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10生意头脑

重生农家乐 110生意头脑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秀瑶又叮嘱了秦扬和秀丽几句,然后她对秦大福道:“爹,我看有人挑着担子卖,我和三姐抬着叫卖试试看。”

秦大福道:“你们小心点,看着点道儿,别让人撞了,卖不掉也没什么。”

秀瑶和秀容答应了,就抬着筐子转悠去了。

很快,集市上就响起了清脆的童音,“三炒福豆真好吃,酥脆可口又香甜,一炒霉气跑,二炒灾病消,三炒那个福气到!”随后就是嘎嘣嘎嘣的嚼地瓜豆的声音,然后就见两个五六岁的男女娃娃在集上咯咯的笑着走来走去的唱小调。

俩孩子虽然穿着旧衣赏,可模样齐整,尤其是男孩子,白白嫩嫩的,比女孩子还水灵,看得人心里很舒服。

就有人问他们唱什么,男孩子也不怵人,大大方方地就朗声又把那几句话念了一遍,听得人怪好听的。

他们还把自己手里的炒地瓜豆也给人尝,不过只给两粒,多了不给,让人吃得酥脆可口,满嘴香甜,可还没细品出味儿道来就没了,只觉得很想再吃。

秀容很是狐疑,不断地问秀瑶,“真行吗?”

秀瑶笑道:“三姐,有什么行不行的,总比我们站在那里一个人不去问好吧。如果送一把出去能拉一个顾客来,那也值得了。”

不多会儿竟然有人来问,“小姑娘,你们那个福豆多少钱一斤”

秀容大喜,立刻道:“十个钱。”

十个钱啊?能买好几斤麦子呢,那人念叨着,似乎在犹豫,秀容心里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好不容易有个人来问,可能嫌贵了,她不禁咽了口唾沫,很想改口说八个也行,实在不行,五个也可以。毕竟地瓜豆她们没花钱,可五个钱能买半斤鸡蛋了。

秀瑶打量那人,看他不到三十岁左右的样子,身上穿着棉袍儿,虽然是青布的,可也是细棉布,不是乡下自己家织的那种粗布。

她赶紧拽了一下秀容,制止她要降价的意思,对那人笑道:“我们这个福豆,可不是常有呢,只有冬天才做,过年吃了正月吃,二月二最后吃一锅,之后我们可就没了。而且这东西我们只卖十文,其实二十文三十文都要的呢,我们不过是觉得大家都没钱,才这样卖呢。”

再好的东西,在乡下这种地方,也卖不出高价的,毕竟大家的消费水平在那里。所以就算能卖二三十,也只能卖十文。

这种价格秀瑶觉得不会太贵,也不至于太吃亏。

那人笑道:“一个炒豆这么多讲究?这是什么炒的,这么稀奇?”说着就蹲下去看布袋里炒豆。

秀容刚要说,秀瑶忙道:“这是我们秘制的,可不随便外传。”

秀容看了她一眼,也默认她的说法,心里却懊恼自己怎么就跟傻子一样人家问就要说呢。

那人又尝了尝,道:“有点贵,便宜点吧。”

秀瑶摇头,“那可不行,我们这就是来试试,那边还有人家要呢。”

那人看了她们一眼,目光里有狐疑,笑道:“成,那我买一斤尝尝。”

秀瑶麻溜地给他称了一斤,笑道:“这位大叔你眼光好,现在买还是十个钱,回头说不定就要十五个钱了呢,我们可没有多少,卖一点少一点呢。”

称完了,她笑道:“大叔,我们可不送油纸或者布包的,您自己拿口袋装了吧。”

那人很是无奈,“我买东西,可从来没见过这么自信的小贩呢。”不过他还是掏出一个布袋把地瓜豆都装了。

秀瑶笑道:“我们可不是小贩,我们也不是专门卖东西的,我们是卖福豆的呢,祝大叔合家欢乐,生意兴隆。”说着鞠了一个躬,把那人逗乐了,“有意思。”他拿了地瓜豆也不逛街转身就走了。

秀容捧着那十个钱却有点发懵,自己可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钱呢。

秀瑶看三姐十个钱就蒙了,赶紧捅了捅她,“三姐快收起来吧。”

