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快穿之非常生物见闻录 > 第三百九十九章:番外——善圣至德女帝(上)

景安十四年,七月初三,齐嫔生一女,景安十五年,四月初八,安嫔生一女,景安十五年,七月二十,婉妃生一女,景安十七年,元月初二,皇后生一女,景安二十年,十二月初十,云贵人生一女,当是时,景安帝共计七公主。

景安二十一年,元月十三日。

百官请景安帝立嗣子。

没办法,景安帝年纪已然不小,四十岁了,在这个皇帝寿命也普遍不长的时代,能活到四十岁以上的皇帝数量并不算多,活到六十的就更少了,立嗣子肯定不能挑个成年的,得挑个刚出生或者一两岁,三四岁的孩子,等把孩子培养到能独当一面,立太子继位的时候。

景安帝差不多也就到六十岁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前面四位先帝的平均寿命并没有达到六十岁,要是把他哥,那位废帝加上,五十岁都达不到。

所以百官是理所当然觉得,四十岁依旧无子的景安帝,必须得立嗣子了。

再不立便来不及了。

他们可不想回头搞个选帝,或者幼帝登基,太皇太后摄政之类的麻烦事。

而景安帝本身当然是不愿意的,一来是觉得自己年纪不大,还能再努力努力,七公主都出来了,下一个怎么着也应该是儿子了吧,二来当然就是他不甘心皇位旁落,自己好不容易努力了这么些年,不但使得皇位继承得到四位先帝的认可,还让天下长治久安,有了盛世迹象,结果却要被旁支的皇族摘桃子。

这让他如何能甘心呢?

不甘心到什么程度,不甘心到他都有些后悔自己这些年这么努力勤政了。

既然家业最终都是要给别人的。

那他还努力个什么劲?

然后,景安帝与群臣之间的拉锯战便开始了,很多觉得自家血脉与景安帝血脉比较亲近,有很大可能成为嗣子的藩王也开始努力,自己当不上皇帝,自己的后人当上也不错,本来已经十分清明稳定的朝堂,都因此开始出现混乱。

朝廷争斗影响国家稳定。

实在再正常不过。

到最后,景安帝甚至不得已请求曲洁,不过被曲洁以自己没有送子能力拒绝了,同时曲洁还提醒他,民间其实并不乏无子继承家业,立女户招婿人家。

只要有能力压下宗族议论。

自家女儿也能立得住就行了。

虽然曲洁只是随口一提,但她这随口一提,却足以在景安帝的内心深处埋下种子,并且在又折腾了几年,再次生了两个女儿,百官勋贵要求立嗣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后,总算开始生根发芽。

不过他并没有敢立刻立某一个女儿为皇太女,而是开始了长期布局,以及与官员们进行拉锯战,坚持不立嗣子。

长期布局主要包括培养自己那些女儿,将自己女儿当男子一样教养,同时治国理政之类帝王术都有教导,毕竟即便传位女儿,也得选个有能力的,要是选个没能力的恋爱脑,别回头把皇位直接拱手让给皇夫啥的,那岂不是造孽!

除此之外,当然就是暗暗引导民间舆论,这一点,他不好光明正大的支持立女户,女子离婚再嫁之类,因为他要是这么做的话,百官只要不傻,都能察觉出他的意图,到时肯定会拼命阻止。

所以他只能借曲洁做筏子。

在宣扬曲洁这只白玉玄武,真武大帝信仰的同时,往里面掺些私货,比如像什么真武大帝虽是女子,却也降妖除魔,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几位大帝,还有像什么真武大帝成神前,也曾经以女子和公主之身,在净乐国当中登基称帝。

值得净乐国迎来百年盛世。

当然了,这些私货他没敢大规模的正面宣传,只是命人在民间,

在一些百官不太注意得到的地方,暗地传播着。

另外就是,他还有命人偷偷调查民间一些立女户,吃绝户之类的情况,然后给予支持和帮助,虽然他不敢光明正大的做这些事,只是偷偷帮忙,但他毕竟是皇帝,有他的支持和帮助,那些人的压力自然是立刻就少了许多,足以在本地方圆几十里造成一定的影响,间接鼓励一部分有类似想法的人也这么做。

如此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民间一些风气,自然会稍微有些扭转,很多有想法的女子也壮起胆子,要立女户,或者说家里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同样开始拒绝族里的过继要求,想培养女儿。

虽然有很多人觉得,儿子比血缘关系更重要,即便过继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也是传承香火,但同样有很多人觉得血缘关系比儿子不儿子更重要。

家产给女儿继承。

也好过给没任何血缘关系的继子。

在这个过程中,景安帝还借着一对被吃绝户的母女,偷偷派人把她们送到京城告御状,然后以此为基础,借题发挥,大发雷霆,要求必须严惩严判,并且修改律法,将吃绝户纳入律法当中。

明文规定不允许。

但凡查到或者上告,当地官员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当者,当视之为同罪。

百官私下觉得,景安帝很有可能是感同身受,怕自己死后,自己皇后妃嫔和女儿受欺负,再加上吃绝户这种事属于私下可以做,但绝对不能光明正大支持的行为,所以他们也就没怎么拒绝。

很快便通过了这一条。

随着这一条律法通过,接下来当然就是在景安帝的鼓励下,很多人开始告状,然后又有很多地方官员依旧阴奉阳违,以及景安帝想派遣钦差下去督查。

却没人接手这种理不清的家务事。

不过这些都正中景安帝下怀,因为他很快就在早朝表示,既然没有官员愿意去为这些女子主持公道,那自己就把自己的女儿派出去,紧接着他便将今年已经十几岁的大公主和二公主派出去。

分别巡视南北,督办类似案件。

为女子申冤等等。

百官自己刚刚拒绝了这件事,现在倒也不好再说我愿意,只能以各种祖训之类乱七八糟的言论来阻止,并且表示让公主去办这事,很可能有危险之类。

不过景安帝无所畏惧,直接表示自己的女儿受真武大帝庇护,肯定没事。

不用你们来操心。

然后便以强硬手段,执行了下去。

紧接着当然就是两位公主,在曲洁的庇护之下,替天下所有有冤屈的平民百姓,特别是女子,***或主持公道。

民间声望可谓迅速拔高。

至此,百官也隐约察觉出了景安帝的想法,知道他大概率是想让自己女儿登基,然后当然是更疯狂的请立嗣子。

并且写无数奏折,旁敲侧击,乃至于编故事讲历史之类的,表示这不对。

女子理政,牝鸡司晨,天下大乱。

然而现在的事实情况却是,随着两位公主巡视南北,天下冤案顿时立减八成,百姓欢呼雀跃,无数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甚至觉得天高皇帝远,胡作非为的官员下马,就连普法工作都有了一定成果,很多人都知道地方宗族没有资格审判村民族人,私刑害人更是当死刑。

甚至有被官员逼反的百姓,自缚下山请罪,跪请两位公主主持公道啥的。

一时间两位公主的民间名声。

直逼包青天的档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