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快穿之非常生物见闻录 > 第四百九十二章:造反只为诛九族(完)【二合一】

「谁……究竟是谁?」

「这是什么白莲妖术!」

「到底哪来的声音?这这声音难不成真是嘉和公主的声音,怎么可能?」

有些人吓到出不了声,自然也有壮起胆子,强装镇定,怒吼质疑,四处探看的,还有仔细分辨声音来源的,只不过曲洁在朝政大殿四面八方都有布置微型摄像头,以确保监控内容准确周全。

所以声音自然也是自四面八方来。

实在难以精确定位。

「你是女儿国国主?」大殿内部混乱了好一会儿,宣武帝才勉强冷静,并用力拍了下龙椅,站起来大声吼着问道。

「不错不错,好歹没有太丢人。

侄孙啊,我可是你姑奶奶,莫要叫的那么生分,你看看,你手下大臣好歹还知道叫我一声嘉和公主呢,你叫我女儿国国主,实在是太客气了,还是直接叫我姑奶奶吧,我比较喜欢这个称呼。

毕竟你我现在也算是平起平坐,没必要讲究什么君臣有别,你我都是君。

对了,刚刚我的话你听清楚了吗?

你不会以为我真是在狐假虎威,虚张声势吧,要不是为了少死点人,我是真不想在这跟你废话,你们可以不把手下的士兵当人看,可我还是挺在乎他们的,毕竟我在外面开拓领土十分缺人。

好了,不跟你废话了。

立刻休战,下罪己诏,然后我会派个人过来与你们建交,签订一些协议。

之后一切都依循旧制,不过如果大乾境内有百姓愿意移民到我女儿国,你不得阻止,大概就这么些,具体的回头建交协议书上会写清楚,你自己看吧。

不然,你们可以试试能不能离开京城,但凡现在朝政大殿中有一个能活着离开京城,就算我输,好自为之吧。」

说完这么一番话后,曲洁便关闭了通话键,并立刻联系飞艇,让他们直接停到朝政大殿的上方,一旦有人想要离开朝政大殿,就立刻当场射杀,呵,要真让他们离开朝政大殿四散而去,想要确保没有一个人能活着离开京城,还确实有点难,为了让自己不食言,也只能苦苦他们,不让他们离开朝政大殿了。

飞艇上的人盯着整个京城可能有点困难,但是盯着一个朝政大殿,还是没问题的,况且朝政大殿下面又没地下通道,想靠自己挖地道离开,还不如先琢磨琢磨不能出,他们能在里面待多久。

紧接着当然就是飞艇直接飞到了朝政大殿的上方,所有想离开朝政大殿的都被瞬间击杀,曲洁他们则是依旧坐在女儿国朝圣大殿,通过不同屏幕看戏。

看他们惊恐不已,内部撕叉。

看他们为了活命,只能纷纷再也不顾脸面的请求宣武帝同意,而结果当然是宣武帝也不得不妥协,并当场写了一份罪己诏,朝四面八方的空旷之地读了好几遍,直到曲洁再次出声表示认可。

才派了个太监带着罪己诏出去。

算是认输。

这次出门的太监没事,甚至停在朝政大殿上方的飞艇,也在曲洁的指挥下离开了,不过在彻底离开京城之前,他们还有听曲洁的指示,将内部剩下没扔下去的那些导弹,在附近找了个空旷之所,全部都扔了下去,省得再带回去。

既是再次给宣武帝一个威慑,也是用事实证明,他们是真不缺这玩意儿。

不用再有的没的,自己瞎猜了。

老实听话比什么都强。

这么一番折腾结束,不论是宣武帝还是满朝文武勋贵,都没了脾气,不管内心有没有脾气,至少表面没脾气了。

然后当然是紧急召回水军,并将那些水军当场解散,对外发布罪己诏,以及捏着鼻子与女儿国派来的女外交

大臣签订了一系列协议。不过总体来讲,曲洁是真的相当给他面子,也相当客气。

既没有让他做女儿国的附庸,也没有让他割地赔款,更没有让他交岁币。

足以体现她这姑奶奶的好了吧。

至于允许移民,不得阻碍双方交易之类条款,放在哪都相当合理正常啊!