秀容笑了笑,“我有点了晕头了,还真能卖钱。”说着又看秀瑶,“瑶瑶,你还真能忽悠人。”

秀瑶抿嘴浅笑,这是一种销售战略,在这地方算是中高端路线了,否则这地瓜豆三四文一斤也卖不掉呢。

有时候便宜了人家反而犹豫,贵一点他们还乐意买,而且还必须地只涨价不降价。

又转了一会儿,一直只有人问没有人买,对普通人家来说,十文钱一斤着实贵,都可以买将近两斤鸡蛋好几斤麦子了,用来买这种零嘴儿,他们觉得不划算。

再过一会儿,有几个人买了一两尝尝,都不肯买多。

秀容又泄气了,“瑶瑶,咱们是不是便宜点,人家嫌贵。”

秀瑶道:“三姐,咱家有货压着吗?”

秀容摇头,秀瑶又道:“那咱们的福豆不好吃吗?”

秀容道:“好吃啊,可好吃了。”

秀瑶笑道:“那就好了,咱们愁什么呢?不买咱就拿回家自己吃好了。”

秀瑶这么一说,秀容立刻领会,跟开了窍一样,接下来有人来问,她就主动应付,不必秀瑶开口。倒是把秀瑶说得一愣愣的,三姐也太嘴上不把门了,这比自己还能忽悠呢,连吃了这个长福气,百病消,延年益寿都忽悠出来。这算不算是夸大其词,有乱打广告嫌疑呢,好在没人来纠察,秀瑶也就不管,任由三姐忽悠,反正能卖掉就好。

再过个把时辰,布袋里还剩下十斤,已经卖掉了一多半,赚了一百来个钱――只有四十个钱,另外就是价值□十个钱的实物,有米有面还有糖、鸡蛋。

后来看看快晌天了,秀瑶怕爹着急,就把秀丽和秦扬招呼过来,一人给他们一把,让他们去跟爹说一声,再多等等。

俩小儿跑开了,秀瑶对秀容道:“三姐,咱去那边看看。”

那里是两人在摆摊卖点心,里面有些糖片、糖炒花生、桃酥、江米条、麦芽糖、饴糖等等。秀瑶拉着三姐抬着筐子过去,她也不跟他们拐弯抹角,径直道:“老板,我们这里有十斤福豆,你们要不要留下卖?”

这半天集市上都传遍了卖三炒福豆的姐妹俩,秦扬和秀丽和把那段话唱得孩子们都会念,那俩流动卖点心的小商贩都看过还买了几两回去尝尝,这俩摆摊的自然也听见了。

秀瑶也看得出他们对她的福豆感兴趣,甚至还有点敌意,似乎怕成为竞争对手。

“你这豆子怎么卖?”其中一人瓮声瓮气地问。

秀瑶笑道:“我们零卖是十文钱,现在已经涨到十三文就要没了。你们如果都留下,给你们七文,你们可以赚点。你们是专门卖点心的,要是人家来买你们没有,只怕他们会失望呢。”

秀瑶说中了他们的心事,可他们觉得七文有点贵,若是四文钱还能接受。

可七文是秀瑶的底线,她看他们还跟她还价,她就笑道:“两位大叔,真是对不住呢。我是诚心的,所以直接给你们最低价,如果要是还价,那我直接给你们十文好了,你们还一下,也不过是□文,还没有这个便宜呢。而且,我也是想跟你们做长期生意,否则我和姐姐在集上卖,都不够呢。”

秀容也立刻道:“就是啊,我们今天第一天来,才一会儿功夫就把四十斤卖完了,现在还有十斤,想跟你们合伙,这样你们有福豆卖,我们也就不用再来叫卖。大家都有好处,是吧。”反正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多说几斤也无妨。

其中一个卖点心的笑道:“你们姐妹俩,可比我们会卖,真会说话。行,我们两家一人留一斤试试。”

他说完,便转了个身,给秀瑶使眼色,低声道:“回头剩下的都给我。”

另一个却大声道:“你要是要一斤,那剩下的我要了。”

这人立刻道:“我也要的,咱们还是一人一半吧。”

瞬间十斤卖光了,虽然一斤少了四文钱,可却是一下子脱手的。他们想给别的点心换,秀瑶却不肯,只要钱,那俩人笑着说这姐妹俩小小年纪这么精明,只好数了钱给秀容,另外自然也有米面鸡蛋之类的东西。

