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逐浪少年 > 第十七章:绣球

逐浪少年 第十七章:绣球

作者:逐草四方凌云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8: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天赐行出几里路,又回望那汨罗山,那山犹如一座白银宫阙,依旧高耸入云。突然间往事涌上心头,天赐钲钲站在那里,思绪万千,山还是那座山,只是换了装扮,可人呢?一会儿回过神来,叹了口气,只感腹中饥饿,便靠着道旁的一棵大树,拿出一张烙饼来吃。

这时候,从他旁边经过两个妇人,眼睛直盯着他看,看完捂嘴而笑,然后指指点点,嘴里还小声嘀咕着什么。天赐感到莫名其妙,皱了一下眉头。

吃完烙饼,继续赶路。由于路程不熟,这晚,天已经完全黑了,天赐却错过了宿头。

借着冰雪的反光,天赐展开轻功,一路往前飞奔,想尽快找得客店或借宿之所,慌乱中竟走岔了路,越往前,道路越窄小,又行了片刻,到了路的尽头,却是一座大山,山脚下有一处房屋。

“就这里吧!”天赐心里道,走向那房屋。

走近来了,天赐拿出火折子,吹燃了,举高一照,发现这是一座土地庙。墙壁斑驳,门板横躺在地上,破旧不堪。进了庙里,四处都是蜘蛛网,一张缺了一只脚的香案靠在墙壁上,歪歪斜斜,随时会倒下的样子,神龛里土地公和土地婆的泥像,一个倒东,一个歪西。

天赐把土地公和土地婆的泥像扶正,吹了吹它们身上的灰尘,嘴里说道:“土地公土地婆,如今这世道,有多少人食不果腹啊!哪有闲心管你们俩公婆?你们这神仙当得也是生不逢时啊!”说完,在一处角落收拾出一片地方来,把行李包当枕头,紧了紧身上的棉袄,吹灭了火折子,躺下休息了。

迷迷糊糊中似有脚步声接近这里,天赐猛地醒来。过了一会儿,这脚步声已近在庙门口,天赐赶紧起身,拿起行李包,悄悄地躲在神龛后面,从一条裂缝里瞧外面的动静。

借着外面雪地的一丝光亮,天赐看到从门外进来一个人,四下张望了一下,又出去了。不一会儿,先前进来的那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抬着一个人进了庙里。抬的那二人都是男的,做农夫装扮。那被抬之人,一头长发,天赐再仔细看那人的装扮,却是一个妇人。

天赐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顿时好奇心起,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看。

那两个男的又把门口那扇门板抬了进来,平放在地上,再合力把那妇人抬了平躺在门板上。那妇人全身软绵绵的,任由那二人抬来颠去,全无反应。

这时候,其中一个男的突然对着神龛跪下,双手合十,嘴里念叨道:“土地爷爷,土地奶奶,莫怪,莫怪!”念叨完了,又拜了拜。然后起身,对着另外一个男的道:“弟弟,你的媳妇,好好对她。”说完摇摇头,出了门去。

天赐这下更是一头雾水了。

留在屋里的那男的站在那里,一只手伸出,指着门板上的妇人,嘴里道:“媳妇,媳妇……”然后慢慢地往那妇人走近,突然扑倒在那妇人身上,张嘴在那妇人脸上一阵乱亲乱啃,然后褪去那妇人的外衣,双手在那妇人胸口处狂捏狂抓……

天赐于男女之事虽不甚了解,可眼前这一幕他也知道这男的行径是大大的不对,气不打一处来,正待出手制止,突然想起刚才那男的跪拜土地公土地婆一事,眼珠一转,有了计较。

他微提内力,大声道:“何方鼠辈,敢在我府里撒野?还不速速退去?”声音浑厚有力,源源地送了出去。

那男的此时已将手伸进了那妇人的内衣里面,听到这声音,连忙把手从内衣里抽出来,愣在那里。门外那男的许是一直守在外面,听到声音,也跑了进来。。

“弟弟,谁?谁在说话?”跑进来的那个男的慌慌张张道。

“哥哥,哥哥。”欲行不轨的那男的只一个劲叫哥哥。

天赐见此情景,心里暗笑,又提声道:“无知鼠辈,我乃此间的土地神,你们为何在此做出如此勾当,速速讲来,不然收了你们!”

那哥哥做贼心虚,以为真是土地公显圣,拉起那弟弟,两人扑通跪下,磕头如捣蒜。那哥哥道:“土地爷爷,土地爷爷饶命啊!小民,小民何大,这是我弟弟何二,我二人是这山后的村民,自幼父母双亡。多年前一群官兵进了我们村子,我弟弟被他们打坏了脑袋,精神失常,见到妇人就发狂。今晚这事,这事全怨我,是我将这妇人打晕,拖到这里,让我弟弟,让我弟弟……”说到此处,浑身打颤。

天赐听着,心里更气,却也不由得心生怜悯,提声道:“此事我知晓了,念你们兄弟情深,就此放过你们,日后不可再如此糊涂, 你们走吧!”