自己国家留不住人能怨谁?

之后吧,当然就是女儿国与大乾国之间,勉强能算继续和谐相处了起来。

以及人口流动总算不再像先前那样必须偷偷的,隐秘进行,而是开始光明正大的移民,甚至曲洁还特地派了不少人到大乾国境内的穷困地区,受灾地区大肆宣传,宣武帝则是敢怒而不敢言。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大乾国的人口,不断往女儿国流失,如今的大乾国非但没有人口滋生导致的各种问题,反倒因为人口过少出现了很多其他问题。

以及那些问题引发的蝴蝶效应。

比如土地越来越便宜,雇农价格上涨,甚至找不到足够的人去下田干活。

以前人多,同时普通老百姓还没有其他出路可言,即便地主勋贵大肆兼并土地,雇人种田价格极其低廉,或者将田租给别人,分成极高,没有土地的那些普通百姓为了有口饭吃,也只能干。

但现在,没有土地的只要愿意去女儿国,就能立刻领取二十亩土地,同时前三年免税,一家多少人口便能得到多少个二十亩土地,再加上女儿国又不是什么蛮荒之地,人家刚打败了大乾,逼的宣武帝下罪己诏,同时女儿国国主还跟宣武帝是一家人,是宣武帝姑奶奶。

怎么都不能算蛮夷,所以没有土地的百姓对女儿国并不怎么排斥,一些没文化的,甚至觉得女儿国就是个大点的藩国,压根没将女儿国当外人,大家都很愿意带着全家老小,一起移民过去。

没有土地的人大多都跑了,有土地的人在耕完自家土地之后又还能租多少土地呢,那些疯狂兼并土地的勋贵和地主们土地再多,没人耕种也没用,只能沦为废地荒地,土地价格能不下跌吗?

再加上宣武帝又不敢直接阻止想移民的人离开,所以只能通过其他方法努力留住本国国民,比如说不允许土地抛荒,减少人头税,推迟收人头税的时间等等一系列操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促使土地降价,大地主和勋贵们,也不得不提高雇人种田的价格。

而很多人有口饭吃,饿不死。

其实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

手里有点小钱的,同样相当愿意在土地价格下降的时候稍微买几亩地,增加自家土地的亩数,过些年儿子分家的时候每人也能多分几亩地,多得粮食。

正因如此,宣武帝才勉强保住了剩余大部分自耕农,保住了税收基本盘。

又比如说,女子地位得到提升。

没错,虽然曲洁并没有派人在大乾国境内大肆宣扬平等之类的言论,但是大乾国的女子地位,还是在曲洁一些操作的间接影响下,正在逐年的提升着。

毕竟大乾国有太多女婴,以及被卖或其他因素较为凄惨的女子被曲洁派人救回女儿国,同时女儿国内女子地位略高男子一筹,一切有法可依,完全不用担心孤儿寡母被吃绝户等国情,也十分吸引部分女子前往,加上还有青楼女子凭学识当上了县令之类的故事在宣传。

多的是大乾女子愿意去女儿国。

很多时候,很多女子之所以忍气吞声,不是她们不想反抗,是知道反抗也没有用,反抗之后只会更惨,而女儿国的存在则是给了她们底气,给了她们一个反抗之后可以靠自己活下去的地界。

所以这些年,大乾国境内真的有很多女子直接前往女儿国定居,或者与

丈夫和离前往女儿国定居,再加上女儿国还特地在大乾国,办了个女子互助会。

帮助有反抗心却无能为力的女子。

这些情况都直接或间接促使越来越多的女子移民到女儿国,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乾国男女比例越来越悬殊。

