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逐浪少年 > 第二十二章:师父出山

逐浪少年 第二十二章:师父出山

作者:逐草四方凌云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8: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下午,袁友寿回到紫高家中。

“参见总舵主!”袁友寿见到天赐,便双手抱拳,弯腰行礼道。

“袁伯伯,不可,不可,权宜之计而已。”天赐使劲摆手道。

袁友寿笑道:“权宜之计也是总舵主,不瞒你说, 现在会中兄弟都对你赞赏有加,说你人品样貌俱佳,乃人中之龙,你这次恐怕要假戏真做咯!”

“我这点心思果然瞒不过袁伯伯。”天赐道,突然跪下拜倒,“多谢袁伯伯救得我娘和妹妹性命,天赐感激不尽!”

袁友寿慌忙道:“总舵主,都是自家人,不可如此!”

天赐起身,道:“袁伯伯不可再开玩笑,叫我总舵主了。”

“好,好,暂且不让你为难。天赐,我虽救得你娘和妹妹,却没救出你爹,真是对不住!”袁友寿一脸歉色道。

“袁伯伯不可说这话,对了,这几日可有什么消息?”天赐道。

袁友寿道: “有!你事先的安排果然奏效,现在会中的许多弟兄心中又重燃希望之火,大家在各个外堂间奔走相告,重组散落兄弟。从他们的口中我得知了你大袁伯伯的消息,那夜大战,大哥受了箭伤,伤势极重,逃进海滩边的树林里便晕了过去。后被一樵夫所救,才幸免于难。养了一段时间伤,后来听说去汨罗山找你去了。”

天赐听完,算算时间,道:“是了,前后时间搭得甚紧,可能我与袁伯伯错过了。”

“也无妨,我已告知会中兄弟,尽力寻访大哥下落,我相信大哥也一定会得到你当了总舵主的消息,到时候他自有办法和我们取得联系。”袁友寿道。

“袁伯伯,天赐,你们进来叙话,我烧了茶水。”紫淑菱唤道。

二人进了屋里,紫淑菱端来茶水。

天赐喝了口茶,道:“袁伯伯,朝廷兵马突袭之事我也大概了解了一番,显然此事他们蓄谋已久,是想将我们平坤会一锅端了,不然不可能还同时对外五堂也一并行动,难道此前都没有一点风声?”

“事发的前几日,福州府衙的李德佑有提醒过我,说朝廷大量往这边增兵,似有大动作,叫我们提高警惕。我当时心想,如今到处反兵四起,朝廷用兵也属正常,所以也没有太上心,这都怪我。”袁友寿道。

“嗯,还有,此次朝廷的突袭行动如此顺利,袁伯伯有没有想过,是不是我们平坤会里有朝廷的内应,而且还不止一个两个。”天赐提醒道。

袁友寿听完,迟疑了一下,抬头眼望房梁,咬着下嘴唇,陷入了沉思。

“嘭”地一声,袁友寿突然拍了一下桌子,道:“是了,榆木脑袋啊!天赐,我想起来了,那夜,总舵主的住所附近敌人的兵力十分集中,射向那里的弓箭也相对密集一些,好像事先就知道总舵主住在那里,且那一晚一定在房间里头一样。”说着敲打了两下脑袋。

“这就是了,袁伯伯,平坤会必有内奸,以后我们行事要格外谨慎才是。至于这内奸之事,是一定要清查的,但却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打草惊蛇。”天赐道。

“确实,确实!”袁友寿面有愧色道,不禁对天赐肃然起敬,也暗暗佩服当初自己的眼光。

“袁伯伯,照现下这情况,另设总堂必须无疑,你说这总堂设在哪处较为合适?农场附近指定是不行的了。”天赐道。

“这问题我考虑过,根据地是必须要有的,我看这样,暂时定在广昌的江西堂较为稳妥,你看如何?”袁友寿道。

“会中近况你比我清楚,这些事情你安排最适合,那就这么定了吧!还有一事,这总舵主一职 ,现在该还给你们袁家了,我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地当着。”天赐道。

袁友寿一听,如何肯答应?相互推辞了几次,袁友寿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其实总舵主一职,二哥生前是有安排的。”

“哦?总舵主事先就有人选?那就最好啊,省得我们推来推去!”天赐笑道。

袁友寿端起茶碗,慢慢地喝了口茶,道:“是这样的,记得有一次,我们三兄弟聚在一起聊天,二哥就提到了你,那次刚好是我去汨罗山看你回来后的几天,他问了你的近况,我与他一说。当时他就说,现在各地的反元如火如荼,战事不断,大家都是把脑袋系在裤腰间,假如将来我有什么不测,这担子需得落在天赐孩子肩上了!”

“哈哈哈哈”天赐大笑道:“袁伯伯诓我的吧?”

