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第118章

重生农家乐 第118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越下越大,柳氏将天井里的家什儿收拾了,烧火草也用草苫子盖起来。下雪就不用出去搂草,柳氏也没叫女儿们,索性把炕烧得热乎乎的让她们多睡一会儿。

炕上因为柳氏烧过火所以热乎乎的,秀瑶睡得舒舒服服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听见小姨惊呼:“啊,下大雪了!”

秀瑶一骨碌爬起来,披上棉袄趴在窗台上,窗户上已经糊了厚厚的窗户纸,为了能看外面的事情,还在下面留了一个小窗户。小窗户也用纸糊起来,但是卷了一根半尺长的挺杆,可以慢慢地卷上去,这样就能看到天井的情况。

地上已经被雪覆盖,草垛上、秫秸影壁上、菜畦里,都盖着洁白的雪毯,毛茸茸的,一团雪绒飞进来,落在秀瑶的眼睛里,清凉凉的,让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

秀瑶搓搓手,“哇,好冷,好大的雪。”

秀容笑道:“下雪你就不用去搂草了。”

秀瑶却不那么开心,“下雪我们的地瓜枣就晒不干了。”不过不用去搂草,在家里呆着热乎乎的也挺好,大冬天的,她每次都冻得丝丝哈哈的,手脚冰冷,耳朵都要掉下来的感觉。

柳絮跺着脚从外面跑进来,“哎呀,冻死了,这是入冬第一场大雪呢。”说着就把手伸到秀容的被子底下暖和。

柳氏已经冲好了蛋花姜汤,虽然一盆汤一只鸡蛋,可鸡蛋的淡淡腥气还是飘满了整间屋子。她一边收拾一边道:“快起来喝碗汤热乎乎的,赶紧洗漱吃饭。”

秀芹已经分好了一碗碗的,生怕凉了,端给她们赶紧喝。

秀容欢喜地道:“娘,咱怎么总吃鸡蛋,让俺嬷嬷知道会骂死咱们的,才分家就吃鸡蛋,哈哈。太好喝了。”

柳氏看了她一眼,嗔道:“你这个丫头,咱穷,这俩鸡蛋还是吃的起的。你和瑶瑶也赚了好几百钱,难道吃个鸡蛋还不该么。”

柳氏向来觉得虽然要省吃俭用,但是有时候就算把自己省得饿死也不见得能省多少,该吃还是要吃点的。尤其是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怎么能行。

再说秀瑶她们姐妹卖地瓜豆也赚了钱,本来就该犒劳犒劳她们。今年是第一个分家后的新年,她希望能给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年,等一家人团聚了,好好计划计划怎么过,才能既省钱又丰富。

下雪天秀瑶怕地瓜干捂了发霉,就直接将席子铺在西间炕上,反正爹和哥哥也不在家。

早饭后,柳絮就催着秀瑶赶紧兑现承诺,教她那个针织的诀窍。

秀瑶笑微微地道:“小姨,你先跟我说。”

柳絮伸手拧她,“你个小丫头,还敢跟小姨谈条件。”

秀瑶忙笑着躲开,这个小姨,分明是她不对,逃婚还这么理直气壮一点都不怕那些让人无法承受的后果,竟然还有闲心在这里嘻嘻哈哈的。不过小姨这样她也挺开心,总比着整天愁眉苦脸,要死要活的好吧。

秀瑶道:“小姨,咱们去做需要的工具。”说着就拢紧了棉袄去天井里搜寻她需要的东西,她找了一圈,原本想找两根搂草的竹耙齿,不过看看没有坏得太厉害的,就只好另想办法。

柳絮喊道:“瑶瑶,好了没”

秀容和秀芹也问她找什么,秀瑶跑进来,跺跺脚上的雪,道:“我能不能用几根筷子?”

柳氏瞥了她一眼,“是你不吃饭,还是你和谁不吃饭?”

柳絮笑道:“俺姐夫他们不在家,先用他们的好了。”说着就去抓了几根筷子给秀瑶。

秀瑶看了柳氏一眼,柳氏忍不住笑了笑,也板不住脸,道:“还要什么?”

秀瑶立刻凑过去,“娘用刀削几根木针。”她比划了一下粗细,还要求光滑,不能有毛刺。

柳氏沉吟了一下,“我来给你们弄好了。你们该干嘛干嘛。”

下雪不用出去搂草,但是家里的活儿还要弄,纺线、搓麻绳、捡整齐的麦草等等,就算闲着也可以做点针线活儿。从前秦家借别人家的纺线车子用,后来李氏送了他们一架秀瑶和柳絮改良过的脚踏三锭纺线车,能同时纺三根线,如今秀芹已经使用得很熟练。