而朝廷那边为了维持人口增长,不得不一边限制官员勋贵纳妾,一边打击溺死女婴现象,以及配合着搞了些取消女子人头税,家里有多少女儿可以减免多少税收之类的操作,另外还取消了贞节牌坊,大力鼓励寡妇再嫁,四十多岁的寡妇都不放过,真真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因此得到的地位提升与平等实际上没太大关系,主要还是利益驱使。

但至少溺婴现象得到了减少。

大乾算间接的,不得已受到女儿国影响,国内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后来宣武帝他们也发现了,一直这么下去不是回事,他们要是再不做些改变的话,日后恐怕国将不国,而既然打不过,又无力阻止女儿国带来的影响。

与其一直被动接受影响。

然后再被动不断出政策打补丁。

还不如直接学学女儿国,这样他们至少能够把控大方向,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每次都是等到发现问题,并且问题出现了很长时间,影响很是深远,他们才后知后觉的去弥补,以及调节政策。

甚至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宣武帝派出了不少皇室子弟,以及勋贵官员家的子弟,让他们前往女儿国进行学习交流。

主要是学点先进知识带回来。

建设大乾。

曲洁也没拒绝,只不过先进知识并不急着教他们,先进思想倒是可以提前灌输灌输,反正只要他们不把各自女儿送过来学习,曲洁就不教有用的东西。

如此几年之后。

宣武帝他们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核心问题在哪,然后不得已将自家的公主郡主,其他官员勋贵家的女儿,送到女儿国学习,这次曲洁有上心派人教导,只不过在教导各种有用知识的同时,也没忘了灌输一些女子当自强,谁说女子不如男,且上古第一帝就是娲皇等思想。

几年之后,派过来的这些女子虽然如宣武帝他们所愿,学会了很多先进知识,但回国后的她们却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自己学会的知识,创办了些女子学院之类,甚至几个公主还搞起平权运动。

希望获得较为平等的继承权。

也能参与夺嫡啥的。

怎么形容呢,就是让宣武帝他们有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部分老学究和坚持男尊女卑的,更是认为必须关闭女子学院,避免异端邪说传开,甚至想驱逐从女儿国求学归来的那些公主郡主等贵女,要不是忌惮女儿国,他们说不定还想禁止女儿国任何言论传进来呢!看書菈

朝廷内的求新派和守旧派。

争的难分难解。

不过吧,不管守旧派和那些老顽固再怎么冥顽不灵,都无法阻挡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无法阻挡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碾压旧文化的恢宏大势,所以即便守旧派那有努力挣扎。

一些思想还是在民间迅速传开。

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机械出现,越来越多不需要重体力活的工作出现,不少女子走出家门,开始经济独立,整个社会的大风气思想,都因此逐渐的扭转。

不过这些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有影响也不至于彻底扭转,更不至于在一两代得以完全改变,只能说社会总体氛围没有过去那么窒息了,缠足的人变少了,愿意出门的女子变多了,贞节牌坊变少了,改嫁和离变得正常了。

老顽固还在,新思想也没灭。

新旧共存。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女儿国不衰败,不灭亡,那么新思想和新风潮就不会被人扑灭,终有一日能够压过那些老顽固、老思想,彻底引领时代。

而曲洁除了继续执行自己开疆拓土和教育普及的政策之外,则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家政体律法,各部门机构的修缮,以及对皇太女的培养教育上。

她的任务其实已经算完成了,只是继承人还没有培养好,为了不让自己创建的女儿国昙花一现,她必须培养好自己的孙女,甚至她孙女也必须培养好一两代继承人,所以曲洁此时不仅需要将孙女培养好,还需要构建一套至少能维系百年的传承体系和皇太女培养体系。

这才是真正的大难题!

毕竟奋六世余烈,最后被败家子三两年祸害干净的例子,实在是不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