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快穿之非常生物见闻录 > 第一百六十六章:开局震撼老朱八百年(16)

随着老朱被气吐血的消息传出,乾清宫外很快就围满了人,但凡没就藩和远嫁的皇子公主,全都陆续赶了过来。

后宫妃嫔也纷纷而至,求见看望。

只不过朱元璋没心情理他们。

更用不着他们过来侍疾。

所以直接派人表示自己无碍,将他们打发走,只留下发妻马皇后,将其请进乾清宫,相顾无言,不知从何说起。

“陛下,胡惟庸案不至于把你气成这样吧,所以你究竟为何气出病来?”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发妻,绝对是这世上除了朱元璋本人之外,最了解他的人,所以她很清楚,胡惟庸的案子或者胡惟庸案子牵扯到的人,绝对不至于把朱元璋气成这样,肯定还有其他事。

“标儿昨日脉案也是气急攻心,难不成你们父子俩生气的是同一件事。”

“怎么,不能说吗?那就算了!”

马皇后虽然有好奇心,但她更知道如果他们父子俩都不想说的话,还是不要问为好,再深的感情,再厚的恩情。

也是会越吵越薄,越用越少的。

所以如非必要,她并不会多问或者多劝诫什么,感情还是得用在刀刃上。

不能全指望所谓亲情爱情。

帝王多是独断无情……

“唉,妹子,倒不是不能说,只是不知从何说起,这几天经历之事的离奇程度,比我布衣得天命登基还要离谱。

事情要从查抄胡府那天说起……”

朱元璋对马皇后是有感情的,甚至于已经不能称之为爱情,而是亲情,所以他长叹了一口气后,便将这两天发生的事,全都一五一十的讲给马皇后听。

从曲洁这只白鹦鹉的出现。

一直说到昨天顺利得到大明简史。

“明史前面还好些,老四靖难起兵虽然使得天下乱了四年,但之后也算文治武功都很突出,史称永乐大帝,他儿子和孙子虽说死的早,可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污点,好歹开创了个仁宣盛世。

但他重孙朱祁镇。

就是个蠢货和畜生了。

听信宦官之言,一场土木堡之战把我大明武勋精锐全部葬送,他被俘之后不知以死殉节,竟然还恬不知耻叫门。

无耻程度,堪比徽钦二帝。

简直就是我大明国耻!

幸好有于少保力挽狂澜,坚持守卫京都,否则恐怕又是一个南北宋之局。

他弟弟朱祁钰也是个蠢货,心慈手软,妇人之仁,那样一个窝囊畜生般的太上皇接回来干什么,直接让他客死异乡不行吗,接回来也不知道把他弄死。

结果倒好,儿子被人害死,自己也被害死,让那个畜生成功复辟了,而那个畜生复辟之后,竟然又是诛杀于少保等功臣,又是给俘虏他的也先,导致土木堡大败的宦官立庙,畜生畜生畜生!

世间怎么会有这等畜生……”

即便他昨天已经看过一遍,气过一遍,甚至吐过血了,但再次提及这件事的时候,朱元璋还是气的有些受不了。

现在正努力大喘气,深呼吸。

缓和一下自己的愤怒心情。

马皇后此时也是目瞪口呆,震惊于后世竟然出现如此恶毒愚蠢,所作所为简直能用罄竹难书来形容的昏庸之君:

“此次后,天下谁敢真心为国。

下次若有天倾之祸,哪个敢救?”

挽天倾,救国难的功臣被杀,祸国殃民的奸宦反倒被建庙供奉,天下但凡有报国之心的正直之臣,谁又不心寒。

缓了一会儿后,朱元璋索性又十分简单的说了一下接下来的几任皇帝,一直说到最后吊死煤山的崇祯,才结束。

“妹子,你怎么看?”

“土木堡之变于我大明而言,几乎能与唐朝的安史之乱有的一拼,虽说人口经济损失没有安史之乱严重,但是从此之后,大明确实在逐渐的走下坡路。

这一点跟安史之乱还是很相似的。

没了武勋制衡,文官一家独大,后世部分帝王想要做一些不符合文官利益的事,就只能动用宦官,两个起用宦官最为厉害,妄图重新掌握兵权的帝王。

正德和天启。

全都落水病死,恐有问题啊!

最后那个崇祯帝,唉,听起来是挺努力的,但他就不是个为君的料,既无识人之明,也不信任臣下,不干活的没事,干了活没做好的,或者不如他预期的就得死,能干活的都被他杀干净了。

剩下的不是明哲保身之辈。

就是不被重用之臣。

竟还怪群臣误他……”

实际来讲,能吐槽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能找出来的问题也太多了,但朱元璋说的其实已经是大明简史的简史的简史了,很多细节都不清楚,有些皇帝更是只说了生平和怎么死的,所以马皇后只能挑她能肯定的点,稍微评论下。

更多的她缺少具体信息参考。

不好妄加评论。

“唉,到明朝末年的时候,整个大明上下真的是烂到了根子上,后金最开始根本就不强大,只要稍微用些心,便能灭掉,但是那些边军将领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一个个都在养寇自重啊。

有敌人,皇帝才用得着他们,没有敌人他们只能卸甲归田,受文官欺辱。

只是后来养的寇,超出控制了。

真是好笑,文官在内斗,武将在养寇自重,藩王在拼命兼并土地,百姓活不下去在造反,最后皇帝还是个蠢货。

这大明亡的不冤啊,不冤!”

在将内心憋着的话,稍微倾诉些出来之后,朱元璋顿时就觉得舒服多了。

“所以,你现在想干什么?”

马皇后很清楚,知道了未来的朱元璋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但她更好奇的是朱元璋打算怎么做,怎么去改变未来。

“先梳理一下情况吧,朕要根据史书记载,慢慢的梳理一下,朕制定的那些规矩,是怎么一步步彻底崩坏了的。

妹子,你也来帮我。

现在只有我和你,以及标儿三个人知道这件事以及未来历史,这事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好别增加知情者了。

我要找出问题根源,并改变!”

朱元璋很清楚,他们俩现在看出来的这些情况,只是很浅显的部分,并不触及天下沦落到那种局面的根源问题。

他们接下来要做的是仔细分析明史信息,抽丝剥茧的深入探究背后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