得她给大家找了那么多事出来。

秀瑶先领着他们去了村西北远点的地方,这边挖了,秀娴和秦显就用小推车推去地里。那片地里已经挖好了长沟,到时候直接将棉槐植株放进去定植就好。

等挖的差不多了,就两边忙活,秦大福和秦显挖棉槐和枸杞,秀瑶和秦业、秀娴几个就在这里栽。正栽着,秦扬就喊:“二达达和哥哥来了。”

秀丽听秀瑶说要去栽树,她就跑回去跟爹和大哥说了,秦二贵就领着儿子过来帮忙。

秀娴见他们来,笑道:“二达达,俺二娘娘让你来呀。”

除非是到大房家吃饭喝酒,否则二婶才不会让他们去大房呢,每次来都要吵架。前两天帮忙栽树,听秀丽说夜里二婶和二叔打了一架,二叔说大业是替他受了伤,他不帮谁帮。二婶就说他心里只有大哥家,就没有那个家,让他干脆去大房得了。

看秀娴这么直率地说出来,秦二贵也有点不好意思,他笑道:“你二娘娘那个人,就那么张嘴了,她也就说说,该让来干活还是让的,是吧大产。”

秦产立刻道:“是呀,俺娘还让我也来帮忙呢。”

秀娴几个心知肚明,呵呵一笑,大家一起忙活起来。

秦二贵又领着秦产去东北的地方挖棉槐和枸杞,这样两边挖,就快了很多。一天下来,也栽了一大片。毕竟他们不用非要带条子的,只要有根挖回来栽上就活,所以就算是被人割了条子的,他们也照挖不误。

一连干了几天,那几亩地也都按秀瑶的要求栽上了需要的作物,除了四亩棉槐,还有地边地头的一些枸杞。既能结果,还能当成栅栏,是天生的灌木树篱。

另外,他们还栽了一些耐盐碱的树木,之前有从老柳家借来的枣树、梨树、杏树,这次他们又挖了一些黄连树、旱柳、臭椿、梧桐。总之把那片不能种什么作物的中度盐碱地也都栽了树,旁边都挖了沟,若是下雨就可以排水洗地,将盐分带出去。

秀瑶盘算了一下,如今那片地里主要栽好了各种树木,等过了清明就可以种其他作物。她都想好了,盐碱度最轻的地方也比普通地要厉害得多,种白菜萝卜等蔬菜是不行的,但是可以用来种辣菜疙瘩。

辣菜疙瘩虽然便宜,可家家户户都需要,普通农家不舍的买菜,这种辣菜疙瘩每年却都要掩上一大缸的。因为便宜,所以有些人家也不种,直接从别人家买。

秀瑶为了能改善土壤,决定种两亩,到时候缨子之类的就可以喂猪,辣菜疙瘩可以卖咸菜。另外她想种五亩甜菜,到时候可以熬糖卖或者直接将甜菜卖给熬糖的作坊。盐碱度稍微厉害一点的,她就种向日葵,差不多有八亩,向日葵可以榨油或者直接卖瓜子给炼油坊。盐碱度再厉害点的基本五亩地全中苜蓿草了,用来改造土壤,还能当做绿肥。除此之外,还有四亩左右的棉槐,两亩左右的枸杞。而这些作物中,都间作着各种树木,例如枣树、柳树等。二十五亩稍微好一点的地,她都充分利用了起来,剩下还有十亩,只怕就只能种盐蒿了,另外的十多亩,就只能用来盖房子了。

她不得不佩服齐风厉害,苜蓿草种子、盐蒿种子,他都忙她找到了。

转眼就要二月二,乡村人家都是要炒蝎豆和棋子的。棋子其实是戗面做的,面里加糖,如果有条件可以加鸡蛋,活得硬硬的,然后擀饼,用刀切成菱形,最后放在锅里炒熟。而蝎豆,其实就是将黄豆泡涨,晾干,然后下锅炒,炒的时候如果想吃甜的就加糖,五香的就加花椒大料等,还有人喜欢吃椒盐的就叫花椒盐等。

而今年,二月二又加了一样吃食,那就是福豆,秀瑶卖出去的炒地瓜枣。过了年栽树的空间她就和二姐把家里的地瓜枣炒了三百斤,剩下一百斤就直接买长老霜的地瓜枣,也有人喜欢用这个磨牙,放在沙果堆里一两天也能变软,很好吃。

这四百斤就是今年最后一批了,姥爷留的六千斤地瓜,除了吃、送人、坏掉的,其他的就全部被秀瑶晒了地瓜枣,炒了地瓜豆。

正月三十是大集,提前两天他们就来提货,刘安和荆图一人三十斤,小姨夫孙大成四十斤,剩下三百斤全部发给了冯掌柜。

孙大成是自己赶着驴车来的,因为路远颠簸就没让柳絮跟着来,秀瑶让他将送给姥爷家的十株银杏树还有另外一些树苗带过去,让姥爷和大舅他们赶紧栽上。

这一批福豆,秀瑶毛利两千六百文。这些钱她没有给姥爷家算本钱,想着到时候养猪的时候,让姥爷多赚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