柳絮道:“姐,你们那个鞋垫真的不绣了啊?”这个季节绣鞋垫其实刚好,冬闲没事做,绣鞋垫还能打发时间,她也可以帮着做。

柳氏嗯了一声,用菜刀将筷子劈开,然后慢慢地削圆,再拿几块砂石慢慢地磨。

那边秀瑶就做其他的准备工作,让秀芹把家里现有的棉线纺成几股,毕竟一根线太细了。

现在秀瑶让秀芹帮她将五个线穗子纺成一个,这样就有五股线会比以前粗一些,用来织东西也不错。

“小姨,这个就是我觉得好玩的,用这个来织东西穿的话,又浪费又不结实,不划算的。”秀瑶提前给柳絮提个醒,不要到时候赖着她。

毕竟针织布的花很费棉线,而且棉线也没有那么结实,要是穿着干活也用不了多久,不仅如此,要织袜子手套的,也没那么快。

所以靠这个赚钱不现实,秀瑶老早就将这个点子踢出局的。

柳氏动作又轻又快,四根筷子针按照秀瑶的要求磨好了,虽然还有点小瑕疵,可已经滑溜溜地不磨手了,足够用着玩。

秀瑶看大姐已经纺了一小锭子线,她上前道:“大姐好了。”

秀芹闻言,将几股线咬断,然后把那只新的线穗子给了秀瑶,秀瑶接过去,比量了一下,开始起针。织毛衣这种活儿,她可不擅长,不过是一时兴起看小姨闲得难受才想办法给她找事儿做的。

她看了小姨一眼,“咱们是先织袜子还是手套”

柳絮笑道:“手套吧,给你织一双,戴着去搂草就不冻手了。”

秀瑶心里那个感动呀,就越发地想对小姨好,慢慢地教她,秀芹和秀容也凑过来看。

秀瑶等她们看明白如何起针,就唰唰起好了一行,然后开始织,一边织一边给她们讲,这个是正针,这个是反针,一边织一边停下来给她们看效果。

柳氏也好奇,停了自己手里的活儿过来看。

秀瑶也就只会织个正针反针,再了不起点就是织个元宝针,其他什么花型可不记得,毕竟还是小时候跟着妈妈学过几天,后来连看妈妈织都觉得头晕没耐性了。

一边织,一边将针扣均匀地分在三根针上,柳絮几个都是心灵手巧的,学东西都很快,看一遍基本就记住了。秀瑶又织了一圈,然后给她们看效果,“这样织里面和外面就不一个样,外面是辫子一样的,里面是波浪似的。”

柳絮笑道:“还真是呢。来我试试手。”她自认不笨,学织布都没用多少时间,秀瑶这么一比划她基本就看明白了,拿过去,先摆了摆架势,将线拖在自己右手的尾指上,然后双手执针试着织了几针,她笑道:“这么简单呀。”然后越织越熟练,越织越快,不过一会儿,已经比秀瑶织得还顺溜。

秀瑶汗哒哒地看着她,小姨,你才是穿越来的吧!?

思想前卫开放,胆子又粗又壮,学东西又那么快就能上手。

秀容也急不可耐地要试试,从柳絮手里抢过去,“我来我来。”说着就开始织,不过干活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针秀容就插错了孔,柳絮看见忙纠正她。

秀容笑道:“我眼花了,这么密。”说着改正过来,结果绕线的方向又不对,秀芹看到了赶紧纠正她。

秀容讪讪,“我想看看这样是什么样子的。”说着说着结果掉了一针,“哎呀,怎么办?”

秀瑶道:“赶紧捡起来。”说着她接过来,然后给她们演示如何将掉了的针捡起来,然后又递给秀容,“三姐,你织完这一圈吧。”

秀容有点不好意思,可却是个要强的,不肯服输,织就织,接下来好一点,虽然慢,倒是没有掉针错针,不过却是越织越紧,几乎抽不出针来。

秀芹已经又去纺线了,柳絮又去找筷子削针,争取人手一副。

秀容织着织着,柳氏提醒道:“秀容,你织反了。”她伸手指了指,“是这样轮圈的,你反了。”

秀容看了看,“娘,没错,就是这样的。”说着还要织,柳氏让秀瑶赶紧来看看。

秀瑶一看,笑起来,人家都是正面朝外,然后一圈圈从右向左织,可三姐竟然开始里面朝外,不过线头限制,倒还是由右向左织。

只是,这就不是一个圆圈了呀!