“谢谢土地爷爷,谢谢土地爷爷!”那哥哥连忙道,拉起弟弟,连滚带爬地走了。

待得他们走远了,天赐从神龛后面走出,吹燃火折子,使出推血过穴的手法,救醒了那妇人,连夜将那妇人送回家中。那妇人连同她家里人千恩万谢,天赐顺便在她家借住了一宿。

次日,那家人奔东走西,凑得一桌好酒好菜,把天赐好好款待了一番。天赐盛情难却,干脆也不客气,吃饱喝足,继续上路。

这日,天赐行至铜陵城,看着街上车水马龙 ,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无比的喜悦。记得自己只是在九岁那年,师父带着他去了湖北的武当山一趟,其余的时光,天赐都是在汨罗山那一带活动,几时去过这么热闹的地方?

天赐在街上行了一阵,心中诧异,怎么这一路上总是有人盯着自己看上几眼,然后又偷偷抿笑,特别是一些妇人和年轻女子,老是盯着自己,接着又低声评头论足。

走着走着,见前面围着一大群人,呐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便不由自主地也往上凑。

但见一处高墙大院,围墙刷得雪白,屋顶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微微泛着红晕。二楼中央,突出的绣楼上 ,站着一个身着红装,婀娜多姿的少女,手里举着一个红色的小球,看着街上的这一群人。在她身后,还站着一个身着白衣的少女。

“这呢,这呢!”

“薛小姐,往这扔!”

“喂,我说薛小姐,这位乃我家公子,城北的刘公子,来!”

……

天赐初出山门,如何见过这状况?好奇心驱得他一步一步往前挤。突然有一团异物从天而落 ,向他砸来。出于本能,他甩头避开,瞥眼一见,乃刚才所见的绣楼上那小姐手中的小红球。眼见那小红球就要擦肩而过,他眼疾手快,伸手接住。那小红球在天赐手掌上转了几个圈,停住。

人群一下鸦雀无声,过得片刻, 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薛家小姐好眼力,这相貌,啧啧……”

“小伙子,恭喜恭喜啊!”

“真晦气。”

……

天赐听得这些人说话,云里雾里,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低头看那小红球,系满丝带和吊坠,甚是好看。

人群渐渐地散开了。

天赐一时不知所措,再望向那绣楼,却见原先绣楼上站着的那一红一白的两个少女不在了。这时候,那院墙的院门打开,走出几个人来。

那几个人到了天赐身边,当先一个穿着皮袄,大腹便便,似是管家模样的人,微一弯腰,坐了个手势,道:“姑爷,请!”

“嗯!啊?姑爷?”天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

那人道: “这位公子一表人才,又接得我家小姐的绣球,当真是天作之合,不是姑爷是什么?请姑爷进屋里叙话!”

另外几个仆人装扮的人也齐声道:“姑爷,请!”

天赐这下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把弄着手中的绣球,心道:“还了这绣球,一走了之?不合适。那怎么办?也罢,先进去再做打算吧!”于是道:“好,大家请!”

进了院门,但见好大一座庄院。左右两处亭台轩谢,建筑十分精美;几道花圃墙和青石板路,错落有致;院墙上的彩绘,栩栩如生,古香古色。几个人领着天赐,穿过一道青石板路和一条长廊,到了一处宽敞的内堂。

天赐跨进门槛一看,内堂里站着的,坐着的足有三、四十个人,刚才绣楼上的那一红一白两个少女也在其中。

“老爷,姑爷请到!”那管家模样的人道,说着退到一旁站着。

几十双眼睛一下子齐刷刷地看着天赐,把这个初出山门的小伙子看得红了脸,浑身不自在。

“确实不错,少见!”

“一表人才,世所罕见!”

“啧啧,奇男子啊!”

……

内堂里开始一阵骚动,大家开始对他品头论足。天赐忽然明白过来,原来这一路上有那么多人看着自己又笑又评的,竟是因为自己的相貌啊!难道自己的容貌当真这么漂亮?

“这位少年,如何称呼?何方人氏?现年几岁?”正中间的长条阔椅上坐着一位老者,四方脸,红光满面,一身绒绒长袍,微笑着问道。

天赐想着,这可能就是这家的老爷,就把绣球放在地上,抱拳答道:“我叫赵天赐,出生在重生岛上,家住福建汀州,然后又在福建福清落户,这些年都是住在安徽汨罗山上,今年十九岁。”

那老者旁边站着的抛绣球的红衣少女听天赐讲完,“噗嗤”笑出声来,又连忙用手捂住嘴。

那老者脸色微变,眉头微皱,随即又满脸推笑道:“家中父母可好?”

天赐道:“父母一切安好。”

那老者道:“想必你父母年纪也不大吧?”

天赐道:“他们大我二十岁。”

“哦,那你爷爷奶奶可安好?”那老者转了一下眼珠子道。

“爷爷奶奶早年在一场瘟疫中病故了。”天赐道。天赐在这里撒了个谎,却是当年上山之前袁友福教他的:如若日后有外人问及爷爷,一定要说爷爷和奶奶都是死于瘟疫。

“哦 ,倒可惜了!对了,你在汨罗山住了多久啊?”那老者温言道。

天赐道:“住了十二年。”

那老者笑道: “那你也算半个安徽人啊!很好,很好。好了,我也不再多问,今日你接得我家英儿的绣球,我家英儿对你也甚是钟意,从此你入赘这里,做个上门女婿。王管家,先领了姑爷到东厢房。”

“是,老爷!”那大腹便便的管家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