一下子入手七十个钱的东西,秀容心里乐开了花。

那俩人一拿到了福豆,立刻就标价十二文,反正就那么两斤,慢慢地卖就是了,秀瑶又把自己家的地址给他们留下,如果还需要就去找他们预订。

秀瑶和秀容跑去找秦大福,把钱和其他物品都摆过去,把秦大福吓了一跳,“卖了这么多?”一上午他也不过卖了四五双蒲袜,能赚六十个钱左右的东西,而姐妹俩却赚了两百多个钱的东西呢。

听她们说把剩下的都给了卖点心的,秦大福诧异道:“咱们自己也能卖完,怎么就便宜给他们了?”

秀瑶笑道:“爹,这跟你的蒲袜不一样,你的蒲袜好几家都有,咱们一下子也不能都卖掉,可那个地瓜豆别人家没有,咱们要是整天零卖,你想想,就靠咱们自己一个摊,一天能卖个几斤?天天卖,过几天新鲜劲儿过去,也不可能一天卖很多。不如咱们批发给那些摊贩,让他们卖。一个摊贩卖三斤,要是好几个摊贩,那就是好几个三斤呢。而且这还是一个集,到时候别的集的摊贩也卖,那就更多人了。可比咱们自己卖划算多了吧。”

秀容笑道:“爹,瑶瑶可有心眼儿了。”

秦大福听她这么一说,也转过弯儿来,笑道:“这样是好呢。”

秀瑶道:“不过,这总归是小东西,一点小零嘴,再好吃也是有限的。那些饴糖什么的也好吃,也不见得能卖很多,还是要慢慢地卖。咱们这个福豆也是,只能算小本的。”

秦大福笑道:“小本也是好的,能赚钱就好。来年咱们多秧地瓜。”

秀瑶自然有打算,只要地瓜一普及,这东西就不稀罕,现在她是仗着别人不知道这是什么,还能忽悠一阵子,自然是不可能永久的。不过在大家知道之前,她还是能赚点钱的,所以不能自己卖,就要尽可能地扩大范围,让人来批发,独家出产,肯定能赚点钱。只是,毕竟是小吃,价格不能太高,否则超出了普通人家的承受能力,人家也不爱买。只要比那些常见的糖花生什么的,稍微贵点就好了。

秀容兴奋道:“爹,咱们回家把那些地瓜都煮了晒干,回头再来卖,趁着过年以前多赚点。”

秀瑶想着真要是批发,也得备货,所以她想去姥娘家一趟,让姥娘家也晒起来。卖福豆赚钱,买粮食吃,比吃地瓜要舒服一点。

她又庆幸今年秧了七八亩地瓜呢,否则可不够折腾的,晒了那么多地瓜干,还留了好多吃的,今年是足够了。

秦大福见赚了钱,就想给孩子买点吃的,看有卖糖葫芦的,他犹豫着想买。

秀瑶见状立刻道:“爹,不要买,这东西咱自己可以做,简单得很。”

那卖糖葫芦的听到,立刻不乐意地道:“怎么,你们也要来卖啊?”

秀瑶笑道:“不呢,我们就是想要是吃就自己做,不用花钱买。大冷天的,大叔卖糖葫芦不容易,我们不来抢生意的。”

卖糖葫芦能赚几个钱啊,累死累活,怪冷的,而且,满大集上都是卖糖葫芦的,不过是赚个辛苦钱,要养家糊口都未必能够呢。

本来就是如此,就算知道一样东西可能会赚钱,可想到又累又冷,一大半人就灰了心,再想想就算做了也未必能赚多少钱,又是一些人退出了,还有人未必舍得投入,也未必舍得放下自己手头的事儿,再就是也未必能拉下脸来四处叫卖,没有做生意的那个头脑和准备。

所以,就算一样东西赚钱,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蜂拥去做的,这不是老农民种点什么那么简单。

一回家,他们就把家里的地瓜又煮了一大锅,放凉了,切片晒晒直接就切小块,不必等晒干了再那么费力去切块了。切碎了就不能像一大片那样挂在棘子上晒,就得放在席子上摊开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