秀瑶赶紧指出来问题症结所在,秀容自嘲道:“哎呀,好难织啊,比烧火什么的难多了。”

柳氏笑道:“你也知道难了?自己不是什么都能做吧。”

秀容赶紧递给柳氏,“娘,还是你来吧。”

柳氏看秀瑶织了一圈就会了,接过去织了两圈,就把秀容弄得纠纠结结的毛线又织松了,然后织得又快又好,松紧合适,看得秀瑶都直赞,简直跟前世自己的妈妈织得差不多。

可娘才学了没一会儿呢,谁说古人笨呀?简直是聪明得过了头,秀瑶心里呐喊着。

织了几圈,柳氏就交给秀容,让她继续,她则去帮柳絮磨筷子针。秀容接过去,虽然织得不怎么好,可还是继续,又让秀瑶帮她看着。她是个不服输的,秀瑶都会做,她怎么能不会呢。而且,这几个人里,可是她学得最慢,织得最差呢。

她似乎忘记了,她也是除了秀瑶,年纪最小的。

等柳絮又磨了一副针出来的时候,秀容也能织得又快又好了,秀瑶看得有点自卑,除了是她教得,她们都比她织得好。

秀瑶看柳氏还在磨针,想反正也不织毛衣,自己家穿也就是织双袜子手套什么的,不用太长的针,筷子足够的。

几个人就这么忙活着,时间过得很快,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屋子里却欢声笑语热热闹闹的。冬天傍晚来得早,很快屋子里就黑乎乎看不清,秀瑶去点了油灯放在小炕桌上。

如今不是在嬷嬷家,想点灯就点灯,灯芯还要挑得亮亮的。

柳氏熬了一锅南瓜粥,大家热乎乎地喝了,洗刷干净,大家就围在炕上学织手套。

柳氏一共磨了四副针,她、柳絮、秀芹人手一副,秀瑶和秀容两人一副,织着玩儿好了。做这些毛线针用了差不多十根筷子,直接后果就是晚上喝粥的时候实行了轮班制――筷子不够。

柳絮笑道:“姐,过几天是集了,再去买把筷子吧,别等俺姐夫回来,发现咱们败家败得筷子都没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

柳氏呵了呵手,看柳絮织得飞快,她也手痒痒想试试,但是那边秀芹纺线没那么快,总得等会儿才行。

秀芹问道:“娘,咱们留的棉花够吗”

柳氏想了想,“够了,今年的棉花除了交租子,咱们自己留了不少。”此地农家凡是租种官田的必须种棉花,而且有一定的任务,至于租子,一部分地区要求交棉布,一部分地区就可以直接交晒干的棉花。桃源村这里就可以直接交棉花,而不用织布。

剩下的棉花,柳氏都晒干了用大麻袋装着,等需要的时候就去轧棉花、弹棉花,然后皮棉就可以直接使用,棉籽还能用来榨油,榨完油的油渣还能用来喂牲口或者是当肥料。

秀芹道:“那我再去拿点来搓花眼子吧,这里不够了。”

柳氏看了一眼,“明儿再搓吧,先把现成的那些线穗子纺了就成。”说着她又让秀瑶去往灶坑里填两块木头,这样炕上能热乎得久一点。

那边柳絮一只小手套已经织了大半,晚饭前秀瑶就给她讲了如何加针、减针、收针,最后是带指头顶的,还是露着手指头的,方法都教给她。如今她已经完成了加针和分叉,正在那里织大拇指头的位置。秀瑶一说,柳絮就能领会,再将关键的织法教给她,她基本就能织出来。

看着手指灵活织毛线的柳絮,秀瑶不禁有个疑问,为何古代没有普及针织的服饰呢?手套、袜子、线衣裤,又贴身又保暖,为什么没有呢?

她可不信古代人发明不出来,毕竟不是什么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既然能织布、织渔网,织毛衣更不是难事。肯定有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没有普及这项简单好用的技术。

她无责任猜想,可能是古代服饰风格的问题?古人喜欢宽松的衣裳,不喜欢太贴身的,而且针织毛衣毛裤不能体现古人的飘逸风格?

又或者材料不适合,棉麻弹力不佳,如果没有氨纶,针织起来不够结实,容易坏。

想杨贵妃梳着慵懒髻,点着花靥,画着蛾眉,然后穿着毛衣毛裤,那风姿那……简直让人如魔似幻了。

秀瑶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惹得大家都看她,她赶紧摆手道:“没什么,没什么,我就是想能不能织出来穿身上,起码紧身一点,不呼呼拉拉的。”

柳絮笑骂道:“不许胡说,这东西这么紧,穿身上像什么话。”那边秀芹脸颊已经红了。

睡觉的时候,柳絮已经将那只手套织好,因是给秀瑶织的,她手小,所以也不费棉线,织得也快。秀瑶戴上试了试,刚好!

“小姨,你真是手巧呀!”秀瑶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柳絮道:“有什么难的,要是这点东西都做不来,那我整天在家里干嘛去了?”

时候不早了,柳氏张罗着赶紧睡觉。

虽然秀娴不在家,可屋小,炕也不是很宽大,五个人也有点挤。不过秀瑶觉得这样也暖和,反正要俩人一个被窝,挤得热乎乎的,一点都不冷。

秀瑶和柳絮一个被窝,她没忘记让小姨兑现承诺,小声问她退亲到底是怎么回事。

柳絮附耳低声告诉了她,秀瑶一惊,“不可能。”

柳絮轻轻地掐她,让她别那么大声,柳氏问她们干嘛,秀瑶忙说没事,睡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