袁友寿一本正经道:“却不是,不信将来碰到你大袁伯伯,你可以亲自问他。此事且不必再议,当初二哥建立平坤会的终旨你也是知道的,并不是我们袁家自己的事情。”

天赐还要推辞,袁友寿死活不答应。

又过得一日,大伙就要准备动身去江西广昌了。

紫淑菱是无论如何不愿再离开天赐了,紫高岂会不知女儿的心思?征得天赐同意,也随着大家一起举家迁往广昌。

却说袁友福那夜受了箭伤,幸得一樵夫所救,才捡回一条命。伤养好后,的确是去汨罗山找赵天赐了。只是待他日夜兼程地赶到汨罗山麒麟洞时,天赐已经下山十多日,却是生生错过了。

袁友福于是跟师父岳枫说了平坤会遭难的事,并说明来意,岳枫听完后神色凝重,道:“袁总舵主一代豪杰,可惜,可惜。天赐这孩子论人品,武功,当不输于你,只是年纪尚轻,几无阅历,让他当此大任,你觉得妥当吗?”

“师父,我思来想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和三弟自不能出任这总舵主一职,会中再没有一个主事的,平坤会就真的散了,二弟半生的心血将付水东流。”袁友福道。

岳枫道:“会中再无合适人选?”

“确无合适人选!”袁友福道。

岳枫点点头道: “友福,刚才我之所以有此一问,乃是因为天赐在平坤会只是毛头小伙,寸功未立,声望全无,定难以服众。既然你这么说,好,人总是在磨练中长大,让天赐早点历练也好,你我当尽心辅佐于他,让他早日成才,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还了天下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也顺便了了我这糟老头子的毕生心愿。”

袁友福喜道:“师父用心良苦,深明大义……对了师父,你刚才说‘你我’,难道师父……”

“好说,好说,哈哈哈哈……”岳枫打断了他的话笑道,“难道我就不能再发点余热?”

袁友福拜倒,道:“师父愿意出山,实是平坤会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岳枫道:“好说,好说,起来吧!倒没有你说得那么夸张,师父我孑然一身,无门无派,不似那些门主,帮主之类的,责任加身,后顾多频,况且剩下的时日也不多了,若能以萤火之微光,引得些暗夜归路人,也此生无憾了!”说完捋了捋发白的胡须,暮年余志,显露无遗。

翌日,师徒二人下得山来。

二人先行到了江苏堂,却听得会中兄弟说道,朝廷把总舵主以及三位堂主的头颅,用盐水泡得七日七夜,而后高挂于上京的七里城墙头,以儆效尤。

袁友福听说朝廷竟如此羞辱平坤会,不禁火从心头起,恨向胆边生,与大伙商量一番,决定入夜之后,劫回头颅。

“袁堂主不疑有诈?”江苏堂副堂主李书恒提醒道。

“你说引蛇出洞?”袁友福道。

“正是。”李书恒道。

“无妨,今夜人不必多,三、五个好手足已。”袁友福成竹在胸道。

当夜子时,夜色沉沉,有五人穿过一片水杉林,摸着黑接近七里城,正是袁友福、岳枫、李书恒和会中另外两名弟兄。

城墙上点着几根火把,有十来个士兵在那里来回巡逻,那四个头颅被四根长长的竹竿挑起,一字摆开,高悬于城墙头上。

李书恒带着那两名弟兄,蒙了面,每人身上背着一些干草,悄悄地绕到城墙左边,不一会儿,那边起了火。

“着火啦,着火啦!”

“东墙头,快去看看。”

……

岳枫和袁友福也蒙了面,当即施展轻功,奔向城墙。片刻功夫,二人一前一后到了城下,岳枫一鼓作气,足尖点着墙面,几下上了城墙,对着一根竹竿呼地拍出一掌,那竹竿应声而断,落下城头。袁友福在城墙下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麻袋,扯断系在竹竿上的绳子,将头颅装进麻袋。

岳枫一掌一根竹竿,转眼间已拍断了三根。这时候,一个士兵发现了他,拔刀向他砍去,却见他只身影一晃,那士兵便即倒地,自己拔出来的刀硬生生地砍在自己的脖子上,鲜血直流。正待要拍最后一根竹竿时,又有一个士兵看到了他,立即大叫道:“来人啦,有反……”话没说完,只觉得五脏俱裂,紧接着口吐鲜血,一头栽倒,却是被飞奔过来的岳枫一掌拍中后背。

岳枫转身折回,拍断了最后一根竹竿,飞下了城墙。

袁友福收了最后一颗头颅,背起麻袋,和岳枫又飞奔着往水杉林去了。

天快亮时,二人回到了江苏堂,不一会儿,李书恒和那两名弟兄也回来了。

袁友福交待了一番,众人稍微收拾一下,那两名弟兄继续留在此处,李书恒跟着袁友福和岳枫,带上头颅,三人上马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